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法西斯“强人”墨索里尼,为何在二战中出尽洋相?
如果我们谈及影响二战走向的各国巨头和大佬时,很多人都会想到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希特勒和裕仁等人,极有可能会忽略墨索里尼。甚至于,就是在轴心国阵营内部,他也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位,时常被视为纳粹德国的跟班和附庸。
事实上,在仔细回顾历史后,你会发现自己错了。原来墨索里尼非但不是希特勒的跟班,甚至还是他的导师和引路人,是法西斯主义的缔造者,是法西斯理论的实践者。
问题来了,作为一代法西斯“强人”墨索里尼,为何会在二战中出尽洋相?本着实事求是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为您解答这个疑问。
意大利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在罗马帝国衰落后就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先后受制于法国、西班牙和奥地利等国。在19世纪中叶以后,意大利成为为数不多尚未统一的国家,经常会遭到欺凌和排斥。
撒丁王国作为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封建制邦国,君主维克托·埃曼努埃尔二世也希望实现国家的统一。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他虽然深知自己的实力不济,但还是积极参战给英法摇旗呐喊,拼命讨好人家。
为了换取法国的支持,撒丁王国以老家萨伏伊和尼斯作为酬劳,终于击败了奥地利并夺取了伦巴第地区以及托斯卡纳、帕尔马和摩德纳等小邦国。1860年,两西西里王国发生农民起义,加里波第主动将获取的土地交给埃曼努埃尔二世,终于诞生了意大利王国。
到了1866年,意大利利用普奥战争的契机再次“选边站队”,因为坚定支持普鲁士而收获颇丰,成功获得了早就垂涎三尺的威尼斯地区。1870年,刚刚继位的埃曼努埃尔三世学着父亲那样也“押宝”,利用普法战争的契机又得到了罗马教皇国,终于实现了国家统一并且正式定都罗马。
当时的意大利王国虽然完成统一,但身份还是有些尴尬,说是一流国家吧,算不上;说是二流国家吧,又不甘心。随着欧洲局势的越来越紧张,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主的“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终于形成,埃曼努埃尔三世左右权衡后没有选边站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选择局外中立,直到同盟国败相显现时才对奥匈帝国宣战,成功混进了战胜国的行列中。不过,由于英法美三国联手施压,他们的主要诉求全部都落空,相当于是被戏耍了一顿。
在巴黎和会上一无所获,意大利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彻底失控了,加之封建残余势力和新兴资产阶级势力的作用,法西斯主义思潮得到迅速膨胀。埃曼努埃尔三世认为,这种思潮既能对抗工农运动,又能稳固自己的君权,竟然开始一味进行纵容。
作为极右翼势力的代表,墨索里尼迅速赢得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在米兰创办《意大利人民报》作为主阵地宣传自己的法西斯主义观点。不久后,他将“革命行动法西党”改组为“意大利斗争法西党”,还利用自己的理论素养发表了“法西斯宣言”。
1919年底,自以为稳操胜券的墨索里尼率领自己的政党参加意大利大选,竟然被结果啪啪打脸。看来,被法西斯视为杀手锏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所造成的仇恨还不够,民众们都不愿意再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
墨索里尼认为,自己通过正常选举掌控国家的计划已经难以实现,转而选择了更加激进和更加暴力的办法。于是,他开始鼓动社会各个阶层都发动游行、示威和罢工,迫使国王和政府进一步放宽对于法西斯的限制。
随着影响力的提升,墨索里尼趁乱组建了忠于自己的准军事力量——意大利志愿民兵,也就是“黑衫军”的前身。这些人大多是退伍士兵,抓住了他们对政府和现状不满的特点成功招入麾下,不断在各地制造暴力事件。
在墨索里尼的持续蛊惑下,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年人最先“沦陷”,成为了法西斯组织和“黑衫军”的支持者。眼见局势已经面临失控,意大利政府最终下令取缔这个非法武装并且派出军队进行镇压。
谁知,前去镇压黑衫军的意大利军队竟然支持了法西斯的主张,还呼吁政府能够进行和平谈判。凭借着这种畸形的支持率,墨索里尼更加不可一世,还公然威胁法克达政府尽快放权。同时,他向国王埃曼努埃尔三世公开喊话,呼吁对方解散现政府。
由于国王埃曼努埃尔三世继续默许法西斯势力壮大,墨索里尼变得更加“豪横”。在1922年10月24日,他开始率领法西斯党的支持者们公开夺权,高喊“进军罗马”的口号率众行进,奉劝沿途的军警们都放下武器选择中立。
10月29日,埃曼努埃尔三世终于不再沉默,邀请墨索里尼前往罗马进行会谈。很显然,法西斯党即将上台执政,但为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他还是在《意大利人民报》刊登了这则消息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在声势浩大的欢迎仪式后,墨索里尼终于抵达罗马并入宫觐了国王,正式接受了组阁的任命成为意大利新任首相。很快,他开始扩充军队、削弱民主和排除异己,大幅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1925年1月,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的合法政党,从而确立了自己“意大利独裁者”的身份。期间,面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意大利的对内集权和对外扩张都非常顺利。
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发动了针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由英法操控的国联虽然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但依然继续着绥靖政策。直到1936年5月,随着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意大利宣布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看到意大利扩张如此顺风顺水,德国的希特勒也不甘落后,很快就超越了自己的“导师”墨索里尼,在1939年9月1日通过闪击波兰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墨索里尼看到自己的“学生”如此了得,赶紧也跟上了脚步,目标选定在非洲,因为欧洲大陆的英法苏自己实在是惹不起。
即便是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北非战场,意大利也没有捞到多少实惠,接二连三上演着闹剧,被英军用一只手就打得灰头土脸。无奈之下,墨索里尼只得向希特勒求救,由他派出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前来收拾残局。
隆美尔出任北非最高指挥官后,很快就扭转了战场的形势,在托布鲁克战役后迫使英军大幅后撤。不过,由于意大利军队实在不给力,德军逐渐供应不济难以支持,主动退守到阿拉曼进行休整。
1943年7月,随着盟军在西西里岛成功登陆,墨索里尼政府受到严重的威胁,法西斯的支柱也开始难以为继。由于许多工厂和农田都遭到轰炸,意大利民众开始反思法西斯政权究竟带来了什么,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召见墨索里尼,宣布解除首相职务并由陆军元帅巴多格里奥接任。第二日,他就被新政府逮捕并且遣送到蓬察岛进行软禁,不出意外的话将在这里度过余生。
作为“学生”,希特勒虽然谈不上对墨索里尼有多少好感,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盟友消失,秘密制定了营救计划“橡树行动”。最关键的是,意大利如果倒戈加入同盟国阵营,德国的南方门户将会大开。
1943年9月,德军通过滑翔机进行特种作战,基本上没有遭遇过多抵抗就攻破了软禁墨索里尼的别墅并将其救走。之后,他在意大利北部的萨罗城“宣布复职”,成立了所谓的“社会共和国”继续参战。
从此以后,纳粹德国完全掌控了墨索里尼。如果说,他之前还算是希特勒的老师,那之后就完全是对方的傀儡和木偶了,甚至还不如“伪满洲国”的溥仪。只不过,这个傀儡也没有充当太久,因为德军深陷两线作战后早就自顾不暇。
1945年4月,盟军攻破了意大利北部的最后防线,“社会共和国”也危在旦夕。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墨索里尼带着情妇贝西塔紧急出逃,还打算取道米兰并跨过阿尔卑斯山后进入中立国瑞士。
不过,经过化装的墨索里尼还是没能逃脱,在前往阿尔卑斯的途中就被意大利游击队抓获了。第二天,他们被执行了枪决,甚至都没能被押回罗马接受审判。
依然不解气的民众,还将墨索里尼的尸体运往米兰当众,倒吊在洛雷托广场示众。不过,一些顽固死硬的法西斯主义者依然拥护他,甚至还在尸体被掩埋后盗挖出来隐藏在修道院中存放。
事件曝光后,意大利政府将墨索里尼的尸体移交给他的遗孀拉凯拉,并最终在1957年安葬于故乡普雷达皮奥。虽然曾经手握大权不可一世,虽然曾经罪恶滔天遭人唾弃,但最后还是家乡勉强接纳了他。@文史不假
一代法西斯“强人”墨索里尼,为何在二战中出尽洋相?
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个人野心和能力不相匹配。墨索里尼野心很大,但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既没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政治上也不得人心,必须失败。
二是国家实力与希望不匹配。意大利科技在欧洲国家中不算发达,军工薄弱,各方面的实力都一般,墨索里尼的很多想都超出了国家的实力,不可能实现。
三是国际战略环境的因素。在欧洲公认的强国是英、法、德,同为轴心国,有德国在前,基本没有墨索里尼说话的份。
一代法西斯“强人”墨索里尼,为何在二战中出尽洋相?
说墨索里尼是一个强人,其实也没什么太大毛病,和希特勒比起来,其实一般般,但墨索里尼绝对是一个枭雄,虽说他玩的比较菜吧。之所以说墨索里尼是个枭雄,其实很简单,能够爬到元首位置上的人,没有一个是白痴,如果你说墨索里尼是个白痴,那你大可以去试试,自己在当年能不能当上他那个官职。
二战时期,同盟国PK轴心国,轴心国阵营中,希特勒、东条、墨索里尼三个主力,墨索里尼就属于那种有眼光有战略,但是玩的特别菜的那种。他有强大的部队,但这个部队却是个纸糊的老虎,没有德军的韬略,没有日军的骁勇。然而,四处卖萌之下,意大利居然全身而退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墨索里尼还是个普通的意大利士兵,一战结束后,纠集了一百多个意大利老兵组建了“战斗法西斯党”,在他的蛊惑之下,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加入了法西斯党,并且墨索里尼在1922年进军罗马,成功夺取意大利政权。这个时候,你可以说墨索里尼是投机,但这个更直接体现的是他的野心、眼光、洞察力。
墨索里尼手下其实有一个非常强大装备还不错的意大利军队,意大利的陆海空军的实力其实是非常不错的,武器装备中,尤其是飞机在当时都是比较领先的,但是这仗,就是打不赢,入侵希腊,结果差点被人家赶到海里,尴尬不?还是希特勒伸出援手,20多天,解决了希腊。
其实说意大利军队不想打仗也没什么问题,主要是你看,德国之所以打仗,那是报仇,民众憋着一股子火,日本呢,军国主义教育几十年,开战顺理成章。德国、日本都是在长期洗脑之下,民众对于开战是强烈支持的,仗能打好,一点问题没有,那意大利算怎么回事?战前动员压根没起啥实质性的效果,而且,意大利战前国内生活是非常不错的,百姓安居乐业,这个时候你意大利对外打仗,谁愿意?
可以这样说,意大利人不想打仗,意大利高层,除了墨索里尼等个别人外,没什么太大野心。其实德国也是,德国最高统帅部也是没希特勒那么大的野心,但是他们依旧一丝不苟。而意大利则不一样,意大利高级将领们,对于打仗的医院根本就不强烈,打输也没什么以外。
另外,意大利内部其实矛盾重重,甚至1943年墨索里尼还被抓起来了,意大利内部把墨索里尼推翻了,然后又是希特勒组织部队去把墨索里尼救出来,重新组建了政府。
一代法西斯“强人”墨索里尼,为何在二战中出尽洋相?
个人观点,问题中的前半句是准确的,后半句不完全对。
1、墨索里尼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早年信仰是社会主义和无神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改变了墨索里尼,从反干涉主义转向战争狂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经济和人员上损失巨大的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被“三巨头”所排挤,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利益,这给意大利带来了耻辱感。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具有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工会特点的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中产阶级、地主及工业资本家的支持。墨索里尼于1925年获得政府首脑的身份,而且以“领袖”的称号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并自同年一直至1943年7月25日期间于意大利实施独裁统治。所以墨索里尼的确是一代法西斯“强人”。
2、说墨索里尼在二战中出尽洋相,不是很准确。其实在二战前,意大利就不是欧洲的一线国家,无论是工业还是军事实力都比不上英法德苏。所以军事上,二战中意大利的确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早期入侵埃塞俄比亚、干涉西班牙内战,出兵希腊,打得都不怎么样。不过没功劳,也有体劳,至少对同盟国也是一种牵制,谈不上出尽洋相。
归根结底,意大利的国家实力支撑不起墨索里尼那么大的野心。
一代法西斯“强人”墨索里尼,为何在二战中出尽洋相?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思想当时是都属于狂热的好战分子,他的想法和希特勒东条英机一样,用现代人的解释就是都是妄想症患者,他们都是同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怪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说墨索里尼洋相百出主要是应为墨索里尼他的军队没有战斗力,松散军纪不严明!本来突袭希腊显摆一下功劳,没想到反被希腊军队打的稀里哗啦!打乱德军作战计划;同英国的战斗中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打不开弹药箱而战败投降,进攻东欧时被俘虏的多数为意大利士兵。
一代法西斯“强人”墨索里尼,为何在二战中出尽洋相?
他的军队没有民心 而且他的盟友也太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