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几月份?
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几月份?
小麦起身拔节期,由于我国南北地域温差有所不同,小麦起身拔节期也会从南至北有早点晚点。时间相差约15~20天。细说起身和拔节还不是一个概念,可分开来说。
以河北石家庄为例,起身期在3月20~25日起身,为期10~15天。此期小麦生长由匍匐转为直立,起身后期亩茎数达到峰值。
起身期田间管理水肥管理:
通常此期应该浇水追肥(有的农户在返青期就已浇水追肥的)。起身期第一次浇水的,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
水肥管理视实际情况决定,墒情好、群体足的正常麦田仍不需水肥管理。
化学除草:
起身期是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机,此期多数杂草开始萌生发芽(有的冬前就已出土),此期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藜等阔叶草。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对于禾本科杂草,为安全起见,最好人工薅除。
防治病虫害:
起身期病害,主要防治根基部病害如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可选用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等,按说明兑水喷药防治。
虫害,起身期虫害主要有麦叶蜂、麦秆蝇、潜叶蝇等。依为害情况和虫口密度决定防治与否。防治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青戊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喷雾。
化控防倒:起身期也是化控秸秆防倒的最佳时机。对植株高较高、分蘖力较强品种及生长偏旺、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可选用多效唑等控旺剂按说明兑水叶面喷雾。
拔节期管理多数主茎分蘖茎节伸出地面1.5~2厘米谓拔节,河北石家庄地区在4月5日左右。
此期大小蘖显著两级分化,是建造合理群体结构、调控亩穗数的关键时期。返青期浇过水的,现在需再次浇水,并结合浇水再亩追尿素10~15公斤。起身期已浇水追肥的麦田,此期可不再浇水。
拔节期为首次浇水,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0公斤或尿素17.5公斤+2公斤磷酸二氢钾。
在防治病虫害及补充小麦营养方面,现在各农资门店上有小麦“一喷多防”组合配方,农户可选择使用。
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几月份?
对于"小麦拔节期是什么时候"?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弄明白了节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也就很容易知道小麦拔节期的时间了。
今天是2022年2月24日,雨水节气已经过去5天,到3月5日就迎来今年的第三个节气――惊蛰。
惊蛰故名思意,就是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地温也开始缓慢回升。这是针对我们山东(及以南)地区的气候而言,对于东北地区则不适用。此时,蛰伏在地下的昆虫和冬眠的蛇类蛙类等,都会从冬眠状态下苏醒过来开始活动;田间麦苗和地头野草也陆续进入返青期,开始了它们的生长阶段。
4月5日是清明节,4月3日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百五"。当地流传着一句农事谚语,叫"一百五,没老鸹";老鸹是当地人对乌鸦的俗称。这就是说,到4月3日的时候,小麦已经由团棵状态开始进入拔节生长期,此时乌鸦落在麦田里,已经被麦苗全部没身,因为麦苗的遮挡,人们已经看不它了。此时麦苗的高度,已经达到25厘米左右。
由此推算出,今年小麦拔节期是在3月末到4月上旬期间。
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几月份?
问:小麦拔节期是几月几号?
河北平原的小麦返青是在惊蛰节气,一个月后的清明节气,就有四寸多高了,所以说"清明挂纸钱″,就是说清明节人们上坟压在坟顶上的纸钱被北风刮下后,能挂在小麦上,小麦如果长的太矮,刚出地皮就挂不住纸钱,能够挂住纸钱,就长的达到三四寸高了。
小麦"清明挂纸钱″,"立夏麦呲牙″,正好一个月。"芒种见麦茬″又是一个月,这小麦一个月就是一个节点。从返青到挂纸钱是一个月,从挂纸钱到吡牙又是一个月,从呲牙扬花到割麦是一个月。
那么,这挂纸钱的时候就是开始拔节的时候。因为是"清明挂纸钱″,所以,清明这天就正式拔节,日期应该就是四月的四号或五号。
清明前后的那几天你去揪下麦苗观察,底下根部是有小嫩骨节的。
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几月份?
知道二十四节气,就知道小麦什么时间拔节了。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春季六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六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六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六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华北平原中南部小麦播种一般都是秋分至霜降之间,七至十天左右出苗。之后盘根分蘖,缓慢生长,经过寒冷的冬季,过立春雨水到惊蛰春分清明(4月5日),返青拔节孕穗,至谷雨前后出穗,立夏前后扬花,小满前后麦粒饱满上面,芒种(6月5日)前后成熟收获。农村俗语“芒种忙,乱打场,不打两场打一场”说的就是芒种是小麦收获的季节。
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几月份?
我记得清明前后时间小麦开始拔节,今年清明4月5日,根据目前天气逐渐转暖情况,小麦生长速度加快,内陆地区天气变暖后,温度上升高,小麦生长速度要比沿海地区快,成熟的也早,沿海地区大约端午节前后收割小麦😄
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几月份?
今年小麦晚播,做好这个时期就可以避免减产,能够提高干物质积累,增加穗粒数!
今年小麦华北地区是要晚播了,现在还有一些地块玉米还没有收回来,加上今年肥料这么贵,很多人想过放弃种植。但是,马上进入冬季了,打工也不好打,麦子不种心里这个关也过不去。
2021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保护价在10月14日已经公布出来了,2360元一吨,相比去年的2320元一吨,每斤上涨了2分钱,不管怎么说还是涨了!
回答一下题主问题,小麦一生会经历11个阶段,分别为种子萌发、出苗、分蘖、继续分蘖、春化、分蘖结束、叶鞘伸长、叶鞘直立、第一节位出现、第二节位出现、旗叶可见、旗叶叶舌可见、孕穗、抽穗、开花、水份增长期、乳熟期、等11个阶段,其中第11个阶段又分为面团期、蜡熟期、晚熟期等几个时期。
而我们说的拔节期就是指的是第一节位和第二节位出现的这个阶段。其中第一个节位伸长时,会发现不同的节位叠加在一起,茎秆节间的伸长始于二棱期到小花分化期结束。什么是二棱期呢?所谓的二棱期就是春化(越冬期)结束后,小穗原基开始分化,小花由幼穗的中部开始先发育,然后向两侧延伸,小花的数目决定了最终的穗粒数,也就是说小麦能否获得高产,这个阶段很重要,这段时间小麦能够积累20%的干物质!
所以,小麦拔节期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病虫害防治这个时期小麦病虫害开始萌发滋生,防治纹枯病是我们重点工作。小麦一旦得病必将影响小麦生长,造成减产。虫害主要防治红蜘蛛和小麦蚜虫,我们可以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来防治,如果没防住出现蚜虫了,要尽快用功夫菊酯50-100毫升+60%吡蚜·呋虫胺8克+水15公斤+10毫升有机硅助剂均匀喷雾来杀灭。
2、水肥管理这个阶段水肥的管理很重要,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这个阶段的发育过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需要大量的养分,特别是对氮肥的需求较大,通过追肥来增加穗粒数。建议家人们这个阶段每亩可以用高氮低磷低钾的复合肥,每亩30斤,营养全面持效期长。或者用咱们常用的(25-0-5)的氮钾追肥也是非常好的,我这里使用磷肥是为了增加分蘖数,也可以不用。但是家人们一定要注意,追肥后要结合浇一下水促进肥料的吸收,追肥的时间不能过晚,以免造成贪青晚熟,那就不划算了!
3、小麦除草如果我们种小麦之前没有进行封闭除草,苗后也没防住,拔节期是我们用药的最后一个时期了。但是,这个时期小麦也会吸收除草剂,而拔节之后,小麦的耐药性减弱,再打除草剂就容易出现药害。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时间我们掌握不好药量和温度就不要打除草剂了,特别是2,4-D更不能用!
4、控制旺涨今年小麦由于天气的影响要晚种了,也就是意为着我们一亩地可能要多下一斤种子,导致小麦比较稠密,我们如果去人工梳苗太费公也不切合实际。所以,我们要对这种比较稠密和出现旺涨的地块进行化学药剂控旺。但是,控旺时期很关键,过早过晚对产量都会有影响。
建议家人们要在拔节之前完成,矮壮素、多效唑等等都可以用,按照说明的药量去配比,不要随意增加和减少用量,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
过了拔节期后紧挨着还有两个关键阶段,就是小麦旗叶可见和旗叶叶舌可见期。因为旗叶和倒二叶主要是为穗部提供营养,这个阶段能够积累24%的干物质和为籽粒灌浆提供70-90%的营养,对最终产量影响很大。
所以,这个时期要特别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出现病虫害可以用药剂防治一下。同时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可以适当补充氮肥增加籽粒蛋白质的含量。
家人们我们播种时千万不要白种下跌,出现病虫害后期我们打多少药,上多少肥都没用,本来种小麦就不咋挣钱,出现病虫害又打药又人工的就不划算了!
建议家人们在整地的时候先做一下土壤处理,可以选用选用五氯硝基苯或福美双可湿性粉+辛硫磷乳油或甲基异柳磷乳油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细砂土20公斤拌匀结合旋耕入土,即可以防病又可以防治地下害虫。
种子处理这块,建议家人们选用戊唑醇(立克秀)或三唑酮(粉锈宁)来拌种,其它种衣剂也是可以的,我们选择当地农资店有卖的就行。例如,农资店常卖的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复配剂或用吡虫啉·戊唑醇成分的种衣剂都是可以的。
晚播小麦要和时间赛跑,要在越冬前形成壮苗,不然越冬将会出现困难,造成减产。所以,底肥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有条件的农民朋友可以测一下土,使用测土配方肥效果会更好,也更省钱。
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用复合肥45含量的基本前期就够用了,一亩地80-100斤就可以,同每亩施有机肥3500-4000公斤或20-40斤生物菌剂效果更好!
今年播种晚,小麦出苗后,我们要多去地里看看,发现地块的麦苗较弱,就要尽快去促进弱苗生长。可以在越冬前可以每亩追施4-5公斤尿素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就可以了,用量这块,每15公斤水+(100-150)克磷酸二氢钾就可以了,多点也可以啊。这样可促进麦苗加速生长,改善弱苗的现象。
今年的知识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觉有用就点个赞吧!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