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去世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对此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徐志摩是陆小曼的第二任丈夫,陆小曼也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美丽多情的佳人遇到了才华横溢的诗人,爱情之火迅速燃烧,当时两人的婚姻曾经轰动一时,即使不被别人看好,可还是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一起,徐志摩一生追求爱情,可是并没有和陆小曼白头到老,婚后因为二人价值观不一样,时常有争吵,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噩耗传来,陆小曼悲痛欲绝,那徐志摩去世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呢?
在徐志摩逝世后的一个月,陆小曼写了一篇情深意切的悼文《哭摩》,字字如泪,如泣如诉,将自己对徐志摩的爱化为了哀婉的文字。
以前的陆小曼是热衷于舞厅灯红酒绿的生活,在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彻底变低调了,再也没出现在以前那么热爱的娱乐场所,以前爱穿金带银身穿华服的她,也变得每天只穿黑色和白色灰色的衣服,从没见过她穿一件有红色的衣服,陆小曼把自己关在房子里,蓬头散发,也不洗脸,似乎一下子老了很多岁,她谢决所有的宾客,很少出门,很少与人来往。
为了治愈失去最心爱人的伤痛,为了打发寂寞的日子,陆小曼她心如止水,跟贺天健学画,又跟汪星伯学诗。她默默整理徐志摩的诗稿,仿佛这样可以看到徐志摩一样,然后出版志摩遗文,编纂志摩全集,陆小曼后半生大多以药罐子为伴,不再有心思涂胭脂水粉,憔悴不堪。
陆小曼很快花光了父亲留下的钱财,并且徐志摩去世的时候也没有留下积蓄,因为两人早就负债累累。所以后来陆小曼生活越来越拮据,她的钱已经维持不了她的生活,更要命的是她还吸食鸦片,就是在这个时候翁瑞午渗透到了他的生命中。简单介绍下翁瑞午,他是一位医术高超的推拿医生,又是一位画家,收藏家。
1938年,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六年后与长期为她治病的推拿医生翁瑞午同居。翁瑞午变卖了自己的家产古玩字画等,维持两人的同居生活,陆小曼和翁瑞午过了20多年的同居生活,直到翁瑞午去世,所以说翁瑞午陪陆小曼过了后半段的凄苦生活。很多人不理解,认为陆小曼忘记了和徐志摩的爱情,其实可能是陆小曼晚年一直生病,身体不好,需要翁瑞午照顾,陆小曼曾经说过她和翁瑞午并没有正式结婚,翁瑞午也没有离婚抛弃自己的发妻,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只有感情。陆小曼在翁瑞午死后就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作画上面。她在山水画方面很有造诣,两次入选全国美术展,现在画作还闻名于收藏界。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徐志摩死后,这位昔日上海最耀眼的名媛从此过上了平淡而清贫的生活,陆小曼半世灿烂,半世孤独,我认为她把女人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陆小曼是个敢爱敢作有真性情的女子。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身患哮喘和肺气肿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一代名媛香消玉殒。
以上是我对徐志摩去世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看法,大家看后有什么别的想法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徐志摩去世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对此你怎么看?
新月派著名的诗人徐志摩于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逝世,当时民国的整个文学界,都为其唏嘘不已,毕竟那时的志摩才34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尤其与他的表弟金庸2018年离世相比,确实是英年早逝。
但是徐志摩生性浪漫,写起诗来更是美妙绝伦,因此很多人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这位风流倜傥的徐公子虽已奔赴另一个世界,但是他依旧永远地停留在了很多人的心中。
民国名媛与才女同身的女人不少,陆小曼便是其中的一位,当然这也理所应当,毕竟陆小曼是徐志摩后来的夫人。可是那时的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尚且五年,不过29岁而已。
作为中国第一个签订离婚协议而娶陆小曼的徐志摩,想必九泉之下,也不会为这些封建礼法所禁锢,为陆小曼无法守节而失望。所以陆小曼完全可以改嫁,然后重新开始她的人生。
但是陆小曼并没有这样做,她一改志摩先生在世时奢靡之态,不再在各大交际圈露面,终日在家,素衣素容。她的这番改变,有人说是因为徐志摩失事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陆小曼在生活上大手大脚,每月经济不支,因此徐志摩每月都要奔波兼职教书,从而习惯坐便宜而危险性大的飞机,以至于最后在去林徽因演讲的地方,也坐的这种飞机。
还有人根据他们留下的文字猜测,便是徐志摩真诚希望陆小曼是一个安稳的女人,不为荣华所拘束。但是他对陆小曼的爱,也在于即便是陆小曼如此不成家,也是全力以赴去维持他们的生活,所以陆小曼痛改前非,变得内敛而不张扬。
但是追溯到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时候陆小曼家里的经济来源已经没有了,她只能靠写一些字画勉强维持生活。但是依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她早年由于和第一任丈夫王赓离婚,又为之进行打胎,落下了不能生育并且体弱的毛病。在志摩先生在世时,就请医生兼好友翁瑞午为她医治,结果为了消痛,却给她吸食了鸦片。
因此,陆小曼的后半生也没能摆脱鸦片的毒瘾,而翁瑞午也成为了那个陪伴了他三十年的男人,陆小曼与他同居,他来照顾陆小曼的一切,否则就陆小曼的开销而言,完全养不活自己,可以说这个男人只是他的一种物质依靠,没有爱情而言,只是一种像家人一般的感情,但是依旧是为人所不齿的,毕竟翁瑞午是有家室的人,并且一直也没有和夫人离婚。
而陆小曼也曾坦言,自己最爱的人是徐志摩,她后来在徐志摩离开的那些日子里,便每天看着他的遗像,思念他,并且隔几天就买几朵鲜花来祭奠他,因为他知道他的志摩是一个浪漫的人。
同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为他整理文稿和诗集,自己同时也把思念与追惜写在自己的文字里,如《哭摩》,这一点和徐志摩生前最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林徽因有点像,守着飞机残骸,整理诗稿,同时写下了著名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因此,陆小曼的后半生还是十分凄凉的,吸食鸦片让她失去了姣好的容貌,甚至连牙齿也早早掉光。与此同时,还背负着各种指责和骂名,每日只得以字画,昆曲解忧。所以后来陆小曼的画画技术非常好,得到了专业认可,还开办了画展。但是翁瑞午却先她几年而去,生活一度又陷入困境,只得自己又做起了图书管理员,勉强度日。
最终陆小曼还是在1965年与世长辞,膝下无儿无女,丧事由朋友和工作单位一起举办,并且在临死时身上的棉袄都是破洞,还是朋友为了让她体面地入殓,买了一件新衣。并且最后她想要和徐志摩葬在一起的心愿也没能达成,因为徐家父母压根就不承认这桩婚姻,在他们的眼里,那个徐夫人永远是沉默坚毅的张幼仪。
徐志摩去世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对此你怎么看?
谢邀,徐志摩风流成性,与张幼仪离婚后,追林微茵不成,便勾引爱玩,爱闹,自私随性,却天资聪慧,生就一副沉鱼落雁容貌的陆小曼,一个是学成不思报家恩的忤逆"番安才子",一位是不守妇道,只图身心欢乐的"才女金莲",臭味相同,一拍成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徐志摩害死了陆小曼!陆小曼的父亲是财政大臣,母亲是才女,家境不是一般的富足,她丈夫是警察厅厅长,如果不是徐志摩再三挑逗,"引"良为娼,如果不是陆小曼好玩成性爆殄天物的浪费上天赋于的智慧与艳姿,能使徐早夭陆少寡吗?徐的死陆悲痛欲绝,写下《哭摩》,然而仍没反思自立,依然浑噩渡日,加之吸毒,直至贫困病死。其间也有友人劝之助之,然,好言难劝该死的鬼,香消玉散,天道使然!
徐志摩去世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对此你怎么看?
因果论是唯一被西学和国学都一致认同的一个真理,这个“铁律”在陆小曼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凄凉的,这种凄凉甚至持续到了她死后。相比晚年虽病却荣、死后备受尊崇的林徽因,陆小曼晚年生活孤凄、死后竟致骨灰都无人认领。说来,这一切的果,都是陆小曼自己生生种下的“因”作用的结果。
陆小曼曾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名门千金,在父母的呵护下她按正确的模式成长成了“一代名媛”。长大后,父母包办下,她嫁给了高富帅军官王赓。但这手好牌,却终被陆小曼打了个稀巴烂。
女人的一手好牌被打烂,多数情况下都与感情有关,陆小曼也不例外。这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在婚内遇到徐志摩以后,如干柴遇烈火、清风遇玉露一般地,迅速沦陷了。两人出轨后,为了所谓的“爱情”,两人决定给王赓下套逼他离婚,为了成功离婚,陆小曼还偷偷地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
实际上,陆小曼一生的福报恰也是从这场“杀戮”中开始的。民国时期,即20世纪20年代,打胎技术并不成熟,加上陆小曼身体本身并不好,由于打胎失误,陆小曼失去了生育能力同时引发了包括心血管之类的一系列疾病,这无疑给她后来晚年的凄惨处境打下了伏笔。
以后,王赓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与陆小曼办理了离婚。一年后,陆小曼如愿与徐志摩结婚。然而婚后,徐志摩父母因为与陆小曼相处不来,一怒之下断了他们的经济资助。在这种情况下,原本,靠徐志摩薪水可以过滋润的陆小曼,却因过惯了奢侈生活,而不改洋气做派。
请保姆、请裁缝、请7司机、请厨师……当陆小曼已经跌入凡尘时,她却依旧想继续她公主的生活。这一切,都让徐志摩苦不堪言,于是,婚后的数年里,为了养“金凤凰”,他只得奔波来奔波去地挣钱。但即便这样,也经常满足不了陆小曼的开销。很多时候,徐志摩不得不跟前妻张幼仪还有好友翁瑞午寻求帮助。
最后,徐志摩终于死在了奔波来去的飞机上。原本,奔波并不会让人丧命,但为了省钱,徐志摩坐的是免费飞机,在当时,免费飞机的危险系数之高是超乎人想象的,但为了省钱,诗人去想都没想将它作为了最佳选择。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的人生终于再次由凡尘跌入了谷底。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徐志摩父亲资助无果的情况下,她选择了与有妻有室的多金男翁瑞午同居。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里,陆小曼都依靠他的接济过活,但此时的陆小曼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再过以前的生活了。这一次她终于开始素衣素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但这一切,终究太晚了。
如果没有翁瑞午的外遇,陆小曼的人生大概就这样终了了,但偏偏,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最终翁瑞午外遇了破产了。晚年的陆小曼,只得找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每月拿30块工资将自己养活。
这一段老年复出的经历,被很多人认为是陆小曼一生的最凄凉,但我恰恰觉得,这种生活虽凄凉,却比她依赖男人过活强多了。毕竟,这也算自食其力,比寄生虫不知高大多少倍。或许,相比与翁瑞午不清不楚同居的日子,此时的陆小曼才终于挺直了腰杆。陆小曼与翁瑞午
但死前最后几年的陆小曼,腰杆虽直,却丝毫没有了当年名媛的样子。因为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她的脸色越来越差,加上常年吸食鸦片,她的牙甚至都掉光了。这样一副模样,就连去拜访的人都唏嘘不已。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965年,她去世殡葬时,竟还穿着一件满是破洞的旧棉袄。赵清阁见状目不忍睹,便送了她一套新的绸衣衫裤穿上,如此,方得体面入殓。
离世前,陆小曼曾提出想与徐志摩合葬的愿望。但这个要求却遭到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的拒绝。
徐积锴给出的理由是:第一,陆小曼虽是徐志摩妻子,但一直不被徐家人,尤其徐志摩父亲接受。第二,徐志摩死前,两人关系已经几近破裂。第三,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一直与有妇之夫翁端午同居。基于这三点,徐积锴认为,陆小曼没有与徐志摩“死同穴”的资格。
当年,陆小曼的遗体被火化后,由于种种原因,加之陆小曼一生并未留下子女,陆小曼的骨灰一直处于无人认领的状态,不久后,竟致不知所踪。一代名媛,死后就此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魂野鬼,说来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但陆小曼终归还是幸运的,在她死后的第23年,即1988年,陆小曼的堂侄和堂侄女在给祖宗修墓地的时候,想到姑姑陆小曼死后还没有墓地,于是便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为她建造了纪念墓(衣冠冢)。
而这个墓碑上的照片竟还是陆小曼留着学生头时的照片,不知是因为时间仓促找不到其他照片,还是因为其他。总之,不管怎样,陆小曼最后总算是有了纪念墓了。 但陆小曼墓地自建成以来,一直少有人问津。
每年清明时节,与陆小曼曾同是徐志摩女人的林徽因墓前,前来悼念缅怀的人络绎不绝,而陆小曼的墓地,却总是荒草萋萋无人问津。
可叹,陆小曼与林徽因,同是民国著名美女、才女,都曾是徐志摩的爱人,陆小曼还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妻子。但两人的晚年和死后境况差别却如此之大,只能说:种啥因得啥果啊!
人说:今天的选择,才是决定明天的关键。当陆小曼宁可堕胎也要背叛婚姻时,当她选择婚后不顾现实也要过奢侈生活时,当她选择“安静(舒服)地待着靠男人接济”时……她的结局,就已经被注定。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大抵如此!
徐志摩去世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对此你怎么看?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陆小曼,一生从大富大贵,到贫困潦倒;从名满京师的名媛,到倍受质疑的再嫁,再到丧偶寡居,其一生大起大落、坎坷曲折。要了解她的后半生,还得从她的出生、婚恋说起。
一、陆小曼: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民国才女有人质疑小曼生活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那是因为小曼从小的生活太优渥了。
陆小曼父亲陆定,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陆定在财政部供职,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二十余年,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
母亲吴曼华,亦为名门之后。小曼的母亲先后生育了九个子女,但都中途夭折,最后只剩下了陆小曼一个,可以想见她的父母是多么的爱如珍宝,从小是多么的娇生惯养。
父母给了她最好的教育。陆小曼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大后更是多才多艺。16岁就精通英文、法文,还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弹钢琴,画油画。还富有朗诵和表演天赋,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人物,万众瞩目。
二、婚姻的幸与不幸小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作为名媛,陆家的门槛都被踏烂了,但陆父择婿很严格,直到一个英俊挺拔的青年才俊闯入他的视野。他就是王赓。
王赓比陆小曼大七岁,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后又转到西点军校攻军事。回国后供职于陆军部,任至陆军上校。 小曼父母对这个少年得志的青年非常满意,不到一个月就促成了二人的“闪婚”。并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陆小曼虽然嫁给了王赓,但并没有看上他,不过是她的父母相中了他。
那时的王赓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他是个粗线条的大男人,他希望妻子安分守己,但是他娶的是名媛,是曾经被无数人瞩目与羡艳的陆小曼。
王庚太忙了,他总有批改不完的公文、处理不完的公务。喜欢享受众星捧月的小曼怎会甘愿忍受繁华落尽的寂寞与荒凉?
小曼又回到了交际圈,纵然已经嫁为人妇,她仍是光鲜亮丽、万人追捧的社交名媛。
三、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陆小曼和徐志摩就在陆小曼终日以交际打发时光度日、生活毫无快乐之际,一位风流倜傥的诗人出现在了小曼的生活中。那人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和王赓同是梁其超的学生,他们是同门师兄弟。徐志摩出入王家不需要理由。
热情又多才多艺的小曼终于遇到了最懂她的那个人。但一个是有夫之妇,一个是有妇之夫,两人的情路注定要历经千辛万苦。然而礼教及各方的束缚无法阻挡两个深爱的人,在刘海栗等人的帮助之下,两人终于得以厮守。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徐家掐断了徐志摩的经济来源。从不知生活所苦的小曼,过惯了优渥的生活,仍然出入于社交圈,最初也为了缓解病痛,开始吸食鸦片。
徐志摩不得不上海—北京两地奔波兼职挣钱。一次次的劝说无果后,两人的婚姻出现了裂痕。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徐志摩收拾行李离开家,这一走,便是永诀。
三、一身愁病,一江清泪,昼夜长流:陆小曼,凄凉而宁静的后半生刚满28岁的陆小曼,面临着青年丧夫这一突如其来的悲痛变故,面对千夫所指的处境和生活来源的断绝,在极度的悲哀中她写下凄婉哀怨的长篇悼文《哭摩》:“我一定做一个你一向希望我所能成为的一种人,我决心做人,我决心做一点认真的事业”。
此后,陆小曼深居简出,素服终身。虽然和翁瑞午相伴三十年,但两人一直没有结婚,只是同居关系。 小曼说,她一生内心里都装着徐志摩。
徐志摩死后,她的后半生怎样度过的呢?
1.作诗、画画小曼请贺天健和陈半丁教她画画,汪伯星教她作诗。她用心苦学,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就已经成果显著。后来,经过不断的努力,陆小曼还成了上海画院的专业画师。目前存世的画作在百幅以上,分布于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博物馆等。
2.写作陆小曼还尝试写一些诗歌和文章,1946年,她又完成了近两万字的小说《皇家饭店》,这篇小说后来被编入《现代女作家小说散文集》,受到广泛好评。她的文笔清新优美。
3.编撰徐志摩文集,为徐志摩的文集写序言陆小曼拖着病躯继续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就是整理和编撰徐志摩所有的诗文信件。用忙碌来打发孤独的岁月,树立生活的勇气。
徐志摩去世后一个月左右,她就开始为他的遗作《云游》作序了。 1936年,《爱眉小札》问世。1983年,耗费陆小曼毕生心血的《徐志摩全集》终于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然而她最终没能亲眼看到。
1965年的4月3日,瘦到只剩一把骨头的陆小曼终于阖上了眼睛,追随徐志摩而去,享年62岁。
徐志摩去世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对此你怎么看?
问题问的是徐志摩遇难之后的事,那么之前的事就不去啰嗦了,咱就讲之后的是是非非。
首先要讲徐志摩的遗体从济南运回上海后,陆小曼见到的唯一遗物,是她自己创作的一幅山水画长卷。徐志摩把这张手卷随带在身,是准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结果中途遇难。陆小曼此后便一直珍藏着这幅画——而关于他和她之间的情感纷扰,公平讲谈不上有什么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简单讲:其实就是徐志摩看不中张幼仪,陆小曼也看不中自己的丈夫时任哈尔滨警察局长的王赓而已,结果最终徐志摩就抛弃了张幼仪,陆小曼则与王赓离婚,两人属于二婚,如此而已。
其次要说,徐志摩已经死了,陆小曼也没有为他守寡的道理,因为她是新派人物。
陆小曼有哮喘和胃痛的毛病,当初徐志摩曾为她遍访名医而不治,最终找到一个叫翁瑞午的人,通过推拿,让陆小曼的病痛得以缓和,因为这个缘故,徐志摩十分感谢翁瑞午,他俩交往也很投机。后来,当别人说闲话时,翁瑞午曾理直气壮地说:"我到这里,是志摩请来的!"
所以,徐志摩在世的时候,陆小曼与翁瑞午应该是正常的病患关系。
但之后,确实不一样了。其一是陆小曼曾说,按摩确实有效,但你不在的时候万一我发病的话,有什么办法呢?于是翁瑞午就让她吸鸦片。结果就是后来,她和翁瑞午两人,常常一起在烟榻上吞云吐雾。
徐志摩死后七年,陆小曼便正式与翁瑞午同居。你说陆小曼不对吧?还真的不对,因为翁瑞午也是有发妻的。当时很多朋友都劝她与翁断交,胡适就曾说,只要你肯断,以后的生活费用全我来。结果陆小曼说什么:“瑞午虽贫困已极,但始终照顾得无微不至,廿多年了,吾何能把他逐走呢?”
公正讲,徐志摩死了,陆小曼再婚,也确实没大错,有什么好指责的呢?她不是圣女,你们叫他民国名嫒,也是因为她漂亮时髦而已,又不是啥道德模范好人,所以,有什么问题呢?没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