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

提起孙殿英,很多人会想起“东陵大盗”这个称号,1928年,孙殿英挖了清东陵慈禧和乾隆的陵墓,从此被世人熟知。

不过很多人还有个疑问,那就是孙殿英既然能盗墓,和珅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为什么孙殿英不盗和珅的墓呢?

我认为孙殿英之所以不去盗和珅墓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孙殿英没有机会去盗和珅墓

孙殿英当时盗清东陵慈禧和乾隆墓的时候,也并不是浩浩荡荡光明正大去盗墓的。

清东陵在河北省遵化市,孙殿英1928年的时候,正好在清东陵附近剿匪,他是打着军事演习的名目去偷偷盗清东陵的。

凡事都得讲作案机会,孙殿英并没有机会去盗和珅墓,因为和珅墓离他剿匪的地点很远,因此孙殿英并没有机会去和珅墓。

和珅墓已经破财不堪

和珅生前确实耗费巨资在河北蓟州给自己修建了陵墓,但是因为和珅结局悲惨,还没来得及住进去就被嘉庆赐死,后来和珅死后被草草埋葬,陵墓规格也很低,墓葬也遭到了拆卖。

和珅所埋葬的陵墓,地处于桥水库中心,每年雨水多的时候,陵墓都会被河水淹没。

只有在河水消退的时候,偶尔才能看到和珅陵墓墓室的顶尖,如此看来,这样一个破败不堪的陵墓,是不会让孙殿英有意向盗墓的。

和珅生前被抄家,孙殿英对和珅墓没兴趣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乾隆最爱的宠臣,大清首富,家财万贯,富可敌国。

据史料记载,在嘉庆对和珅抄家的时候,发现和珅财富高达十几亿两白银,如果加上其他古玩字画古董的话,财富大概是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和珅是很有钱,如果他是善终的话,想必陵墓里面陪葬品也会金银财宝数之不尽。

但是可惜的是,1799年,和珅在乾隆死后的第十五天,就被嘉庆皇帝给查办清算了,和珅被赐自尽,死时年仅四十九岁,与此同时,和珅府也被抄家。

和珅是被赐死的,而且家里被抄以后也是一穷二白,根本没有给他陪葬的值钱的东西,

如此看来,一个没有任何金银财宝也没有价值的和珅墓,是不会让孙殿英动心并且冒险去盗和珅墓的。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和珅墓的地理位置以及和珅墓对于孙殿英来说并没有利用价值的原因,导致了孙殿英并没有去盗和珅墓。

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

大贪官和绅的财富,富可敌国。孙殿英为什么不去盗他的墓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东陵大盗孙殿英,身份多样

孙殿英,今河南人,外号"孙大麻子"。自小性格豪放,与市井无赖为伍。长大以后行走江湖,1925年加入国民革命军。

再后来,孙殿英多次与冯玉祥一起,参与反蒋行动。一次对日作战中,孙殿英被俘,他又配合日军多次和我军作战。

1928年,以孙殿英为首的盗墓者,花了 7天7夜的时间,盗掘了清皇家陵园而恶名昭彰,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陵大盗”!

看得出,这个卖鸦片出生的小混混,并不是专业的盗墓者!

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身份。即使洗窃了慈禧乾隆等清陵,他依然能为自己找几条堂而皇之的理由,为自己辩护。

当时的孙殿英,统领民国革命军十二军,没有什么军饷,养不活手下的兄弟们。就理所当然地,打起了与驻地只有一山之隔的清朝清东陵的主意。

孙殿英是这么说的:

满清杀了他祖宗三代,他要报仇。满清入关,统治国家三百年,搜刮的财产数不计其数,他孙殿英盗墓拿走,是天经地义!

而且满清入关后,大兴文字狱,开棺戮尸一些文人志士。他盗墓,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好像,盗亦有道!

大贪官和绅,陪葬的财富有多少?

要说盗大贪官和珅的墓,孙殿英肯定有想过。盗掘和珅的陵墓,也有很多的好处。

首先,盗和坤的墓,似乎不用受到世人的谴责!因为和珅是个贪官,是历史的罪人;二来,和珅的墓也没有皇陵结实,挖掘起来,不用闹那么大动静。

那他为什么最终没有下手呢?

孙殿英这个人从小混迹市井,人非常机灵,会见风使舵。他盗了清朝皇家陵园之后,还送了很多金银珠宝给这个那个。

所以,他如果要盗和珅的墓,必然要做一番功课。这么墓值不值得盗?怎么盗?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还是大清帝国的第一首富。在和珅被抄家的时候,他的家产估值大约8到11亿两白银。

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清政府15年的税收总和!身为巨贪,和珅,一点儿都不冤枉!

重点的是:

乾隆去世,嘉庆皇帝掌权。他抄了和珅的家,赐死了和珅。

和珅的死,对于朝廷内外无疑是一个警告。尽管和珅生前权力熏天,巴结他的人多了去,死后敢为他收尸的人,一个都没有!

那么这个生前富可敌国的罪人和珅,被抄家治罪后,陪葬品能有多少呢?

和珅墓的地理位置不好,挖掘困难

地理位置,是孙殿英放弃和坤墓重要的因素。

和珅有权有势,生前早就在河北蓟州(今蓟县)为自己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花了巨资修建了一个豪华墓地,民间称为“和陵”。

和陵如今在蓟县的桥水库中心,大多数的时候都被河水给淹没了。只有每年河水比较少的时候,才能站在水库的岸边,远远望见墓室顶尖。

这个水中央的墓,无论是找墓,还是挖墓,都大费周折!何况这个和珅的墓,不一定有钱。

面对着这样一个“破败不堪”的小坟墓,孙殿英还会动心吗?

和坤的墓,到底在哪里?众说纷纭

距北京西北四十公里,房山区青龙桥镇上万村,在一处山包前,有5个不起眼的坟包。7棵古松环绕在坟包周围,显示出此墓的主人,身份并不一般。

相传,富可敌国的和珅,在河北蓟州为自己准备了百年之后的风水宝地,却是无福消受。

嘉庆四年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了和珅二十条大罪,其中就有一条:

“蓟州坟茔,居然设立享殿,开置隧道,附近居民称和陵”!

嘉庆帝下旨抄家,又赏了和珅一条白绫。所以和珅被赐死后,自然是低调下葬。他在蓟州的豪华和陵,因为僭越礼制,被嘉庆帝命令砸毁。

于是,和珅的家人只能在北京城附近,草草将他下葬。这个下葬的地方,就是距北京西北四十公里的上万村。

后来,和珅的后人悄悄地在坟包四周栽了7颗松树,陪伴着逝去的祖先。当地人也不知道根据什么,一直管这处墓地叫做和家坟。

不过,房山区文物保护所的工作人员说:

由于没有文献资料,尚无法完全认定,这个就是真正的和珅墓地,但却一直作为一般级保护的古墓。

也就说,和坤的墓址没有完全确定。和坤在河北蓟州的墓,也许只是空墓。

结束语:

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都是孙殿英放弃盗和坤墓的原因。

1947年,解放军生擒了孙殿英。

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最后病逝于收留所。

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

孙殿英在历史上那是出了名的“东陵大盗”,现在一旦有人提起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盗墓贼”这三个字。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曾经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做了一件别人不敢做的事,那就是洗劫“清东陵”。

就在1928年的夏天,身为国民革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奉蒋介石之命却驻守马伸桥,马伸桥距离满清帝国的皇陵非常的近,中间只隔了一座山。而当时的孙殿英,虽然说是一个军长,但是国民党对他却并不是很重视,因此他们十二军的军饷物资总是得不到资助。

基本上,想要有钱花和有饭吃,都只能依靠孙殿英自己去努力争取,而这个争取很显然并不是向国民党政府要,因为即便要了他们也不会给,只是徒劳无功。孙殿英的这个努力争取,说白了就是依靠自己的军事实力去耍一些小手段,挣些外快。

有一天,孙殿英突然把军中的一些精英召集起来,告诉它们说,由于现在军中已经非常缺钱,再不去弄点钱大家都得饿死。这些精英听后也大为赞同,因为他们这几天根本就没给手下发军饷,搞的现在都有点军心不稳了,所以他们早就想着跟孙殿英一起出去捞点外快了。

孙殿英后来又告诉它们了一个盗墓的事情,说清东陵里面有大量的财富,只要他们肯去盗墓,那就可以享有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孙殿英的一番说辞可以说是很吸引人,只是还是有少部分人不同意,他们认为盗墓是一件很不齿的事情,更何况他们还是国民党军,只怕事成之后会受到处分。

孙殿英没有理会这些,即便是那些不愿意去的也被强行拉过去了,虽然蒋介石确实早早就立下了一个“国民党军不得损害皇陵”的明确规定,但是面对这么一大块肥肉,再加上孙殿英的贪婪性格,要说放弃那是不可能的。据说,孙殿英之所以会这么急于盗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发现其他人也早有这个念头对清东陵垂涎三尺,所以他才会选择先下手为强。

不过,这件事明目张胆的干是不行的,孙殿英带着大部队的人马以清剿土匪马福田的名义,开进了清东陵。然后又偷偷的派遣几个最信得过刺客部队,带着炸药,秘密的炸开了慈禧、乾隆以及康熙帝的皇陵。

果不其然,孙殿英在这三个陵墓里面发现了大量的财富,他带着手底下的队伍将这些都洗劫一空了,其中还包括一些古代妃子的墓也被他盗掘。后来,他还不满足于这些,他觉得自己的机会只有一次,下次想再进入就难如登天了,所以,他连一些很小的墓都盗了一遍,哪怕里面的财富并不多。

这件事事发之后,就有人问他,说孙殿英你为什么不去盗和珅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且还是大清帝国的第一首富,盗他的墓也不用背那么多的风险啊?当时孙殿英就笑了,他说:“和珅墓里虽然有宝贝,但是这能跟慈禧太后和乾隆的墓比么?”原来,孙殿英虽然说是文化程度很低,不了解一些历史,但最基本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那就是臣子生前不管有多富有,它们的陵墓都是不会比皇帝的墓规格更大些的,更何况慈禧去世才20年不到,和珅都过世多久了?而且一旦是自己盗了和珅的墓,那么下次想再盗清东陵就难了,蒋介石绝不会将这么一个盗墓贼安排在距离清东陵这么近的一个地方。

当然了,还有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和珅生前所选的墓,地处水库中心,现在早就已经被河水给淹没了,只有每年河水比较少的时候,才能在远处看到墓室的顶尖。而且和珅后来的家产都被乾隆的儿子拿走了,他死后自然是没有那么多的陪葬品,所以,比起和珅墓来说,还是盗清东陵更为稳妥一点。

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

这个提问有意思,众所周知军阀孙殿英在1928年盗掘了慈禧太后的陵墓清东陵,挖走了很多的稀世珍宝,孙殿英因此被称为“东陵大盗”。而和珅是清朝的第一大巨贪,生前贪污无数,一生极尽奢靡,那么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呢?

和珅,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乾隆年间的大权臣,和珅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身负数十个重要职务,深受乾隆帝宠信,但是和珅利用大权在握之便利,又因自己皇亲国戚(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娶乾隆帝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为妻)的特殊身份,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异己、贪婪成性,成为清朝第一大巨贪。

乾隆生前对和珅宠信如故,但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乾隆驾崩后,和珅的好日子便到头了。国丧之后,嘉庆帝对和珅展开了大规模的清算,宣布其二十条大罪,下旨查抄和府,共抄得白银共达八亿两,而乾隆年间每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贪,竟然抵得上乾隆时期十一年多的税收,若再加上其他稀世珍宝古玩珠宝玉石,贪污之巨更是令人瞠目结舌,难怪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作为清朝自开国以来的第一大巨贪,和珅之罪死十次都不为过,当时廷议将和珅凌迟处死,但在固伦和孝公主及刘墉等人的求情下,改为赐和珅狱中自尽,和珅死时年四十九岁。

和珅生前曾在河北蓟州(今天津蓟县)修建了豪华的墓地,民间称之为“和陵”,但还没等和珅来得及“住”进陵墓便被嘉庆赐死,几十年贪污敛财累积下来的天文巨款也被抄没的光光。那么和珅死后被埋在哪里了呢?史书对此并无明确记载,但相传在房山区青龙桥镇上的一处不起眼的坟包即是和珅之墓,总结,与和珅生前风光无比截然不同,他死后的墓地肯定是非常寒酸。

那么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呢?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和珅墓不知所踪,也没啥值钱的东西。前面 说过,和珅被赐死后,安葬在何处史书无记载,作为一代巨贪,和珅的安葬地肯定不能像自己生前所建的“和陵”那样气派无比,加上嘉庆抄和府抄的很彻底,内务府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把和珅府上一切值钱的东西搬到宫里,可以想象一下和珅墓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孙殿英盗墓目的是什么,那肯定是为财啊。

二:孙殿英对清朝有切齿之恨。孙殿英与和珅无冤无仇,犯不着盗一个没有什么过节的古人的墓,但是他与清朝,按照孙殿英的说法,那仇恨就大了。据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后自辩道:“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孙殿英的祖上正是明末大学士孙承宗,清军入关时率领全家七十余口据守家乡,结果全部殉国。国仇家恨加在一起,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的目的自然是非常明确了。

总结:比起和珅墓,作为前清皇权象征的慈禧太后陵墓显然是孙殿英更感兴趣的。和珅作为一个已经被抄家遭赐死的一代巨贪,结局凄惨。而慈禧作为清朝最后一个握有实权的太后,一生奢靡浮华,陪葬品都是稀世宝贝,慈禧的陵墓才是孙殿英最感兴趣的。

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

说到孙殿英,大家对他基本上就是一个称呼,那就是——东陵大盗。而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称呼,是因为他洗劫了“清东陵”。

公元1928年夏,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奉命驻扎在蓟县马伸桥,这儿离满清帝国的皇陵“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此时的孙殿英,虽说也是国军编制,但是其军饷物资却得不到中央的资助。几乎所有的军饷物资都得靠自己争取。

而这个时候,孙殿英军中刚好缺钱!虽然国民政府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准损害皇陵,但是面对着清东陵这么一大块肥肉,孙殿英怎能不垂涎三尺?

随后,孙殿英便以清剿土匪马福田和军演的名义,将部队开进了清东陵。接着便是秘密的派遣自己的工兵部队,带着炸药,先后炸开了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乾陵皇帝的裕陵和康熙帝的景陵。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妃园寝都被盗掘。可以说,除了顺治皇帝的陵墓没有受到伤害之外,其他大大小小的陵墓都或多或少的遭到了孙殿英的毒手。

那么,问题来了。孙殿英既然盗取了乾隆的墓、康熙的墓,慈禧的墓,却为何偏偏不敢盗大清帝国的首富——和珅的墓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大富豪。根据相关记载,和珅权势熏天的时候,他的财富大概有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如果再加上其古玩、珍宝、字画的话,那么其财富综合大约是当时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最重要的是,和珅不仅有钱,其官位还很高。他官拜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内务府总管,赐爵一等忠襄公等等。此时的和珅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不幸的是,在乾隆死后不久,和珅便被嘉庆皇帝给严办了,不仅将其家产全部抄没,还下令将其赐死。

和珅在生前确实耗费巨资为自己在河北蓟州(今蓟县)修建了自己的陵寝,民间称之为“和陵”。只不过,和珅还没有来得及“光顾”便被嘉庆皇帝杀了。和珅的死,对于朝廷内外都是一个警告。虽然和珅生前权力熏天,但是死后却没人敢为其收尸。

最后他被葬在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我们只知道和珅所埋葬的地方,地处于桥水库中心。现如今已经被河水所淹没了。

据说每年只有在雨水少的季节里,站在于桥水库岸边就能看到那墓室的尖儿。

所以,孙殿英面对着这样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坟墓还会动心吗?

虽说孙殿英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也知道和珅的下场,所以自然也不会去盗取他的坟墓。即便是他想去,那也未必能找到!

孙殿英为什么不盗和珅墓?

孙殿英盗墓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清东陵的皇家陵墓,这座皇家园陵里坐落着15座陵墓,安葬着5位帝王,15位皇后,嫔妃、皇子、公主加一起161人,孙殿英守着这么大一个皇家陵墓群,又何必再去盗和珅的墓呢?而且盗墓得手后,此时造成较大社会舆论,孙殿英根本没功夫再进行盗墓行动,他更需要忙于打点关系躲避追责。再者,和珅是被嘉庆帝抄了家,和珅墓的诱惑也就大打折扣。而且和珅墓至今也无法确定位置,只有零星的史料记载了大致方位,盗墓还需要定穴,难度太大。

孙殿英盗墓的背景与过程

孙殿英盗墓的背景是受到蒋介石收编,被委任第六军团第十军军长,孙殿英随革命军进入河北地区后,军事任务为剿匪。当时的马福田就是一股势力较大的土匪,这股势力盘踞在清东陵旁的马兰峪,目标就是盗取清东陵的皇家陵墓。孙殿英虽被收编,但不属于嫡系中央军序列,财政属于差供,即拨款一部分,另一部分自给自足,所以嫡系军与杂牌军之间的贫富差距很大。孙殿英受命剿匪,这就跟招安政策没什么区别,用收编的杂牌军对付流寇,向来是统治阶层的常用伎俩,故而也就没什么油水可得,但恰好得到马福田盗墓的情报,那就是趁机捞一把的机会,所以孙殿英的目标很明确,赶跑马福田,自己吃下这块肥肉。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成功,孙殿英的部队就受命驻扎在蓟县的马伸桥,这个地方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带着老蒋的剿匪任务,孙殿英就挂羊头卖狗肉的搞军演,赶走了马福田,然后戒严清东陵。随后便开展盗墓行动,从寻找地宫入口、找到哑巴院、炸开金刚墙,孙殿英也没山费工夫,如此操作下盗了乾隆墓和慈禧墓,所得珍宝无数。就孙殿英所选陵墓来看,他也是很懂历史的,乾隆是一位文玩字画的爱好者,且处于盛世,死后必定带走诸多珍宝古董;慈禧就更不用说了,清朝末期的实际掌控者,平生奢侈无比,死后下葬的队伍比历朝皇帝规模都大,宝藏也不会少。

孙殿英也确实在这两座陵墓中收获不小,特别是慈禧太后的陵墓,由于去世年代相隔不远,地宫里的珍宝保存完好,多数都被孙殿英运出地宫。但乾隆的地宫据说打开时已经被水淹了两米深,乾隆皇帝的棺椁也随着地宫里的污水漂浮至第四道石门处,给孙殿英等人进入石门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在盗墓被发现后,清宗室遗老派人查看乾隆地宫时,发展很多随葬的字画、古董都在淤泥里浸泡,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文物保护者也称无法修复,可见乾隆地宫里大部分珍宝都毁于地下水,孙殿英带走的多是珍珠、翡翠、象牙制品,以及传闻的九龙宝剑等。

“我干活的溥仪,你干死的慈禧”——冯玉祥

孙殿英盗墓是1928年7月中旬开始,到8月份就已经开始到处销赃,并被卫戍司令部查货,接着盗墓一事被揭发出来。这在满人特别是逊清皇室中引起轰动,清室优待条款里有一条就是保证皇陵的安全,这件事发生后政治影响可想而知。所以孙殿英此时也就没功夫继续盗墓,只想着如何四面打点关系,避免军事法庭的责任追究。据说是将九龙宝剑委托戴笠送给了老蒋,还有一把宝剑托戴笠送给何应钦,慈禧的翡翠西瓜托戴笠送给宋子文,慈禧口中压舌的夜明珠托戴笠送给宋美龄,另以乾隆的朝珠作为答谢戴笠的礼物。这件盗墓案件由军事法庭展开调查,从1928年12月到次年6月才结束,最终孙殿英躲过审判。此时过后,孙殿英便通过巴结阎老西和冯玉祥,一直忙于打仗洗白自己。

和珅墓得以幸免的原因“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入而强。”——《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

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宠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贪官,根据《庸庵笔记》记载,当年嘉庆帝下令从和珅家里抄出黄金白银几百万两、宝石四千多颗、黄金器皿五千多件、貂皮裘服八百多件、上等山参六百八十八两;与此同时,所抄古董、工艺品价值连城,甚至有些连皇宫里都未趁见过,珍珠之类需以斗装,再有家外田地、商铺、银号、当铺无法估算。据《清朝野史大观》的估计,和珅能有二十亿两的家财,《庸庵笔记》则估计二亿三千万两,这两种估计虽然差距甚大,但数目都是很惊人的。但和珅被抄家之后,除了固伦和孝公主下嫁给和珅儿子丰盛殷德的嫁妆,其余悉数上交国库,也就是和珅死后不一定会有太多随葬品,至少财力已经不允许他生前就筹划好的“和陵”。

“冀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雍正朝起居注册》

事实上,和珅被定罪时,有一条款便是僭越帝王规制,将自己的坟修成了帝王规格,且按照礼法,帝王的坟才称陵,和珅为自己修的坟在民间被称为和陵,已经是僭越之嫌。古代礼法规定帝王陵可建九仗高,虽然历代并没有按照这个高度严格控制,但皆是设九层宝鼎,象征九五之尊。而百姓的坟要在三尺之下,和珅以帝王规格修坟,所以在死后,被雍正下令铲平了坟头,并拆除所有地面建筑,惟独留下两头石狮子,现存于天津蓟县独乐寺里。既然地上的东西都被拆了,地下就算丰绅殷德能弄来珍宝陪葬,也没有这个胆量大操大办。

和珅生前为自己选的坟地风水极佳,坟地位于大山坳里,三面环山,且每山都有河水磅山而流,称“三环扣月”。上面说到乾隆陵墓在打开后渗水严重,且这个问题并不是年代久远才发生的,乾隆十七年建成地宫时就出现渗水,乾隆帝又下令匠人翻修,修缮后才敢葬入一后两贵妃。这说明地宫防水问题在乾隆时期并不容易达成,而且乾隆帝的裕陵处于地势较高的位置,这样的陵墓都会渗水,何况是和珅坟墓还处于三面环水的山坳里呢?孙殿英费了好大工夫打开了乾隆陵墓,却得到一个地下水池,众多珍宝腐烂损毁,那么他就更不会寻找位置更低、水系复杂的和珅墓了。而且和珅墓的位置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只是根据文献以及地理环境描述,推测在今天天津蓟州区城东的于桥水库下面。所以寻找和珅墓也需要请个风水大师定穴,并逐步尝试,孙殿英干着盗墓的买卖,哪有闲工夫明目张胆的定穴呢?

综上所述,孙殿英盗墓的目标比较明确,清东陵既在剿匪范围内,又埋藏巨大宝藏,他没有理由去寻找一个位置不明确的墓,而且这个墓是否有宝藏都不一定。在开挖乾隆墓以后,地宫变成池塘,同一年代的和珅墓又位于山水环绕的低洼处,倘若再挖出个池塘岂不傻眼。而且盗墓行动已经被揭发,孙殿英需要为自己洗脱罪名,命都不保哪有功夫再行盗墓之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