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①极度敏感,别人说什么话都爱往自己身上联想,很容易受伤。

②和别人吵架永远吵不赢,别人的态度不好,我就懵了,不知道怎么回嘴。等过后,我又极度后悔,为什么我不用什么什么话怼回去,为什么当时想不到这些话。

③喜欢独处,独处觉得最自由自在。不喜欢和别人多说话。和别人聊天后,总会想一想,自己有说错了话。

④不喜欢交朋友,又渴望有朋友。不喜欢和仅有的朋友联系,又想她们联系自己。

⑤对别人即使很关心,也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觉得关心别人的话说出来很矫情。

⑥容易被感动,容易心软。别人做错事了,还喜欢给别人找借口。但是不会让别人知道。明明很感动,还假装很冷漠。

从小缺爱的人,会走向两个极端,有些人会变得特别独立,有些人会变得特别依赖别人。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一、戒备心理很重,骨子里不相信任何人,轻易不会对别人打开心扉,找人生伴侣的时候,条件都在其次,对自己的包容性,是否能给到自己满满的情绪价值?这一点相当重要。

二、表情很严肃,看起来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有点刚烈范,特别不喜欢受别人指使,情绪很难自控,性格难以琢磨,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

三、别人对他的一点好,就很容易感动,念念不忘,甚至超负荷报答。

四、个性独立又自尊,对于生活中解决不了的东西,宁愿选择放弃,也不会轻易求助,这样往往会损失很多。这样的人,很难想象,他们温柔的样子,都是宁折不弯的类型。

五、不喜欢热闹,总是爱离群索居,就算在热闹的人群中,心也是空虚的,很难跟别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别人靠近一点,他们就想退后三步,在心里早已化了明显的界限,周围的人超界,让他们感觉极为不适。

六、对生活的态度,随缘就好,没有太大的期盼,感觉可以接受最差的,也能享受最好的,但无法在一种固定的关系中长期存续,所以不喜欢折腾,显得消极或者堕落。

七、没有什么闺密好朋友,他们缓解自己压力和情绪的方式,就是独处,放音乐,购物,享受美食,睡一觉而已,一般不会倾诉。

八、在物质上,他们往往呈现两个极端,不是极度的克俭,就是奢靡无度,前者是延续以前的习惯,后者是为了弥补曾经的缺失。

九、这样的人经常翻脸,并且表现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不是不珍惜关系,只是因为他小时候没有被珍爱和善待,不知道如何维系感情,只要你让他不舒服,他干脆翻脸远离,自己自在点算了。他们有的时候是天使,有的时候是恶魔,给人极大的遐想空间。

十、他们对父母的态度很复杂,又爱又恨,想靠近,又感觉有隔阂,他们可以为父母付出很多,但在独处的时候感觉很尴尬,一直有一个心结过不去,他们的婚姻生活,多半是圆小时候一个遗憾的梦,他们对配偶的态度,其实就是跟父母关系的折射,并不是他们不爱自己的配偶,他们是真的掌握不好这个分寸,经常弄巧成拙。

十一、他们的自尊水平一般都很高,显示出强烈的个性,给人很强的攻击性,其实他们大多数时候心里很脆弱,外在的表现都是自己的掩饰,也是为了自保。

十二、他们性格的改变,往往是小的时候创伤,在婚姻中,被另一半呵护得到愈合,然后他们开始褪下伪装,展现真正的性格。

所以就有了,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好的童年治愈一生的说法。感谢支持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一、独来独往,没有什么朋友,也不需要朋友,很少跟人交心,骨子里不信任任何人,是别人眼里的另类和怪人。

二、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也不在乎失去什么?如果什么东西需要自己费很大的力气得到,就会想放弃,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单纯的觉得没意思而已。

三、在人群中感觉很孤独,可以跟别人谈笑风声,但内心距离很远,人群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表面交情。

四、骨子里很自卑,但表现在别人面前就是很孤傲,不屑于拍人马屁,对别人的夸赞也不在乎,如果别人抨击批评自己,会立马还击回去。

五、自我认同感较低,自我成长和自我修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往往需要一个特别的契机,有一个特别的人,和一个特别的机会来点燃自己,让自己找到自己最清晰的定位,才是最好的自我救赎。

六、对周围的人和事满不在乎,完全置身事外,别人的事,是别人的事,自己的事,也可能是别人的事,所以这样对生活没有目标的人,真的可以放弃所有,他们的底线是自己超强的自尊,如果你一旦触犯到,他们会立马翻脸,三分钟怼得你目瞪口呆。

七、眼神很凛冽,很少有温柔的时候,语速很快,不服就干,话不投机就怼,触及底线就翻脸,管你是谁?

八、展现的个性是原生态,不要跟他们讲什么圆滑,真的学不会!个性很不讨喜,却是他们最直白的表现,跟他们交往,虽然你会经常不舒服,但他们很少算计别人,也讨厌算计别人的人。能够治愈他们的是你的包容和理解。

九、小时候缺爱的人,一生都在找爱,一生都没有安全感,他们觉得自己的一生活得很不值,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些东西跟物质条件无关,跟内心的丰盈程度关系很大。

十、他们不喜欢与人合作,更愿意单打独斗,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很狼性,不是因为他们很爱工作,是因为生活中没有依靠,从小就知道只能依靠自己,所以会拼命抓住一切活命的机会。感谢支持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小时候缺爱的孩子,是不幸的人,他们一生都在填补创伤。

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以下特征:

第一,低价值感。

低价值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它是一种感觉,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不值得被爱的,也是不够好的。

从小缺爱的人,很可能是一个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没有价值,在和他人相处时,容易讨好。

第二,过分独立。

过分独立,指的是不愿或不敢依赖他人。

从小缺爱的人,会表现出不想感觉到自己需要别人,会拼尽全力不去依赖别人,即使自己要付出巨大代价。

第三,空虚感。

空虚感本身是一种病,它不像焦虑症或抑郁症,更像是一种一般的不适感觉,一种时有时无的、无法满足的缺失感。

从小缺爱的孩子可能有种泛泛的感觉,他们缺失了些其他人都有的东西,或者他们是站在世界的外面往里看着的感觉,就是有些不对劲,却难以名状,它让他们感到与世隔绝。

第四,自我隐藏。

自我隐藏,指的是隐藏自己的情绪,不希望自己被别人觉察到。

从小缺爱的孩子,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看起来很懂事、听话,一直活在"假面"中,很可能成为虚伪和冷漠的人。

第五,自我厌恶。

自我厌恶,指的是不喜欢自己,总喜欢否定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活着,有种不配活着的感觉。

从小缺爱的人,容易且经常对自己生气,厌恶自己,有时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快乐或为什么快乐,总之就是觉得自己怎么样都不对劲。

第六,严己宽人。

严己宽人,指的是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人却满怀同情。

从小缺爱的人,非常容易原谅别人的弱点缺陷,但他们对待自己时,往往是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某个弱点对自己生气,却很容易容忍别人有同样的缺点。

第七,述情障碍。

述情障碍,指的是一个人的情感有缺陷,他们无法辨认自己的情绪,也无法辨认其他人的情感。

从小缺爱的人,在生活中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容忍,甚至感受任何情绪、情感。他们有易怒倾向,很容易毫无理由地对其他人发火,使得人际关系很差,会觉得很孤独。

第八,爱无能。

爱无能,指的是一个人没有爱的能力

从小缺爱的人,很可能不敢去爱,也不愿去爱,且不相信爱。

上述特征或许只是一部分。当然,那些从小缺爱的孩子,可能只有一个或几个特征,但不管怎样,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一些负面人格,且需要自己不断疗伤。

作家东野圭吾曾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尽量打好它。"

小时候的你,或许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但这并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你不够幸运而已。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看到这个问题,说说我的心酸史吧!那年我刚满月,父母就离婚了,记忆中都是奶奶带大的我,我从小就缺少母爱,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整天围着父母幸福的玩耍,而我每天只能在那个孤独的小山坡抬头数满天繁星。都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而我就是那根没人理的小草。因为从小缺爱,我很内向,也很自卑,我不敢在人前大大方方地走过去,老是感觉做了亏心事似的低着头。因为我的性格孤僻,我的身边一直没有朋友;也因为我的不自信,青春期也没有太多回忆,什么恋爱那些都离我很遥远,我怕自己伤不起,更多时候我宁愿一个人打发时间。

“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这是我听过别人说过最多的话,在他们看来我表现出的一切都是那么不正常,不跟人接触,不和同学们玩耍,一天到晚也说不了几句话,是啊,我也想改变自己,我曾无数次呼唤自己胆子放大一点,再自信一点,可是在陌生环境中毫不控制地又恢复了自我。那时的我就像一只刺猬一样,很怕外敌侵犯,总是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别人想靠近我也没有机会。我习惯了一个人静静的呆着,不喜欢热闹的环境,有烦心或是开心的事,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其实我很想和人倾诉或者诉说,可是一想起别人的嘲笑或是鄙夷的眼光,我只能把一切默默地咽回肚子里,一个人在黑暗的角落里独自舔邸伤口。直到我大学毕业,我成绩很优秀,那就是我寒窗十几年苦读的成果,也是我唯一值得骄傲的资本。也因为成绩的突出,我慢慢地走出了阴霾,努力说服自己适应了社会,但小时候的心酸回忆就像一道很深的伤疤,每每提及都会有点痛。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大学室友,他5岁那年父母离异,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父亲一面,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带大。都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不正常,但他表现的却和正常孩子一样。直到在一起生活两年之后,我们发现了他们的秘密。

他的出生,本就是一个错误

那一年,室友的母亲嫁给了那个她只见过一面的男人,而她的哥哥收到的彩礼钱娶了媳妇。

在那个年代,没有所谓的自由恋爱。男人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手里有几千块钱,这在当时是相当不错的条件。男人整整大了女人八岁,相亲的那天女人就是不愿意的,那个比自己大八岁的男人,看起来像是一个老男人。

女人不愿意嫁给男人,在家里不停地哭,但女人的父亲却坚决地要将她嫁出去,因为儿子已经相看了一家姑娘,只要彩礼钱到位就可以娶回家门。在平常的小事上,他可以做到儿女一视同仁,但是在儿子的婚姻大事上,他容不得女人耍小性子

就这样,女人在全家人的劝说下嫁给了男人,没有人在乎她是不是爱那个男人。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只要合适就可以在一起,可女人从来都是不同于一般人的,她骄傲又好强,从来都不愿将自己的人生交到别人手里。

可胳膊拧不过大腿,她终究还是嫁了。

嫁过去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泼辣不肯容人,两个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结婚五年,却没有生下一个孩子,在这期间还有过两次流产。都说没有孩子的婚姻是长久不了的,可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就算有了孩子,也没能增添什么乐趣。

室友是在父母的争吵中出生的,甚至在怀他的时候,母亲还喝过农药,室友命大,居然活了下来。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室友面临的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争吵和不幸

没有父亲的孩子,不是坏孩子

五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婚了,对于双方来说,这是一种解脱,对于室友来说,却是没有父爱的一生。

室友的父亲没有争夺他的抚养权,这个女人闹得他心烦意乱,他不爱这个女人,也不爱这个女人生的孩子。在离婚以后,他从未看过孩子一眼,室友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室友的童年是在嘲笑中长大的,母亲是一个单亲妈妈,照顾他长大并不容易。常年在外打工,而他就跟着外公外婆长大。每每开家长会时,都是室友最难堪的时候

他是村子里孩子嘲笑的对象,更是一个反面人物,外公外婆年迈,他从来不敢给他们惹事情。只有七八岁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忍因为他知道他没有一个可以为他撑腰的父亲,所以他只能躲

渐渐地,他不再跟村里的同龄人在一起玩,他宁愿一个人呆在院子里玩,也不愿意在玩得开心时成为所有玩伴嘲笑的对象。在村里人眼中,他也是一个怪癖的孩子,见面不打招呼,也不爱说话。甚至那些善意的关心,都是室友童年的阴影。

他只是没有父亲,却不是一个坏孩子。

在班级里,他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虽然不爱说话,但同学有需要帮忙的,他也会主动地帮忙。他只是害羞,不敢跟别人说话。在家里,小小的他就会帮外公外婆干活,从来不给他们添麻烦。

他也曾渴望过温情,像其他孩子一样撒娇邀宠,可换回来的却是舅妈的嘲讽和话里有话。

假装坚强,是因为知道示弱也没有用

从小长大的经历都在告诉室友要坚强,因为他知道他的示弱是没有用的。

在大学期间,我们三个人不止一次地试图和他做朋友,但却发现他总是很冷淡的。一个插排十块钱,他是一定要给你平分五块钱的。他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好意,不愿占小便宜,更不愿接受我们“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喝奶茶”式的交往方式。

最初,我们真的觉得他真的很难相处。这种难相处不是因为性格的原因,而是你满满的热情,可是对方总是三言两语把你打发了

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室友的经历,只是觉得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反应很讨人厌。渐渐地,我们一起吃饭也不会叫他,出去玩的时候就把他自己留在宿舍。没有人会一直捂着一颗暖不热的心,何况只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学室友

那一天,室友哭得很伤心,像是要哭出这些年所有的委屈,而我们,像是一个接受审判的罪人。

那是中秋节假期,我们三个决定出去玩,谁也没有问室友要不要去。因为不用问也知道结果,甚至其中一个室友还略带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可是在出校门的时候却没有打到车,因此只是在学校门口吃了一顿饭就回了宿舍。

那天是中秋,我们吃饭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回到宿舍的时候,却发现室友在宿舍的床上嚎嚎大哭,不是抽泣,而是歇斯底里的哭。

那一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室友。

那天之后,我们默契地没有提起这件事情,可不管干什么都会叫上他。刚开始叫他十次,可能有两三次会跟我们一起,接触的时间久了以后,他偶尔也会主动地请我们吃零食。

后来,我们发现他的依赖性很强,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手机从来不离身,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是啊,有那样的童年,他一定有过一段极为痛苦的时光吧

结语

四年的相处,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说。毕业的那天,他哭成了泪人,我知道他是不舍得别离,他不愿意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可人生谁又能一直陪谁呢,那些原生家庭里让你丢盔卸甲的伤痛,唯有自愈

作家苏辛说:对孩子而言,家庭是光源,光越强烈,阴影就越重;长辈们是人生最初的坐标,靠他们,我们标示出自己最初的位置。

也有人说:毁掉一个人的不是贫穷,而是原生家庭。

  • 只愿所有从小缺爱的孩子,都可以在长大以后与自己和解,和曾经的不堪挥手告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