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很少使用了?

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很少使用了?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就可知道大概了。

一、化肥和农肥的性能特点差距大。虽然说农家肥也有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成分,但是,和化学肥料比,那效能就相差太远了。化肥含能量高、见效快、施用简便。而农肥包括沤制的和人畜粪便等,它的有效成分低,但作用持久,确实有活化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且需一定的时间发酵腐熟,才可施用,生粪肥不适宜直接用于作物。因此,用化肥的就多了。

二、农家肥的原料来源有限。近年来实行的秸秆还田、化学除草技术等,基本堵绝了沤制农肥的原料秸秆、柴草等的来源。没有原料沤制哪门子肥呢!“禁养”致使畜禽粪肥少,即使有些畜禽养殖户,还不够他们自己地里用呢!指望人粪尿,每天大便一次,排尿2000多毫升,更满足不了大田施用。因此,种地多数选用使用化肥。

按农业专家的观点,作物施肥,最好的方法是化肥结合农家肥使用效果好。化肥性能强大、各种营养元素含量高而全、见效迅速,但持久效益差。长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结、僵硬。而农家肥元素含量低,但性能持久,且大量的腐殖质有机质,有活化土壤活性、持久培肥地力的作用。所以,在农业大田作物种植上,基肥除施入一定量的化肥外,再同时加使3-5方优质的农家粪肥,最利于改良活花土壤结构,更利于作物健壮发育生长,从而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很少使用了?

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现在的农民种地却很使用,以前哪个田土质比较板结,就上两季猪牛粪,土质就自然疏松了,现在用农家肥少有以下原因:

第一,青壮去打工,守家白发翁,特别是我们山区,全靠人力往田地里背猪牛粪,每次都换一身旧衣服,无数次的往地里背粪,背一天粪人很累的,养的有猪有牛,定期要清理圈舍,不背出去也没行。现在大多是老人,猪牛养的少,也没劳力往外背猪牛粪了。

第二,外出打工的人太多,留在家里的人少,都只选土质好,离家近的土地在耕种,土质板结的一般就荒了没人种了。

第三,现在耕种有小型机器,机器耕种一般的土地多跑两遍土壤自然细了,以前靠人力用锄头把板结的土块挖细,确实不简单,所以就只有多上农家肥。现在可以请机器耕种,只要土壤干燥,机器很快就把土壤打细了。所以说现在用农家肥的人少了。

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很少使用了?

农民都成世界首富了,使用农家肥有失身份,现在种庄稼都使用文化肥料了(其中包括数理化、体育、音乐、胎教、法制教育等),这样种出的农村产品无秸秆、没残留,利于环保,因产品内含有高科技基因,凡食用此食物者,不用再上学读书,直接就可以获得渊博的知识,此食物经消化道消化吸收,排出的不再是粪便,而是专家言论,由于不再便用排污口排便,历来常见的肠炎痔疮等都没了踪影……,还省下了一大笔读书上学的费用,为减轻农民负担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很少使用了?

感谢邀请。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也有一些深层次原因,它关系到土地保护与利用、农产品的品质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我是一名“三农”创业者,返乡从事规模化种植已经十多年,同时也从未间断过农家式自养自足,有体会有感触,我愿意参与探讨。在这里,谈三点看法。第一,肥源已经大大减少。过去,农家肥主要来源于猪牛粪、家禽类和人的粪便,现在农村养殖业都萎缩了。许多农村劳动力务工留守人员少了,养殖大大减少了;很多农活特别是犂耙田大多由农机械设备代替了,不用养牛了;为了环保而禁养、限养规定停止养;饲料、人工、疾病防控等成本原因不敢养;农村住房改造基本完成,露天粪池已经变成地下化粪池,出粪很不方便,少有人使用粪液。第二,使用化肥、商品肥,方便、简单、省力、省时。比如农家肥从原粪出栏到堆沤腐熟要耗上一些时日,需要好几道工序,而使用化肥从商店里往田间地头一搬即可实施。又比如用沼气液给稻田追肥,每亩至少要挑上六至八担,而施放不到半袋就了事,省力省时又省事。第三,肥力和肥效以及综合经营效益问题。只要是合格产品,化肥的总养分和单养分含量足,施用起来要比农家肥显效快、肥效期长,在短期内综合效益突出。当然,现在农村依然有坚持使用农家肥生产有机农产品,但是,面积很少,产量也有限,一般情况下种够自用。这是我的了解与体会,就回答这些,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三农”创业者、守望者,请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探讨农村创业和未来。

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很少使用了?

农家粪肥在以前真的是农民常用肥,记得小时候家家都养猪,隔断时间就要清理猪栏里的粪土,那可是个体力活,然后堆在门口成长方形发酵,最后按立方数生产队会折合成工分,然后肩挑、或小推车运到地里,生产队种庄稼全靠这些农家肥,其它化肥很少看见使用,可如今正好相反,农家粪肥不见了,各种人工化肥眼花缭乱的。为什么人人都知道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是农民种地却很少用呢?梅花这几年也因为这个问题很费心思,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不是人们不想使用农家粪肥,而是由于时代的改革发展,农家粪肥如今也少见了。过去年代家家都有猪栏,每年都要送头大肥猪,猪栏一个角还连着厕所,人粪猪粪尿都在栏里,为了让小猪在栏里面舒服一点,要经常往里面填新土,因此农家粪肥足够用。可是如今我们农村改革发展了,自己家院里根本没有养猪的了,更不用说散养在院子里的鸡鸭鹅了,在我们村家家户户厕所都是水冲式,农村有统一排污管道,统一规格化粪池,因此要找点农家粪肥还真是不容易,这本是农村发展的标志。

第二,农家庄园的兴起,绿色环保种植的发展,使养殖户的粪肥供不应求。如今虽然农民家里自己不养猪了,但是村子里还是有几个养殖户的,但是这里都有统一的要求,养猪养牛养鸡鸭的养殖户,他们都要远离村庄一定距离,而这些养殖场里面的粪肥,经常是被早早定出去了,在我们村子里小型农家种植庄园就有七八个,有蓝莓种植基地、草莓采摘基地、桃子种植基地、猕猴桃种植基地等,这些种植园里面的肥料用的大部分都是农家肥,他们就是把周围养殖户的粪肥都预订了,因为我们家自己种的是菜园,每年为了能得到一点农家肥,要去跟人家好好说很多次才能匀出一点,真的是花钱也买不到呢,前两天老公好不容易买到几车猪粪,堆在菜园边上,心里还老惦记着会不会被别人用了呢。

不管怎么说,使用农家肥粪肥种出的庄稼及蔬菜类,就是与只用化肥长出来的不一样的味道,最明显的就是玉米、黄瓜、西红柿、大白菜,口感差别很大,因为我很少用化肥,主要用的是农家粪肥以及有机肥,因此每年到大白菜萝卜的收获的季节,我都会当礼品分送给亲朋好友品尝,分享的喜悦让我也很开心。

农家粪肥可以活化土壤,但为什么现在农民种地很少使用了?

肥料有两种,一种是化合肥,另一种是有机肥。农家粪肥属于有机肥的一种,解放前及解放后的一段时期,工业还落后,化肥稀缺,农家粪肥成了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农家粪肥数量满足不了生产需要的时候,农民还收割绿色植物丢在田里泡浸发酵形成的肥水作为肥料,叫绿肥,也是有机肥。用农家粪肥或其他有机肥作为肥料种出来的果菜甜美,虽然农家粪肥绍臭很不卫生,过去农民为了发展生产,增产增收,粪便视为农家宝。用他们的话说,没有粪肥臭,哪有稻米香啊?

随着社会发展,农民生活提高,种田用农家粪肥越来越少了,主要原因:

一是相对于农家粪肥来说,化肥肥力足,见效快,运输方便。一包一百市斤的化合肥相当于一吨2000市斤农家粪肥的肥力,农民施肥时,一亩地的农作物,用化肥的话一个人工不到半个小时完工,农家粪肥要半天。二是化肥供应充足、方便。农家粪肥要经过堆积、暴晒、粉碎等几个工序才能完成使用,而化肥到集市就可以购回即可施用,方便。三是粪肥毕竟臭味佷浓,不卫生。要是大量生产需要大场地,并且臭气惹人厌,生产成本也逐渐高了。

基于以上原因农家粪肥使用率越来越少了,但是由于粪肥肥力持久,活化土襄,还是受水果种植大户的欢迎,鸡粪肥有时卖到五十元一包也供不应求。农家小院很多还用农家有机肥,种出来的果菜一般留给自己享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