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走麦城,曾飞鸽传书给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就是不发兵?

诸葛亮不是神仙,相距太远,距离关羽最近的是刘备养子刘封,刘封受人教唆,拒绝援助,关羽几乎无生还可能。

关羽的退路已经全部被东吴堵死了,就仅有的几条路,关羽心里很清楚,东吴是势在必得的要关羽死,这说起来还有一段旧事,孙权早时候很佩服关羽的忠贞不二,多次想求娶关羽之女为皇子,可关羽不但拒绝,还口出狂言:“虎女安能嫁犬子!”这就东吴朝野震动,主辱臣死,这好不容易有围剿关羽父子仅有的十几二十个人,怎么可能让自己垂死挣扎的关圣人逃出东吴的包围圈呢?

古代打仗,由于通讯、地理环境等制约,所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情况,方便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但像关羽这种情况,已经是陷入了绝境,是不可能有人能救得了的。

当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形势已非常危急了,东吴陆逊率军已经攻占夷陵、秭归,东吴大军已经占领了整个荆州南郡,吕蒙率军占领了江陵城和公安城,切断了关羽回川的全部退路。

潘璋和朱然已经在临沮和章乡等地设下天罗地网,就等着关羽…

这是个什么情况?就是关羽已经处于吴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关羽在麦城,麦城是今天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翻下地图看下,关羽的南边是江陵城(今湖北省荆州市),离江陵城有70公里,关羽西边直到秭归都被东吴军队控制,关羽的东边是东吴控制的江夏郡,北羽的北边是刚刚退回来的襄阳和樊城,关羽处于三面包围之中,能往哪里跑?

关羽面前只只有一个缺口,就是西北方向的上庸三郡。而事实上关羽也是向这个地方撤退的,但东吴孙权集团怎么会给关羽机会,从麦城去往上庸三郡的路已经被朱然和潘璋控制了,关羽实际上已经是笼中鸟,瓮中鳖…

最近蜀汉军队是永安城,永安与秭归很近,蜀军想要救关羽,就必须攻打陆逊在秭归的驻军。可虎视眈眈的名将陆逊岂能让蜀汉军队如意?

就算蜀汉军队能打败陆逊,从秭归到麦城还有130公里,沿途东吴守军也不是吃素的,关羽父子早已经弹尽粮绝,能坚守到援军吗?

诸葛亮远在成都,成都也是诸事不顺,新入蜀的刘备派和当地士族豪强之间的关系也很是微妙,何况关羽对联吴抗曹的蜀汉国策执行是阴奉阳违,为了大局,何况是远水难解近渴,就算能救,作为政治家,战略家的诸葛亮会救吗?

关羽败走麦城,曾飞鸽传书给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就是不发兵?

先不说那个时候有没有飞鸽传书,就算是诸葛亮收到了关羽的求救信,然后怎么办?让援军坐在飞鸽身上飞到麦城救关羽不成?

当关羽在麦城失败时,唯一能救关羽的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诸葛亮从成都派飞机去救关羽,而且关羽还要给个定位;

二是刘封孟达率领全部军队,放弃上庸三郡,前往麦城营救关羽,前提还要刘封和孟达知道关羽在哪里?显然还要给关羽配个GPS才行。

当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了,当时的情况是东吴已经占领了整个荆州南郡,吕蒙率军占领了江陵城和公安城,陆逊率军已经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县),切断了关羽入川的退路。

潘璋和朱然已经在临沮(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和章乡(今湖北当阳市东北漳水北岸)一带设下埋伏,就等着关羽自投罗网。

这是个什么情况?就是关羽已经处于吴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关羽在麦城,麦城是今天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翻下地图看下,关羽的南边是江陵城(今湖北省荆州市),离江陵城有70公里,关羽西边直到秭归都被东吴军队控制,关羽的东边是东吴控制的江夏郡,北羽的北边是刚刚退回来的襄阳和樊城,关羽处于三面包围之中,能往哪里跑?

关羽能逃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西北方向的上庸三郡。而事实上关羽也是向这个地方逃命的,但是孙权也很聪明,从麦城去往上庸三郡的路已经被朱然和潘璋控制了,关羽实际上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好了,再来说诸葛亮,就算关羽真有飞鸽传书,诸葛亮如果要救关羽怎么救?我就不算蜀军动员时间吧,什么都不算,就算马上能发兵,实际上是远远不可能的,最快也只能从永安城(今重庆奉节县)调兵吧,永安与秭归很近,蜀军想要救关羽,就必须攻打陆逊在秭归的驻军。

这就好了,你怎么知道蜀军就一定能立即、马上打败陆逊呢?要是无法打败陆逊,救兵是不是在秭归僵持,那怎么救关羽呢?还是救不了。就算蜀军能打败陆逊,从秭归到麦城还有130公里,还要攻打夷陵城,还要攻打东吴沿途的所有的必经之路,才能到达麦城,这仗一打起来,谁能保证蜀军一定胜利?

可以说,远在益州的蜀军是根本救不了关羽的,从关羽败走麦城到关羽被杀,不到一个月时间,要在这个时间救出关羽,除非诸葛亮派飞机,并且准确定位关羽的位置,才能救得了关羽,否则就是无谓的牺牲。

远水是救不了近火的,那么近在上庸三郡的刘封、孟达能不能救呢?

也救不了,除非刘封、孟达带领全部上庸三郡兵马倾巢而出,与关羽约在某个地方相见,还要保证在此之前,关羽不被东吴军队抓住,这可能吗?显然也不可能。

关羽的退路已经被东吴算死了,就那么简单的几条路,关羽知道,东吴也知道,关羽就十几二十个人,怎么可能逃得出东吴的包围圈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代打仗,不像现在有很多高科技的装备,随时可以定位,知道你在哪里,古代打仗基本上都靠临场发挥的,有很大的变数,有时候事前讲好的约定地方,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到不了,时有发生,走错路也时有发生,所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情况,所以打仗的将领一般有假节,方便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但像关羽这种情况,已经是陷入了绝境,是不可能救得了的。

诸葛亮并非不救,而是救不了,就是发了兵也是白白牺牲,起不到任何作用。

关羽败走麦城,曾飞鸽传书给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就是不发兵?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首先弄清楚2个疑问:关羽那个时代有没有飞鸽传书?关羽是否向诸葛亮求援过?

1、关羽那个时代有没有飞鸽传书?

没有!按照现有的记载,人们最早联想到可以通过飞鸟传递信息,出现在《山海经》中,传说西王母曾通过青鸟向汉武帝寄信。到汉昭帝在位时,也曾以“大雁曾寄来苏武信件”这种说辞,骗匈奴将苏武放回。

但实际上,这两个故事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苏武被匈奴扣押了19年,如果真有大雁传书,也不至于等这么久了。直到唐朝时期,古人才从波斯人那里学来训练信鸽的技巧,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明确记载:“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利用的原理就是鸽子归巢的习性。

五代时期的《开元天宝遗事》曾记载过:“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信鸽全面用于军事通信,已经是宋朝以后的事了。

所以,生活在三国时期的关羽是不可能用到“飞鸽传书”的。

2、关羽是否向诸葛亮求援过?

也没有!关羽败亡时的官职是前将军(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而诸葛亮的官职是军事将军(参议军事),按照三国时期的官僚体系设置,前将军位次于九卿,但高于其他杂号将军。直到关羽阵亡刘备称帝,诸葛亮才成为丞相,总览一国军政(军事权实际上在李严手中)。

所以,关羽即便向成都求援,对象也应该是汉中王刘备本人,而不可能去向诸葛亮求援。一是诸葛亮没有决策权,二是诸葛亮没有调兵的权力。如果说,当时刘备已经称帝,那么关羽求援的对象变成丞相诸葛亮,倒是有可能。

接下来分析:关羽到底求过援没有?蜀汉发过援兵没有?

关羽是肯定求援过的,他的第一个求援地就是驻扎在上庸的刘封、孟达,因为这两个地方离他最近,至于成都方面,理论上来讲,即便求援,从收到信息到援兵抵达,也是远水不解近渴的。但依然存在一种可能性,即无论援军能否及时抵达,都应该向成都求援,一来是向刘备通报消息,二来如果荆州军向上庸一带靠拢的路线被东吴截断,关羽依然可以选择向益州方向靠拢,并确保有援军接应。

但可惜,从关羽威震华夏到败亡,中间只隔了一个月时间,在这么短时间内,刘备无法从成都派出援军,他能做的,就是派出离关羽最近的驻军前往救援。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在陆逊攻占荆州后,又发生了几次小规模战役,即:“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

这里的蜀将詹晏、陈凤、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就是刘备就近调派的援兵。

关羽败走麦城,曾飞鸽传书给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就是不发兵?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关羽败走麦城的前因后果:“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可以看出关羽并没有执行诸葛亮东和东吴,北伐曹操的策略。

面对孙权的求亲请求可以说是毫不在意,甚至将孙权的儿子称之为犬子。足见关羽对于东吴的不屑,这也就使得孙权怒而兴兵攻打荆州城。而关羽最后落得一个败走麦城的悲惨境地。也有人说,关羽曾飞鸽传书给诸葛亮,而诸葛亮并没有救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以下依据相关资料做简要分析。

第一,诸葛亮之所以来不及救援,是因为关羽败亡太快了。这也许看起来有些奇妙,但确实是原因之一。从吕蒙白衣渡江到关羽败走麦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前前后后一共就两个月的时间。看似时间很长但是其实根本来不及做战争动员。关羽失荆州的主要原因是率军攻打樊城。而荆州一失去,蜀国除了关羽的那一只孤军,就只在益州本地有军事力量。诸葛亮就算是再厉害,这兵马可离不开粮草,没有先期准备无法出兵增援。

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关羽至是佯攻,为汉中一线吸引压力。谁知道他居然在水淹七军以后,目中无人的和曹军在樊城打了起来。还把糜竺在荆州城内的守军抽走了大半。这也就使得荆州出现了军事空窗期。吴国趁机派兵拿下了荆州,捎带手堵住了关羽。

两个月根本就来不及做全面战争准备,更何况当时蜀国在汉中正在和曹魏交战。曹魏知道无法在汉中取得胜利,于是迁移百姓,给诸葛亮留下了一篇荒芜之地。蜀军主力当时刚刚和曹魏势力大战,已经是一支疲军。等到抽调兵力,再东进增援,关羽已然身首异处。

第二就是蜀地的地理条件限制了。众所周知,蜀地多山,唐朝诗人李白曾经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益州东为巫山,南有大凉山和大娄山,西邻横断山脉,北接米仓山和大巴山。可以说是被山川给包围了,为了出川而修建了蜀道。但是哪怕是三国在千年以后的唐朝,蜀地的交通问题依旧十分严峻,更何况是三国年代呢?

正常情况下古代士兵出川,主要是走蜀道,而蜀道毫无疑问是在陡峭山壁当中一点一点开凿出来的。一边是石壁,另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可以说蜀地的行军速度相比于中原地区,大概是要慢得多的。

蜀国大抵东守夔门,北据汉中。自夔门东出而达荆襄,荆襄与中原之间尚有大别山、桐柏山相隔。从行军时间来看没有个把月不要希望从夔门东进,从而到达荆州。更何况关羽是被困在了荆州以北,樊城以南的地区。这个地方另有山川阻隔,从益州本地派兵救援更是时间紧迫。这也就成为了诸葛亮支援关羽的一道阻隔,间接的导致了关羽最后悲惨的结局。

第三,就是交通工具的落后了。三国时期可不像现在这样,一个电话就能够解决问题。那个时候人们通信主要是靠两种手段。一来呢是信鸽,二则是信使。在关羽被包围的情况下,信使显然是没法用了。那么也就只能选择飞鸽传书这种办法了。看起来速度很快对不对,其实飞鸽传书的速度远远不如信使。

要知道信鸽通常为家鸽的一种,它的极限距离为3500公里归巢,虽然它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48公里,但是它每天只能飞大约5到8小时。这样算下来的话信鸽每天最多只能飞384公里,这还是最理想情况下。

从荆州到蜀中的直线距离大抵是多少呢?大约是1000公里,按照信鸽的速度来算,最少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来送达消息。也就是说关羽给诸葛亮用信鸽求援,诸葛亮要大概一个礼拜以后才能收到。

说完了飞鸽传书我们再来看看信使的速度,我们常说八百里加急,正常情况下军事情报的传递是不分昼夜的。按照马匹每小时三十千米的速度来看,一天能走大约六百公里,虽然走驿道要绕远,但是相对比与信鸽速度是更加快速的。按照荆州和成都的距离1000公里来计算,只需要两天就能抵达。所以从此来看,这飞鸽传书并没有那么快。而关羽败走麦城,与这通信速度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由此看来,关羽最后败走麦城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了。第一他抽调走守军,使得军队迅速败亡,二者蜀地的恶劣交通使得援军无法及时抵达,三就是通信手段的落后导致蜀军延误了出发的时间。唉,真是可悲可叹。

你是如何看待关羽北伐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关羽败走麦城,曾飞鸽传书给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就是不发兵?

如果发兵救关羽,正好上了敌人的当,远水救不了近火,有可能蜀国的前程毁于一旦,当时那种情况,诸葛亮是不会发兵的,顾全大局为重

关羽败走麦城,曾飞鸽传书给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就是不发兵?

这里存在着传说或者杜撰两个疑问。一是关羽究竟有没有向诸葛亮求救;二是汉朝时究竟有没有信鸽的存在。这个疑问无论在正史的巜三国志》,还是小说的《三国演义》都沒有见到类似的说法,所以到目前还沒有任何证据来见证楼主提问的这个问题。

一,关羽究竟有没有向诸葛亮求救。

襄樊之战共进行了三个时期。

初期:公元219年春季。

在正史的记载,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是在建安二十四年春季(公元219年)。至于具体时间,史书中没有记载,我们姑且就认为是在3月吧。公允219年3月,关羽为了配合刘备在汉中与曹操的大战,主动挑起战事,向襄樊地区发动进攻。曹仁不敌,节节败退,关羽率军进逼樊城。

公元219年5月,关于利用汉江流域的雨季,水淹七军,杀死庞德,俘虏了于禁,声威大震。此时关羽率领的荆州军正处于春风得意的时期,不会存在向益州求援的可能。公元219年秋季,在关羽的威逼下,曹操一度将要迁都,可被司马懿劝阻。于是,曹持决定,再次调派援军南下救授襄樊,徐晃成为了此次战役的主将。

而关羽虽然击败了于禁,俘虏几万曹軍,但也因此岀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军粮不足。因此,关羽下令截取了东吳的粮草,引起了孙权品不满。

关羽和东吳之间的不和早就被曹魏方面洞悉,兼之关羽确实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两人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因此,司马懿再次建议,要联合孙权一同对付关羽。

由于双方矛盾升级,一度被敌方利用,造成徐晃率兴救襄樊之后采取反客为主的战法,频频主动岀击压缩关于军队的回旋空间,两军屡屡出兵夹击关羽,从而造成在陆上的军队屡屡战败,丢掉了很多营寨。

就在关羽犹豫不决是否退兵的时候,东吴派岀吕蒙奇袭了荆州,南郡太守糜芳投降。仓皇之下,关羽只得撤兵,后在临沮被俘,父子同时被斩。

如果说关羽要向诸葛亮求援,应该就是在美羽得知荆州失陷这时期。

那么,在这个时期,关羽究竟有没有向诸葛亮求援呢?而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关羽在荆州丢失后向益州求援。从荆州陷落到关羽败死,前后不过一月,既使关羽得知荆州陷落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派出救援的信使,以汉朝时的交通条件,刘备和诸葛亮也没有能力在半月之间整顿兵马救援,几乎不可能。

二,汉朝时有信鸽的存在吗?

我国饲养鸽子的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据说已经有了5000余年的历史。但是要注意,此时饲养鸽子,仅仅把它当做一种家禽来饲养,并不有赋予它传信的功能。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汉朝时鸽子被应用在传递信息方面,更不要论使用在军事上。所以说,关羽曾经用信鸽向诸葛亮求救一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