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南方一年都是种两季的庄稼,身为南方的庄稼人是不是很累?都种些什么?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温差,种植农做物中南部一年可以种两季,北方仅能种一季。就拿我们河北省来说,南部邯郸、邢台地域可种植两季,而北部张家口、承德地区等多为种植一季。

要说庄稼人是不是很累?这得分年代时期。以前,那是真累,具体表现在上世纪80年代前。自80年代以后,尤其是农业机械化普及以后至现在,真的不算很累或说不累了。

科技发展的好处处处体现,不服不行。我是50后经历过农村、农业生产生活的变化过程,深深感到现在农村人真得是很幸福了。过去,不仅仅是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农事活动。还需要参加国家的建设、水利工程等工作,挖河修渠、修铁路、公路等,一年四季没有清闲的时候,欣食生活条件不好,工作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出大力流大汗,勒紧腰带玩命干,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之一。简直是不堪回首。

现在,真真是大变样了,改革开放以后,从联产责任制(分田到户),到实行土地流转,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普及展开,所有农事活动基本机械化全覆盖,解放了劳动生产力,生产效益翻番。一年四季累计忙不了1~2个月,且都是机械化作业,凭傻力气干活已成过往。说实话,现在的农村农民真的是很幸福了。

加上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及对三农工作的大力扶持照顾补贴。农村人真的挺好的。当然城市人生活质量更好,关键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不过人是没尽的,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也该知足为是。

农村实行了土地流转政策后,多数农户把土地流转了,有打工条件的中青年都出去打工了,即使有部分未流转承包出去的,有中老年人及妇女足可操持经营。因为,农事活动多由机械化替代,户主主要是操心看管即可。除部分农户搞特种种植养殖外,大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管理简便,各种农资也丰富,从种到收全程作业一条龙机械化,豪不夸张地说,真的只动嘴、动钱就可以了。

现代农民真不错,生活幸福自由多。干好干孬自做主,没人卡管没人说。工人上班有约束,按时上班干工作。无故旷工未请假,工资奖金敢扣克。单位效益若不好,下岗失业不好过。四处找活得挣钱,否则全家怎生活。有钱任性多方便,无钱受罪遭折磨。农民浑然无所惧,有地打粮不挨饿。管它任性或败兴,大爷孙子又如何。衣食无忧好心态,现代农民多欢乐。

听说南方一年都是种两季的庄稼,身为南方的庄稼人是不是很累?都种些什么?

我所在的地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从种庄稼来讲,一年两熟。根据地势地形的制约,我们这里主要耕种水稻、玉米、高粱、油菜和小麦。由于种植小麦产量低,寡地,经济价值低,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人种植了。

种水稻

每年清明前后,农人就要晒泡谷种了。晒谷种主要是为了消毒和踢除秕谷,泡谷种需要两天的时间。然后把谷种放进消毒的托盘上,端到专业的育秧师傅那里,他会根据谷种的类型选择放盘位置。一个月后,秧苗长得郁郁葱葱,第一次插秧就开始了。第一次插秧的稻田叫秧田,秧田一定要选择水源好,土质肥沃的来做,主要是为了秧苗的健康成长。大约一个多月后,田里的油菜已经收割完毕,农民们会用耕田机打田,只需两三天就可完成,然后妇女们就开始移栽秧苗。水稻一般五个月就可成熟。

种油菜

霜降前后十天是种植油菜的最佳时节,超过这段时间,油菜的长势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这里种油菜不是深耕细作,只需把地里的杂草消除干净就可直接播种了。由于不犁田地,所用时间也不多,三五天就能完成任务。农民买来钙肥,把菜籽和肥料搅拌均匀,撒成沟状,播种就算结束。

种玉米高粱

这是本地农民的经济来源,作为粗粮,现在人们已经不再食用,出售给养殖户。清明后,人们开始种植。有机器的人家可以随便犁耕一下,没有的,挖坑栽种。此时油菜已经成熟,农民一边收割,一边栽种,一个月的时间里玉米高粱就可栽种完毕。

至于说南方的庄稼人是不是很累,我可以告诉你,作为农民,哪有不累的道理!不过,现在的农民“懒”了,有农药做开路先锋,不深耕细作,减少了不少的劳动环节,比如施肥,把肥料丢下去就不管了。算一算,农民在地里的时间加起来一年不到三个月,而生活却有了保障。

听说南方一年都是种两季的庄稼,身为南方的庄稼人是不是很累?都种些什么?

多谢邀请!南方水稻、玉米、绿豆可以种两季,水稻两季,又叫双季稻(早稻和晚稻)。累当然累,但为了填饱肚子,必须要种两季庄稼。并不是所有农作物在南方种两季,生长周期超过150天的农作物在南方也不能种两季的。

现在不缺粮食了,南方人也不种两季作物了。以前,我们当地种植过两季稻、两季玉米、两季绿豆。每年“双抢”季节最累,又要收割早稻,又要抢插晚稻,每天早上4点下田收割,吃完早饭,又要打场、晒场、扬场,女人们负责割稻、插田,男人们负责犁耙耖田和打场晒场。晚稻必须在“大暑”节气之前栽插下去,才能增产,“立秋”之后栽插晚稻会减产,因此,“双抢”(抢割抢插)季节,从7月上旬忙到8月上旬,“双抢”结束,农民累得精疲力竭。有了杂交水稻、超级水稻之后,农民发现种两季稻,还不如种一季超级稻产量高,两季水稻总产量只有1000斤/亩左右,而种一季超级水稻亩产1200斤——1600斤左右。现在我们当地都是种一季中晚稻了。人很轻松的很,全年出勤日不到100天。以前,粮食匮乏的年代我们当地种植过两季玉米,早玉米是早熟品种60天成熟的品种,4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收获,收获后立即种植晚玉米,晚玉米品种是90天成熟品种,6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就可以收获。早玉米玉米棒小、少,产量较低,亩产700斤左右,晚玉米产量高一点,亩产800斤以上,两季加起来1500斤/亩左右。但种两季玉米年份也很少,我们当地人不习惯吃玉米。我们当地无霜期280天左右,玉米、水稻、绿豆等生长周期短的农作为可以种植两季。我国人均耕地低于世界人口平均水平,种植两季作物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集约化生长,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丰收。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稻、玉米、绿豆都可以种植两季。但劳动强度大,现在不缺吃了,大部分南方农民也只种植一季庄稼了,只有少数地方还种植双季水稻,面积不大,小规模传统方式耕作。南方不是所有地方,所有农作物适合种两季,象油菜、小麦、大豆、芝麻、红薯等生长周期超过150天的农作物,也只能种一季。高海拔地区也只能种一季庄稼。以上是我们南方农业种植方式方法分享,欢迎大家评论交流,留言分享。

听说南方一年都是种两季的庄稼,身为南方的庄稼人是不是很累?都种些什么?

听说南方一年都是种二季的庄稼,身为南方的庄稼人是不是很累?都种些什么?

你好,我是忆苦思田,很高兴加答此题。

以前的南方的确是种二季庄稼的,一季是是稻一季是晚稻。

种二季的话,刚开完春就要开始准备忙碌了,泡谷种,犁秧田,也就是清明开始就是大忙起来了,整个田野里就到处可以看到劳作的农民,因为那时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就是靠种植与家庭养养殖,猪一般是养二头,年尾时杀一对,卖一头,牛的话都是不卖的,家里的牛都是用来耕地的,所以,农民在家也没啥其他收入来源,只能多种庄稼,尽可能的提高庄稼产量提高些许收益,毕竟谷子也不值钱,只是多收点仓里有谷,心里不慌吧,最重要的是那时候第一季谷子收完晒干后,就要送粮,镇里有粮仓,浩浩荡荡的送粮队把粮送往国家粮仓后,第一季的早稻谷子也所剩无几了,所以大家期待的都在晚稻上能多收获些,这也就是当年最有名的“双抢”。

90年代后,国家慢慢取消了送粮,政策福利越来越好,农村的生活也越过越滋润,两季稻也慢慢就没有农民去种了,现在一般只种一季中稻了。

所以题主提到了,南方种两季庄稼,那都是10多年前或是20年前的事了,至少现在南方农村种二季庄稼的非常少,至于累也谈不上,现在农村都是收割机,机械会生产,也不会太累,除了种植水稻外,后面到了冬天也就是种油菜了,并且稍微远一点或是放水困难的田,很多也荒废了不种了又或是用来种菜了,所以现在的农村收益比以前高,反而没有以前那么累。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道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听说南方一年都是种两季的庄稼,身为南方的庄稼人是不是很累?都种些什么?

我家是贵州的,属于西南方,我们这里也是种两季,分为大季跟小季。

大季是春种秋收,小季是秋种春收。

我先来说说大季都种什么,一般大季都是种烤烟,玉米,还有薏仁米的最多,如果要说累的话就只有种烤烟的最累,从烤烟种下到收完要八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天天都在地里跟它打交道,但是烤烟要比种其他的农作物收入高很多。

像玉米,薏仁米这样就比较轻松了,只是丢一次肥料,除两三次草就可以等收成了。

现在来说说小季,基本上就种小麦跟油菜籽两种。

这两样种下去基本上不怎么管,等到过了年正月的时候满山遍野都是油菜花,很是漂亮。

收麦子的时候也是挺忙的,忙着春种。我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都是晚上顶着月亮去割麦子,白天又干其他的活,很辛苦,又不怎么赚钱。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我是道德带你走农村

喜欢的点个关注

听说南方一年都是种两季的庄稼,身为南方的庄稼人是不是很累?都种些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