中国真的有三千万男光棍吗?怎么解决单身问题?

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光棍,我只知道“3000万光棍”是个谣言。这个谣言流传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在近十年的时间,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剧烈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彩礼水涨船高”、“要房要车要三金”……。而且女性的地位似乎有所提升,至少在谈婚论嫁上更有主动权。在单身问题上,人们一般更偏向女性,比如一个男性30岁还没结婚,人们就会想“这男人肯定是太差劲了,连老婆都找不到”,而一个30岁的女性还没结婚,人们一般会想“这女的眼光是不是太高了?还是没遇到合适的?”。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人们认为“女性不愁嫁”,主要就源于“3000万光棍”的谣言。一提到“3000万光棍”,很多人就开始举例了,说来说去也就是“XX农村有多少光棍”,农村光棍问题是由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导致的,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现象,是非常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光棍针对男性,这个词历史悠久,指到了适婚年龄还没结婚的男性,也就是超过22岁还没结婚的男性都是光棍,这么一说绝不止3000万了。很多人可能不认同这个光棍的定义,因为光棍本来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而针对单身女性的词汇是剩女,这个词是在本世纪初才诞生的,是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这么一对比就会发现问题。说了这么多,还没说“3000万光棍”这个谣言是怎么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普查出了问题,也就是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这是瞒报漏报女婴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男性对女性的比率)虚高。至于为什么要瞒报漏报女婴大家也都清楚。

国家计生委早在2000年《关于防止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的意见》中就指出:80年代以来婴儿性别比的统计数字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瞒报、漏报出生女婴,在高出正常值的统计数字中大约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是瞒报、漏报女婴所引起的。而随着统计方式进步,瞒报漏报女婴的现象减少,人口性别比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已经连续下降十年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底全体国民性别比为104.64(104.64个男性对100个女性),处于正常水平。我们来看看适婚人口,20-24岁人口性别比为112.89,25-29岁人口中性别比为105.39,30-34岁人口性别比101.5。

从数据来看,20-24岁的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很多,但实际差距要小一些,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最“抢手”,现实情况也是如此。而25-29岁的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数量差距就会降低,30-34岁的男女数量几乎相等。婚姻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影响因素更多,比如拳师、拜金主义、外貌协会、同性相吸、不婚主义、跨国婚姻等。这个情况就非常复杂了。

解决单身问题,主要就有两点,一是降低要求,而是提升自我能力。

中国真的有三千万男光棍吗?怎么解决单身问题?

中国三千万大大小小的男光棍是确定无疑的,想想就让人感到恐惧,他们每一个人的个人生活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犯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

一、中国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了现在男多女少的局面

虽然已经解放70年了,但很多人的思想还活在上个世纪。尤其是广大农村。很多人还有必须要生个男孩传宗接代的想法。

农村一般第一个孩子不管男女都会生下来。但第二个孩子,他们都会想办法通过一些非法手段鉴定孩子的性别,只要不是男孩,他们往往要把孩子打掉。

城市里面虽然不会这么残忍,但往往第一胎是男孩的就不会生二胎,要生二胎基本都是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

这就共同导致了现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男子要比女子多3000万,也就意味着至少3千万的男子要打光棍。这个数目都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国家的人口了。

一些适龄男子没找到对象后,今后就更困难了,因为会有年龄大些的男子仗着自己不菲的身家吸引年龄小的女子。这样会有更多的男子成为光棍。

二、3000万光棍的个人生活必须要解决,不然会给很女孩子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3000万个光棍就是3000万个隐患,不能指望他们都用手来解决。时间久了,就可能带来犯罪,给他们身边的女孩子带来威胁。

三、中国国内不能解决,只能自力更生,去一些周围贫困小国或者女多男少的国家解决了

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许多国家的女子十分向往我们国家,也希望嫁到中国了。

我们在网上看到许多普普通通的中国男子就娶了漂亮的白俄罗斯、乌克兰、越南等国家的女子,生活十分幸福。

总之,3000万男同胞们,别把罪恶的手伸向你身边的女子,去周边国家试试运气吧,只要你们踏实肯干,总会有外国美女看上你们的。不要觉得自己丑,万一他们眼瞎呢。

中国真的有三千万男光棍吗?怎么解决单身问题?

你好,我是心到动情惊语出,来回答中国真的有三千万男光棍吗?怎么解决单身问题?

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适龄结婚的青年中,男性比女性多出了三千万。如何解决这三千万单身男性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下面我来一一分析解答。

一、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

①从历史原因分析

我国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农业生产缺乏科学技术,生产力低下,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口过快增长,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再加上人们受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不怕子女多,认为"一个鸡子都带俩爪,将来都会自己找食吃″。所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许多家庭子女多,经济收入微薄,吃饭温饱问题日益突显。因此,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于是就提出了"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的口号。

进入八十年代,这一口号成为国策,在全国强令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只生一胎,限制二胎,堵绝三胎。

②受旧的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

在广大农村,已婚妇女生一个男孩儿,全家高兴,搭台唱戏,演电影。生一个女孩儿,一家人发愁,不大(dai)见。所以,很多怀孕的妇女,通过产前检查,是女孩儿的,就强制堕胎或引产流产。因此,在那一段时间内出生的人,男女比例出现了严重失调。

二、适龄青年结婚难的原因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那一时期出生的孩子,正好进入到谈婚论嫁的年龄。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女青年的选择比男青年选择的机会多,在农村广大地区,就出现了彩礼攀比,彩礼越送越多的陋习。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彩礼的攀比,结婚条件的攀比,是很多男女青年不愿谈,不敢谈,不想结婚现象的根源。

我们村的狗蛋儿就属于这种情况。

狗蛋儿弟兄俩,他是老大,下学后就到南方打工,几年下来也攒了一些钱。前两年,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姑娘桂枝。这姑娘长的也水灵,脾气又好,两人一见钟情,订下了终身。桂枝父母要一万零一元的彩礼,说是万里挑一,狗蛋儿二话不说,就把彩礼送过去了。

去年,两家人商量着办事,桂枝爹妈提出结婚可以,得必须在城里买房子。狗蛋儿父母想,家里两处院,两栋楼房都是新盖的,看能不能晚两年再说买房的事。于是,就托介绍人去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桂枝妈一听不愿意,说,俺村香荣姑娘结婚,婆家都给她在城里买了一套房,还买了车。咱车可以不要,房子不买不中,要不等买了房再说吧。

无奈之下,狗蛋儿父母,东借西凑,在城里把房子订下来。等到临近结婚的日子,桂枝父母又提出,要六万六千六百元的彩礼,说是六六大顺。狗蛋儿他爸打电话给狗蛋儿说了情况,狗蛋儿一听火儿了,我打一辈子光棍儿,这婚不结了。他拿起电话给桂枝打过去,说明原因。桂枝一开始,也不知道父母咋按排的,一听也非常生气,埋怨父母无理要求太不该。打电话说了父母一顿,父母也觉着挺委曲,狗蛋弟兄俩,现在多要些彩礼,全都是为你好,我们又不花你一分钱,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儿了。爹娘啊,你们也不想想,狗蛋儿他父母有多大能耐,买房已经是倾尽之极,借那么多的钱了,你再要那么多彩礼,他往哪儿去弄钱办事呀,这不是难为狗蛋他爹娘吗?桂枝耐心地说道。

以我的意见,你去跟他父母说一说,彩礼一分钱也不要了,婚姻一切从简,咱不与人攀比,等将来有钱了,再办其它事。父母无奈只好依了桂枝……

可来喜的情况就不同了,他弟兄一人,父母经常出去打工,他也常年在外。人长的也不错,就是性格内向,见了姑娘,人家没脸红,他却象抺了一脸桃花粉,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按说家庭条件,个人条件都不错,找一个普通女孩儿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来喜是低了看不上,高了没人看,一来二去,就把婚事耽搁了。已是三十出头的人了,还没订下婚事,父母托人四处打听,没有合适的人选。

去年春上,来喜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办起了奶牛养殖厂,雇用了五六个工人,还聘请了一位畜牧专业的女大学生来厂当技术员。姑娘姓童,叫童玲,长的也不错,小来喜八岁。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养奶牛的有关技术问题,时间长了,童玲发现来喜,虽然不爱说话,但人实在,品德好,又忠厚,又会体贴人,慢慢对来喜产生了爱慕之情。常常有事没事地跑到来喜办公室坐一会儿,说说话,日久生情,这话一点不假。

来喜也开始喜欢上童玲了,只是人家是一名大学生,又比自己小很多,也不敢多想。厂里一名心细的大叔看出了门道,就帮二人捅破了这层窗棂纸,成其了姻缘。这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只是没到报花时呀。

三、如何破解男青年单身问题
  • 首先要革除掉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彩礼攀比之风,国家从宣传层面入手,大力宣传,提倡婚事新办,反对高额彩礼相互攀比的陋习,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 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人要主动克服心理因素以及性格弱点,敢于和女朋友说活,聊天,谈故事。你见了姑娘,脸绷得好象她欠你二斗黑豆钱,谁还愿意和你交朋友啊。
  • 努力改变自身条件,挣到足够多的钱或者自主创业,做技术骨干,使自身具备优质男性的条件,用来吸引女孩子目光。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只有自己去创造条件,才是解决自己单身问题的根本途径。
  • 其次,不要在同龄人中坚持固执,什么女方年龄与自己年龄有差距啦。告诉你,找对象,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两情相悦就好。
  • 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将来的男女比例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改变。

以上我的回答,希望能解决你心中的疑虑。

中国真的有三千万男光棍吗?怎么解决单身问题?

中国何止三千万男光棍呀!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满眼都是光棍汉。有的三四十岁了,也没娶上媳妇。这中间也有为数不少的呆,傻,身体残疾的。也有一部分家庭十分贫穷,盖不起房,买不起车,给不起彩礼钱的。

说实话,农村男光棍多,城市剩女不少。这主要是城乡差别造成的。要缩小城乡差别,尽快改变农村的面貌,让农民富起来。

再一个就是因为穷而打光棍的,多数是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或着小孩品行不行,好吃懒做,流里流气。还有的是父母有毛病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改变自己。要学好,要致富。否则改变不了,打光棍的命运!

中国真的有三千万男光棍吗?怎么解决单身问题?

中国有真的有3,000万的光棍?第7次人口普查将揭晓答案。

之前已经有人预计,到2040年,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将超4000万。

1

每到这种时候,一夫多妻制,娼妓合法化,一妻多夫制,种种奇葩观点都会腾空出世。

华裔经济学家、澳大利亚社科院院士黄有光教授提出一个观点:

“应该考虑实行一妻多夫制。”

教授的观点依据: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按100:117的比例,有几千万的适婚男子找不到老婆。一妻多夫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教授的观点看似有理,实则是站在男性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更多的女性的选择应该是:

如果女性有话语权,宁肯选择一夫多妻制,再其次,娼妓合法化。

如果一夫多妻制选择不了,那么当个娼妓也比一妻多夫制要好啊。

当个娼妓至少自由自在,不是沦落为某个男人或某几个男人的家奴或私奴。

2

对于娼妓合法化这个问题,很多的女人都是持惊恐的态度。

(也有少数女性是赞同的态度,对于这类的女性,她的骨子里也许更像一个男人。

正如我们不能否认,有些男人骨子里其实更像一个女人是一样的。)

男人们多半则是兴高采烈的。

对于女人们来说,仔细一想都会明白,在男权社会里,比当娼妓合法化更可怕的是一妻多夫制。

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性的一件事情。

在最古老的性的问题上,从来都是没有对错,只有立场之分。

3

一妻多夫制,当然也有实行的土壤,前提是母系社会。

在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里,女人们要么就是脑袋被驴踢了,要么就是被洗脑洗傻了,才会选择一妻多夫制。

关于一夫多妻制,娼妓合法化,一妻多夫制,这个问题西方的名人早有答案。

毕竟西方性开放的程度比我们更早,品尝由此而带来恶果的时间也比我们更早一些。

荣格:“当东方被我们用科学和工业技术搞得动荡不安,人心惶惶时,我们便从那里榨取贡品,甚至把传教士派到中国去。派到非洲的传道团消灭了当地的一夫多妻制后,却使娼妓制度大为流行,在乌干达每年就要花费2万英镑来防止性病的蔓延传染,而比这更糟糕的道德水准的低落更不用提了。”

4

咋一看,黄有光这个经济学家犯的只是读书太少的问题!

你再搜一搜他的其他言论,保准会气炸肚子。

他除了关于“一妻多夫”制的解决方法,被广大女性狂骂之外。

关于房价的言论,更是被广大的男性继续言论辱骂,家里的女性亲戚都遭殃了,被人反复问候。

黄有光:“中国住房空置率还不高,房价并没有多少泡沫,房价还得涨。”

黄有光:“政府应该把公民捐赠器官作为默认选项。”

网友们猜测,以后如果缺粮,这位经济学家还会建议吃人肉。

这哪里是现代经济学家呢?分明是古代茹毛饮血的野蛮人。

5

你再仔细看一看他的个人简历。

1942年生于马来西亚,长于西方社会,国籍是澳大利亚籍。

2019年8月起,担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起了个中国名字,长了一副中国人的脸,但其实彻头彻尾是个西方人。

一个澳大利亚人据说最擅长研究的是中国的经济问题。

不仅不让人怀疑,他是否研究的是怎么对付中国的经济问题。

所以,能提出如此奇葩的建议也不足为奇了。

荣格说:“这世界上真不晓得有多少人表面装出一副现代人的模样,他们令人防不胜防的出现在一个真正的现代人身边,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位没有根底的人,一个吸血鬼,他们所表现出的空虚令人误认为是现代人的冷漠,因而更令人觉得恶心。他们和一群人带着一副假面具躲在令人难以察觉的人群中,他们是一群伪现代人,我们对他们无可奈何。”

在西方标准的价值观里,黄有光这样的教授,也绝对是一个原始人茹毛饮血的存在。

然而我们却对他们无可奈何。

回到题主要问的问题。

中国真的如果真的有3,000万男光棍怎么解决问题?

答案是从源头解决问题。

1、从立法的角度对于扼杀女婴现象进行惩罚。

2、对女性的受教育权利,职场权利,婚姻权利各个领域,对女性实施倾向性保护。

归根到底还是得提高女性的地位。

中国真的有三千万男光棍吗?怎么解决单身问题?

好像几年前有过统计,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是110比100男性比女性多了百分之十,这个数字比三千万恐怕还要多,当然这里面有老人和小孩,掐头去尾可不就是三千来万了吗,怎么解决婚姻问题,我看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顺其自然,如果因为这个事影响到国家层面的话,我想国家会想办法的,老百姓就省点心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