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大盗孙殿英是怎么样死的?

谢谢悟空邀请。

先说答案:东陵大盗孙殿英是在没有鸦片可吸的情况下,旧病复发,导致病逝的。

孙殿英以盗墓而出名,盗了慈禧的墓还不算,竟然还把乾隆皇帝的墓也给盗了,因为盗了清东陵,让他一夜成名,当时虽然很多人气愤,但也最终不了了之,继续逍遥法外。

孙殿英是河南人,因为小时候出过天花也被称为“孙大麻子”,从小性格豪放,喜欢行侠仗义,后来闯荡江湖,结识了很多军警以及地方恶霸,先是做了土匪头子,自称旅长,后来被军阀张宗昌收编为三十五师,这期间他的各种坏习惯都染上了,赌博加鸦片,再后来就被蒋介石收编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在清东陵演习的时候,才发生了后来的盗墓事件。

孙殿英盗墓以后,自己打通了很多关系,拿盗墓来的金银财宝疏通了各个关节,因此蒋介石并没有为难他,前期和蒋介石一起抗日,后来孙殿英在抗日战争时期当了汉奸,后来蒋介石知道后,没杀他,反而收买了孙殿英让他去反共。

1947年,孙殿英在汤阴之战中被俘,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解决军并没有杀掉孙殿英,更仁慈的是还帮他戒鸦片,因为当时的孙殿英是个大烟鬼,这家伙被俘虏以后,不怕死,不怕坐牢,就怕没有鸦片抽,抽鸦片可能是他在民国当军阀的时候染上的臭毛病,抽鸦片上瘾的重度晚期患者,一旦离了鸦片,那就是生不如死,高烧,拉肚子,胃痛,面如死灰,身体僵硬,看管人员看他可怜,有时候给他一点点鸦片,但并没有让他全吃下去,而是逐渐减量,最后为了帮他戒除鸦片,一丁点都不给,孙殿英没有了鸦片,整个人就像个死人一样,日渐消瘦,苟延残喘了几个月后,在冬天病逝在看守所里。

孙殿英一生受尽争议,从一个小混混一步步变成了军阀,还是很有传奇色彩的,不过他的结局却不由得让人唏嘘了,没有任何人杀他,他却自己被鸦片害死了,真是让人想不到!你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原创:小聪历史客栈,喜欢可以关注我哦!

东陵大盗孙殿英是怎么样死的?

孙殿英是个麻子,但是此人“脸麻心不麻”,做事狠辣、“奸滑”,生存能力一等一。

在其58年的生涯里当过土匪,投靠过军阀,盗过慈禧和乾隆的大墓,打过日军,当然,也和解放军干过架。

这么丰富的经历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盗了慈禧和乾隆的墓。有人说,盗墓者大多不得好死,那么,盗了清朝东陵的孙殿英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事我们从头说起。

1、盗墓

孙殿英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当了军阀张宗昌的下属,立了不少功劳,于是,张宗昌给孙殿英给了个军长当。

在孙殿英看来,那个年代,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辗转各地之间,孙殿英发现蒋介石的拳头更大,于是孙殿英就上了蒋介石的船。

蒋介石多厉害啊,让孙殿英上了船不说,还让孙殿英去剿匪,至于剿匪的钱,大部分就得靠孙殿英自己筹措了。

孙殿英一边骂着娘,一边开始想办法筹措钱了,但实在是难以快速筹到。恰好,经过东陵时,看见了东陵的富丽堂皇,想到自己祖宗(孙承宗)被多尔衮所杀,想到自己父亲被清政府关到监狱死得莫名其妙,这在孙殿英心中形成强烈反差。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孙殿英下定决心:他娘的,干它一票,把慈禧老娘们的墓盗了。想到了,就去做,孙殿英带着队伍,打着“训练队伍”的借口把慈禧墓给盗了,里面果然财宝众多。

杀一个人是杀,杀两个也是杀,顺便,孙殿英把乾隆的墓也给盗了。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全国各地的讨伐声阵阵传来,当然,主要是满清后裔。孙殿英一看情况不妙,赶快开始进行各种疏通,财宝送了不少出去,才获得安宁。

自然,队伍的剿匪钱那是有了,只是“东陵大盗”四个字背到了他身上,再也去不掉了。

2、抗日

孙殿英各处打点,人马未受损,盗墓的主要指挥官谭温江也从狱里捞了出来,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中原大战,孙殿英作为军阀阵营一员,和蒋介石的队伍打起了对攻战,无奈打不过。于是,和冯玉祥、阎锡山都到了蒋介石麾下了。

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省,汤玉麟弃城逃跑,留下万千骂名。而,孙殿英在热河保卫战中,与日军在赤峰进行了七天七夜的对战,虽然最后胳膊没拧过大腿,但英勇抗日的精神,让很多人开始重新打量孙殿英。

这次赤峰抗日战役,是孙殿英人生当中最灿烂的一幕,让无数国人举起了大拇指。

全面抗战时,孙殿英仔细观察形势,审时度势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抗日也没有那么投入了,一度和国民党很火热,一度和八路军关系也不错,有时和日本人也来回周旋。为什么孙殿英变成了一个“狡兔三窟”的人?

原因很简单,在和蒋介石、冯玉祥等打交道的几年,他的处境险象环生,曾经差点被蒋介石干掉,而且他的新队伍是全面抗战爆发前才拉起来的,感觉重新建立队伍不容易,因此他不再全力抗日了,他开始“耍滑头”了。

日本人也不傻,看出这孙殿英是个滑头,争取不过来,于是动了真格,在出动20万人进攻太行山区时,把孙殿英部包围了,怎么办?打是打不过的,可能会死得渣都不剩。看着这帮兄弟,孙殿英举了白旗,投降了。

投降后的孙殿英,就此成了日伪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副司令,驻扎在新乡,但名是挂上了,打仗却很不卖力,避重就轻,“偷奸耍滑”。

3、陨落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孙殿英又投降了国民党,成了国民党先遣军。那时,内战还没有打响,孙殿英趁此时间大做黄金买卖,发了一笔不小的财,在他看来,都是中国人了,有事好商量,挣钱要紧。

谁知,1946年内战还是打响了。1947年春天,解放军围攻河南汤阴,本来孙殿英还在全面抵抗,只是,实在不是对手,很快,孙殿英就被俘虏了。

在监狱里,有人问起为何投降日本时,孙殿英大骂蒋介石,说自己投降日本,是经过蒋介石允许的,那是蒋介石的安排。

蒋介石允许没有不知道,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没有收拾孙殿英那是真的。

刘伯承对于这个国民党高级军官进行了召见,并说道:“你抗战前半段做得还是不错,只是后来做得实在不好。”

孙殿英在狱中,待遇还是不错的,还安排了一名警卫员看护他,给予他帮助,但是,孙殿英实在不适应监狱的生活,主要是以前抽大烟,大烟断了后身体招架不住了,各种情绪和烦躁,解放军为此专门安排了医生辅助治疗孙殿英的身体。

但是,58岁的身体还是没抗住,在1947年秋,一命呜呼了。

在病重的时候,孙殿英曾经说道:“还是共产党好,我做了很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共产党的事,共产党人既往不咎,宽洪大量,比蒋介石不知好了多少倍……”

看来,孙殿英还是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客观的评价。

纵观孙殿英的一生,说他不好,他曾经认真抗过日,对自己的部下也相当不错;说他好,他又曾经降过日,也曾经盗过别人祖宗的墓。

好在,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还是很有出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授,也做过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最有意思的是,孙天义还是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仿佛,他在用自己的行动为父亲曾经的“不当举动”不断赎罪……

东陵大盗孙殿英是怎么样死的?

病死的。

孙殿英,河南永城人,外号孙大麻子,出身贫寒。在他还小的时候,他爹因为替邻居出头和满人抬杠,被活活打死在牢房里,导致孙殿英对清政府有非常强烈的仇视心理。

孙父死后没人管儿子了,孙殿英便整天和市井游侠儿为伍,加上他脑子活络会来事,慢慢就走上军阀道路。

起初,他投靠毅军姜桂题部,后来见姜桂题不行了,就转投镇嵩军。再后来,刘镇华的镇嵩军也不行了,他就先后投靠了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张宗昌的直鲁联军。

从其反复跳槽可以看出,孙殿英这个人就是典型的军阀性格,谁胳膊粗,他跟谁。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在山东击败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后,北伐军的兵锋直指北京。

奉系张作霖迫于压力,宣布退出北京,撤回东北。张作霖出关前,严令奉军把守山海关及各隘口,拒绝让直鲁联军出关。孙殿英因此就被迫留在了河北。

后有中央军追击,前有奉军阻拦,孙殿英无奈之下,只好被中央军收编,混到了一个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长的职务。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二军的番号,国民政府先后给过建国豫军、建国湘军以及黔军。也就是说,这个番号是专门用来应付杂牌部队的。某部队得了这个番号,通常不久后就会被遣散或者重新编练。而孙殿英得了这个倒霉番号,即表明蒋介石对他并不信任,蒋抽出来手,就会裁撤掉他的人马。

↓溥仪手绘《杀孙殿英图》

当时的尴尬境遇,孙心知肚明,所以他在调防天津蓟县后,便打起了盗东陵的主意。在他看来,满人与他有杀父之恨,并且他反正也会被遣散,不如趁现在干一票大的,先捞点钱财了再说。

1928年7月,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马兰峪的清东陵,遂即,他指挥部队盗掘了东陵。

盗掘东陵后,孙殿英一开始想独吞。但是由于孙部人马在销赃过程中先是被北平卫戍司令部截获,此后又先后被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和天津警备司令部截获,一时间举国舆论骚然,孙想瞒也瞒不住了。

文化届和满人、旗人团体,以及逊清皇室上告到蒋介石那里,要求严惩。

孙殿英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便带着盗掘来的财宝找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第六军团总司令徐源泉,希望其为自己撑腰。

徐源泉听说这事后,气的要死,一方面他恼火孙殿英不经请示就闯这么大的祸,让他非常被动;另一方面,孙殿英捞了这么多的宝贝,他居然没有主动孝敬自己。现在闯了大祸才想到自己,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不过,孙殿英毕竟是带了财宝来的,再加上孙殿英也是自己的部下,所以徐源泉就还是叫人捎信给孙,让他“下大本钱,打点各军团长、各军长,不被群起而攻之”。

孙殿英是个人精,徐的意思他明白。所以从1928年8月开始,孙便到处托人,并在朋友的引荐下,在天津见到了戴笠。

见到戴笠后,孙将乾隆自戴的朝珠送出,戴笠欣然接受,并且还指点孙殿英,应该尽快向蒋先生、孔祥熙、宋子文送礼。孙心领神会,连忙从东陵赃物中,将乾隆的九龙宝剑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也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

另外,慈禧陵中的翡翠西瓜,戴笠替孙送给了宋子文;慈禧的夜明珠,戴笠替孙送给了宋美龄;两串朝鞋上的宝石,戴笠引荐孙殿英,亲自送给孔祥熙和宋蔼龄。

从南京回到北平后,孙又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搞定了阎长官。(阎锡山是当时华北方面的最高军政长官)

自此,国府高层方面,算是被孙殿英的“大放血”给稳住了。

事后,虽然南京法院召开了关于东陵盗宝的审判会,但是由于当时中原大战在即,蒋介石急需用人,因此孙殿英盗东陵的事,就被蒋给压了下来。

不过,蒋替孙压了盗东陵一事,孙殿英却不领情,他觉得蒋介石以后肯定会收拾他,因而在中原大战前夕,他就又一次跳槽,投靠了阎锡山。

孙殿英跳槽到反蒋联军后,把蒋介石气了个半死,蒋遂即调集九万大军围攻孙殿英,发誓要灭了他。孙不敌中央军,被打的全军覆没,几乎是只身一人逃离前线。

逃回后方后,孙殿英收拢残部后,几个月后又拉起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

1930年11月4日,中原大战结束,由于蒋介石为了拉拢张学良参战,将黄河以北全部允诺给张学良。因而当反蒋联军溃散后,便纷纷抱张学良的大腿。孙殿英也一样,他托人找张学良要番号,张学良为了控制华北,打压阎锡山和冯玉祥,便收编了孙殿英部,给了他一个第四十师的番号。自此,孙殿英又摇身一变,成为东北军的师长。(后来升任第十一军军长)

半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攻陷东北并将兵锋直指热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孙虽是个军阀,但这个道理他也明白。所以热河抗战开始后,他便率军参加了战斗。

在热河抗战中,孙殿英率部和来犯日军血战十七昼夜,最终战败,撤到了察哈尔。不过临撤退前,孙殿英也没有亏了自己,他趁着时局混乱之际,武装吞并了东北军汤玉麟部的两个骑兵旅和一个步兵团,使部队发展到了七万人。

又过了一年,察哈尔抗战爆发。当时由于张学良下野,孙殿英无人约束,蒋介石为了杜绝他跟吉鸿昌率领的察哈尔同盟军联合,便任命他为青海屯垦督办,令其率部离开察哈尔,前往青海屯垦。

孙殿英当时无处可去,蒋让他去青海,他以为自己能去青海当土皇帝,于是他便带着七万大军去到了青海。

结果这一去,他就全军覆没了。

当时青海,已经有地方军阀了,即所谓的西北四马。蒋介石让孙殿英去青海,明显就是借刀杀人,让孙殿英和四马内耗。(四马即青海马步青、马步芳,宁夏的马鸿宾、马鸿逵四人)

所以,四马在接到中央的明令后,直接就违抗了命令,跟孙殿英大战了一场。

这一战下来,孙殿英的七万杂牌被四马的四万精锐马家军打的损失惨重,孙率残部打算退回察哈尔时,又被阎锡山拦住了退路,被迫缴械后,阎才放了他一条生路。

事后,蒋介石趁机撤销孙部番号,孙殿英逃亡太原隐居,他的残部被晋绥军收编。

在太原隐居一年后,华北风云突变,由于日军在华北咄咄逼人,时任平津最高军政长官的宋哲元邀请孙殿英到北平任保安司令。孙殿英因此咸鱼翻身。

七七事变后,孙被委任为冀北民军司令。由于当时二十九军撤走了,平津一时无主,孙殿英便重操旧业,收容了大批由北平溃退下来的士兵、警察、土匪,很快又发展到四千人马。而后,孙殿英脱离了宋哲元。独自撤退到冀南山区发展,队伍很快就扩张到一万多人。(孙殿英特别能拉队伍)

1938年,经老朋友经戴笠引荐,蒋介石亲自面见孙殿英,并授其暂编第五军的番号,孙殿英因此又得到了中央的正式委任。

回到部队后,孙殿英把部队从河北撤到了黄河以南,并投靠庞炳勋。在庞的庇护下,孙殿英在河南混的是如鱼得水。他既抗日,但和日本人又有来往;既帮八路军解决服装弹药,但又和八路搞摩擦。他在他的军部附近开设了三个招待所,分别招待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被时人戏谑为“狡兔三窟”。

不过,这种好日子在1943年到头了。

↓庞炳勋(前左)、孙殿英(前右)与日军合影

1943年,日军20万人围攻孙殿英。孙殿英部四面被围,此时他的军阀本性发作,居然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

后来,他为了给日本人立功,又设计诱降了庞炳勋,让自己的老上司也当了汉奸。

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于要用人,国民政府没有追究孙殿英投日的行径,而是继续对他委以重用,让其担任第三纵队司令,进攻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八路军。孙殿英领命后,抓民夫,拆民房,构筑工事,与八路军多次爆发激战。

1947年春,中原解放军围攻孙殿英,孙据险抵抗,但他哪是中野部队的对手。所以孙在抵抗了一个月后,被解放军俘虏。当时,中野领导考虑到孙殿英在抗战期间有功,便没有杀他,而是把他解送到河北武安县战俘营看管。

在战俘营中,孙殿英一度企图越狱,未得逞。因而精神沮丧,抑郁寡欢,再加上他长年有吸鸦片的习惯,有烟后痢。这在当时是绝症,几乎无药可医。所以,最后孙殿英便死在了监狱中。

东陵大盗孙殿英是怎么样死的?

野史正史众说纷纭,但历史传至今天本就不会绝对正确。我们更多地应该从历史人物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上面做分析。大多说法讲他是吸毒过度,最后病死。其实并不准确,吸毒纵然对身体危害大,但也不能作为他死因的导火索,充其量是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什么起初会得出吸毒致死这样的推论呢?

在鸦片战争时期,死于鸦片的人不计其数。他们最后都是形体瘦弱,面色枯黄,精神颓废,一步步消耗掉自身精气神而死的。

再看看孙殿英,1947年的春天,解放军围打汤阴,打了胜仗,抓了孙殿英送到河北武安县战俘营。

孙殿英这下可就受不了了。自从当上军阀,他就过着锦衣玉食,受人服侍的日子,哪里受得了战俘营里的粗茶淡饭?更何况,此时他已深受鸦片荼毒,少食一两天都生不如死。

为了能早些出战俘营,他抱有一丝侥幸,在营中大骂蒋介石,希望能讨共产党欢心并被放出去。

“蒋介石,你这个资本主义的走狗!我若不是为了……又怎会被关在这里受苦!”

一天天的,孙殿英仿佛不知疲倦。一名看守员无意中听到,产生了好奇心:这“东陵大盗”是不是与蒋介石有什么深仇大恨?

他投入国民党为蒋做了不少坏事,也给自己牟利就看那两次轰动一时的盗墓活动。他赚个满钵,却一点处置也没受,行事也真是圆滑,现在又骂蒋介石,好蹊跷!按捺不住心里的疑惑,看守一问这才明白。

原来孙殿英根本不是为了所谓的家国大业去当的军阀,也不奢求什么乱世有所作为。

他起初甚至还反对过国民党呢,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互相利用。其实孙殿英是一个看风头做事的人,曾经换来换去跟过十几个人做事。

表面上他是为国民党打仗的军阀,其实他私底下一直利用自己的地位,谋划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盗东陵是他早就计划好的!也是他的最终目的之一!他仅仅是为了皇陵里数不尽的财宝?不不不,他当时在国民党已有一定地位,哪里谋不到财?虽然当时国民党非嫡系部队穷的揭不开锅,很多军饷都要自己去凑。

虽然也有人盗墓,但是孙殿英的盗墓不仅仅是为了下面的财产。盗墓风险大,一旦去盗墓,地下不安全地上也不安全。如果不是因为仇恨,怎么会这样冒险呢。

是的,孙殿英的祖上与清朝皇室有些渊源。他的先祖孙承宗是明朝末期的的内阁大学士。

在清军入关时曾奋力反抗,可还是敌不过善战的满族人。最后被列入前朝叛臣,残忍地杀害了,这是其一。

其二,他骨子里其实算是一个爱国的人。所以才会那样厌恶奢靡,贪腐,一步步葬送了清朝的慈禧。在最开始,日军侵华辱华的时候,他到处结交朋友,其中不乏国民党的人。利用这层关系,他也成了国民党编排军。但是只不过是底层,没几个人注意他。

可是他生性贪婪,妄想得到更多权利,为提升地位,他铤而走险,提早实行了倔东陵的复仇计划,盗出的财富大多送给了国民党的军官。

自此他平步青云,可也因为盗墓,外界对他评论很差。

起初他想补救,带领兄弟们积极反抗日军的攻势,可谁知是寡不敌众,再加上迫于时势下的无奈,最后还是没撑住。

他们四处搜刮了些兵器,也没想太多就应战了。结果打到一半,其中有些人就感到力不从心,想要逃跑。最后他看准机会,收了两个骑兵旅。可惜在后来的战争中,孙殿英还是投降了。抗日英雄一朝变成了日本汉奸,这也真是戏剧性的转变了。

在狱中,孙殿英一点儿也不老实,用以前搜刮的钱财贿赂日本军官。

因为他不想一生都待在这里。一入东陵,掠夺财富,报仇雪恨带给他的快感并没有让他满足。

他在营中想着如何出去,后来的汪伪政府排了两名擅长沟通的手下私下拜访了日军,找了些关系把孙放了出来。

此时的孙殿英已经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走在街上也遭人唾弃。为了寻找庇护所,他没怎么想就接了汪伪政府抛出的橄榄枝。后来伪政府败落,孙殿英凭着钱袋关系,加之二次入东陵又敛了不少财,重新恢复了蒋介石编排军的身份。

一直到了后来解放战争,孙殿英再次被捕。在日军战俘营他可以贿赂军官,日子过得不算艰难,但他被解放军抓获后就不一样了。

由于他在营中“改过自新”的话语,共产党员为他安排了戒毒,要使他彻底脱离这些恶习。

根据历史记载,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就是再艰难的戒毒,孙殿英也熬过来了。

可他当时并没有真正悔改,表面很配合共产党的整改工作,私下还是在想法子出去。

在看守所里待了一段时间,他观察到解放军严谨清廉的工作态度,知道贿赂他们只会适得其反。

他和看守套近乎,希望看守能帮他散些消息出去,好让家人来救他。没想到看守识破了他的诡计,根本不愿意走漏他的一点风声。

这下孙殿英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靠自己了。

于是,自视过高的他开始谋划越狱。在他眼中,共产党势力虽不容小觑,可财力远不如国民党。

看守所建筑得也没有日本鬼子的牢固,反而就像一个平时生活的地方。

在摸清了看守的作息时间后,他每天静观其变以待时机。运气比较好,时机来得并不算太晚。

一天,共产党一次小规模战斗胜利的消息传到了看守所,看着欣喜的看守员们,孙殿英估摸着晚上他们应该会好好庆祝一番。

于是等到夜晚,孙听到看守摆桌椅吃饭的声音,抓起狱中的小饭桌向通风窗狠狠砸去。

几乎费了他全身的力量才将窗外围的木质挡板砸开。

孙殿英狂喜,凭借臂力和弹跳力艰难攀上了窗。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窗外的一切让他傻了眼由于动静实在是太大,引来了看守人员的警觉。还没出去门,就被看守人员按倒在地。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逃跑的事情,又加大了看守的力度。

这下孙殿英只得老老实实地待在所里,彻底断了出去的念头。

经过了这件事,孙殿英积极配合共产党的改造。可他经过毒品十几年的荼毒,早已形如枯槁,眼神呆滞,没了精神气,不久就患了烟后痢。

共产党请了医生来给他医治,可医生判定他病入膏肓,再也无救了。

在那年的秋天,他就身衰力竭而病逝了,死前,他还喃喃:

“我倔了别人的墓,当了汉奸,被关在战俘营受罪,还是有人想要我死,老祖宗啊,我是为了给你们报仇,这些我都认了,可我一生的罪孽,谁来替我赎……”

东陵大盗孙殿英是怎么样死的?

古人认为,挖人祖坟是折阳寿的事情。孙殿英盗挖了清东陵,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孙殿英剧照)

孙殿英没读过什么书,但他为人豪爽,又颇有机谋,自幼便与无赖流氓为伍。

长大后,不甘做平庸小兵的孙殿英,先是自立山头做了土匪。后来,他看到军阀混战,于是又带着队伍,投靠了河南陆军丁香玲。

孙殿英先从副官干起。凭着机智灵变,在取得丁香玲的信任后,得到提拔,成为挂名营长。此后,他便有意扩充势力,到直奉战争时期,队伍已多达到数千人。

当时军阀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军阀混战中谋生存的孙殿英,一向信奉“胜者为王”,因此他改投过多家门庭。

起先是投在直系军阀将领憨玉昆的名下。后来憨玉昆和国民军胡景翼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憨玉昆战败。于是,孙殿英又改投国民军副军长叶荃部。再后来,孙殿英又带着队伍窜到山东一带,被奉系军阀张宗昌收编。奉军战败后,孙殿英在蒋中正的策反下,又投靠了国军。

每次战败后,孙殿英便投靠打胜仗的强者。这样一来,他借助对方的势力,一方面扩充队伍,另一方面也是官运亨通,步步高升,最终升至军长。

孙殿英的队伍被蒋中正收编后,却遇到了一个足以使他的军队散伙的难题,那就是蒋中正瞧不上他的杂牌军,根本不提供武器和军饷。但打仗的时候,却忘不了他。

面对这种境况,孙殿英很无奈,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靠打家劫舍,来勉强维系部队开支。正因如此,孙殿英的队伍名声很臭,民众影响很恶劣。

正好,此时由于奉军溃败,部分残军积匪逃到了马兰峪,打算盗挖旁边的清东陵。

(清东陵)

国民军得知后,便命驻扎在蓟县和遵化一带的孙殿英部队负责剿匪。

孙殿英对付几个残军积匪,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随后特却也监守自盗,挖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

孙殿英这事,立刻闹得全国皆知。满清遗老们气得暴跳如雷,一再联名要求蒋中正务必正法孙殿英,并追回所葬物品。全国人民也看不过眼,觉得这事做得缺德,因此强烈要求国民政府要严惩孙殿英。

按说,孙殿英这是摊上大事了。

然而孙殿英极懂得送礼之道。他在盗挖出来的文物中,挑了一批珍贵的,把国民政府高层官员打理了一番,竟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随后,孙殿英靠送礼,一路官运亨通,被委任为安徽省主席,同时担任第五军军长。

不过,尽管蒋中正待他不错,但在随后的中原大战前夕,孙殿英见冯玉祥等结成势力强大的反蒋联盟,立刻投靠了冯玉祥,并向蒋中正倒戈相向。

孙殿英虽然始终没有做成势力强大的军阀,不过由于他一直做墙头草,居然在军阀互碾的残酷环境里,存活了下来。

孙殿英也干过英雄的事。

中原大战后,孙殿英归附到张学良手下,成为41师师长。

时逢抗战爆发,占领东三省的日本人集结兵力攻打热河。孙殿英接到张学良命令,增援驻守在热河的东北军汤玉麟和万福麟的部队。

然而,汤玉麟和万福麟的部队,在日本人的猛势攻击下,根本就不是对手,被日本人打得溃不成军。

(张学良旧照)

孙殿英听闻后,加速行军,刚抵达赤峰便遇到了日本人的队伍。

当时孙殿英的部队所用的武器,大大落后于日本人的武器。面对日本人的重装部队,孙殿英亲自督战,指挥部队奋勇厮杀。

当时,赤峰城中的百姓对孙殿英的部队非常热情,不光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粮送水,还自觉组织起来参加抗战。就连妇女们也自发地组建了救护队,帮助救护伤员。

孙殿英见此,大为感动,在城中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大家深受鼓舞,将士士气大振。众人齐心协力,与日本人激战7天7夜。此后,孙殿英担心城中百姓受难,又退到城外猴头沟一带,继续阻击日本人。

由于没有援军,再加上战备上处于劣势,孙殿英的队伍在抗战中损失惨重。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孙殿英只得退到察哈尔一带。

尽管孙殿英没有打赢,但由于他有力地阻击了日本人,给国人抗日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因此时人对他称赞不已,夸他是抗日英雄。

1943年,日本人再次与孙殿英交手。

这次,孙殿英又恢复到了他一贯的投机作风,选择了投降,做了日本人走狗。此后,孙殿英数次配合日本人攻打抗日分子,并策反抗日将领,与他一道鞍前马后为日本人服务。

1945年抗日胜利后,孙殿英再次倒戈,立刻向蒋中正投诚,被改编为新军第四路军,成为内战的先遣部队。

1947年,在汤阴解放战中,负隅顽抗的孙殿英,最终败下阵来,被我军俘虏。

孙殿英先被关在中野指挥部。由于他作恶多端,我军中很多人都想给他吃点苦头,教训教训他。

孙殿英也担心我军会跟他算总账,所以天天在监狱中大骂蒋中正不仁不义,并声称他投降日本人,全是受蒋中正指使。目的是打进日本人内部,好实现“曲线救国”的计划。

其实,孙殿英是多虑了,当政府把他转到河北武安战俘营后,曾特别交待,要大家特别优待孙殿英。毕竟他在抗日战争初期,还是做过贡献的。

不过,此时的孙殿英由于长年吸食鸦片,再加上精神抑郁,身体出现了不少毛病。

政府一边请医生为他调理医治,一边想办法帮他戒掉鸦片。但是,身体虚弱的孙殿英却因为受鸦片侵蚀太久,引发了难以治愈的烟后痢。尽管政府为他请医问药,然而还是没能挽回他的性命。

(参考资料:《孙殿英的最后结局》)

东陵大盗孙殿英是怎么样死的?

孙殿英虽然干了不少大事,但是,他的出名确确实实因为盗墓,他盜的是慈禧太后的陵墓,所以,“东陵大盗”这个名字,比孙殿英这个真名更响亮、传播更远。

因为盗掘慈禧陵墓,获得冯玉祥夸奖

也许有人觉得,孙殿英盗墓,是不是很晦气?

孙殿英自己不这样想。

孙殿英自己认为盗掘慈禧太后的陵墓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甚至可以和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相提并论。

第一个原因:同态复仇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清人用武力打入关内,屠杀很多汉人。

统治稳定后,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大兴文字狱,空前绝后。

当时,清朝统治者网罗罪名,滥杀无辜,无数文人学士丢了性命,还没想起来什么原因。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有一些文人学士已经死亡多年,也逃不脱被伤害的悲惨。

吕留良、戴名世等人,已经死亡很长时间了,还是被残暴的清政府挖坟开棺,并将他们的尸体枭首示众。

孙殿英信佛,知道很多佛经名言,其中有一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孙殿英决心对清朝统治者“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就是实施同态复仇。

因为清朝挖了很多汉人的坟墓,所以,孙殿英要为汉人报仇,也要挖开清朝统治者的坟墓。

第二个原因:充实国库

人人都知道清朝统治中国268年,从汉族百姓身上搜刮的财富无法统计。

并且慈禧太后陵墓中的奇珍异宝更是传说得满城风雨。

据说慈禧太后陵墓中有“翠玉西瓜”、“玲珑宝塔”、“血玉珊瑚”等等宝贝,还有无数珍珠、金器、玉器。

这些宝贝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最美的传说是:慈禧太后尸体的嘴中含有一块夜明珠,这块夜明珠能让人的尸体永不腐败。单单这块夜明珠的价值就是无法估量的。

当时,孙殿英表示,之所以挖开陵墓,就是要让这些收藏在坟墓中的财货,用于现实社会中进行流通,发挥它们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够增加国库的收入。

第三个原因:革命灭清

尽管很多人以为孙殿英盗墓纯粹为了获取珠宝,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但是,孙殿英却把自己的盗墓行为高度美化,甚至与孙中山辛亥革命相提并论。

孙殿英憎恨满清王朝杀戮他家祖宗三代,所以他要为祖宗报仇、要革满清的命。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末代皇帝溥仪和皇族赶出故宫;

孙殿英用挖掘坟墓的方式,革满清死人的命,彻底断绝满清命脉。

孙殿英掘墓,是为祖宗报仇,是为汉族同胞泄恨。

可能有人认为孙殿英没有这样伟大,但是,冯玉祥认为孙殿英确实值得称赞。

冯玉祥说过:孙殿英的革命精神值得佩服!孙殿英是好同志!在反对清朝这件事上,我冯玉祥干的是活的——驱逐溥仪;他孙殿英干的是死的——挖掘东陵。

盗墓投日,坏事做了不少

孙殿英是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孙庄村人,外号“孙大麻子”。

从小到大,孙殿英喜欢行走于江湖,广结流氓恶棍、军警胥吏。

从1922年到1928年,孙殿英从一个土匪头子,发展到被蒋介石收编,并被委任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

1928年春,国民革命军命令孙殿英率部剿抚马福田,因为马福田大肆盗墓。

历史很神奇,令人没想到,被命令守墓的孙殿英,为了筹措剿匪资金,却开始盗墓行动。

孙殿英炸开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

孙殿英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一批珍贵奇珍异宝,分别送给高官要人。

一柄九龙宝剑,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

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

孙殿英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1938年夏,在武汉,经戴笠引荐,孙殿英见到蒋介石。蒋介石授予他新编第五军军长,孙殿英感激地称呼蒋介石为“再生父母”。

孙殿英和日本人也有来往。

在新五军军部附近,孙殿英开设了三个招待所,分别招待国民党将领、八路军和日本人,可谓“狡兔三窟”。

1943年4月23日,日军将孙殿英部防地四面包围,孙殿英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和平救国军”,配合日军多次和八路军作战。

日军要孙殿英诱降庞炳勋。

孙殿英知道庞炳勋抽惯了自己特制的烟膏,必然会派人到镇上购买烟土,因此将庞炳勋诱捕,庞炳勋也投降日本军。

日军任命庞炳勋担任“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孙殿英任副总司令。

抗战后为蒋卖命,最终病死于战犯收留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孙殿英主动向蒋介石投诚。

孙殿英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先遣军”,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积极打内战。

孙殿英天生喜欢做生意,他利用国民党的运输飞机,大做黄金买卖,发了一笔财。

全面内战爆发后,孙殿英为蒋介石拆民房、抓壮丁,修建军事工程。

1947年5月1日,人民解放军占领河南汤阴,孙殿英被俘。

解放军把孙殿英解送到河北武安县战俘营。

在战俘营中,孙殿英经常破口大骂蒋介石,骂蒋介石不仁不义。

刘伯承将军审讯孙殿英,孙殿英供认:自己投降日寇,都是蒋介石秘密命令的。

共产党确实非常宽宏大量,没有紧抓孙殿英过去的恶行不放,而是特地安排一名卫士,照顾孙殿英生活。

孙殿英刚开始劳动比较积极,但是,后来企图越狱,没有得逞。

对前途彻底失望,孙殿英精神沮丧,整天到晚郁郁寡欢,基本上精神崩溃。

吸食了几十年大烟,孙殿英患上了烟后痢,这在当时属于不治之症。

因为鸦片毒素长期侵噬人的身体,吸食大烟的人自身抵抗力基本上丧失殆尽,所以烟后痢是一种十分致命的杀手。

孙殿英日渐消瘦,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安排医生为孙殿英治疗疾病,孙殿英深受感动。

临死前,孙殿英声泪俱下地说:我对不起民众,对不起共产党。共产党宽宏大量,比蒋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

1947年秋天,“东陵大盗”孙殿英因为遭受多种疾病折磨,无法医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58岁。

“东陵大盗”孙殿英一生经历坎坷奇特,经常更换主人,依靠过蒋介石,投降过日本人。

“东陵大盗”孙殿英一生精于工计,盗过陵墓、贩卖黄金,赚取金钱无数,但是由于染上抽大烟的恶习,最后因为吸食大烟遗留下来的疾病,痛苦不堪、死于非命。

图片选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