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孩子沉迷玩手机,没收手机就以轻生威胁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对12岁的女儿说,咱家在八楼,如果你觉得父母对你不好,也想用这种方法来威胁我,那你就请便,防盗窗没有锁,如果你爬不上阳台,我也可以帮你。

我还告诉你,如果你选择这么做,我一点都不会痛苦,因为我现在还年轻,再生一个也不是问题,你不爱我,我也不会爱你。

女儿的眼泪出来了。

我孩子初一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放学回来,满脸兴奋的对我说:“今天在班里听同学说一个消息,有个十岁的学生,因为家长逼他写作业,他跳楼自杀了。”

我当时正准备做饭,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扑通扑通的直跳,因为我也在网上看到过这个消息。

孩子说完,用挑衅的眼光,等着我的反应。

我假装若无其事的说:“不错,很好,那个孩子做的非常对。”

孩子的脸色由刚开始的兴奋变得有点失望,她说,妈,他可是跳楼死了呀。

我说,对呀,死了好。

他现在才十岁,还没有结婚生子,他现在死了,痛苦的人最多就是他的父母。如果他结婚生子之后再自杀,那他害的人就更多了,这种人早死早好,免得将来危害社会。

说完我就去做饭了,但我也不放心,过了一会儿又假装出来和她聊天。

我说,你也有这种想法吗?

孩子说学习太累了。

我说,你知道父母最希望你将来怎么样吗?

我们不求你大富大贵,也不指望你将来养老,你能健康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孝顺。

我孩子初中高中周末时也玩手机,但每次我都告诉她,几点玩几点结束,如果到时间不结束,多耽搁一分钟,下次就没有机会了。

孩子每次玩游戏的时候,提前五分钟我就会通知她,如果她说我再多玩一分钟,就一分钟。

我说可以,但从此你就没有手机可玩了。

女儿现在已经上大学了,虽然假期里也经常玩手机,但只要我提出制止,她就会放下。

――――――

我闺密的儿子比我女儿大半岁,她儿子从初中的时候开始叛逆,玩手机打游戏,还偷偷的充了不少钱。

有一年暑假,他儿子夜晚玩游戏到天亮,白天睡觉,闺蜜两口子怎么劝都不听,最后把儿子的手机摔了,儿子反手就把餐桌上的开水瓶扔了。

闺密一共摔过三个手机,一点都不见效,高中时最严重的一次,她老公把儿子的手机摔了,儿子反手给父亲一拳。

现在她儿子也上大学了,谁也管不了,照样夜晚睡觉白天玩手机,才上大二已经挂了好几科,关键是身体也熬坏了。

――――――

我同事的女儿,也是初中玩手机,家长一言不合,她就敢跳楼。家长第一次就被她吓住了,害怕她出意外,无条件的满足她,玩游戏、养猫、养狗,就是不上学,和她同龄的孩子今年都上大学了,她还在家里玩游戏呢。

――――――

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首先担心的都是孩子的安全,只要孩子提出过激行为,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妥协。

其实作为十几岁的初中生,他们就是游戏玩多了,觉得用这种极端手段能制服住家长,如果家长第一次能给他讲清道理,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的。

如果孩子用试探的语气说出这种极端的话,家长表现出来的态度,正好成为孩子威胁家长的借口。

以暴制暴虽然不可取,只要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家长把握好度,注意好安全,当孩子第一次有这种苗头的时候,就把他制止住,千万不要轻易地被孩子给控制住。

家长平时也要和孩子多做沟通,每一次玩手机前,先讲好条件,一旦制定了规则,就要严格执行。

家长选择一味的妥协,这个方法并不可取,反而是害孩子。

――――――

我是晴朗无云L,欢迎关注点赞哦!

14岁的孩子沉迷玩手机,没收手机就以轻生威胁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曾经“下猛药”治好了一个沉迷玩手机的初三学生。只要没收手机,他就说要去死。对于这样的孩子,“下猛药”的极端措施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诊疗方案,虽具有危险性,但疗效十分显著。

晓峰的妈妈来找我了,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好伤心。疫情后复学全校组织月考,晓峰从班级第一名掉到了15名开外,这还只是噩梦的开始。

晓峰在家上网课期间迷上了玩手机,变得对学习毫无兴趣,曾经那么热爱学习的一个孩子,竟然频繁逃课,明目张胆呆在家里打网游!

于是他的学习成绩继续直线下跌,曾经的学霸成了学渣。

晓峰的班主任李老师使出浑身解数都不能挽救晓峰,于是找到了我。

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我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建议李老师通知孩子的妈妈来跟我聊一次。

很多时候,教育不好的孩子,不是孩子本人的原因,而是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可能是家长、班主任、某授课老师,也可能是爷爷、奶奶,甚至是某个亲戚,这些人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或娇惯与纵容,都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据李老师讲,晓峰的爸妈长年在外打工,晓峰一直是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几乎每次都是考班级第一名。

这样的留守学生,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是相当少见的。

晓峰升入初三后,晓峰的妈妈辞职回老家陪读,想在关键时段助力孩子一把。

因为长期不在孩子的身边,她内心十分愧疚,天天变着法儿给孩子煮好吃的。

孩子要什么她就买什么,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几乎都是有求必应。

她想通过这种方式弥补那么多年没有好好陪伴孩子的遗憾。

疫情停课期间,需要手机上网课,晓峰先是用妈妈的手机上网课,因为缺少老师和家长监督,他逐渐迷上了玩网络游戏。

晓峰开始玩游戏时,他的妈妈根本没怎么在意,任由孩子玩。

妈妈的手机内存小,晓峰玩得不过瘾,以要更好地听网课为由,要求妈妈给他买一个内存足够大的手机。

晓峰妈当即给儿子买了一个市面上最昂贵的手机,很快她就发现不对劲了,儿子在上网课期间,经常偷偷玩游戏,压根儿就没认真听课。

于是她警惕起来,要收回新买的手机,要求儿子改用她的手机听网课。

最开始时,晓峰听了妈妈的话,交了新手机。才上交不到一天,他又信誓旦旦说一定会认真听课,希望妈妈把新手机给他。

他说用新手机听课时,清晰度、流畅度好多了。

于是,晓峰妈相信了儿子,还给儿子新手机。

接下来,她又发现了儿子在打游戏,于是再次要求儿子上交手机。

儿子不给,她就夺!

夺回手机后,她发现儿子用旧手机听课更是心不在焉,且处处跟她对着干,特别叛逆。

她被迫又把手机还给了儿子,期望他能用心学习。

再一次地,她又发现儿子在上网课期间玩手机,于是又去夺手机……

……

就这样一次次地恶性循环,新手机在娘俩之间夺来夺去,家里天天都是鸡飞蛋打,一地鸡毛!

最后发展到每次妈妈不给手机时,晓峰就以轻生相威胁,这几乎是抓住了妈妈的命脉,晓峰屡试不爽。

只要他说要去死,他妈妈就一切都由着他!

疫情后复学不到一个月,晓峰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的妈妈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下决心收缴儿子的手机,哪知晓峰根本就不理睬她,不交手机。

于是晓峰妈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趁周末晓峰睡熟之际,偷偷把手机拿走。

心碎了的她犹豫了一阵子后,把手机猛摔在地上,再捡起来扔进了装满水的脸盆里。

这一下子像捅了蜂子窝似的,醒来后的晓峰到处找手机,当他知道手机被砸后,一个大男孩子,竟然大哭大闹。

他以死相威胁,用双手不停地捶自己的头部,嚷着要跳楼。

看样子儿子是真的不想活了,可怜的妈妈顿时六神无主,立即满足儿子的要求,在网上下单买了一部价格达4000多元的手机。

后来的日子,晓峰的妈妈实在是看不下去时,又想夺儿子的手机,还未等他出手,晓峰就说出了“要去死”的话,于是她不得不选择退缩。

对于这样的孩子,疫情复学后我见得太多了,他们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没有半点心思在学习上,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

网游里面的暴力与色情已经深深地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一般的挽救措施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综合考察了晓峰各方面的情况,我打算采取一种极端的措施,但要征得他的爸妈以及班主任的同意。

我之所以选择极端措施,是因为最近以常规方法治疗那些网瘾重的孩子,效果太差了!

我不仅仅是想尝试新方法,而且带有一种愤怒的心理,那种不惜以死相威胁父母的孩子,可谓是坏了良心,与社会上的坏人没有什么区别。

即使他们目前还不是坏人,也是坏人的前身,具有发展为坏人的巨大潜质。

对于这种坏人的雏形,必须“下猛药”,必须采取极端措施!

在我的建议下,在外地忙着赚钱养家糊口的晓峰爸也回来了。

他们夫妻二人、晓峰的班主任以及我共四人坐在一起“密谋”了一个多小时,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实施我提出的对晓峰“下猛药”的极端措施。

某周六早八点,我和班主任李老师来到了晓峰家,这个时候晓峰还没有起床。

我和李老师并没有在客厅休息,而是进入一个房间躲避一下,不让晓峰看见我们俩。

其实实施这个极端措施并不需要我和李老师帮忙,只需他们夫妻二人操作就行。

但我要求跟着一起过来,因为我担心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危险。

我的内心是忐忑的,这个极端措施能不能成功,我心中也没有个定数,万一在实施过程中操作不当,出现重大危险,那就太不好了!

因此,我和李老师来的目的是防范重大危险的发生,一旦出现危险的苗头,我和李老师可以及时制止。

八点一刻,晓峰被他爸爸叫起床了,放在以前,他不可能这么早起床的。

天天晚上熬夜,他周末一般要睡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起床。

因为爸爸最近才回来,晓峰给了爸爸一点面子,他爸爸叫了两次,他就起床了。

吃完早餐后,晓峰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按照计划,晓峰的妈妈突然上前夺走晓峰的手机,“砰”的一声响,她把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

晓峰先是一脸懵逼,接着又是像以前一样又蹦又跳,像个疯子一样!

他妈妈火上浇油,说道:“从今后你别想再玩手机!我不会再给你买手机!你也别想玩我和你爸的手机!”

“你不赔我的手机我就去死掉!”晓峰跺脚嚎叫着,双手握着拳头,变得彻底疯狂了!

这时晓峰的妈妈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钥匙,冲到室外阳台,打开了一块防盗窗。

这里是三楼,室外阳台做了防盗窗,防盗窗中间做了一扇小门,平时是锁着的,需要时会打开,小门会向前平铺,便于晾晒衣服或者被子。

晓峰妈站在打开的小门旁边,回头厉声大叫:“去死啊!我给你打开了门,你不总是说要跳楼吗?你现在就给我跳!”

晓峰愣住了,停止了发狂,站在原地不动,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了他的爸爸。

晓峰的爸爸白了晓峰一眼,走到阳台上,和妻子一左一右站在打开的小门旁。

他望着儿子,冷若冰霜,缓缓抬起右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并说道:

“养儿防老!我和你妈生你是为了养老,你这样沉迷玩游戏,经常口口声声说要去死掉,我们怎么能再主张你?迟死不如早死掉算了!”

晓峰一下子崩溃了,他跑向大门,想逃之夭夭。

他哪知这一行动早就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大门提前被晓峰妈锁上了。

我和李老师透过门的缝隙观察着客厅里的一切,如果一旦发生他们夫妻俩无法制止的危险,我们准备随时出去协助。

该到晓峰的妈妈做出“极端行为”的时候了,只见她爬上围栏,头伸向门外,哭喊着:“你不去死,我就去死!你以前成绩那么好,现在人不人鬼不鬼,成绩一塌糊涂!我不想活了!”

晓峰爸赶忙拉住晓峰妈,夫妻俩在阳台搞起拉锯战,势均力敌,不分胜负。

晓峰脸色突变,十分惊恐,立即跑过去帮爸爸一起拉妈妈,哭着说:“妈,你不要这样!我再也不打游戏了!我再也不打游戏了!”

当父子二人把晓峰妈从围栏上拉下来后,晓峰跪在地上抱住妈妈的小腿,哭得浑身颤抖。

晓峰妈也是泪如雨下,摸着儿子的头说:“你以前那么乖,那么听话,你现在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啊?”

晓峰的爸爸趁这机会,赶紧关上了那扇小门,并锁上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算是成功了。

按照计划,我和李老师是不能在这个时候露面的,如果这个时候出现在晓峰面前,他会识破这其实是一场戏,那么取得的效果很可能瞬间就会消失殆尽。

待一家三口相拥着走进晓峰的房间关上门后,我和李老师才偷偷溜出晓峰的家。

我和李老师接下来的任务是在学校里对晓峰进行心理疏导,以及督促他认真学习,帮助他把学习成绩提上来。

这一剂“猛药”的效果竟然是出奇的好,晓峰真的彻底放下了手机,不再玩游戏了。

返校后,他重新把心思全都放在学习上,并且非常用功努力,学习成绩很快就提上来了,重夺班级“霸主”地位!

中考成绩发榜时,在全年级400多名学生中,晓峰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顺利升入一所省示范高中。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这种治疗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冒险疗法,是不值得推广的,因为具有危险性!

我笃定沉迷玩网络游戏的人对这个世界是依恋的,不会真正想寻死,口中说“要去死”只不过是吓唬别人的一种手段,以达到继续可以玩游戏的目的。

疫情复学后有太多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我苦口婆心给他们讲道理,想尽一切办法去挽救他们,哪知收效甚微!

在万般无奈且十分恼火的情况下,我才出此“下策”,没想到却收到了最好的效果!

14岁的孩子沉迷玩手机,没收手机就以轻生威胁家长,应该怎么办?

不要在意他的生死,养死和养废都一样。

我朋友的朋友,儿子在小学阶段上进努力听话,结果五年级的时候同班一个同学跳楼自杀了。从此给家长造成了阴影,潜意识对孩子就不敢再严厉了,深怕孩子想不开也走极端。孩子很聪明,找到了父母的底线,从此放飞自我,家长又不敢过分管,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还动不动在家耍脾气。中考没考好,花钱进的高中,就因为一点不如意就发脾气不上学,家长苦不堪言,不知道咋个办。

这一切的改变来源于家长心态的变化。一旦孩子拿捏住了父母的底线,他们永远会利用这条底线威胁你,胁迫你一辈子

父母养育孩子,有时候就是一场拔河比赛。他在那端压住了你的底线,你这边压根不敢使劲拉。

但你想想,养死固然心疼,养废难道就好过?废掉一个孩子,就是废掉家庭一辈子。

把选择权给孩子,不要帮他做决定。人类走到现代,靠的就是生存欲。没人想死,人都想活。

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你需要引导他做选择,而不是强迫他如何去做。如果他觉得没有手机就活不下去,你告诉他,你也不觉得可惜,如果他的未来只能靠手机活着,那活着的确也没啥意义。

我孩子初中时也曾威胁过要自杀。我等她安静下来对她说了四点:

一是为了玩去寻死值不值得?你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懂了一些道理,你来判断,值得么?你的生命就如此廉价?世界还有那么多未知等着你们去挖掘,你们才挖出一部好玩的手机,因为这个就要放弃其他的宝藏?

这一步是诱惑,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还在后面等着呢!确定自己止步不前了,不玩了,可你的伙伴们还要继续往前走呢!(提高孩子的生存欲

二是很遗憾地告诉孩子,虽然你最终选择去死会让父母很难过,但父母的难过也就那么一两年吧,总会过去的。等痛苦淡忘了,父母就再生一个,或者抱养一个孩子嘛,到时候家里的一切,你曾经的玩具,衣服,包括你心爱的手机,都是人家的了。

到时候父母会携带着小弟弟小妹妹回忆你的,希望天堂里有手机。如果天堂没手机,你不是白死了?

这一步是诱惑,唤醒人性中的自私。他一听说现在属于他的东西今后就是别人的了,你看他舍得不。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他的生命不是父母的底线。

第三步就是吓,你给他看看那些残疾的,痴呆的图片。你说你现在四肢健全,身体康健多么幸福,万一你没死成,变成这个样子那不是更惨?谁能保证你想死就一定能死呀?这是有几率的,死了一了百了,没死但残废了就把自己毁了哦,一辈子瘫在床上………,啧啧啧。

(这里的语气一定要把握住沉痛,可信度高的那种语调。)

一般到第三步孩子就不想死了,你让他自己选,他不是傻的,只要不是冲动性自杀,稳定情绪后给他掰扯,他脑袋清醒着呢!

第四步就是稳固阶段,我没事就在我孩子面前念叨,我说你幸亏活着,当年没去寻死。你看你妈现在也生不了二胎了,要是你死了,俺家的一切可都是你叔一家的了。你的图书,衣服给你堂妹,你爸妈挣的钱只能全给你堂弟了……

然后我丫头就会大吼:“他们想都别想,都是我的!”

你看,他们不想死了,一个个都想活着继承家产呢!

说白了就是,你别给他讲大道理,你就说点实际的,人嘛,都自私,小孩也一样。

你只要唤起了他的人性欲望,其他就好办了,该咋管就咋管。但是有一点,先稳住情绪,别整成冲动性那种,你根本没时间。

所以,平时就要灌输这种生存理念,让他摸不透你的底线,同时又让他舍不得去死,不然划不来,你就赢了。

真的,我妈当年就是这样收拾我的,然后我又这样收拾我丫头。[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14岁的孩子沉迷玩手机,没收手机就以轻生威胁家长,应该怎么办?

李玫瑾教授反复说过这个问题:孩子青春期的问题都是六岁以前的问题。想要管,就要在6岁之前管。过了12岁再想管,就管不了了。

那为什么十几岁的孩子会自杀呢?

因为他知道你爱他,用轻生威胁你,用你的爱威胁你,这个有效。只是他不懂死亡的意义。

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共勉吧~~~

14岁的孩子沉迷玩手机,没收手机就以轻生威胁家长,应该怎么办?

谢谢邀约!具体用什么方法进行干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一个14岁的孩子沉迷手机,这种现象的发生,毋庸置疑来自家庭因素。

首先父母家人先要审视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关心不够,特别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有没有长时间的缺失?家庭中是否没有和谐的爱的氛围?孩子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张到破裂?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外界因素。其次就是孩子比较要好的同学,是不是也喜欢打游戏?孩子在班级学校中的表现如何等等。这些因素也是间接促进了孩子沉迷游戏。

分析原因后,就要采取措施了。强硬措施,我是不建议的。

建议如下:一是接纳且陪伴。接受孩子沉迷打游戏这个事实,也可以试着让他教给你怎么打游戏,进入他的世界;二是理解且共情。你要慢慢找到打游戏无聊的感受,和他去分享,也就是共情,当你可以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就迈出了一小步;三是爱与引导。可以通过美食,做你儿子喜欢吃的食物,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何谈“轻生”?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给孩子看过一个绘本,一个小朋友意外病故,我儿子问我小朋友去了哪里?我告诉他,小朋友去了天堂,但是他只能微笑着看着大地上的一切,不能吃巧克力不能吃好多好吃的还不会长大,我儿子直到多年后,还经常说活着就是好呀,可以吃这么多好吃的。让你的孩子感受到世间的美好,而不是虚拟世界的刺激,这些都需要时间。四是管人先律己。作为家长,挣再多的钱都是为了孩子,人过了中年后,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好孩子。你可以让自己放下手机放下工作,读书运动,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孩子一定会受到感染的。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启示!

14岁的孩子沉迷玩手机,没收手机就以轻生威胁家长,应该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都怎么呢?动不动就以轻生威胁家长,到底是家长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是学校的问题还是家庭的问题?

考试没考好,家长说几句,受不了了,要跳楼;不好好学习,家长说多了,离家出走;高中关键时刻,学校统一补课,他们去教育局实名举报……

真是很无语,越来越不明白这些孩子了,该说他们脆弱还是太有主见?是好事还是坏事?

记得外甥上初中那几年,就是这样的情况。有一阵特别迷恋游戏,天天抱着手机不离身,三更半夜偷玩,大人说了也不起作用,和你冷战,理由比你还多。

大家都想着这是孩子叛逆期,等过了这一阵子就好了,也就尽量顺着他。

刚开始,他用手机的时候,还给父母汇报一声,说是他要学习,需要用多长时间;后来,他说他今天学习任务已经全部完了,需要放松一下,想玩一会手机,也给父母说;再后来,他只要看见父母的手机在那放着,就开始偷偷的玩了。

有好几次,大姐要用手机,半天找不着,最后发现他拿着手机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玩。

后面,大姐他们就注意了,手机随时都在身上装着,免得又被他拿去玩了,影响学习。

结果,突然有一天,老师打电话叫大姐去学校。去了才知道,孩子最近学习退步很大,每天上课打瞌睡,成绩直线下滑,问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回来后,他们有一次深入的谈话,才知道,孩子是迷上了游戏,而且天天熬夜打游戏。

他不知道在哪里找到了大姐淘汰的旧手机,偷偷藏了起来,每天晚上都是偷着玩,熬夜到一两点才睡觉。

原来如此!

大姐立刻没收了手机,想着这样,他应该好好安心学习了吧?

结果,过了两周,大姐无意间又发现了,他还是在半夜三更偷偷玩手机,不知道他怎么又找出了那部旧手机。

大姐气的,那晚当场砸了手机,姐夫还打了他一巴掌。

那是冬天的晚上三点啊!他竟然不睡觉还在玩手机!他可是即将中考的人啊!能不气人吗?

从那以后,大姐每隔一周主动问一下老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她也如实把孩子的情况反应给了老师。

从那以后,孩子每天一回家就钻进房间不出来,不知道一个人在里面干啥,也不和大人说话。你叫他吃饭,他也不理你,不吭声,等你走了,他一个人又跑去厨房吃饭。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两个月时间,直到那年过年前才慢慢平息。

那年过年,孩子压岁钱挣了3000多块钱,大姐一分都没收,全部给了他,让他自己保存。

不过,给他说的也很清楚,这个钱让他收好,等他中考结束,如果考的好,能上重点高中了,这个钱就给他买一部新手机。

结果,初三最后一学期,他确实很用功,也没有再偷玩手机,他在全力以赴为中考冲刺。

结果,不负众望,他如愿以偿了!上了重点高中,也有了他自己梦寐以求的新手机。

所以,针对题主的问题,14岁的孩子沉迷玩手机,没收手机就以轻生威胁家长,该怎么办?我的回答就是:

14岁,正是孩子的叛逆期,作为家长一定要好好引导,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适得其反。

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你知道他本质不坏,也并不是贪玩,只是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

不要直接反对,也不要太过强硬,给孩子一点时间,用合适的办法引导他,激励他,相信过了这段时间,情况肯定有所好转。

也可以每天规定固定的时间,主动让他玩一会手机,劳逸结合,学习为才会更高效。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要轻生?孩子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方面,家长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是一个方面。

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前,学习压力大,家长的期望值也很大,从孩子一出去就开始各种努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像一个弹簧,一直绷的紧紧的,总有一天就会突然断裂。

所以,方式方法很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比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这就是我的回答,你又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