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怎么申请低保?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农村低保?
农村低保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农村居民,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2021年低保保障标准是4836元/年。
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
题目问个人怎么申请低保?什么情况下,可以以个人名义单独提出申请:
(一)由父母或其他亲属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和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靠子女供养的重度残疾人赡养费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二)困难老人子女均属低收入家庭,赡养能力较弱且实际生活困难的6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
(三)因病(重病患者指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肝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等21种疾病,经基本医疗报销、大病保险报销、医疗救助后,自负合规药费超过上年度家庭总收入50%的低收入家庭患者。
(四)未成年人:农村低收入家庭中,在公办学校(非择校生,全日制本科以下学校)就学刚性支出过大,实际生活困难的16岁以下人口。
如何申请农村低保?(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方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是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个人怎么申请低保?
我是一个乡镇的民政办主任,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低保从申请到审批一共有五个环节:个人申请—入户核查—评议—公示—上报。
在这五个环节中,后面四个都是乡镇工作人员负责,所以我们就说一下个人申请这个环节需要怎么做。
向哪个机构提出申请?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低保的审批主体是乡镇(街道办)政府,所以,在申请低保的时候是个人直接向乡镇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在过去,许多地方都是先向村上提出申请,村上在申请书上盖章后再提交给乡镇,这绝对是错误的。在这一点上,现在还有很多农民朋友们仍然是先向村上提交申请。做为一个民政办主任,我很理解农民朋友们为什么这样做,农民朋友可能认为,虽然村委会不是低保的审批主体,但如果绕过村委会直接去向乡镇申请,村干部就会觉着没有受到尊重,就会从中作梗。
事实上农民朋友的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低保最重要的评议环节确实村上说了算,虽然村评议小组不能睁眼说瞎话,但如果真的从中作梗确实很麻烦。做为一个乡镇民政办主任,也许我真的不该这么说。
低保申请的形式低保申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口头申请,一种是书面申请。
口头申请主要是针对那些真正没文化或者有残疾的困难群众。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要求提交书面申请,可以让其他人代写。
书面申请怎么写?书面申请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家庭基本信息,一个是致贫原因。
申请书
XX乡(镇、街道办)政府:
我叫xxx,家住xx村x组,家庭x口人,父母(妻子、孩子)。
我(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于xx时患xx病,共花费xx元,现父母年老,孩子上学,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现申请低保,望审批。
申请人:xxx
xx年x月x日
以上是简单的一个低保申请,在这方面乡镇民政办一般不会对申请书有太高要求,甚至只要能说清是哪个村哪个组叫什么名字就行。毕竟申请只是一个程序,实际情况需要民政工作人员去入户核实。
总之,在申请低保的时候,是个人直接向乡镇提出,并提交书面申请书就行。
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个人怎么申请低保?
(注:本文为心系农业独家原创内容,侵权必究)
想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点击关注呀!
随着科技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更是在改革开放的节奏下迈入了新时代的序章。我们人民的需要也已经从饥饱问题过度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便如此,我国毕竟是13亿的人口大国,在很多家庭到达小康水平的同时,仍然存在这样一些家庭,他们生活相对落后,甚至于必须依靠外界的帮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保障。
为此,在2007年的时候,我国就针对特殊人群建立了低保政策。在低保保障范围内的人群,即家庭人均收入相较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说还要低的家庭,他们可以每年从当地政府手中享有部分福利,以此满足家庭日常开支。但是,近日有不少农民反映低保实施不公平,小编为此收集整理了关于低保的申请标准和审核流程,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申请条件必须具有农村户口,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户口所在地的农村低保标准。但是,有三类残疾人无法领取低保:已领其他补贴的残疾人、收入高的残疾人、有房有车的残疾人。
二、办理流程1、户主申请
满足标准的户主本人须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供书面申请和以下有关材料:
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伤残证、劳动能力鉴定、家庭成员收入证明、学生就读学校相关证明、还有其他诸如下岗证、退休证等证明。
2、村委会评议
村委会负责提出初步意见,然后将评议结果公示。符合条件的家庭开始填写农村低保申请审批表,村委会负责人签属意见后,连同相关材料交于乡镇政府进行审核。
3、乡镇政府审核
乡镇政府负责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评估,若审核通过则在《申请表》签属意见,再将申请人的相关材料一起上交到县级民政部门。
4、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民政部门要在申请人申请之日开始的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批,将符合规定的申请人列入批准名单。
5、审批后公示与发放
在村委会公示不少于3天,对于没有异议的申请人,发放低保证和低保金领取卡。
看了以上严格的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小编认为低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大家对此有什么异议吗?
个人怎么申请低保?
低保一般以户为单位进行申请,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或重病患者可以户中抽人单独享受低保:首先向村居委会提出申请,村委会入户进行核算,再经村民代表会评议通过,经公示后,提交相关资料入大数据比对,反馈无硬伤(购车有公司等)后再提交资料审批,即可享受低保。
个人怎么申请低保?
因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简单的结论:个人申请低保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申请的,只要不符合低保政策规定的条件,即使申请了也肯定不会批准。为什么呢?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社会救助总体的政策依据,是国务院于2014年公布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办法》规定的社会救助方式有8种,低保只是其中之一。
关于低保的申请条件,《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九条明确地规定:“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详细的内容见以下截图)”。
非常明显,申请低保的关键性条件主要有两个:
1、家庭人均收入必须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简称低保标准)。也就是说:在核算家庭总收入的基础上,再除以家庭总人口,就是家庭人均收入。只有当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研究确定的低保标准时,才可以依法考虑给予低保救助。如果家庭人均收入等于或高于低保标准,通常是不能给予低保待遇的。
按照民政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的规定,家庭收入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获得的全部现金及实物收入,具体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其他应当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
另外,大多数家庭不会只有一个人,低保政策中所说的“家庭”,肯定被当成一个整体。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低保政策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界定的。把家庭中的某一个人单独地提溜出来,根本不考虑其他家庭成员具体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去申请低保待遇,是对国家政策的重大误解,当然是错误的。其原因非常简单:家庭成员之间,成年儿女对老年人的父母负有法定赡养义务;父母对未成年的儿女负有法定抚养义务,夫妻之间相互负有法定扶养义务。法律根本不允许把个人必须承担的强制性法定义务,肆意地甩锅给国家和社会。换一个角度说,在家庭范围内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根本不允许外溢为社会问题,由国家掏钱去解决。这是低保制度乃至整个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边界,一般不允许突破。
但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国家政策确实有特殊的规定。例如,2020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民发〔2020〕69号)就明确规定:“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详细内容见截图)
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它意味着对低收入家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可以按“单人户”的方式,仅将本人纳入低保,是实质性地放宽了条件。而所谓低收入家庭的界定标准是: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的1.5倍。这明显是对重度残疾人和重大疾病患者的特殊照顾措施,还是很贴心的。
2、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政府的认定标准。家庭财产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按照民政部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的规定,家庭财产主要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动产主要包括银行存款、证券、基金、商业保险、债权、互联网金融资产以及车辆等。不动产主要包括房屋、林木等定着物。家庭财产超标的家庭不能纳入低保的根本原因是:大部分的家庭财产,是非常容易变现的,本质上就是家庭正常收入的凝结物或者存在方式。这方面不再多说。
简单地概括一下:1、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认定标准时,才可以将全家人统一纳入低保。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正常发放的低保金,是在实际入户核定家庭人均收入之后,依法给予的补差金额。即:仅补助不足低保标准的差额部分,与当地政府确定的低保标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很多的人的理解,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2、只有低收入家庭的重残人员和重病患者,可以按照单人户的特殊方式,在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但不超过低保标准1.5倍的情况下,仅仅只把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纳入低保。在此情况下,其他家庭成员肯定是不能纳入低保的。也就是说:如果这两类人的要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了低保标准的1.5倍,肯定是不纳入低保的。
最后谈一下申请程序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讲,在当地生活的所有我国公民,只要主观上认为自己的生活很困难,就有权向当地村(居)委会或者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将个人或者全家人纳入低保。这其实是我国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
但就事实情况而言,低保金肯定是政府免费发放的,真正的资金来源是政府拨款,肯定是有限度的。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政策的具体救助方式之一,其政策目标仅仅只是补齐整个社会的短板,不让真正的弱势困难群体挨饿、受冻,覆盖面是非常窄的。近几年来,全国低保总人数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始终在3%上下徘徊。现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家庭或者个人,要真正申请到低保待遇,依法领取标准或高或低的低保金,事实上还是非常困难的。绝大多数的申请是不可能被批准的,也就是说白申请一场,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说到底,全社会不能对低保政策抱有过大的希望,这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面很窄的小众政策,与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发生任何形式的联系。
个人怎么申请低保?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农村低保是国家为保障农村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而设立的一项非常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目前也是农村矛盾最大的一项政策,而矛盾主要集中反应在群众对低保享受的对象存在异议,而导致群众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小编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村委没有对低保享受对象进行及时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另一个就是没有严格按照低保的评定程序进行评定,导致群体对低保评定参与度低、政策知晓率低,从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矛盾。下面,我就题主提问的低保申请流程是什么进行回答,一是由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二是村委会向乡镇提交资料,乡镇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三是乡镇组织人员对申请人收入、财产状况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对调查评议结果在村委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民政部门,四是由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抽查,审核通过后,享受低保待遇,按月发放低保金。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