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
无他,功高震主耳。
朱可夫元帅可以说是苏德战争中最耀眼的明星将领之一,他与勃列日涅夫一样,获得过四次苏联英雄称号,还被人称为苏联战神,在战后的光芒完全盖过了作为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这是斯大林无法忍受的。
事实上,在二战初期,斯大林就已经在朱可夫身上丢了大面子了。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550万大军分三路入侵苏联,其中北路军进攻列宁格勒,中路军进攻莫斯科,南路军进攻基辅。
在战争的最初十八天,德国军队打得苏联军队丢盔卸甲,一路溃败,德军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南路军于七月初到达基辅。
斯大林的想法是,基辅不能丢,必须死守。
不过作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却不这么认为,他敏锐地感觉到德军中路部队不久将增援南路部队,从而对基辅形成包夹之势,要是那样的话,那就麻烦了。所以朱可夫建议斯大林放弃基辅,将部队撤到第聂伯河对岸,以免被德军包围,先保存有生力量,以后再想办法反击。
斯大林很不高兴,他解除了朱可夫参谋长的职务,将其降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然后将重兵集结在基辅,试图守住基辅。但是结果正如朱可夫所料,基辅被德军包围,战役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苏联西南方面军六十六万人被德军围歼。
这是斯大林继在错误判断了德国不会进攻苏联之后,又一次重大的误判,给苏联造成了极大损失。虽然在战役结束之后,斯大林重新启用朱可夫,让其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其实斯大林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那时候正是用人之际,但两人之间的矛盾就从那时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苏德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光芒四射,斯大林却黯然神伤。
作为苏德战争的救火队长,朱可夫在战争中的表现是无可挑剔的,所以他在战后各种荣誉加身,世界各大报纸对朱可夫是一片赞扬之声。斯大林也朱可夫大加赞赏,让其担任苏联苏战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后来还让他在1945年的红场阅兵上担任阅兵首长。
朱可夫在德军更是风光无限,柏林街头到处都是朱可夫的画像,他不但出现在街头慰问士兵和群众,还亲自参加士兵的葬礼,这为他博得了极好的名声,苏联士兵对朱可夫更是充满了崇敬之意,朱可夫那时候简直成为了全民偶像。
在国际舞台上,英美也给足了朱可夫面子。那时候四国对德管治委员会中,朱可夫是苏联方面的最高长官,所以他频繁与英美接触,英美方面最高长官对他大加赞赏,还代表各自国家为他颁发了英美的荣誉勋章。
艾森豪威尔那时候也对朱可夫充满了敬意,他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他能够与朱可夫合作,那么美苏关系将不一样。不过这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为那时候艾森豪威尔即将成为美国总统,所以斯大林在听到艾森豪威尔的这句话之后,后背都起鸡皮疙瘩了。
1946年4月,斯大林借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都回国的契机,将朱可夫召回国内,任命他为苏联陆军总司令。
回到国内的朱可夫依然是赞誉声一片,报纸对他的宣传以及民众对他的歌颂,俨然已经将斯大林变成了朱可夫的背景帝。斯大林将的眼睛里开始产生了杀意,他知道自己必须行动了。
1946年6月,斯大林召集军中将领、元帅和克格勃的领导人开了个会,斯大林在会上说朱可夫有图谋不轨的嫌疑,他表示将下达对朱可夫的逮捕令。当时参加会议的军中人士有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和华西涅夫斯基三位元帅,他们提出了反对意见,斯大林只好作罢。
不过斯大林岂能善罢甘休,动朱可夫有点难,但是朱可夫身边的人却是可以动的。斯大林有罗列了一些罪名,将朱可夫的几个亲信给逮捕了。后来斯大林又在朱可夫的家里找到了一些从德国带回来的物件,以此来威胁朱可夫。朱可夫后来写信道歉,斯大林才不好追究。
朱可夫家里有德国物品这件事,其实是没什么好稀奇的,因为很多苏联士兵家里都有德国物品。当初苏联红军进攻德国之前,斯大林还对此进行过口头许诺,每个人可以寄五公斤的物品回家,难道斯大林忘啦?
也许是因为朱可夫家里的德国物品多了点,所以斯大林才拿来说事吧,谁知道呢。不过好在朱可夫主动认错,将这件事给搪塞过去了,斯大林也不好过多追究。
只不过没过几天,又出事了。艾森豪威尔又出来添乱,他表示对朱可夫的遭遇感到十分同情。
当然了,艾森豪威尔是真心实意的,但是确实不合时宜,因为艾森豪威尔越是对朱可夫有好感,斯大林越是会想办法搞倒朱可夫。斯大林开始抓紧时间给朱可夫罗列罪名,并且还真就取得了一些成果。
原来,斯大林抓住了朱可夫的一些性格弱点,以此来大做文章。
斯大林在1941年6月9日签署了一份指责朱可夫的文件,文件中说,朱可夫将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自己,还对最高领导领导人充满仇恨,企图伙同一些已经撤职的司令员和其他失意者,对政府和最高领导人进行反对活动。
不久之后,斯大林就解除了朱可夫的所有职务,将他从党中央开除,让他到敖德萨军区担任司令员,后来又将他调到乌拉尔军区担任司令员,从中央一直撸到了地方,这下朱可夫算是真的凉了。
那么斯大林给朱可夫罗织的罪名有没有依据呢?还真有。
苏德战争结束之后,在各方面的宣传中,斯大林的意思是将二战所有的功劳都归结到自己身上,这原本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谁叫斯大林是最高领导人呢。但是朱可夫对斯大林的这一做法很不满,他认为自己功劳才是最大的,所以在很多场合将功劳都说成是自己的,没他不行,而斯大林就是个坐享其成的人。
话说回来,朱可夫也确实是个刺头,不懂得官场准则,哪有属下去跟领导争抢功劳的道理呢?朱可夫张扬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到了斯大林,看看别的元帅,就没有一个人想朱可夫那样喜欢出风头。
这件事被人报告给了斯大林,斯大林便以此大做文章,说朱可夫试图联络一些被斯大林打压的将领来反对斯大林。朱可夫傲慢而不知收敛不假,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可夫也就是个嘴仗,怎么可能真的去反对斯大林?
斯大林甚至还找到了很多可以作证的人,证明朱可夫是有阴谋企图的,所以就没有人可以站出来替朱可夫说话了。
不过这件事还是有漏洞的,因为朱可夫还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证明他是有阴谋企图的,仅凭几句捕风捉影的话就可以将人治罪,岂不是诛心论?
只能说,斯大林是真的想把朱可夫拉下马,他在朱可夫回国之后,便派遣了很多人对其进行监视,要不然也不会发现朱可夫家中的德国物品,还有朱可夫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干了什么事。所以朱可夫的遭遇,从他回国那一天就已经确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朱可夫在被赶出权利中央之后,斯大林依然没有放弃对他的监视和盘查,朱可夫度过了一段十分难熬的岁月。朱可夫甚至让人带话给斯大林,表示他愿意永久退出军队,只求过几天安生日子,可是斯大林竟然对此不予回复。
不过比较奇怪的是,斯大林在1953年去世之前,突然将朱可夫召到莫斯科。但是不久之后,斯大林就因为脑溢血去世了。
至于斯大林召朱可夫回来的原因,至今都是个谜。
赫鲁晓夫也容不下朱可夫。
随着朱可夫的去世,斯大林再一次获得了重拾权力的机会。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与贝利亚争权,参与了逮捕贝利亚的行动,从而开始获得赫鲁晓夫的信任,并一步步做到了国防部长的位置。
1957年,朱可夫又帮助赫鲁晓夫度过了一场比较大的政治危机,他将马林科夫等人试图逼迫赫鲁晓夫辞职的阴谋给粉碎了,朱可夫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一个新的巅峰。但是与斯大林一样,赫鲁晓夫也开始忌惮朱可夫,因为朱可夫这个人也确实太张扬了,常常以对赫鲁晓夫有拥立之功而目中无人,赫鲁晓夫这个莽夫怎么可能长期忍受这个。
1957年10月,赫鲁晓夫突然免去斯大林国防部长的职务,并开除朱可夫在中央的所有职务。据说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朱可夫十分失落,他连续服用了十五天安眠药,因为他不愿意清醒着回忆自己的得失荣辱。
赫鲁晓夫听说此事之后,觉得自己莽撞差点害死朱可夫,所以有些后悔,便打电话给朱可夫,叫他来商量一下恢复职务的事情。不过奇怪的是,朱可夫似乎是想通了,他拒绝了赫鲁晓夫。
1958年3月,朱可夫正式退休,自此彻底退出政坛。
不过,克格勃对朱可夫的窃听和监视一直没有停止,从斯大林时期一直延续到勃涅日列夫时期,一直到1974年朱可夫去世才停止。由此可见,朱可夫的功劳和威望,是苏联任何一个领导人都十分忌惮的;还有朱可夫张扬的性格,也是让苏联领导人对其不放心的地方。
所以说,功高震主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懂得低调也是必备的为人处世之道。朱可夫的结局已经算好的了,他要是生在我国古代,早就死了好几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