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文佳皇帝”的陈硕真本可以早于武则天成为女皇,因何失败?
一提起中国第一个女皇帝,大家肯定会想到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武则天确实是做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同时也算是后无来者。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几乎就在和武则天同一个时代,还有一个女人,其实也做过皇帝。
这个传奇女子,名叫陈硕真。
提起陈硕真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实际上,陈硕真称帝,比武则天还早了数十年的时间。只不过,她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并不是大一统王朝的皇帝。
陈硕真从小父母便去世了,姐俩为了活下去受了太多的苦,直到她们找到了一户人家愿意用她们干活,这才解决了温饱问题。浙江一带从古自今都是比较富庶的地方,因此国家在这些地方的税收会比较多一点。有一年遇见了洪水,粮食颗粒无收,按理说朝廷应该少收或者不收税,但是朝廷不仅照常办,而且连一个赈灾的样子都没有。
陈硕真对于朝廷的种种作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偷偷的将自己东家的粮库打开分给受灾的乡亲。事后被东家发现了,被关在柴房里吊起来毒打,后来被乡亲们救了出来逃走躲起来了。
在这期间,她想明白了,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朝廷的不作为。只有改朝换代才能解决她们吃不饱饭的乱象。陈硕真决定利用古人的封建迷信来发展自己的势力,当时正是摩尼教和道教广为流传的时期,于是她心生一计给自己编造了一个身份。
她说自己是太上老君的徒弟,是九天玄女下凡,为了拯救受苦的百姓希望用她所学的法术来帮助乡亲们脱离苦海。有一天陈硕真对自己的邻居们说她要升仙走了,特此前来告别。没过多久陈硕真真的消失在乡亲们的视野中了,对此邻居们说法不一,有人深信不疑,有人觉得这里边有蹊跷。于是有些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官府,官府经过了大肆的搜捕终于找到了陈硕真,他们打算治一个妖言蛊惑之罪,但是最后上面觉得条件不成立竟然无罪释放了。
经历过这次波折,陈硕真明白了必须尽快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否则一旦官府重新关注她,一但深究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必须马上起义。
陈硕真有一个叔叔叫做章叔胤,在她的集团中充当着军师的身份。他给她出主意说要搞好对外的舆论和宣传工作,他对邻居和乡亲们说陈硕真已经回去了,现在的法力非常高,你们跟着她就能有好日子过。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陈硕真的名声是传了出去,都知道本地有一个法力无边的玄女。
653年的秋天,陈硕真正是举起了反抗朝廷的大旗。她仿照朝廷的制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任命自己的叔叔当了仆射,自己当上了皇帝叫做文佳皇帝。纵观中国的历史,能揭竿而起并且敢管自己叫做皇帝的女人她是独一个。
为了拓展自己的地盘,她和自己的叔叔分别率领两路人马攻打睦州和于潜。当地的百姓都觉得救星来了,纷纷加入了她的队伍,人数都已经过万了。朝廷看到一介女流之辈就能带领几千人攻占了城池,朝廷的面子挂不住了。朝廷派遣官兵前去镇压,并且对起义军所在地进行全面的封锁,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前往陈硕真的地盘。
虽然陈硕真的队伍在数量上的确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毕竟都是一些人头脑一热就参与了进来,并没有一个真正懂得兵法的将领,就是我们如今所称的大忽悠。起义军多是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农民,战斗力是非常的低下。先头能打胜仗,一方面是事发突然当地来不及反应,另一方面是人数众多,官兵军心涣散,没有一个抗事的将领。
但是朝廷一旦认真,这些“乌合之众”就顶不住了。婺州刺史崔义玄此人颇有胆识,而且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他一眼就看穿了陈硕真的本质,不过就是靠着忽悠单纯的百姓来发家的。只要稍微将她打败,并且搞垮陈硕真的舆论就可以将她打败。
两军正在交战过后的一天晚上,陈硕真的大营里突然降落了一块陨石。崔义玄抓住了良机,大肆宣扬陈硕真是将星陨落命不久矣。于是朝廷官兵士气大振,一举拿下了一起军的地盘,收复了失地。而陈硕真在后来的战斗中兵败被俘遇害,和她一起死的还有她的狗头军师叔叔。虽然最后起义失败了,虽然也是封建迷信,但是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反抗强权的精神也有几分动容。
自称“文佳皇帝”的陈硕真本可以早于武则天成为女皇,因何失败?
陈硕真,又名陈硕贞,是历史上早于武则天称帝的女皇,在反抗朝廷压迫,于睦州宣布起义,自称为“文佳皇帝”,虽然起义不过两个月就失败,政权也只在浙江一带有效,但以女性身份成为起义军领袖且敢自称皇帝的陈硕真,其气魄魅力自然有过人之处,部分历史学家甚至将其称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比三十六年后称帝的武则天还要早。
话说回来,陈硕真和武则天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人,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一段金兰之情,据说在李治刚登基的时候,此时的武则天已在感业寺出家,过着青灯古佛的日子,一日武则天在出外时被几名纨绔子弟非礼,多亏了同样出家在感业寺的陈硕真见义勇为,几招下来就把这群酒囊饭袋打跑,救了武则天,两人遂以姐妹相称,感情也越来越好。
后来登基的李治来到感业寺,寻找以前在宫中一见钟情的武则天,要带她回宫,陈硕真在得知此事后,特意在武则天离寺前夕和她彻夜谈话,说日后如果在东南有乱事发生,那必是自己所为,希望武则天到时在宫中遥相呼应,推翻朝廷,武则天一口应承,高高兴兴地出寺去了。
可是后来陈硕真起义,被朝廷大军打得节节败退,写信给武则天要她兑现以前的承诺,可武则天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无动于衷,坐看起义军失败,陈硕真最后也因大势已去,被镇压军生擒,请示了朝廷命令后,在睦州就地处死,而身居禁宫的武则天却见死不救,据说陈硕真在临死前,破口大骂武则天“不义”,之后英勇就义了。
当然这不过就是民间传说而已,陈硕真起义的失败并不在于武则天身上,而在于她自己身上,在这场起义的定位上。
首先陈硕真对自己的渲染,是仿造东汉末年张角三兄弟那套,就是以神仙人物来加强自己的影响力,她宣称自己懂得奇门遁甲,乃九天玄女下凡,自称自己为赤天圣母,还建立了一个火凤社来招纳门徒,这在当时对很多文化不高,信奉上天又容易受人影响的民众确实有很大的号召力,可是陈硕真同样逃离不出“太上老君”这号人物的框架。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祖宗,以往道教被称为“黄老之学”,黄是黄帝,老是老子,可是论影响力,黄帝却不如老子,毕竟黄帝是传说人物,不如老子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历史人物,在历代王朝的加封以及道教的渲染下,老子就成为了正统道教的老祖宗,像什么元始天尊都是从他身上化出来的。
而李唐皇室是谁的后代?就是老子的后代嘛,隋朝崇佛,李唐崇道,在李渊起兵时就得到了很多道士的帮助,历史上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就是推背图的作者之一),就曾经自称太上老君显灵,宣传李家当得天下的“天命”,而由于老子原名李耳,李世民继位后更是把老子作为自己的祖宗,宣布李家乃老子后裔,争取了当时道教的全力支持,李治继位后也修建了宗圣楼,专门为老祖宗祭祀。
现在陈硕真的民众基础在道家神话上,能抵得过正统道教祖宗老子的后裔吗?肯定是不可能的,陈硕真的起义军规模一直无法突破浙江,只能在睦州周围几个县乡辗转也是这个原因。陈硕真在神化的影响力远不如李唐宗室,国内的道派也对其嗤之以鼻,又没有争取急需恢复隋朝时期地位的佛教,所以陈硕真的起义基础是很薄弱的,可以说是属于一击即碎的情况,后面朝廷军趁陨石坠落,造势说陈硕真的将星陨落,一下子就动摇了文佳军的军心。
那既然在宗教这块占不到便宜,陈硕真应该尽快改变策略,像陈胜、李自成那样,以反抗朝廷暴政、争取民众福利,扯起旗帜才对,可陈硕真却还是离不开虚名,她自称“文佳皇帝”,又仿造唐朝制度设立文武百官,这和她一直公开反对的李唐又有什么区别,数百年后的朱元璋谋士朱升就劝他广积粮、缓称王,先把基础打好再说,但很明显陈硕真的手下,就没有朱升这样的谋士了。
陈硕真事事都反对李唐,而建立起来的文佳政权又脱离不开旧王朝的影子,这又如何争取到其他地方群众的响应呢?对他们来说,跟随陈硕真和继续在李家统治下生活也没有什么区别,跟着陈硕真还得被推上战场,前程未卜,可跟着李家,最少还能有一日三餐,况且此时的李治登基不久,贞观遗风尚在,朝廷虽然乱,但惠民政策也不少,百姓不至于到活不下去的程度,又何必和陈硕真滩浑水呢?
所以陈硕真在起义初期虽然有数万人的规模,但却争取不到浙江之外的群众支持,她一没有社会基础,二没有宗教基础,三没有政治觉悟,出现了前期勇猛却后期乏力的困境。
再加上朝廷的军队是经过了李世民、李渊两代帝王开疆辟土而炼出来的精兵悍将,可数万起义军都是未经训练、拿着锄头就上阵的农民兵,一开始朝廷被打得个措手不及,连丢数个郡县,可一旦冷静下来,在数路精兵包围之下,陈硕真的文佳政权覆灭也就是弹指一挥间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