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粮食价会跌吗?

今年的粮食价格会跌吗?

这个问题有时效性,看什么时候回答,应以当下行情而论。

以现在2021年10月16日回答。我估计粮食价格不会跌,而是会涨!涨幅多少不敢断定。但涨是肯定的,绝不会再下跌。

为什么这么说,依据是什么?

一、说玉米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气候异常,自7~9份雨水多。又遭遇了8月份的“锈病”爆发,致使玉米未老先衰,受害面积大,影响涉及到数个省分。

致现在,有多地玉米尚未收获完毕,且连续阴雨天气给晾晒带来极大不便,我走访了不少种植大户、玉米收购点,今年的玉米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收获的湿玉米棒穗,因天气阴雨,导致霉变、发芽的现象屡有发生。有的甚至霉烂报废。就是说今年的玉米产量和品质都不如往年。物以稀为贵,这样玉米价格还能下跌吗!

二、小麦

小麦从现在开始到明年麦收价格也不会下跌,其它物资不停的涨价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今年小麦的种植,偏晚、种植亩数缩减,以及明年小麦的产量。

因天气原因,玉米迟迟不能按时收获,致使小麦播种延迟推后,适时晚播倒不打紧。过于晚播必定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和后期产量。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今年的玉米“锈病”,通过秸秆还田和落地残存等途径,病菌病毒会潜伏越冬,来年为害小麦。

所以在整地播种小麦过程中,就需加大对土壤、种子杀菌、拌种处理力度。以及小麦生长期间的防治工作。这些工作哪一环做的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明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人多了,不可能做到百分百,一旦有发生,传播传染迅速,小麦必受其乱,产量没有保证。

通过以上几点,粮食价格不会下跌。不过有进口粮食支撑,国内粮食也不会大涨的。但从现在开始,保持稳中小幅上涨是很正常的事情。肯定会高于往年。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探讨!

今年的粮食价会跌吗?

粮食价格稳,涨跌不会紧,国外真不足,保障富裕民。

今年的粮食价会跌吗?

今年的粮食价格市场上会不会跌现在还不知道,但从公布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来看,2018年水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是下调了,2018年早稻、中晚稻、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百斤120元、126元、130元,分别下调了10元、10元和20元,创三年来最大跌幅。2018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每百斤也下调了3元,为115元/百斤,粮食最低收购价的下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价。

粮食价格分化严重

普通的粮食价格会跟着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走,最低收购价跌了市场价会跟着跌,但如果是优质的品牌化粮食,价格不会受最低收购价的影响,该卖多少钱依旧会卖多少,有的可能还会上涨。

同样的大米,超市里有的卖一块多一斤,有的卖四五块钱一斤,价格低的不一定卖的好,价格高的有的却卖的很好。现在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追求品牌品质,这也是粮食种植户要重视的问题,提高粮食品质,打造品牌,才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对自给自足的农民影响不大

农村现在很多农民种粮食,不是指望着卖多少钱,而是为了让自己有口放心的粮食吃,特别是自家小孩在城里的,基本上不会把自己种的粮食拿来卖,只有自家实在吃不完了,会把陈粮卖点。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影响,可以不用理会,只要守住自家的田地就可以。

粮食价格总体会保持平稳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价格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会让它在保持总体平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涨的多了会引发社会稳定,跌的多了会打击种粮的积极性,通过无形的手段让粮食在区间波动。

所以说今年的粮食价格也没什么好担忧的,有的地方会涨,有的地方会小幅下跌,总体会保持平稳的态势。对于粮食种植户而言,多种品质高的价格肯定低不了,有条件的可以打造品牌经营。

今年的粮食价会跌吗?

今年粮价不会跌,也不会涨!苦了农民一身血汗劳动!

今年的粮食价会跌吗?

粮稳民安

今年的粮食价格几乎是稳中慢步在爬行上坡,可能玉米价格目前会有微幅下行的情况行发生。相信粮食系列价格是国家调控之重器,根本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形为。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稳国安天下之根源。完全可以说是,粮价涨带万物上扬,粮价平稳万物充足,粮食贱价粮田荒野。这是几百年来的老辈名词,诚请代代相传要牢记,方可国泰民安天下安,保障社会和谐高速发展之血液。

今年的粮食价会跌吗?

今年的情况就不说了,我国的小麦和稻谷价格全面下降,玉米和大豆的市场价格则有了明显起色。

展望明后两年,我国的粮食价格会呈现出这样的态势,稻麦价格继续走低,玉米大豆价格则保持高位震荡的态势。

2018年,我国小麦稻谷价格全面走低。

截至目前,2018年产小麦和早籼稻,中晚籼稻市场价格整体不及去年已经是一个事实,虽然距离粳稻上市还有几周时间,但是它今年也不会逃过市场价格大幅度降低的命运,因为这些粮食价格的上涨与否其实都已经在没有收获前就被稳稳的订下。

这其实也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毕竟稻谷和小麦是目前仅存的两大仍在实施收储政策的粮食作物,但是它们也难逃要必须进行收储制度改革的命运。

按照不少业内权威学者的预测,未来几年时间里,我国稻谷和小麦价格肯定还会在今年低价的基础上再度走低。

所以说,明后两年,大家遇到不到一元一斤的稻谷和小麦市场价的时候请不要惊慌……

我国玉米和大豆价格稳重走高。

和最近两年才开始实施收储制度改革的稻谷和小麦不同,大豆早在五年前就开启了改革序幕,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也在四年前发轫。

经过多年的改革历程,这两大作物的种植结构,供需关系都有了显著改善,极大的利好粮食价格的回暖的走高。

以玉米为例,从去年开始,我国玉米供需关系由供大于求变成了供不应求,库存量也大为降低,由历史最高值的2.3亿吨暴跌至今年的1亿吨左右。这些利好因素作用下,本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市场将出现2000万吨以上的供需缺口,极大支撑了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走高。

国产大豆则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补贴力度前所未有,收购价格也将创今年新高,非常令人期待。

整体来说,明后两年,我国稻谷和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将继续进行,两者的市场价格还有一定的走低空间,这是必然。

而玉米和大豆的情况则相对较好,出现价格走低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时候会保持比较高的状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