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要是得了阑尾炎怎么办呢,还是直接痛死?

由于古代的科技发展有限,医疗科技更是没什么东西,所以一些外科手势对于我国古代的时期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活活痛死,也是避免不了的问题。

阑尾这个器官是位于右髂窝部,长度约是二到二十厘米不等,外形形似蚯蚓,直径大约是0.5至0.7厘米,管状形器官。

阑尾炎的主要症状就是,腹痛,尤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多半还会伴随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发热,体温高时可达三十九度到四十度。如果阑尾化脓,坏疽,穿孔病,或腹腔广泛感染时,还可同时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同时还会出现血容量不足以及败血症等表现,甚至可能会引起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

阑尾炎放在现代是常见的外科病,由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抗生素等一些药物的应用,以及护理,卫生方面大大的进步,大多数的病人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早手术,都是很小的问题。

在外科疾病中来说,阑尾炎是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确诊了,医院就会马上安排手术。手术方式一般都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少数人也可能会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但是无论哪种手术,手术的成功率都极高,我们现代几乎没有看过阑尾炎手术失败的例子。

但是对于古人看病就不太一样了。我国古代都是运用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方式来诊断病症。

中医是没有开膛破肚这么一说的。古人也没见过开膛皮肚还能缝上的,所以从当时的角度来看,就算有想到这种疗法的医者跟他们讲没有问题,一定能治,人家也是不会同意的,没人会愿意当试验品,只会把说这个话的人当成疯子。就比如华佗要给曹操开颅治脑子,这不就让曹操给砍了吗。

对于现在来看的小手术,在古代还是很难完成的,就算是有人愿意接受开膛破肚的诊治,但是卫生问题,感染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条件之一。而对于阑尾炎的剧痛,应该就是古诗词中常会出现的“断肠人”,“肝肠寸断”一类的形容吧。

古时候的人要是得了阑尾炎怎么办呢,还是直接痛死?

由于一没有麻药,二不能防止感染,不仅仅是阑尾炎,古时候大多数内脏疾病除非不得已,否则是不会进行手术的,因为手术本身九死一生,死亡率极高。在古罗马时期,疝气手术过程都需要把病人灌醉,手术完后为防止感染甚至会用热火钳烧灼伤口创造瘢痕,即使如此,仍会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于手术。

最早的阑尾炎的疑似病例是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在他的著作描述的,“住在蒂萨马纳斯家的那个女人患了严重的急性腹痛和腹胀,呕吐不止;吃不了东西;四肢冰冷,恶心、失眠;尿稀,粪便未消化,什么也帮不了她,最后她死了”。事实上中世纪以前,人类还未发现并描述阑尾的存在,教会在长时间内阻止了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把盖伦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编纂成法典,禁止解剖。然而,盖伦(129-199年)从未解剖过人类,他关于解剖的研究主要是在猴子身上做的,但是猴子是没有阑尾的。

手术在欧洲复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解剖学家主导的,通常来自非法解剖,奠定了基础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尤其是达芬奇和维萨里的解剖图。已知最早的人类阑尾素描是达芬奇1492年完成的;维萨里的解剖作品非常细致,他对阑尾的描绘甚至显示出一个小粪石,阻碍阑尾进入盲肠,维萨里认为阑尾跟回肠和结肠一样,是盲肠的三个开口之一。

阑尾炎的尸检切片最初是由18世纪德国著名外科医生洛伦茨·海斯特于1711年描述的。然而,关于阑尾炎手术病例的第一个报告是由英国外科医生Claudius Amyand在1735年完成的,他为一名11岁患有右侧阴囊疝和瘘管的男孩做了手术,发现病人阑尾位置阴囊内被针穿孔,他将其切除并结扎了阑尾。1759年,第一例急性阑尾炎手术由J. Mestivier完成,阑尾被打开后,流出了几百毫升的脓,由于全身麻醉直到1846年才出现,所以这些手术需要许多助手来约束病人,这无疑是非常痛苦的过程。

阑尾炎的外科治疗始于19世纪80年代,因为有些病人无需手术就能自行康复,所以医生很难断定谁应该需要手术,但手术技术和麻醉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手术很快就成为了黄金标准。到20世纪末,腹腔镜手术取代了开腹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现在被认为是当今最安全、并发症最少的手术之一。

尽管“阑尾炎”一词在1885年时就已被使用,但直到1902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切除阑尾后,这个词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在此之前,突然出现右下腹疼痛伴发热、寒战、或者急性腹膜炎伴随炎症迹象几百年来都被认为是盲肠炎,如果还有血痢,就被诊断为伤寒。

古时候的人要是得了阑尾炎怎么办呢,还是直接痛死?

阑尾炎不是一个现代才有的疾病,在古代便有了这种疾病,而医学就是诞生于与疾病的斗争。阑尾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转移性右下腹痛;按压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升高等。

根据这种表现,我们查阅古籍,发现和中医论述的肠痈十分接近。“肠痈之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就是在阑尾炎急性发作期,病人发烧、怕冷,一侧腹部疼痛、肿胀,按压之后疼痛更甚,描述的就是阑尾炎的表现。

现在得了急性阑尾炎,采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古人缺乏解剖知识,更没有无菌意识,那么针对阑尾炎如何治疗呢?等病人一直发热、腹痛,而没有一点治疗手段吗?

当然不是!被誉为“外科鼻祖”的华佗,便有“剜肠洗胃”的能力,并且创立了“麻沸散”专供“手术”之用。虽然,华佗不一定做过阑尾炎手术,但中医在这方面肯定做过不少尝试。与华佗同时代的张仲景,用内服药物,以治疗阑尾炎,正是用于张仲景的伟大,才被后人誉为“医圣”。也正是有了内服药物,中国古人对外科手术的探索才逐渐停滞。

张仲景有两个治疗阑尾炎的名方流传于世,一则大黄牡丹汤,二则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大黄牡丹汤方后有“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如果阑尾出现了化脓,可以通过大便排出,如果还没有化脓,热毒积血也可以排出。因此不论化脓与否,只要热毒炽盛,都可以运用大黄牡丹汤。

即便是现代,很多保守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仍然采用大黄牡丹汤治疗。历经近两千年的历史,这个方剂仍然在熠熠生辉,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手笔。

古时候的人要是得了阑尾炎怎么办呢,还是直接痛死?

这个话题,本人恰好有一次经历,可以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孩子上大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5点钟给我打电话说他肚子疼,校医务室说他是阑尾炎没有办法让他去大医院住院动手术,孩子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我问孩子疼痛的程度能不能忍受?人现在能不能自己自由行走?孩子说还可以,当时想把孩子接回来在当地住院,找熟人诊断后再做决定,毕竟是要动手术还是慎重一些好。就这样驱车赶到学校,看到孩子时孩子表情十分痛苦,我首先安慰孩子不要紧张,这个病没有什么可怕,否则医院大夫会叫120而不是让你自己去医院,孩子听完我的话后心里轻松了很多。晚上9点半回到家里,孩子感觉能略微轻松一点,于是决定明天早上再去住院,因为这个时候去住院由于医院的检查室不上班,大夫不能明确诊断,大不了用点消炎药,而且就是住院各种程序走完估计也到11点左右,在病房晚上也休息不好,还不如今晚在自己家里休息。以前经常看中医,但当时心里想着这个病估计中医治不了,但让孩子在家待一个晚上心里不踏实,于是翻看中医医书找到阑尾炎的治疗,在里面找到一个只有4种药的最简单的方子,就去药店花了十几块钱抓了一副回来熬上给孩子喝了,想着先控制一下明天在去医院,第二天早上起来没有想到孩子说轻松了很多,不是很痛了,于是给孩子说既然这样咱们就不去医院继续吃中药吧。照这个方子又去开了两幅,第二天吃了一副后到晚上完全好了,又巩固一下吃完了第二幅孩子就去学校上课了,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再犯过。

从我这个经历看,古人得了阑尾炎只能找中医看,中医也一样的可以治疗,而且比西医省钱省事。 ze

古时候的人要是得了阑尾炎怎么办呢,还是直接痛死?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阑尾炎是我们科最常见的急症,我当住院总医师的时候,负责全院的急诊患者,每天都可以遇见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上周六我值班的时候,还做了两台急性阑尾炎的手术。

急性阑尾炎是由于阑尾管腔堵塞,导致阑尾发炎,化脓。严重的患者,可导致阑尾穿孔,腹腔脓肿,甚至是继发性腹膜炎,全身感染,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有可能危及生命。

急性阑尾炎主要有两种治疗手段:

(1)保守治疗

如果阑尾炎的病情不严重,可以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达到治疗阑尾炎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保守治疗适合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患者症状比较轻微,没有腹膜炎体征,白细胞不是很高。如果保守治疗将阑尾炎治好了,以后有可能复发,或者转变为慢性阑尾炎。

(2)手术治疗

目前来说,手术切除阑尾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金标准,外科教材或者指南均推荐,只要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均建议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创伤小,不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古时候,没有发明抗生素,也没有手术治疗,如果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恐怕是九死一生,病死率是相当高的。当然,古时候,百姓和医生都不知道什么是阑尾,更不用说治疗了,可能死了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所以,医学技术的进步,给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好处,以前很多无法治疗的疾病,现在都可以治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医学的进步,使人均寿命获得了非常大的提高。

古时候的人要是得了阑尾炎怎么办呢,还是直接痛死?

谢邀。本人从未有过阑尾发炎,更不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人。至于活活被痛死,估计很难兑现,痛的实在受不了采取自杀有可能。如果你说的古代是在华佗在世的时候,割阑尾的切除手术应该可以做。其实我很想请教你,这道提问是否有另意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