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拉白屎、呕奶是什么原因?
仔猪拉白屎、呕奶是什么原因?
谢悟空邀请,我来交流!仔猪拉白屎,分析应该是腹泻。腹泻分新生仔猪腹泻(黄痢)和仔猪腹泻(白痢)。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细菌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危害严重。仔猪腹泻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糊状粪便为特征。而新生仔猪腹泻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液状粪、迅速死亡为特征。两者不同的是排便色不同。题目所说,仔猪拉白屎,为仔猪腹泻。也叫“仔猪白痢”排出的粪便为白色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糊状稀粪为特征。
流行特点:仔猪腹泻的发病与日龄有关,8~12日龄的仔猪发病率高,12日~20日龄的发病次之,生后7天以内、30天以上的猪很少发病。此病有传染性,一窝猪先有1~2头发病可紧接着蔓延全窝。仔猪腹泻一年四季都有发病,但严寒的冬天、炎热的夏天、阴雨潮湿、圈舍泥泞、气候骤变时发病较多。
临床症状发病仔猪体温常在40°C左右,一般出现下痢后体温降至正常。病猪下痢严重,粪便呈现深浅不等的乳白色、灰白色、混杂黏液的糊状,少数病例夹带血丝,有特异的腥臭气。随着病情加重,病猪消瘦,眼结膜及皮肤苍白,脱水,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与治疗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厩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是预防仔猪白痢的关键。对母猪在产前5周和2周各注射大肠杆菌苗各一次。做好产房、产床及母猪清洗消毒,接产时,对仔猪口腔、鼻孔、体表要用消毒的毛巾擦净、注意保温,断脐防止感染。治疗:治疗可用环丙沙星、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等药物,防治脱水也很重要,可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或枸橼酸钠2.9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仔猪拉白屎、呕奶是什么原因?
仔猪拉白屎、呕奶,应该是感染了白痢。白痢是2~3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临床特征正是排灰白色、浆糊样的稀粪。部分仔猪伴有呕奶现象。
一、仔猪白痢的发病症状
仔猪感染白痢后,主要的症状就是排出呈灰白色(有时黄绿色)并混有粘液呈糊状的粪便。粪便中含有气泡,有一种特殊的腥臭味。在尾巴、肛门附近常沾稀粪便。
当细菌侵入病猪的血液后,病猪的体温就升高,食欲减退,慢慢消瘦,精神不振,毛粗乱无光色,眼苍白结膜,畏寒,打冷颤,喜欢钻草堆。
如果并发肺炎,呼吸显困难,有哕音,一般过一个星期死亡,或可拖至3周以上。
饲料管理的好,病死率就低,饲养管理的差,死亡率就高。
二、白痢的流行特点
在自然界中,大肠杆菌分布是很广的,大肠杆菌也经常存在于猪的肠道中。在正常情况下它不会引起猪发病。
但当仔猪管理不善时,如猪舍不卫生,气候骤变、阴冷潮湿,母猪的奶汁浓度变化大时,就会使仔猪抵降力降低,从而发病。
如果健康的仔猪,吃了从病猪体内排出来的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也会引起发病。
一窝小猪,只要有一头下痢,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很快传播开来。一个月以内的仔猪,发生白痢的情况最多,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发生。
三、仔猪白痢的治疗方法
1.庆大霉素每次每千克体重4~11毫克,1日2回,口服;
2.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4~7毫克,饥肉注射,一日一回。
3.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毫克肌肉注射,一日二回。
4.壮观霉素,每千克体重25毫克口服,一日二回。
5.青霉素8万单位加链霉素80毫克口服,一日二回。
6.硫酸新霉素,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分两次口服。
上述药物连用3~4天。
养猪体会:猪有些病既要治,也要防,尤其是母猪,其自身的健康,关系到仔猪的健康成长。改善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猪舍,尤其是产房要保持清洁干燥,不积蓄污水,及时冲洗粪便,通风、光照、保暖、消毒,以减少猪病的发生。仔猪拉白屎、呕奶是什么原因?
受了风寒,消化不良,可以用柴胡注治疗,我很忙,没时间多说,晚上才有时间
仔猪拉白屎、呕奶是什么原因?
猪拉白屎和吐奶猪出现病毒性腹泻,还是跟母猪有很大原因,母猪自身含有大量病毒,传染给小猪出现吐奶和拉白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今天小洋总结如下,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首先,病毒性腹泻主要还是母猪自身原因,把病毒传染给小猪,小猪吃奶后在体内不消化,在胃里形成白色凝乳,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肠道需要水分来蠕动,从身体提取水分,从而小猪脱水消瘦死亡。
治疗方案,母猪使用润鑫感抗饲喂一周排出毒素,同时在注射热毒利泰10毫升,能有有效防控小猪腹泻。小猪出生后吃初乳前口服白头翁2毫升,连续三天每次2毫升,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腹泻。
猪舍环境卫生保持干净,保持干燥,在猪身上和栏舍撒上爽身粉减少湿度增加,死亡率高,开窗通风换气最主要,避免小猪多吃母乳,可以在饲喂蛋白粉,减少腹泻对小猪伤害,提高小猪的成活率。
小猪在7日龄左右时可以添加专用开口料,避免少吃母乳减少腹泻几率,并且在水中添加食盐和葡萄糖,防止脱水死亡。
母猪疫苗接种尤为重要,一年四季度需要注射疫苗防控,平时饲养管理做好,药物保健促进猪群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有效防控疾病发生,俗话说:治标要治本,找到根本原因对症治疗才能有效预防。
以上是小洋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交流和学习,你也可以关注@天府农人刘洋 我每天会更新养殖技术信息!
仔猪拉白屎、呕奶是什么原因?
拉白色稀屎,就是患上了仔猪白痢。所谓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引起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除存在于外界环境外,也存在于健康仔猪体内,一般不呈现致病作用。当某些应激因素,如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寒冷、营养不良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生本病。病仔猪排出毒力强的大肠杆菌被其他猪采食进入消化道,可感染本病。2~3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夏季雨季为多发。患上白痢的仔猪,主要症状为拉稀,粪便呈灰白色或淡黄绿色,常混有黏液而呈糊状,其中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臭味。在尾、肛门及其附近常沾有粪便。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则形成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或形成僵猪。
诊断本病需根据猪的发病日龄、临床特征等。即2~3周龄哺乳仔猪成窝发病,体温不高、后期排白色黏样粪便等特征可做出诊断。
仔猪白痢应以预防为主。改进母猪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妊娠期和产后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蓄积污水和粪尿,注意通风保暖,每周至少消毒一次,仔猪应提早开食,在仔猪运动场放置少许炒熟的谷粒任仔猪嚼食,可促进仔猪消化机能的发育。本病发生与贫血有一定关系。给仔猪注射抗贫血药,铁钴注射液或右旋糖酐铁2毫升肌肉深部注射,通常1次即可。或给母猪喂抗贫血药,不仅可防止仔猪贫血,还可显著减少本病的发生。方法是从产前1个月开始,每天给母猪投喂硫酸亚铁250毫克、硫酸铜10毫克、亚砷酸1毫克,直至产后1个月为止。在缺硒地区,应注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合剂。
也可用微生态制剂疗法进行预防,如口服促菌生、乳康生、调痢生等。在猪的运动场一角放置深层黄土块,任仔猪啃嚼,对预防本病也有一定效果。
本病在治疗上方法很多:
(1)抗生素和磺胺类疗法
磺胺脒、次硝酸铋、含糖胃蛋白酶等量混合,7日龄猪每次0.3克,14日龄每次0.5克,21日龄每次0.7克,30日龄每次1克;重病1日3次,轻病1日2次,一般服药1~2天可愈。强力霉素内服,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日1次。土霉素内服,土霉素1克加少许糖溶于60毫升水中,每头每次3毫升,1日2次。
(2)白龙散疗法
白头翁6克,龙胆草3克,黄连1克,共为细末,和米汤灌服,每日1次,连服2~3天。
仔猪拉白屎、呕奶是什么原因?
仔猪红痢:即仔猪梭菌性肠炎,多发生于1日龄~3日龄,最急性型和急性型1天~3天死亡,亚急性和慢性型10天以内死亡,死亡率极高,临床症状主要以拉血痢、灰色或红褐色稀薄状粪便,体温不高,最终脱水死亡。
2.仔猪黄痢: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多发于5日龄以内仔猪。7天以上很少发病。主要是拉内含凝乳小片黄色糊状或水样稀便,很快脱水死亡。
3.仔猪白痢:仔猪白痢称“拉白屎”,多发生在2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初期稀粪,以后粪便逐渐变为白色,混有泡沫,粘稠而腥臭,病猪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稳,幼猪死亡率较高。
治疗:呋喃唑酮每天每头喂2--3次,每次0.05--0.1克;或土霉素每头每天2--3次,每次0.25--0.5克;或每头每天喂盐酸黄连素2--3次每次0.05--0.1克;或大蒜500克、甘草120克,切碎捣烂加白酒500毫升,浸泡5天,然后取原液l毫升加水4毫升调匀后口服,每日两次。
病原是大肠杆菌。10日龄~20日龄仔猪常发。体温不高,主要症状是拉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微绿色粥状带腥臭味稀便。防治措施:一般妊娠母猪于产前2周~3周肌肉注射或耳根深层皮下接种仔猪大肠菌疫苗。初产母猪首免于产前5周~7周,于产前15天~20天二免。经产母猪每胎产前15 天注射一次。配合仔猪红痢苗免疫。注意母猪圈舍卫生,尤其在产前产后经常清洗消毒,在仔猪吃初前将母猪乳头擦洗干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