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是什么结局?

有一个人,他离开江湖很久了,但江湖上从来就不乏他的传说。甚至于,就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这样评价此人:

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王亚樵。除了是斧头帮的创始帮主,还是抗日爱国人士和“铁血锄奸团”团长,被人称为“天字第一号杀手”,令无数汉奸和军阀都坐立不安,比如蒋介石和汪精卫就曾经遭到过他的暗杀。

今天,我们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回顾历史,回顾这位赞誉和争议等身的民国奇人王亚樵。

1887年,王亚樵出生于晚清时期的安徽,祖辈都是以种田为生的庄稼人。为了改变门风,望子成龙的父亲竭尽全力供儿子读书识字,希望他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光宗耀祖。

不过,嫉恶如仇的王亚樵似乎志不在此,随着科举制度被慈禧太后废除,他也彻底丧失了科举入仕的可能。眼见国家内忧外患,百姓颠沛流离,王亚樵逐渐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还加入了同盟会。

安徽历来民风彪悍,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故乡,淮军系的士兵很多已经退役回乡。王亚樵所在的村子,就有不少原先的淮军官兵,他从小就拜师学得了一手好拳脚功夫,还习得了一手好枪法。

辛亥革命后,面对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全国各地开始了军阀割据和混战,国家境遇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作为同盟会中的激进派,王亚樵多次主张成立暗杀组织以开展针对旧军阀的暗杀活动。但是,孙中山却坚决反对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行为,公开批驳:

中国的革命,应以武装力量彻底推翻旧政权为主,不在于杀死一两个人。

眼见自己的暗杀理念不被孙中山接受,王亚樵黯然离开了同盟会。

在上海,他组织安徽籍工人成立了“劳工同乡会”,号召所有人都要团结一致。一次,有工人因为索要工资而遭到工厂老板的毒打,王亚樵集结了同乡会成员前去讨要说法,逼迫对方道歉并且还结清了所有工资。

事后,王亚樵在上海变得声名鹊起,他索性将同乡会改组成为“斧头帮”,打出了除暴安良和救国救民的旗帜。而最先进入斧头帮除暴安良名单的,就是当时的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他手上沾满了太多革命人士的鲜血。

1923年11月10日,徐国梁被王亚樵在温泉浴室成功暗杀。从此,他很快就成为了青年人中间的偶像,就连戴笠和胡宗南等人也与他建立起莫逆之交。

满清虽然灭亡了,但许多重臣的余威尚存。比如,李鸿章的嫡孙李国杰就占据着上海轮船招商局,把持着上海的河运和海运。

蒋介石进入上海后为了筹措军饷,立即就盯上了这处肥缺,多次对他进行“敲竹杠”。甚至于,国民政府还以加强监督和管理为由,逐步掌控了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大权,完全架空了李国杰。

不得以,李国杰只得向自己的安徽同乡王亚樵求助,希望他能出面帮忙。当时,王亚樵也对蒋介石背叛“三民主义”而甚为不满,当即就答应了李国杰的请托之事。

1930年7月24日早晨,蒋介石的代理人赵铁桥作为公司主办,刚来到办公大楼前就遭到了枪杀,送到医院后身亡。显然,这是王亚樵在警告蒋介石,不要把手伸得太长。

蒋介石尽管非常气愤,但苦于没有直接的证据,又不想刚入上海就树敌太多,所以只能选择了暂时隐忍。双方虽然就此结怨,但还没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直到胡汉民事件的出现。

在与胡汉民的争斗中,蒋介石秘密将其软禁。为了进行营救,胡家找到了上海滩最厉害的斧头帮老大王亚樵,并且许之以20万大洋的高价,请求他暗中营救甚至是直接行刺蒋介石。

这一次,王亚樵也下定决心要除掉蒋介石,行刺地点就选定在庐山。

事前,他安排人特意购买了十几只的大火腿,先将其中掏空并藏好枪支在其中,成功带上了庐山。不过,由于处置草率,卫兵在搜山时发现了被遗弃的空心火腿,断定有人已经将武器带上庐山准备要行刺,因此加强了安全戒备。

受此影响,王亚樵派出的杀手只是完成了射击,但却没有击中蒋介石,这就是著名的“庐山刺蒋事件”。以此为标志,王亚樵开始和蒋介石公开为敌,遭到了国民政府的重金悬赏缉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起侵华战争并且占据了我国的东北地区。对此,蒋介石依然还在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歪理邪说,不仅不出兵抗日,而且还对坚持抗日的军队断粮断饷。

面对此情此景,王亚樵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开始募捐,积极为抗日力量筹集资金和军需补给。

第一次上海事变期间,日军突然向驻扎在闸北的19路军发起攻击。王亚樵振臂高呼,组织了工人、学生和市民共计3000多人的队伍,自任上海义勇军司令配合19路军抗击日寇。对此,蒋介石非但没有进行支持,反而下令就地解散了这支抗日队伍。

在19路军和上海各界的誓死抵抗下,日军只得与国民政府媾和,双方签署了“淞沪停战协议”,日军停火的同时还在虹口留驻了大量的部队。

为了体现所谓的“中日亲善”,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和平大会,甚至就连日本外相也亲自出席。期间,王亚樵联络了朝鲜在沪的革命爱国人士安昌浩,由他带入炸弹并将日军指挥官白川义炸死,还将重光葵炸伤了一条腿。

到了1933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王亚樵再次出手。原本的暗杀目标蒋介石因故没有参加全体代表的合影,杀手孙凤鸣只得对汪精卫连开三枪,经抢救才脱离危险但却终生没有痊愈。

事发后,蒋介石把戴笠叫去大骂一顿,命他三天内必须查出线索。经过几经周折,终于确定幕后主使就是王亚樵,而且此刻已经转到香港躲了起来。

戴笠亲自带人赴港,发誓要干掉王亚樵才罢休。他们了解到,王亚樵妻子的胞弟在香港开了一家绸布庄,于是在此守候,甚至还买通了港英军警全城搜捕。

无奈之下,王亚樵只好带着少数亲信避往广西,在李济深的老家梧州隐藏。

王亚樵的心腹余立奎被抓后,他遭受严刑拷打也绝不吐露王亚樵的行踪。但是,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却没有顶住威逼利诱,带领着军统特务抵达了梧州并成功诱杀王亚樵。

王亚樵被杀前,已经与共产党进行过积极的接触,表示愿意接受我党的领导。听闻他的死讯,周恩来无比感伤地表示:

若是我们早点把王亚樵接来延安,该能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直到今日,王亚樵身上依旧还有着太多的争议,暗杀始终登不得大雅之堂,属于是一个毁誉参半之人。不过,单从他身上最大的两个标签“反蒋”和“抗日”来看,也称得上是一位有益于国家的历史人物。@文史不假

王亚樵是什么结局?

“砰砰砰”几声枪响响彻夜空,一个男人应声倒在了血泊之中。凶手随后又上去补了几刀,确认死亡后,剥下脸皮,屁颠屁颠向主人报功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蒋介石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娘西匹,可算是死了”(自己想象的啊,具体说没说我也不知道)

这个人是谁呢?竟能让杀人不眨眼的老蒋感到如此害怕,他就是本文主人公,号称民国暗杀大王的王亚樵。

王亚樵,安徽合肥人,斧头帮帮主兼创始人,手下有数万门徒。此人身材瘦小,带着黑边眼镜,一副斯文人的样子。世人往往会被表像所迷惑,他可是让很多人见到头皮发麻的人物。军统特务沈醉(官至国民党中将)曾说过“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都怕王亚樵”蒋介石恨他恨到假牙爆裂。

小个头有大能量在上海他敢和黄金荣,杜月笙公然叫板,与戴笠,胡宗南是义结金兰的兄弟。暗杀过蒋介石,宋子文,汪精卫……这些可都是那个时代的大佬级人物啊!由此可见此人的能力和胆量有多大了。不过精于暗杀之人最后反被他人所杀还是他的兄弟戴笠所为,着实令人可悲可叹。

虽说王亚樵的一生都致力于暗杀,但他骨子里还是爱国的,对共产党也抱有同情。他杀鬼子,除汉奸。毛主席日后评价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事欠检点,大事不糊涂”。可见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另一边的蒋介石对王亚樵是恨之入骨,悬赏100万并且命令他的得意门生戴笠一定要干掉此人,以绝后患。

戴笠这个人心狠手辣,工于心计,对蒋介石是绝对的忠诚。得到此令定是要屁颠屁颠的表现一番了,可王亚樵是什么人?行走江湖多年,怎么可能让你轻易抓到。

老奸巨猾的戴笠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冥思苦想一番,想出了老套又实用的“美男计”写到这,一个女人该出场了,余婉君,王亚樵手下干将余立奎的小妾。据说曾经也是王亚樵的女人(有点乱,此处不过多描述)此时的余立奎已经被抓,只留下余婉君独守空房。寂寞啊,空虚啊,一个人睡觉是不是还有点冷啊,如果这个时候乘虚而入再以金钱诱之是不是可以为我所用啊,作为曾经的兄弟,戴笠知道王是个情种又讲江湖义气,如果手下的女人有事找他肯定不会不管。

于是戴笠安排手下号称“赛潘安”的特务陈质平去勾引余婉君,不得不说这家伙确实是个高手,有点手段,没多久就钻进了余婉君的被窝。(扎心啊,就像当今社会一样,老实孩子找不到女朋友,能说会道的混混反而女朋友排队。就问你服不服)你侬我侬,情深意切之时陈质平将计划和盘托出又奉上10万块大洋希望可以帮忙引出王亚樵。

这个女人最终没能抵挡住钱色的双重诱惑答应把王亚樵约出来。1936年10月20日晚上十点多王亚樵喝过小酒后,插着双枪和匕首来到了余婉君的住所,刚进屋就被埋伏在里面的特务乱枪打死。

一代枭雄,民国暗杀之王王亚樵的生命就此终结,殁年49岁。而余婉君也被军统特务乱刀砍死。可怜的女人最后人财两空,命丧黄泉。陈质平因为杀王亚樵有功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追随老蒋到了台湾。72年退休后还当过蒋的顾问。活到了84年,终年78岁,善终。(比余婉君多活了将近50年)

好了,回答到此结束。我是杰森,如果您认为写的还对口味,欢迎转发,评论,点赞。码字不易谢谢您的支持。

近期有时间准备聊聊戴老板~戴笠,如果您也有兴趣了解,欢迎动动金手指🖕️点下关注,我们一起了解历史,解读人性。等你哦!

王亚樵是什么结局?

自从“庐山刺蒋”事件发生后,惊怒交加的蒋介石勒令戴笠不惜一切代价干掉王亚樵。

就在戴笠多方刺探王亚樵行踪的时候,作为主人公的他,正邀李济深的请,躲在广西梧州李家祖居府第。

戴笠又一次在香港扑空之后,蒋介石再次大肆拿他出气,在彻夜冥思苦想之下,终于让他想出了一条“以人寻人”的计策。

戴笠在抓获的余立奎身上调查得出,他有个叫余婉君的小妾住在香港,经常留恋舞厅等烟花之地。

戴笠为了取得余婉君的信任,套出王亚樵的具体行踪,故意设了个局:花钱雇几个小流氓,在余婉君出了舞台回家的路上,调戏她;并且,安排了一个帅哥特务程子贤专门“英雄救美”。

之后,程子贤专门送余婉君回家,并且交换了联系方式,一来二去,两人遂勾搭上了。

一次激情过后,程子贤拿出10万块大洋,交给余婉君,并对她和盘托出军统要抓捕王亚樵的计划,请她帮忙,并哄骗她说:“蒋公是爱惜人才的,抓到他后,开导开导,日后会委以重任的。抓到王亚樵后,会立马释放她老公余立奎”(真实是余在南京被判处了死刑)

(余婉君)

余婉君半信半疑问:“他们真的不会杀他吗?”得到程子贤拍着胸口再三保证不会伤害王亚樵的。天真的余婉君才答应帮找到王亚樵。

王亚樵在梧州躲避期间,想投靠延安根据地,让余亚龙、张献廷送了2封敲门信过去,然后专心在梧州等消息,闲暇之余,又想与一些老朋友聚一聚,探探最新局势。

恰巧,余立奎的小妾通过一些朋友,联络上了在王亚樵,跟王亚樵说她在香港活不下去了,要去梧州投靠他,王亚樵最重义气,当即应允兄弟老婆余婉君的投靠。

收到鱼儿上钩的信息,戴笠兴奋不已,精心布置了一个杀局。

策划人:戴笠

刺杀目标:远东第一杀手王亚樵。

刺杀地点:梧州新西旅馆

刺杀时间:1936年10月26日,晚上

刺杀计划执行人员:十几个军统特务(具体人数不详)

武器装备:手枪、石灰粉

目标引诱人物:余婉君

案情重演

当天,余婉君给王亚樵送去信息,说有要事商量,就让王亚樵过来余婉君自己下榻的新西旅馆里面谈。

(梧州新西旅馆)

王亚樵不疑有他,孤身欣然赴约。

在他打开旅馆房门时,早已埋伏好的特务猛地撒了一把石灰招呼到他的脸上,王亚樵瞬间被石灰腐蚀眼睛,丧失了视线,特务们一窝蜂扑上来准备活抓他。

这时候的王亚樵一把拔出手枪胡乱射击,打中了几个特务,又差点挣脱了特务们的扭抓,气急败坏的特务开始用刀捅,用手枪射击他,最终王亚樵身中3刀、5枪而毙命。

最后,特务们为了出气,也为了弄任务完成的信物,残忍的把王亚樵的脸皮剜下来,带回去邀功,走时,顺手射死了余婉君。

第二天,梧州的报纸就邗登了大号头条:“一代暗杀王遭人暗杀”的新闻。王亚樵的老部下郑抱真等冒险将他的尸体安葬于梧州倪庄。

余亚龙在延安得到消息,连忙赶回来梧州,却只看到王亚樵冰冷的坟头,他不由失声痛哭,怀里有刚刚得到延安接纳他王亚樵的信,但为时已晚……

1991年,王亚樵的尸骨被其次子王继辅从梧州带回上海火化,并于1997年带回合肥故乡安葬,目前为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怜,一代爱国义士,不是死于抗日战场,而是死于同胞之手。

参考:《王亚樵之死,民国第一暗杀王的悲惨谢幕》

文:梁生

王亚樵是什么结局?

秀才、革命者、黑帮头目、暗杀高手,这些看似很难挨在一起的头衔合并在一起,就是王亚樵。

民国期间的人真是奇怪得让人咋舌,王亚樵这样一个名声如雷贯耳的杀手,当年竟然是个秀才,而且是个真正通过科举考试过五关斩六将考出来的秀才,真是怪哉!但事实就是这样。

王亚樵从小喜欢打架,几乎天天有人到他家里告状,说他又打了某某某,但这个鬼却很会读书,聪明得让人奇怪,1906年,王亚樵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了秀才,这在他的家乡安徽合肥乡下,也是个不小的新闻。

王亚樵不仅书读得好,还练就了一身武艺,拳脚了得,枪法精准,清朝灭亡后,遭逢乱世,他便开始凭借自己的功夫闯荡江湖,一度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一个国民党党员。辛亥革命后,他加入了安徽都督柏烈武所谓的“合肥革命军”,但清政府在安徽的势力还大,他们消灭了本来就没什么势力军队,王亚樵虽然侥幸逃脱,但遭到清政府的通缉,他因此逃到革命党控制的南京,因加入中国社会党,受命到安徽发展党员,又遭到安徽当地军阀的追杀,他又逃到了上海。

在上海,王亚樵开始混得十分窝囊,身无分文,靠做苦力活填肚子。1913年,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失败,王亚樵给孙中山写信,说可以用暗杀手段对付北洋政府,遭到孙中山的拒绝。后来,王亚樵还参加过苏北起义,安徽革命,都以失败告终。

这些失败,让王亚樵的思想开始偏激起来,他又回到上海,利用十里洋场这块牛鬼蛇神之地来发展自己。他一路走来,身边也有一帮兄弟,然后又联系了很多在上海的安徽老乡,成立了一个以安徽人为主的“斧头帮”,帮助兄弟们出头。一个资本家克扣工人工资,王亚樵带领“斧头帮”兄弟,先把巡捕房的人吓走了,又把资本家的别墅给砸了,后来青帮几十个打手来了,又被王亚樵带人给杀得屁股尿流。“斧头帮”一杀成名,迅速扩大,达到上千人。上海青帮不肯让食,更不肯认输,又与“斧头帮”干了几仗,上海青帮三大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只得默认“斧头帮”的存在,王亚樵从此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因为上海的贩毒、赌博、妓院这些生意被青帮垄断,抢生意还是有点得不偿失,王亚樵必须另开财路,于是自己开创了两条生财之道,一是绑架,二是暗杀。他的头一票就是帮助浙江都督卢永祥刺杀了江苏都督手下的得力干将、江苏警务处长徐国梁,一个警务处长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人暗杀而死,这成了当时最大的新闻,后来大家知道上王亚樵干的,他从此成了闻名全国的“杀手之王”。

王亚樵先后发动过多起暗杀行动,因为蒋介石在上海杀害共产党人和产业工人,其中很多工人是他“斧头帮”的兄弟,同时,上海青帮又投靠蒋介石,利用蒋介石打压“斧头帮”,让“斧头帮”倒了下去,王亚樵从此与蒋介石反目成仇,发誓要杀蒋介石。他曾经两次刺杀蒋介石,一次是在庐山,另一次是在国民党中央四届六中全会的会场外,都让蒋介石侥幸逃脱了,结果却带来了蒋介石的疯狂报复。

蒋介石给戴笠下死命令,对王亚樵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于是,载笠动用一切力量,全力追杀王亚樵,最后在广西梧州将王亚樵当场枪杀而死。

王亚樵是什么结局?

王亚樵被誉为“民国第一杀手”,他终生暗杀对象就是日伪和蒋介石集团的人,令蒋介石和特务头子戴笠十分头疼。

暗杀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常见的一种现象,但能在全国政要中制造恐慌非王亚樵莫属。军统特务沈醉曾经回忆说:当时的中国是世人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

1921年王亚樵组织"安徽劳工敢死队",又称"斧头党"、"斧头帮",1929年王亚樵在上海开展反霸除奸活动,上海警察厅厅长徐国良、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蒋介石智囊杨永泰等都是王亚樵的“战利品”,蒋介石、宋子文、汪精卫等均因失手而侥幸逃脱。

王亚樵一生暗杀了许多人,却从来不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无辜群众,毛泽东在评价王亚樵时,说他:“杀敌无罪,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1935年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在开幕式上王亚樵派出的杀手孙凤鸣击中汪精卫,其留在脊椎的铅弹,成为汪精卫后来的致死之源。

汪精卫被刺案发生后,汪派人物及朝野人士均怀疑此乃蒋介石指使,一时指责之声四起。蒋介石对此十分恼火,随后蒋下令将王亚樵的赏金从1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限期捕杀王亚樵,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胡汉民、李济深等要求香港情报处长勃朗关照已潜往香港的王亚樵,戴笠强烈要求香港英国当局协助逮捕王亚樵,勃朗一面拒绝戴笠,一面通知王亚樵转移。

受李济深邀请1936年春,王亚樵到达梧州,改名匡云书,梧州地处粤桂交界之处,为蒋介石和军统势力难以覆盖之处,且容易隐蔽藏匿。

戴笠先逮捕了王之亲信余立奎,后又重量金收买余妾佘婉君,遂供出王亚樵在梧州。

戴笠即派特务陈资平率20余人,携佘婉君直奔梧州,佘系老友之妾,早也王相识(有说是王情人),因此没有遭到王的怀疑。

1936年10月20日,王亚樵与佘婉君在李济深胞兄处用餐后,两人相约去佘住处,刚入佘寓,王亚樵一进门,特务立即向他撒了一把石灰,王亚樵双眼被迷,但仍坚持同特务搏斗。最终,王亚樵身中五枪,被刺三刀,当场死亡。特务又残忍的用刀将王亚樵的脸皮剥去,时年47岁。在撤退途中,为了灭口,又将余婉君杀死。

周总理十分惋惜地对人说:“若是我们早点把王亚樵先生接来延安,该能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做出多么大的贡献啊!”

我是美丽青春您真痘:码字、原创不易,如喜欢请随手点赞、转发、评论。祝您万事顺遂!

王亚樵是什么结局?

1936年10月20日王亚樵在晚宴结束后,赴约来到了余婉君的住所,他很警惕,环顾四周发现无人时,才推门而入,边上楼,王亚樵问余婉君为什么不开灯,几步之后,王亚樵就来到了门口,他虽然有所怀疑,但还是进入了房间。

刚进入房间后,王亚樵就觉得不对劲,他想退出去,可是为时已晚,房内早已埋伏好的七八个特务一拥而上,有的手持电灯照明,有的举枪射击,屋内枪声一片,场面十分混乱。虽然敌人很多,但王亚樵一点都不慌张,他从容应对,接连打中了几名特务,子弹打完,王亚樵又拿出匕首与特务肉搏,但终因寡不敌众,王亚樵身中三刀五枪而死,残忍的特务还把王亚樵的脸皮剥了,其状惨不忍睹。

一代枭雄王亚樵竟然因为一个女人而被杀,真是令人唏嘘不已,王亚樵死后,毛主席曾评价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

不糊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