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一、尿素继续上涨

进入本周以来,尿素价格多地上涨。从生产上来看,由于煤炭价格处于高位,厂家生产承压,提价意愿较强。从需求上来看,秋季用肥接近尾声,但华北地区复合肥工厂逐步启动,采购量日渐增多,目前备货量在一周左右,加上东北冬储持续中,下游客户持续跟进,拉动厂家尿素价格持续小幅上调。

从11月8日尿素厂家价格调整来看,部分地区持续上涨。其中,山东地区每吨再涨10-30元,出厂价格涨至2440-2500元左右;河南地区每吨上涨10-20元,主流出厂价格涨至2428-2470元;河北地区每吨上调20-30元,主流出厂价格每吨在2470-2540;安徽地区每吨上涨30元,出厂价格每吨在2520-2560元;江苏地区每吨上涨20-30元,出厂价格每吨在2520-2580元;山西地区每吨上涨20元,涨至每吨2360-2430元;陕西地区每吨上涨30元,出厂价格每吨涨至2400-2500元。其它地区价格请看下表:

二、猪价5连跌

猪价已经连续5天出现下跌了,从生猪市场近期行情来看,外三元生猪均价跌至每斤12.86元左右。从养殖端的表现来看,出来相对积极,盈利空间(自繁自养)每头在1100-1200元。

随着养殖端压栏节奏放缓,加上规模猪企出栏节奏加快,市场猪源充足,价格持续回落。从回落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最为明显,降至每斤12元/斤左右。不过,随着消费旺季临近,猪价还将波动较快,需要持续关注。

从11月9日猪价变动来看,价格全面下跌。其中,上海跌至13.0-13.4元,山东跌至12.7-13.0元,安徽跌至12.5-13.0元,浙江跌至13.0-13.4,江苏跌至12.7-13.0元,福建跌至12.8-13.1元;

上海跌至13.0-13.4元,山东跌至12.7-13.0元,安徽跌至12.5-13.0元;

浙江跌至13.0-13.4元,江苏跌至12.7-13.0元,福建跌至12.8-13.1元,江西跌至12.8-13.1元,湖北跌至12.6-12.9元,河南跌至12.6-12.9元;

湖南跌至12.7-12.9元,广东跌至12.8-13.2元,广西跌至12.6-12.8元,海南跌至12.8-13.2元,北京跌至12.8-13.1元,天津跌至12.8-13.1元;

山西跌至12.3-12.8元,河北跌至12.5-13.0元,吉林跌至12.1-12.5元,辽宁跌至12.0-12.4元,陕西跌至12.3-12.9元,甘肃跌至12.2-12.6元;

重庆跌至12.8-13.2元,四川跌至12.7-13.2元,云南跌至12.0-12.4元,贵州跌至12.6-12.9元,黑龙江跌至12.1-12.4元,湖北跌至12.6-12.9元,河南跌至12.6-12.9元,湖南跌至12.7-12.9元,广东跌至12.8-13.2元,广西跌至12.6-12.8元,海南跌至12.8-13.2元,北京跌至12.8-13.1元,天津跌至12.8-13.1元;

山西跌至12.3-12.8元,河北跌至12.5-13.0元,吉林跌至12.1-12.5元,辽宁跌至12.0-12.4元,陕西跌至12.3-12.9元,甘肃跌至12.2-12.6元,重庆跌至12.8-13.2元,四川跌至12.7-13.2元,云南跌至12.0-12.4元,贵州跌至12.6-12.9元,黑龙江跌至12.1-12.4元。

三、东北玉米大幅上涨

随着新玉米上市,中储粮轮换粮开库也逐渐开始增多,拉动价格上涨。下面来看一组10月8日玉米价格动态:

先来看一组中储粮的收购价格

中储粮龙嘉直属库沐石河分公司:14%水玉米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在1.39元左右;

德惠直属库:14%水玉米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在1.395元左右;

中储粮双辽直属库:14%水玉米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在1.39元左右;

吉林德惠直属库:二等潮粮折干14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35元左右,25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164元左右;

中粮生化能源(龙江):30%水玉米每斤主流收购价格在1.05元;

中粮榆树:每斤上涨1分,主流收购价格每斤涨至1.31元。

再来看一组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

嘉吉生化:14%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上涨4分,涨至每斤1.34元左右;

山东省容海谷物科:水分28%玉米主流收购的价格每斤下调5厘,降至每斤1.48元;

鲁洲集团山东公司:18%水份以下玉米主流收购每斤价格在1.465元;水分18%以上每斤下跌了5厘,降至每斤1.455元左右;

呼市阜丰:14%玉米,三等粮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上涨1.5分,涨至每斤1.41元,30%水玉米潮粮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在1.103元;

百业成酒精:30%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06元左右;

内蒙古玉王:30%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083元;

松原嘉吉:每斤上涨4分,主流收购价格每斤涨至1.34元;

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30%潮粮玉米每斤主流收购价格在1.0585元。

依安县鹏屿商贸:30%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06元;

国投鸡东: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上涨1分,涨至每斤1.25元;

绥化昊天: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上涨1分,涨至每斤1.32元。

您对目前,化肥、猪价和玉米价格怎么看?期待您的评论!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东北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呢?

本周尿素价格连续上涨,猪价连续下跌5天了,什么情况呢?新玉米大范围上涨,多少钱一斤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尿素继续上涨

进入本周以来,尿素价格多地上涨。从生产上来看,由于煤炭价格处于高位,厂家生产承压,提价意愿较强。从需求上来看,秋季用肥接近尾声,但华北地区复合肥工厂逐步启动,采购量日渐增多,目前备货量在一周左右,加上东北冬储持续中,下游客户持续跟进,拉动厂家尿素价格持续小幅上调。

从11月8日尿素厂家价格调整来看,部分地区持续上涨。其中,山东地区每吨再涨10-30元,出厂价格涨至2440-2500元左右;河南地区每吨上涨10-20元,主流出厂价格涨至2428-2470元;河北地区每吨上调20-30元,主流出厂价格每吨在2470-2540;安徽地区每吨上涨30元,出厂价格每吨在2520-2560元;江苏地区每吨上涨20-30元,出厂价格每吨在2520-2580元;山西地区每吨上涨20元,涨至每吨2360-2430元;陕西地区每吨上涨30元,出厂价格每吨涨至2400-2500元。其它地区价格请看下表:

二、猪价5连跌

猪价已经连续5天出现下跌了,从生猪市场近期行情来看,外三元生猪均价跌至每斤12.86元左右。从养殖端的表现来看,出来相对积极,盈利空间(自繁自养)每头在1100-1200元。

随着养殖端压栏节奏放缓,加上规模猪企出栏节奏加快,市场猪源充足,价格持续回落。从回落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最为明显,降至每斤12元/斤左右。不过,随着消费旺季临近,猪价还将波动较快,需要持续关注。

从11月9日猪价变动来看,价格全面下跌。其中,上海跌至13.0-13.4元,山东跌至12.7-13.0元,安徽跌至12.5-13.0元,浙江跌至13.0-13.4,江苏跌至12.7-13.0元,福建跌至12.8-13.1元;

上海跌至13.0-13.4元,山东跌至12.7-13.0元,安徽跌至12.5-13.0元;

浙江跌至13.0-13.4元,江苏跌至12.7-13.0元,福建跌至12.8-13.1元,江西跌至12.8-13.1元,湖北跌至12.6-12.9元,河南跌至12.6-12.9元;

湖南跌至12.7-12.9元,广东跌至12.8-13.2元,广西跌至12.6-12.8元,海南跌至12.8-13.2元,北京跌至12.8-13.1元,天津跌至12.8-13.1元;

山西跌至12.3-12.8元,河北跌至12.5-13.0元,吉林跌至12.1-12.5元,辽宁跌至12.0-12.4元,陕西跌至12.3-12.9元,甘肃跌至12.2-12.6元;

重庆跌至12.8-13.2元,四川跌至12.7-13.2元,云南跌至12.0-12.4元,贵州跌至12.6-12.9元,黑龙江跌至12.1-12.4元,湖北跌至12.6-12.9元,河南跌至12.6-12.9元,湖南跌至12.7-12.9元,广东跌至12.8-13.2元,广西跌至12.6-12.8元,海南跌至12.8-13.2元,北京跌至12.8-13.1元,天津跌至12.8-13.1元;

山西跌至12.3-12.8元,河北跌至12.5-13.0元,吉林跌至12.1-12.5元,辽宁跌至12.0-12.4元,陕西跌至12.3-12.9元,甘肃跌至12.2-12.6元,重庆跌至12.8-13.2元,四川跌至12.7-13.2元,云南跌至12.0-12.4元,贵州跌至12.6-12.9元,黑龙江跌至12.1-12.4元。

三、东北玉米大幅上涨

随着新玉米上市,中储粮轮换粮开库也逐渐开始增多,拉动价格上涨。下面来看一组10月8日玉米价格动态:

先来看一组中储粮的收购价格

中储粮龙嘉直属库沐石河分公司:14%水玉米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在1.39元左右;

德惠直属库:14%水玉米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在1.395元左右;

中储粮双辽直属库:14%水玉米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在1.39元左右;

吉林德惠直属库:二等潮粮折干14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35元左右,25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164元左右;

中粮生化能源(龙江):30%水玉米每斤主流收购价格在1.05元;

中粮榆树:每斤上涨1分,主流收购价格每斤涨至1.31元。

再来看一组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

嘉吉生化:14%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上涨4分,涨至每斤1.34元左右;

山东省容海谷物科:水分28%玉米主流收购的价格每斤下调5厘,降至每斤1.48元;

鲁洲集团山东公司:18%水份以下玉米主流收购每斤价格在1.465元;水分18%以上每斤下跌了5厘,降至每斤1.455元左右;

呼市阜丰:14%玉米,三等粮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上涨1.5分,涨至每斤1.41元,30%水玉米潮粮主流收购参考价格每斤在1.103元;

百业成酒精:30%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06元左右;

内蒙古玉王:30%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083元;

松原嘉吉:每斤上涨4分,主流收购价格每斤涨至1.34元;

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30%潮粮玉米每斤主流收购价格在1.0585元。

依安县鹏屿商贸:30%水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在1.06元;

国投鸡东: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上涨1分,涨至每斤1.25元;

绥化昊天:玉米主流收购价格每斤上涨1分,涨至每斤1.32元。

您对目前,化肥、猪价和玉米价格怎么看?期待您的评论!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因为有很多地区是高温地区,但有很多地区都已经下了冰雹,小麦和玉米也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而猪肉由于疫情原因也没有人买了。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这段时间由于煤炭的价格有一定的上涨。毕竟到了冬季是用电高峰。此外由于俄乌冲突,西方国家需要大量的煤炭。从而推高了煤炭进口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尿素的重要原料是煤炭因而尿素的价格跟着上涨也是符合逻辑的。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俄乌的冲突,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化肥出口也受到了交通的限制,供货不畅,在这种情况下,尿素的国际市场价格也有所提高。估计有一部分出口的原因,从而拉动了价格的提升。

猪价最近连续跌了5天,这显然是为了调节前一段时间过快上涨的物价,所抛出的储备猪肉,在储备肉的连续抛售当中,的确起到了平抑猪肉价格的作用。一些猪肉生产厂家想一想,如果压栏时间过久也不合算,所以趁着价格目前还比较有利的时候,也卖出去了一部分。

考虑到随着冬季的来临,天气越来越冷,猪肉的消费量会持续地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稳定猪肉的价格,使其保持稳定不上涨也需要继续付出很大的努力。

至于玉米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主要在于中储粮开始收购玉米了。考虑到这几年备战备荒的需要,储备越来越重视,因此玉米价格上涨也是符合逻辑的。#头条创作挑战赛##杭州头条##俄乌冲突#

作者为高级#策划##经济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怎么生活才能开心快乐##在头条看世界##写作##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每天都值得被记录#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回答楼主提出“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续5天跌,玉米大范围上涨”的问题,就可以看清为何生猪价格上涨的根源。

尿素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尿素包括所有化肥持续上涨,推高了玉米等粮食生产成本,推动了玉米等粮食价格的上涨。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上涨,又推高了生猪养殖成本,必然推动生猪市场价格的上涨。尿素等化肥产品、玉米、猪价三者相互影响,互相关联。源头主要在于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上涨,带来尿素等化肥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价格上涨。

近几年来,我们都看到,石油、煤炭等能源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必然推高尿素等化肥生产的原料、运输成本增加。尿素等农业生产资料,不仅是目前才上涨,近几年来都在上涨。进入秋冬季以来,是秋冬季农业生产的季节,接着又是春耕备耕的时节,这是尿素等化肥使用量较大的季节,加之尿素等化肥生产成本在增加,尿素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也看到,其他什么都在上涨,尿素等化肥产品不可能不涨。

随着化肥、种子、农药、农膜、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上涨,必然推高玉米等粮食生产成本,加之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粮食进口量减少,供求矛盾越显突出,必然带来玉米价格的上涨。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上涨,又在推高生猪养殖的成本。在今年5月份以前,中小型养殖场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养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加之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肉类产品进口量减少,也带来生猪供应总体不足。

楼主说:“猪价连续5天跌”,但我们可以看到,11月份以来,生猪市场处于有涨有跌的状态,近几天来,生猪下跌的面比上涨的面大,但跌幅不大,每天每公斤仅下跌几毛钱,大的也就每公斤1元左右。这主要是国家生猪稳价调控措施的落实和储备肉投放发挥了作用,也与7月以来生猪市场价格上涨,部分中小型养殖场养殖的积极提高,逐步补栏,10月底以来可逐步出栏,使生猪出栏量略有增加也有关系。

目前,中小型养殖场生猪存栏量普遍仍不足,生猪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加之肉类产品进口量仍在减少,而年底至次年春节前又是肉类产品消费的旺季。因此,虽然生猪价格连续小幅度下跌,但我认为,仍不可能大幅度下跌。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尿素继续上涨,猪价连跌5天,玉米大范围上涨,什么情况?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的消费量增加,物价就要上涨,这是正常的。现在是冬小麦和油菜追肥的季节,自然尿素价格就会上涨。中央储备猪肉的投放造成政府猪价格持续下跌。现在是一年中生猪存栏最多的季节,饲料消耗增加,玉米价格就会上涨。

尿素继续上涨,每年到十一月时是速效肥使用数量最多的季节,也是化肥价格上涨的季节。冬小麦在春节前需要追施苗肥和腊肥,小麦苗期是小麦一生中吸肥量最多时期,为提高小麦产量,必须施足肥料,因此,在春节前是小麦追肥季节,小麦追肥需要速效化肥尿素的需求量增加,销售价格自然提高。今年在南方地区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目前也是油菜追肥的季节,在油菜移栽后和开盘期(11月中旬)要进行追肥,也是采用速效肥尿素,在北方地区主要是冬小麦的追肥,南方地区有冬小麦、油菜好其他蔬菜追肥,因此尿素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价格普遍回升,进入农历腊月份后化肥使用量大幅度减少,化肥价格大幅度下跌,也是一年中化肥价格最低的季节, 农历冬、腊月,人们有钱都要用于购置春节货物,购买化肥的消费者是寥寥无几,消费量大跌,价格随着下降,因此,如果有充足的钞票最好在这个季节购买来年需要的化肥,价格低品种齐全。

近年来猪价逢节必降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现在是市场经济,为维持生猪生产正常发展,政府只能采取收储或者投放储备猪肉措施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使猪肉价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引起猪价持续下跌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因素,一是中央储备猪肉和进口猪肉的抑制作用,因为养猪人、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都喜欢在逢年过节时间人为哄抬物价,造成猪肉价格大涨,如果猪肉价格上涨过高过快,国家就会出手调控猪价,就会大量投放中央储备肉和大量进口冻猪肉,这样能够增加市场猪肉的供应量,抑制高价猪肉,促进猪价下降。二是在9—10月份形成的上市肥猪的断档期,造成在近两个月的上市肥猪的断档期内,国内积累了大量的肥猪等待出栏。现在肥猪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三是人们有在春节期间密集出栏肥猪的习惯,一般一年中饲养的肥猪大约有60%左右的肥猪在春节期间出栏,在11—12月份上市肥猪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需求量下降,价格很难上涨。四是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降,今年许多地区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比较严重,众所周知,一旦某地发生了疫情,这个地区将被封闭管理,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实行静默防控,造成人们没有办法外出工作,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商店关门,工厂停工,人们平常储备就比较少,月光族比较多,经过长时间的封闭,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普通百姓购买力大幅度下降,消费者只能选择减少或者停止购买消费猪肉,转向消费价格稍低的肉鸡和鱼了,有人说现在农贸市场卖猪肉的比买猪肉的人多,也就是说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大量减少,过去农贸市场的猪肉摊位前是人头攒动,现在可以说是门可罗雀。

玉米大范围上涨,今年玉米价一直在高价位上运行,上涨幅度不大。玉米价格上涨也是资本的炒作,因为平常情况下,从9月份后饲养的生猪大量增加,一般在春节前一年中的60%左右的肥猪是猪这个季节出栏的,现在饲养的生猪数量比较多,而且这个阶段的肥猪吃得多,饲料消耗量大,因此每年这个季节资本都会炒作玉米和豆粕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炒作饲料原材料的大多数是规模养猪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前段时间就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饲料原料,他们是母猪饲养、饲料加工、肥猪饲养和屠宰销售一条龙生产,资本是唯利是图,什么有利润就攻什么,现在炒作饲料原料。另外主要是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造成国内玉米、豆粕价格的波动,尤其是今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造成进口的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大涨,近期人民币明显升值,进口玉米价格相应下跌,同时随着肥猪的大量出栏,饲料需求量大幅度减少,玉米价格随着下降,我认为玉米高价维持不了多久就会下跌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