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真的很丑吗?
朱元璋长相的话题好像永远都在讨论,上高中的时候,记得看到历史课本上朱元璋画像,大家就已经在争论了,现在看来,真实历史上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并不是很丑,朱元璋鞋拔子脸的人像应该是清朝入关以后民间的画师画的,对朱元璋的丑化,朱元璋可能是脸大了点,但肯定不会很丑。
为什么说朱元璋不丑呢?理由是这样的:
第一:相貌是会遗传的,看下朱元璋的后代长相都挺精神的,去看下朱元璋亲孙子亲儿子们的画像可以看出明朝朱元璋后面的帝王们都是长相比较大气端庄的,没有一个鞋拔子脸,这点从遗传学上讲,如果朱元璋长相很丑,后代肯定也会长相惨不忍睹的,因此从基因来看,朱元璋并不丑。
第二:朱元璋投军,第一次见到郭子兴的时候,郭子兴是很懂得看面相的人,一眼就看出了朱元璋的不平凡,可能我们印象里认为的朱元璋是长相特别奇怪的,严重的地包天,下巴突出,额头还是向前凸出的,上下凸出,中间眼睛和鼻子部位是有点凹的,可是在郭子兴眼里,当时就觉得朱元璋姿貌雄伟,贵不可言,奇骨贯顶,凤目龙睛,贵不可言,天生异象,才把朱元璋放在自己身边,当自己的警卫员。
后来郭子兴果然没有看错人,朱元璋作战勇敢,思虑深远。如果朱元璋长得特别丑,有点吓人,郭子兴怎么可能一眼就看出他不是等闲之辈呢?况且郭子兴作为元帅也是要出去见人的,颜值即正义,古代人比现在更注重颜值,郭子兴怎么能让很丑的朱元璋作为自己的警卫员还天天抛头露面,那样子不被别人笑话才怪!
第三:朱元璋原配马皇后对朱元璋的爱慕,朱元璋只是郭子兴的警卫员的时候,马皇后就已经看上他了,当时他是啥也没有的穷小子,如果颜值不过关,马皇后能看上他吗?很多时候看上一个人,应该是始于颜值,如果朱元璋长相很丑陋,马皇后当时为什么看上他?相反,朱元璋那时候应该是个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俊秀小伙子。
虽然朱元璋的长相争论不休,可是还是很多人更喜欢他的鞋拔子脸,因为这张脸相对于其他帝王中规中矩的脸更有特色,更有辨识度,更励志,况且朱元璋长相到底丑不丑,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超级励志有能力啊,从放牛娃到九五之尊的皇帝,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你们说是吗?
我是小聪历史客栈,本文章首发于悟空问答,坚持原创,每日更新,喜欢请关注我哦!
朱元璋真的很丑吗?
如果朱元璋真的是网上流传的那种“鞋拔子”脸,那么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又是如何被义军首领郭子兴的义女看上的?青蛙变王子的故事吗?拜托,那只是童话世界,不管哪个时代都是看脸的时代,长得如此惊悚,谁还敢多看一眼啊?如果真是“鞋拔子”脸只怕马皇后是唯恐避之不及吧。当然了历史不能凭空想象,还是要拿出一些证据来反驳的,那么我先上一张朱元璋“著名”的画像
标准“鞋拔子脸”,那么根据这张画像,我来指出这里面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明代皇帝平常带的帽子叫“翼善冠”,又名“乌纱折上巾”,这种帽子前低后高,蔑丝织成,表敷乌纱,折角向上,明朝中后期这种翼善冠出现了一些修饰,就是著名的双龙戏珠,我们可以对比出土的两种翼善冠看一下
看过之后再看那张朱元璋的画像,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出不一样的地方?
没错,那张画像的帽子正中间有一块类似玉的东西,那叫帽正!请记住,明代皇帝戴的翼善冠没有帽正!而且那两只折角像刻意拼接的一般,根本看不出跟帽子是一体的,总的来说那张画像画的很粗糙,我严重怀疑有刻意抹黑之嫌。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明朝后世君主的画像一个比一个威严高贵,哪里有半点朱元璋的痕迹?看看他的几个儿子,孙子,看看朱棣,哪里像是父子俩?
最后我再发一张故宫南薰殿珍藏的朱元璋官方标准画像
也许有画师刻意美化的成分,但不得不说,这才是最接近朱元璋真容的画像!
朱元璋真的很丑吗?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明朝那些事儿。(多图慎入,土豪随意。本文500字,阅读需时2分)
古代的皇帝,就朱元璋的长相传闻最为奇特。标准的鞋拔子脸,还长者一脸黑痣,简直是挑战对人类面貌的认知。然而这些画像,基本上都是清代人的作品。因为明清易代之后,清人极力抹黑明朝,最开始抹黑的,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这样,在明代史籍中多记载其“姿貌雄杰”,到了清代,就变成了“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朱皇帝就这样被变成了一副鞋拔子脸,后又加上七颗痣,有人还嫌加的黑痣不够多,变成加满脸的黑痣。正如下图。
活生生的把朱元璋变成了外星人的模样。其实,朱元璋的真实长相,从两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来。
一、郭子兴将义女嫁给朱元璋。郭子兴的这个义女,可不是一般关系的义女,是其至交好友马公之女,长时间由郭子兴收养,看到军中崛起的朱重八是个人才,作战勇敢而有领导才能,就将义女嫁给他。
如果朱重八真是长成那副样子,还真的能结成这样的姻缘吗,真是很难说。
朱元璋老年像
二、从朱元璋的子孙长相来看,朱元璋长相不会太丑。基因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人力不可违的,父子之间还是有很多遗传可循的规律的。
从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和孙子朱高炽(下图)来看,朱元璋应改就是其传世的老年像的样子。明成祖朱棣(朱元璋亲儿子)
明仁宗朱高炽(朱元璋亲孙子)
从老朱家的其他子孙看来,基本上都继承了朱元璋的脸型。由此可知,老朱绝不是清人抹黑的那样,鞋拔子脸。而是下图这样的。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朱元璋真的很丑吗?
这当然是假的啦。其实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只要看他的后代长什么样就知道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朱元璋是个满脸麻子,月亮脸,下巴地包天的人,换句话说那真的是有多丑就有多丑。比如说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但是,朱元璋的画像可不只这么一张,在明皇宫内还存放着另外一张朱元璋的画像,他长这样:
这张相比前面两张就正常多了,圆脸大耳,慈眉善目。黑色的帽子,黄色的龙袍也是明朝皇帝标准制式,这都没有错。
既然如此,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画像,到底哪一张的朱元璋才是真的呢?实际上这有个非常好分辨的办法,那就是看看朱元璋的后代长什么样的。首先是儿子朱棣,长这样:
然后是孙子,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他长这样:
这里可以非常显然的看到,朱棣和朱高炽二人长的都极像皇宫中拿出来的朱元璋画像,个个肥头大耳,鼻子也大,虽说这样的人讲不上是帅哥,但不管怎样也说不上丑,和月亮脸更是天差地别。而我们再看看明朝后代皇帝的画像,基本上也都是这个样子,如此说来,老朱家的血统还真的有点厉害,每个子孙在样貌上都这个像,当然也从侧门证明了说朱元璋长的丑的画像是假的了。
实际上月亮脸的朱元璋画像多数在明亡之后出现,而之所以画成那样,可能是因为“朱”和“猪腰子”脸里的猪,谐音吧。
朱元璋真的很丑吗?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身世经历传奇,就连死后的相貌也成为了后世热议的对象。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人能够说清朱元璋的长相。而朱元璋的长相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形容丑陋的地包天画像。
当然除了丑陋的朱元璋之外还有一幅英气勃发的画像,如下图,方圆大脸、慈眉善目,眉宇间透露着一股英气。
以上两幅图可谓是天差地别,但实际上第一幅图有可能是清朝时期伪造的。
帽正的区别帽正俗称一块玉,是帽子上的装饰品。通常由玉石、玛瑙等材料制成,形状也有圆形或者方形几种,比喻君子之德。
但是这种装饰是从清朝时期才开始流行,而整个明朝的所有帝王像之中,除了朱元璋这一幅丑陋的画像有帽正之外,其他帝王幅画像都没有帽正。以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朱元璋这幅丑陋的画像实际上制作于清朝时期。
相貌推断现我们知道了遗传基因的重要性,一个人长什么样子,其子孙后代多多少少会遗传一些相貌特征,那下面来看看朱元璋之后的皇帝画像;
从儿子和孙子可以看出他们大部分是四方大脸,遗传了帅气朱元璋的画像。由此也可以推断出朱元璋的长相并不可能是第一幅丑陋的图像。
故事推断朱元璋早年曾经投靠郭子兴,之后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最初朱元璋在郭子兴身边担任亲兵卫队长,这一职位相当于郭子兴的贴身保镖和仪仗队队长,如果朱元璋长得极为丑陋,郭子兴怎么会用朱元璋当门面。所以由此看来朱元璋相貌应当是仪表堂堂,深得郭子兴的赏识。
另外郭子兴还把自己的义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而且觉得一个不够,之后还把自己的孙女郭氏也许配给了朱元璋。如果朱元璋长相丑陋异常,郭子兴和马氏、郭氏怎么可能会同意朱元璋入赘呢?
还有一件事情,洪武四年,大明王朝第一次举行科举考试,当时吏部主考已经议定好了状元和榜眼人选,而且已经奏请了朱元璋的同意,就等着殿试了。
当朱元璋上朝时,传讯吏部拟定的状元郭翀、榜眼吴伯宗上殿后。朱元璋看到了拟定的状元郭翀相貌丑陋,而榜眼吴伯宗的相貌相对英俊一些。这时朱元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嫌弃郭翀相貌丑陋,改其为榜眼,提升吴伯宗为状元。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朱元璋相貌如果真的丑陋异常,怎么可能会当着众人的面儿嫌弃别人丑陋?这不是自揭其短,自己打自己的脸吗?所以综合判断,朱元璋应当是相貌堂堂的人。而第一幅相貌丑陋的画,应当是后世王朝为了污蔑前朝,提升本朝地位而伪造的。
朱元璋真的很丑吗?
这个问题我倒是能回答出来,真实的朱元璋一点都不丑,相反是个很英武的人。《明史》记载朱元璋的相貌为“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大体上是身材高大,威武有力的类型。而后朱元璋到郭子兴处从军的经历也能说明很多问题,有些人歪曲其中一句话“子兴奇其状貌”,说朱元璋长得很奇怪。但我觉得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郭子兴惊讶于朱元璋的相貌,这里的奇字指的是郭子兴,不是朱元璋。因为后边连着的一句是“留为亲兵”,一个丑八怪来找你,你因为他实在太丑,所以留下当亲兵,免得恶心着别人?这是说不通的,只能理解为郭子兴见朱元璋长的高大威猛,所以留下来当亲兵保护自己。
而且朱元璋真正的官方画像是下面这幅,固然画师不敢把他画的太丑,但也绝对不敢画的不像他,要知道老朱可不是个脾气好的人。
至于题主的那幅画究竟是谁画的我不知道,这玩意也没个提名落款,只是民间流传而已。不过我可以给你个思路,在中国古代首重衣冠,所谓冠就是帽子。你看那画像上朱元璋和我附这个画像的帽子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多了一块帽正?在明朝,着冠有帽正是非常没有礼数的行为,只有清朝瓜皮帽开始流行,为了找准前后,帽正才开始普及。那么题主那幅画出自何处就不言而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