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文化水平怎样,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吗?

话说溥仪获得特赦以后,去上户口的时候,工作人员问他学历如何,他说不知道,因为他没有上正常的社会系统教育,是在皇宫里面找师傅教的,因此当时工作人员在户口本上给他写了初中,然而在我看来,溥仪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只有初中水平,我认为应该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学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般说来,一般衡量一个人的文化水平要看他受教育的程度,然而分析溥仪的受教育程度后就会发现溥仪的文化水平并不低。

首先:溥仪的教师队伍堪称豪华

溥仪的老师有五个,汉文老师:陈宝琛、朱益藩、梁鼎芬;满文老师:伊克坦;英文老师:庄士敦。

首先溥仪从小就有外籍洋教师庄世敦,庄世敦是英国苏格兰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919年,也就是溥仪13岁的时候,庄世敦来到紫禁城给溥仪担任英语、数学和地理以及西方学说的老师。

溥仪从小就有这样一位毕业于西方名牌大学的资深外教,因此学到的知识肯定远比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学的要多。

接下来说溥仪的汉文老师朱益藩,朱益藩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还是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负责给考试留学生阅卷的大臣。

先后给慈禧太后和光绪讲课,后来又成为了溥仪的帝师,朱益藩曾经得到过慈禧太后的赞许,还是著名书法家,可见文学造诣不一般,有他给溥仪当汉文老师肯定教的不差。

溥仪还有两个汉文老师,分别是陈宝琛和梁鼎芬,陈宝琛十三岁就中了秀才,同治七年中了进士,文学水平很高。

梁鼎芬是光绪年间进士,当过知府和布政使,曾经受张之洞的聘请,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学院,还是当时报纸的主笔。

后来成为了溥仪的老师以后,倾力教授溥仪的汉文,相信溥仪也从中学到了点皮毛,为以后的写作自传打下了基础。

最后来说溥仪的满文老师伊克坦,他同样也是光绪年间进士,是满洲正白旗人,他博学多才,通晓古今,为溥仪的满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溥仪的师资力量是雄厚的,满汉英一应俱全,这样全面的教育是现代很多人不能比的。其次:溥仪能自己写出自传《我的前半生》

溥仪在晚年还写过一部大作《我的前半生》,还是畅销书,后来还被拍成大家熟知的电影《末代皇帝》,出书可比现在写作文和论文难多了,虽然是自己的自传,可也得有文思泉涌的才气。

虽然是自己写自己的自传,可如果没有良好的构思和扎实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一本书的,就我个人看来,我最近在读《我的前半生》,通篇看来,溥仪文学造诣还是很高的。可能也得益于他少年时期名师们的教导。

综上所述,我认为溥仪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只有初中水平,他如果放到现在,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你们认为呢?

末代皇帝溥仪的文化水平怎样,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吗?

首先我想更正一下题主的这个问题。你所说的末代皇帝溥仪,文化水平初中的事情,在现在看来完全可以被认为一个误会或者是闹剧。那只是特定时期,在进行户籍登记时,户籍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判断溥仪真实学历,而进行的简单登记,而不是什么个人或官方评鉴。

抛开古代封建社会,一些社会制度的弊端。单纯就受教育的程度而言、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帝(未登基前当时称为太子)受到的教育都是全面系统的,高规格的。超乎我们常人的想象。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一看。

帝师的选择

帝师的选择(教学质量有保证)

皇帝(当时是太子)的老师,这些能做帝师的人,各个朝代和太子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被选为帝师的人,在当时都是一些德行高、人品贵重、学问深厚,儒家、法家或其他学派,大师级人物。教学水平方面,从现在人的角度来看,是不用质疑的。

皇帝知识的全面性(学习内容的全面性)

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太子本身的特殊身份。皇室对皇子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史记、汉书诗赋、诗文书画、弓箭骑射……所有相关的都要全面系统的学习。溥仪三岁登基后,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地学习、据史料记载他的老师就有八位。其中,英语老师是牛津大学毕业的英国人庄士敦。不仅还要学英语, 包括数学,历史、天文、 地理、物理……以及为了管理国家还要学习的,运筹学、管理学,用人数、权谋学,纵横术……肯定比正常人学的东西多得多。四书五经之《大学》是必读必学内容,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重要条目,从中可见,作为皇帝要学多少东西?

学习的纪律性强

在古代,特别是皇室之中。对皇子的学习的要求非常严厉和严格的。严格的时间安排,严格的教学方式,严格的考核制度……不管是普通的老师,学生,还是帝师和太子在学习上方面,都是尊师重教、 严于律己。我们经常会看到帝师用戒尺打皇子、然后皇子又受到皇上的惩罚、甚至于连迟到早退这样的现象,惩罚起来也特别严重。 所以这种严格的学习纪律,保证了教与学环节的有序进行。

历史上好多皇帝在书法、绘画、诗词、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而因皇帝其身份的特殊性,我们往往侧重于看他的历史功绩和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其实,抛开这些是非论、功过论,但就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来说,皇帝所学的和所掌握的比我们一般人要多得多,甚至有的人完全可以称为大师。

所以,当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周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以大胸襟大包容对末代皇帝溥仪给予了特赦。使他获得重生,融入到新中国生活中。我们还是要看到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文化中尊师重教、修身修德的一些美德……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或者事。当然也包括对其文化水平的客观认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请告知!

末代皇帝溥仪的文化水平怎样,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吗?

溥仪的文化水平如何,先看看溥仪的老师都有谁。

主要有四大老师:

陈宝琛,进士从二品内阁学士,曾与刘铭传搭档,溥仪的智囊,有骨气,反对溥仪到满洲国当皇帝;

伊克坦 满族人,专教满文,教了七年溥仪,没等溥仪到满洲国就病逝;

朱益藩,进士翰林,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同样反对溥仪到满洲国当皇帝;

梁鼎芬,教育家,与洋务派张之洞,维新派梁启超都是朋友,看看他的学生都是谁,黎元洪、章太炎、黄兴,个个都是革命家。

还有教英文的庄士敦。每天溥仪课程安排很满,早上五六点钟,陈宝琛就来,八点半左右伊克坦开始上课,十点至十一点是朱益藩老师的课,下午庄士敦再教两个小时英文。

整个顶级教授级的班底,教授四书五经,皇家礼学,治国经典,书法诗文,据说溥仪书法水平很高,特别是通过庄士敦了解世界内容。溥仪实际文化水平按现在说至少在研究生水平之上。

末代皇帝溥仪的文化水平怎样,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吗?

因为溥仪没有公办学校发的毕业证书,所谓“鉴定”只是在上户囗时工作人员随便写上去的,不具备专业鉴定和严肃性。

末代皇帝溥仪的文化水平怎样,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吗?

大清朝的末代皇帝是谁?爱新觉罗·溥仪,那他的文化水平如何呢?他自己在出狱后填写学历时写了初中,但是在注重文治武功的古代一个只有初中水平的人可以当一国之君么?

即使是在没落的时候,这也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皇室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皇子要从三更起床读书,直到深夜才能就寝,而且从不间断,根本没有周末可言,可谓比高考生还苦。不仅要读四书五经,还要学习为军治国之道,所以读的书也是很多的,重点都是大家最不喜欢学的文言文。

在皇子青少年时期除了读书就是狩猎骑马,更何况从小就有各种大拿教导像徐世昌、王国维、朱一凡等等。他所处的环境更是一个藏宝库——有无数的名人字画、奇珍异宝的皇宫,从小看传世名作,耳濡目染,之后还写出了《我的前半生》这样的书,所以他不可能只有初中学历,只是自己谦虚罢了。

溥仪自己评价自己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尽管他很难过,但他十几年来每天都花大部分时间学习。但从各种历史记载来看,溥仪他不仅学富五车,而且达到了常人不可及的专业水平。

首先是书画水平。由于皇室要求严格,溥仪从小就向著名书法家学习,所以他的书法非常工整,流畅美观。如果有些书法和名画真迹没人能确定收藏的真实性,去找溥仪准没错。

其次,书画方面的专业性连带着他诗歌方面造诣也很高。溥仪7岁时就给老师陈宝琛写祝寿诗:, 少年溥仪更是写下:“无心荒之乱耳,无倦怠之坏形。直隶长辛店,西蜀成都亭,余笑曰,何太平之有?”的句子,这语文水平高中满分吧!

最后是语言水平,晚清时的溥仪因时代不同所以多了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因此,溥仪精通满语、汉语和英语,他的英语老师是牛津大学的尖子生。在英语老师的眼里溥仪非常聪明,宽容、放眼世界,真是一个三好学生。在他的教导下,溥仪对待外国人极有绅士风度,连外媒都夸赞他。

综上所述,溥仪的确是亡国之君,但他只是一个傀儡,清王朝的朝不保夕不是他一个人可以造成的。但他的文化造诣却是不可与初中而语的,甚至他的文化水平至少是大学。

末代皇帝溥仪的文化水平怎样,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吗?

时代不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认定谁谁谁的文化学历有多少,那个时代什么文化大师啊,现在的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可能也不会做,就是当时的清华北大,中央大学文科教授估计,现在的初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100分中能考个50分都不会有几位,他们是初中文化吗?

答案是NONO!

作为末代皇帝傅仪文化水平估计是文言文水平很高吧,他的老师也是当时的大师吧?

其实那个时代的文科老师,文科教授,古文水平都是很高的,现代文的开拓者。水平估计很高吧!但理科水平都是激进灵的,不要说物理化学就是简单的算数都没有多少水平的,有许多传说听说过吧。

而学理科的,当时也不多,上个世亿纪初出生的比较年轻,都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才成为教授级水平,也都是留美留欧的。

请不要用现代的学历什么的嘞?😳学历和文化是两个概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