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没人种田该怎么办?
农村没人种田怎么办?显然是个不确切的伪命题。怎么就没人种田了?你是看着农村农田里没有那么多人在地里劳动的现象了吧!地里干活的少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用你说。农活和工人作工还不同,工人上班作工,除了节假日,必须每天或“三八”或“俩十二”小时的坚守。而农民干活,其实是有数的几天,不是每天值守,除了耕种、收割、浇灌、打药管理外,不用每天瞪眼瞅着它今天长多高,明天结多少果,啥时候种、啥时候收获,心中又数。
再一点,现象是看着农田里没人劳动了,现在和过去不同了,过去没有机械化,农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忙不歇,锄禾日当午,旱滴禾下土,粮食打的少,整天特辛苦。现在什么情况,机械化、现代化,替代了劳动力,完成了人工所有工作,超越了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甭说,平时地里很少看到劳动景象,即使秋麦天,以往这是农村最忙碌的时期,现在麦天一周,秋天二周,收获、耕种搞定。你说,地里没活,你整天去地里干嘛啊!小麦种植后,5-6天出苗了,冬天孬好有些雪水,冻水都不用浇,底墒若好,浇不浇更无所谓,一直到来年3月返青时,才说打药浇水。这一段时间内,年前或年后,除了打药防治病虫害,打药为省两块钱,自己打打。花几块钱,数百八十亩地,无人机数分钟搞定,你看不看都不打紧。你若不监督观看,保证打药更快,信不!
再一点,种地粮食不值钱,年轻点的、和只要有条件出去打工的都要出去打工,显然比种地强。农村农田里劳动的只有中老年妇女,和部分思想较保守的人员,他们认为“生贵熟贱,不如自己起火做饭”,承包流转不如自己种田划算。
再者,承包人多数都有自己的机械,或租赁其它机械,只要机械可以干的农活,就不再聘请人工。因此,所以,必然而然的就出现了本题所说的,农村农民没人种田的现象。实际情况是,并不是没人种田了,只是种地的经营操持方式方法模式有所改变。民以食为天,什么时候也需有种田的,只是方式方法和模式的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若干年后,种地的可能不限于只有农民,很可能有大学生、博士、专家,很少的人坐在室内,品着茗茶,利用全自动智能化手段,一个人就可经营万顷高产化良田。广袤的田野里更看不到“面超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劳作的农民了!
农村没人种田该怎么办?
中国农业要发展,在本次土地承包期后,必须做好三件事:
1.在适当的时候,国家应毫不犹豫的收回土地使用权。目前土地使用特点是零散、没有规模,不利于以后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很多农民占着茅坑不拉屎,占着良田不耕种,甚至有些农民不流转,宁可丢荒也不给其他耕种者耕种,浪费国家大量的土地资源,给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危害!所以对于丢荒一定时间的土地,国家应该果断地收回土地使用权。
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使用重新进行规划,要从根本上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农业要发展,收回土地使用权是关键。
2.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后,由粮食生产大户承包,做到“零租金”。目前粮食生产大户需要支付较高的土地流转金,负担重。粮食生产是向社会提供粮食的,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粮食生产者是不应该负担土地使用费的!所以,土地承包零租金后,可以大大减轻承包户因土地流转需交的承包费,有效的减轻了粮食生产者的负担。
3.提高粮食生产补贴,并把补贴精准地补到生产者手中。目前国家也有粮食补贴,但搞不清楚的是,很多农民把土地丢荒,不种粮食了为什么国家还发给粮食补贴?这样是不是有“鼓励土地丢荒”之嫌?不种粮了就不应该有补贴。
一边是农民拿着国家土地不耕种却收着租金和各种补贴款,另一边是生产者既要付土地流转费,又不能完全享受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粮食生产收益必然低,严重挫伤生产大户的积极性。
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补贴,并精准的补贴到粮食生产者手中(丢荒者不能拿到一分钱),粮食生产的效益必将大大提高,才能明显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才能发展,国家粮食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已经有资金和能力对土地进行重新的规划和使用,有能力提高土地的效率,有能力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农村没人种田该怎么办?
农村不会没人种地的!大家之所以会提出农村无人种地、无人居住怎么办这类问题,主要是看到目前外出的人越来越多,留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孩子,好像农村极不景气,快要消失了似的。其实,大家只看到问题的表象,而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就目前看,农村确实人气不高,有些冷清,没有了以前热火朝天大兴水利、大办农业的热潮。但国家一直都在重视三农、关注三农,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铁定是研究安排三农工作的。尤其是制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三农的优惠政策。比如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纳税人销售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适用低税率;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免征增值税等等。涉及了三农的产供销全产业链,在想尽办法为农业增效、为农村添彩、为农民增收。假以时日,当农村按照国家制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完成整体规划,实现既定目标时,全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人人向往的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耕种的理想去处。再说,外出打工也是无奈之举,谁愿意留下一家老小一个人在外辛苦打拼。如果农村发展起来了,大家肯定都愿意回家,种粮的种粮,种菜的种菜,开农家乐的开农家乐……大家各取所需,共同发展。到那时,所有的疑虑都将烟消云散。
图片来自网络
农村没人种田该怎么办?
如果工人上班不赚钱反而赔钱,那么还会有人上班吗?同样的道理:农民种地不赚钱反而赔钱为什么还要种地。工人为国家作贡献有工资有五险一金有退休金有劳保。可农民种地以前无收入免费交了几十年公粮又得到了什么?人们看到超过60岁的农民仍在到处打工。可有谁知道当他们无工可打时的悲哀与无奈?!
农村没人种田该怎么办?
农民不种田,饿上几个月看看,人不吃饭,就会饿死,农民必须种田,就是现在有的地方荒了田地,到时候农民一定会回归大自然,把禾种好,在我们这一带,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形势喜人,家家都把粮食收回到仓库,开始到边炮厂上工了,挣点钱,买点肉,鱼,鸡,鸭,烟,酒,糖果等食品,用烟火把它烤成金黄色,等过年时,冬月招待客人用,分田到户几十年了,我们村年田中禾一片绿色,到八九月田中一片金灿灿的谷子,看了使人痴迷,心情很好,是没有荒过一寸土地,都说种禾亏本,这还是不可能的事,现在还有人租田种,每亩二三百的租金,不过一家人,靠种三亩地还是不行,要搞点副业,做点工,才能使一家人,开开心心,幸幸福福的,我们村外出打工的很少,不知道全国农村是什么样子。
农村没人种田该怎么办?
谁说农村没人种田?连年丰收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农民兄弟辛勤劳动,种出来的吗!
这个问题的正确提法是,农村种田的农民,减少了,怎么办?
农村种田的农民减少了,这是事实。但减少了多少?有数据说是二亿多。但是否减少了粮食收成,恐怕没人能拿出具体数据。而事实是,去年又是个丰收年,今年夏粮也丰收了。秋粮正在收割,还没有统计数字。
种地的农民减少了,也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土地撂荒了,但没有造成粮食危机,粮食反而还连年丰收。这个实践说明,中国的土地用不了那么多农业劳动力,农民减少,符合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我国土地和机械化的承载量,不是种地的少了,而是种地的农民太多了,造成劳动力的巨大浪费。
网上曾有网友测算,在全部机械化的条件下,一个农业劳动力,可耕种耕地500亩。假设按一个劳动力附加四个非劳动力人口,中国的土地承载力,有一亿农业人口就足够了。
所以,不是没有人种地,而是种地的农民太多了。再减少二亿农业人口,粮食照样大丰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