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都70多岁了,为什么两个人还经常吵架?
吵架是他们独有的交流方式。
我父母70多岁,大吵一般不会有,小吵从未间断,几乎每天3——4次的频率,吵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非就是父亲嫌弃母亲炒的菜盐放多了,母亲嫌弃父亲不洗袜子等等芝麻绿豆。
我一直以为,他们这种每天3——4次的高频吵架,早已经没了感情,直到2018年我父亲生了一场病。
2018年,我父亲前列腺增生手术,因为用了大量的消炎药,引发胃出血,当时情况很紧急,需要紧急转到州级医院,临行前,我妈哭成了泪人(因为母亲晕车厉害,加上不认字,到医院不方便,所以没去),一再趴在救护车上喊我父亲,说出了我今生听到的最动人的情话:“死老头,你要记得回来,我在家等你”。
父亲病好回家后,两老的战斗又持续展开,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劝导阻止,偶尔看他们急眼了,我就把父亲或是母亲接到我家(我家距离父母的家四五公里路),不出半天,接到我家的一个要往家忙,在家的一个要往我家赶。
父亲母亲都70多岁了,为什么两个人还经常吵架?
我们老夫妻奔七十了,经常吵嘴。
你这一问呢,我就反思了一下,能凑和着过到这年纪又经常吵,大概率是因为求同存异吧。
因为个性问题、对事物的理解认识问题、生活习惯爱好等产生的矛盾避免不了一番争吵,每个人很难改变自己,到老也难。所以,现代人们都说磨合磨合,适应对方。
因为既使有矛盾、冲突,冷静过后又都会想起相互之间半世的患难、情感、孩子、家庭还有优点长处,这种情感很难因为争吵而撕裂。
比如我这三天吵了二次😄。前天我正在厨房切菜,煤气炉子上还煮着东西,我老公跑去突然把排气扇给关了。我问他“干吗把排气扇给关了”,他说看到煤气巳关闭,所以关了。
我挺生气,明明我在做菜,煤气它自己息火了,因为我专心切菜煤气息火我不知道,他关排气扇不是让我煤气中毒吗?
为这事引起二人争吵,大家都生气。
今天又吵架了。一早上我去帮女儿家收拾小宝玩具,小宝的玩具把客厅扔得乱糟糟,女儿她早出晚归,那堆玩具还真不好收拾。男孩子喜欢车子,台上地上到是各种玩具车。
我出门时跟老公说,我去把小宝玩具收拾一下,你把饭给做一下。忙到近12点回家,他坐在阳台晒太阳、玩电脑、煲电话粥,只把饭给放电饭煲做了。冰冻的鱼还扔在水池。
我只说怎么鱼也不洗洗呢,平常说“你不要太累着了”,我能不累吗?那边忙完这边忙,经常连着转。
他就发火了,说我没跟他说清楚要干什么事,我说:“你看不到吗?你不吃吗?”,他说“我不吃!”
面对这样子我也火了,二人又争吵了,过后想着,下次出门得把让他干的活一一吩咐清楚。
类似的事很多,避免不了。总说一个碗不响,二个碗叮当,只是不象年青人,吵吵就说要离婚,现代离婚率30%多,很多都是因为与个性、习惯、理解相关的矛盾。因为老了吗,二个人就是互为拐杖,但人与人相互矛盾避免不了的。
父亲母亲都70多岁了,为什么两个人还经常吵架?
晚年开始争吵,是年轻时积怨太深,儿女独立后,秋后算账。
思维敏捷,语言犀利,唇枪舌战,互不相让,表明身体好,反应快,不抑郁,不痴呆。
掐的狠,可分开一段,分别洗脑;掐的不狠,子女好言相劝,各“打”五十大板。
70岁想分开是假。吵闹中走进夕阳,更有内容,更有情调。
父亲母亲都70多岁了,为什么两个人还经常吵架?
吵吵闹闹白了头,
将就将就一生情。
父亲母亲都70多岁了,为什么两个人还经常吵架?
打是亲,骂是爱,老两口吵吵闹闹一辈子的太多了。
其实,习惯性的吵吵闹闹并不等于老两口感情不好,相反,这样的夫妻反而谁也离开谁。
我的父母身体都不是很好,但每天都处于吵吵闹闹之中,吵的内容全是生活琐碎,外人看起来像吵架,但在他们看来吵吵闹闹已是平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缺了还真不行。
让他们尽情吵吧,不然等有一天其中一个吵不动了,另外一个会很难受的。
父亲母亲都70多岁了,为什么两个人还经常吵架?
有人说一辈子吵吵闹闹,叫正常,是平衡。如果不吵了也不闹了,那也就快到头了。记得父母亲活着的时候,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又还不离不弃。真的不理解。
父亲是独子,母亲在娘家也是金枝玉叶。当时他们一个在沙洋读师范,一个沙洋读中学;父亲的经济来源是祖父坐堂行医。母亲是靠他哥哥微薄的薪津接济。据说他们是自由恋爱,可总是为什么一辈子的吵吵闹闹呢?父亲是先祖父母在四十岁望到的孩子,那个娇,顶头上怕飞了,含嘴里怕化,千娇万宠,养成了抽烟喝酒,吃喝玩乐,大手大脚的习惯。有个钱花个钱,上半月荷包里鼓鼓囊囊,下半月囊中羞涩,靠借贷生活,真是有吃饱饱胀,无吃烧火向;母亲小气,克勤克俭,一个钱掰成二个花,就是当年准儿媳妇来玩,炒龙须菜,油都没放,还说好吃好吃。
他们一个喜闹,一个爱静。父亲歌舞弹唱,是文艺尖子;母亲只爱读书,偶尔也吟唱诗词歌赋。他们一个把钱不当钱,一个把用钱太抠门;一个脾气暴躁,刚直不阿,出言不逊。一个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头发长见识短,口无遮拦;他们一个蜜窖中长大,一个忍饥挨饿,尝尽世态炎凉。说了条友都不相信,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我家吃水都是买的。那是一杨姓夫妇挑来,讲好一毛钱一担,直到八十年初我能挑水了,才不用买水吃。而母亲呢,因自然灾害饿肚子,被亲戚扫地出门;说起条友又不相信,他们俩佬工资各顾各,生活各过各,直真正的AA制哦!直到我高中毕业,要工作,当结婚了,才学着攒钱。
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看来是对的。你看他们三观不合,如何不为张家长李家短而吵吵闹闹?如何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吵吵闹闹。
父亲抽抽抽(烟),喝喝喝(酒),抽坏了心肺,喝坏了脾胃;母亲紧紧紧,抠抠抠,紧坏了脾胃,抠坏了身体。父亲08年走了,母亲16年追去。他们在那边是继续吵吵闹闹,还是和好如初?那我就不知道了。
愿他们在天堂里没有吵吵闹闹。真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