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乔小乔命运究竟是怎样的?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这句话,说得就是三国时期的甄宓、大乔和小乔这三位美女。
关于甄宓,笔者本人在之前的文章《三国第一美女洛神甄宓为何被“披发覆面”和“以糠塞口”后下葬》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接下来的篇幅,我们一起聊一聊大乔和小乔这姐妹俩。
历史上对于这二人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她们是江东乔公之女,还有人误传为太尉乔玄之女。大乔与小乔真名不详,具体生卒年不详,大致推测生于180年以后,就是这样两位历史记载不清的人,居然会在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大火,凭借一款叫作“王者荣耀”的游戏。
历史上,关于大乔和小乔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当时,孙策和周瑜领兵出征,途径大乔和小乔家乡时被二人的美貌和才情所折服,于是带回了江东。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
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通过这段记载得知,孙策和周瑜既是上下级,又是好哥们,二人一同领兵出征。在攻城掠地后,还将当地的两个美女作为战利品带了回来,哥儿俩一人分了一个,大乔归孙策,小乔归周瑜。
而且,《三国志》的记载中明确提到了“纳”字,这二女的地位就一目了然了,只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妾室而已。如果有人存在疑议,笔者还有如下的佐证以支持自己的结论。
200年,也就是纳大乔的第二年,孙策在初步平定江东后被刺客所伤,之后不治身亡,时年仅26岁。另据史料记载,孙策死后留有一个儿子孙绍,还有三个女儿,而大乔无论如何不能在一年内连生四个孩子,说明孙策之前已经有妻室。
至于说,小乔究竟是周瑜的妻室还是妾室,后世依然众说纷纭,但认为是妾室者居多。笔者个人也倾向于认为小乔和她姐姐大乔一样,属于妾室的身份。
周瑜乃世家大族出身,父亲官至洛阳令,堂叔甚至官居太尉,他本人也是恃才傲物。对于这样的士族子弟,娶妻是何等重要的大事,关乎到家门的荣辱和兴衰,必然要遵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和门当户对,怎么可能将近乎抢来的“战利品”娶为妻?
确定了姐妹二人都是妾室后,再聊一聊她们的最终结局和归宿。
孙策纳大乔时,她应该在十八岁左右。结果婚后一年多的时间,丈夫就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从此大乔无依无靠。如果是孙策的正妻,她或许还能得到足够的优渥和尊重,但对于一个妾室而言,悲凉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小乔的结局比姐姐大乔稍好一些,她与周瑜生活了十一年左右。在此期间,周瑜作为统兵的大将,先后击败了黄祖巩固江东,更加在赤壁击退曹操而一战成名。可惜,他像孙策一样也是英年早逝,在厉兵秣马准备攻打益州时病死。
周瑜死后留下了二子一女,没有记载究竟是否为小乔所生。由于他的赫赫战功,孙权对周瑜的后人都非常优待,但对于小乔却再无记载。
或许,对于后世的史官而言,大乔和小乔这两个妾室实在没有太多着墨的必要了。
历史上的大乔小乔命运究竟是怎样的?
当时,孙策正忙着在开基创业。他也没有时间在家。自然,他几乎没有时间去见大乔。更重要的是,四个月后,孙策遇刺身亡。正在外边征战的的周瑜,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匆匆赶回去。吴太夫人领着孙权出去,当面把孙权委托给周瑜。从那以后,历史上没有关于大乔发生的事情的记录。但是想象一下,一个20岁的妇女,只是家里的一个小妾,没有任何地位。可以想象将来,由于孙孙策泉家族的地位,大乔是不允许再婚的。因此,可以想象悲惨的生活。
周瑜去世,享年36岁。小乔和周瑜活了11年,30岁左右丧偶。然而,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所以无法判断周瑜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是否是小乔生的。然而,仅仅从“妾”这个词来看,小乔的命运并不太好。当然,与大乔相比,乔的命运可能更好。因为孙权对周瑜的后代很好。例如,周瑜的女儿嫁给了太子孙登,并差点成为皇后。长子周循娶了公主,长得像周瑜。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
二儿子周胤娶了宗室的女儿。虽然他多次犯法,但他总是被孙权赦免。由于周瑜的孩子们都很好,小乔的命运可能会稍微好一点。
但是如果周瑜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不是小乔生的,如果遭到嫉妒,小乔的命运可能不如大乔。
因此,一些学者在谈到大乔小乔的命运时感慨万千。他们认为现实可能比每个人想象的更残酷。大家想象的二桥的命运只是一厢情愿,所以不要幻想太多。毕竟,在三国时代,妾的地位很低。即使大乔小乔会见了自由派丈夫的家人,她也无法改变自己的低下地位。
历史上的大乔小乔命运究竟是怎样的?
皖国潜山乔家两个女儿原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位小姐惊人的美貌偶尔在路上一出现,人们都说看见仙女了。这话就悄悄传扬了开来,甚至连远在洛阳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 孙策是当时远近闻名的“虎将”,被封为吴侯。周瑜也是当世英雄,还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三国志》记载,孙策“美姿颜”,周瑜“有姿貌”,可见都是完美的奇美男子。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而乔公和他的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当时正住在皖城东郊。孙策慕名前来求亲,周瑜和他一道前来。 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流离,即容颜光彩焕发),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城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25岁。孙策、周瑜对能纳二乔为妾感到非常满意。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看法,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 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书上没有说。不过,从有关资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给孙策之后,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时甚少。仅仅过了一年,孙策就因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客刺成重伤。孙策生命垂危,回到吴国,使人寻请华佗医治。不料华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吴国。徒弟说:“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其疮难治。”大乔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饮,全心照顾,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可怜孙策没有死在激烈的战场,而是死在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手中,年仅26岁。 孙策死时,周瑜守御巴丘,得到快报,星夜赶回来奔丧。吴太夫人领着孙权出来,当面将孙权托付给周瑜。 大乔悲痛欲绝,数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当时,大乔充其量20出头,青春守寡,真是何其凄惶!但想到孙策临终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顾幼弟孙权(18 岁),助他接掌大权,并除奸讨逆,使大乔只好打消原来念头。后来孙权对皇嫂仍万般尊重,也在大乔与众臣如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很快地团结江东各股势力,建立威望,进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据说大乔在孙权称帝(公元 229 年)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宁静详和,安享天年矣! 传闻曹操虎视江南,其实也为二乔。曹操发誓说:“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于是都督周瑜主战,看似为了保住二乔。其实,这些政治家不一定是单单为了两个女人。 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11年。在这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周瑜死的时候,小乔并不在他身边。周瑜的遗体运回来的时候,太阳即将落山。小乔素服举哀,她没有看见丈夫的脸,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阳下闪烁,映出晚霞的光芒,却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将,才36岁,竟然就这样死去了。 当时,小乔不过30岁,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为小乔所生,史无明文,由于周瑜的特殊功勋,孙权待其后人也特别优厚:其女嫁给孙权的太子孙登,若不是孙登死得早了一点(亡年33岁),当皇后是没有问题的;长子周循,娶了当朝公主,拜骑都尉,颇有周瑜弘雅潇洒的遗风,可惜“早殇”;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乡侯,但因“酗淫自恣”,屡次得罪,废爵迁徙,不过最终仍被孙权赦免,后生病而亡。 当然,有关二乔和孙策周郎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属于后人的美好愿望。从史书的“纳”可以看出,二乔在家中的地位仅仅是妾。在那个时代,妾就算再受宠,在家中也没有地位可言。妾的名字不能入家谱,也不能同丈夫一起参加宗族祭祀活动,妾的家族也不能归入丈夫的姻亲之列。不过对于乱世中的二乔而言,能嫁给天下闻名的英雄,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