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命运可怜吗?

施耐庵的一部《水浒传》,主要以北宋时期山东梁山的农民起义为主线,揭示出了官逼民反的一种历史必然。全书基本都以男性人物为主,只有少数的几个女性人物出场。不过,这些女性人物大都是一些问题多多的妇女:

一、伤风败俗型

代表人物主要有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娇秀、白秀英、贾氏等人。

二、是非长舌型

代表人物主要有王婆、刘高妻、李大娘、阎婆等人。

三、杀人如麻型

代表人物主要有顾大嫂、孙二娘、段三娘等人。

其中,最具代表性,又最具知名度的当然要数潘金莲。今天,文史不假就为您还原这个人物,还原她真实的命运。

在《水浒传》中,由于施耐庵的成功刻画,潘金莲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俨然成为所有世人心中那个不折不扣的“淫妇”。

不过,潘金莲的命运存在被人可怜之处,更存在误解之处。

书中,潘金莲的出生贫苦,自幼被卖与张地主家做丫鬟。年龄大了,因为自己相貌出众和品性贤良,她遭到了主家不断的骚扰。在多次猥亵不成的情况下,张地主索性提出纳她为小妾,但却被潘金莲坚决拒绝。

关于潘金莲的外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这样描写道: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春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

为了避祸,潘金莲还将此事告知主母张夫人。恼羞成怒的张地主,报复性地将她嫁给了武大郎这个又矮又挫的人为妻。

婚后,潘金莲尽管心有不甘,但也基本尽到了自己做妻子的本分,默默扶助着武大郎。夫妻两人之间,虽然谈不上琴瑟和谐,举案齐眉,倒也相安无事,生活得非常平静。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形容潘金莲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自身的容貌,潘金莲在阳谷县也不得安宁,又一次被别人打上了主意。而这个“别人”,居然是她的邻居,一个变老了的坏女人王婆。

眼见武大郎那么懦弱,那么丑陋,但妻子却那么漂亮,那么贤良。于是,一向从事保媒拉纤业务,甚至充当皮条客赚取昧心钱的王婆,顿时就萌生出了一个歹毒的想法,那就是引诱潘金莲出轨。

为此,王婆开始付诸实践,她主动靠近潘金莲,不断地进行嘘寒问暖,迅速拉近二人关系。潘金莲不知王婆的图谋,还傻乎乎地称呼王婆为“王干娘”。

在这位干娘的不懈努力下,武大郎在潘金莲心中的形象更加不堪,而潘金莲的内心也出现了明显的骚动。不过,她依然固守着自己的底线,并没有背叛过武大郎。

某一天,随着一个人的出现,潘金莲平静的生活终于被打乱了。而这个人,就是武大郎的弟弟武二郎武松。是他!彻底改变了潘金莲的命运,关于这点必须明确。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句话实在太对了!

武大郎和武松是亲兄弟俩,但是哥哥奇丑无比,窝囊透顶;而弟弟却英俊威猛,潇洒有型,简直就是满足了她对于男性的所有幻想。

从第一面起,潘金莲就深深地迷上了自己的小叔子,完全不能自拔,甚至于到了痴迷的程度。她开始有意试探武松,不断增加自己和小叔子的接触机会。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这样描述道:

那妇人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

武松是个粗人,在处理人情世故和男女感情方面显得非常生疏,毫无经验可言。尽管,他也早就发现了嫂嫂潘金莲的异常,但却没有及时出面制止,或者说,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制止。

武松这种欲拒还迎的态度,给潘金莲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留下了无限的空间,甚至还纵容了她的进一步行动。在她看来,小叔子武松也对自己颇有好感。于是,才有了后来“金莲戏武松”的情节。

潘金莲故意支走了武大郎,却把武松邀到家中,安排二人单独进餐的机会,席间开始故意撩逗武松,简直到了“明送秋波的程度”。据《水浒传》描述:

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这下,武松再也不能含糊其辞了,再也不能装傻充愣了。于是,他索性一把推开潘金莲,怒斥道:

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

被武松这样怒斥和羞辱后,潘金莲的精神世界崩塌了,她彻底走向了无尽的深渊。试想一下,自己的生活早已经破灭,如今就连憧憬的爱情也变得荡然无存了。

很快,在“热心群众”王婆的牵线搭桥下,西门庆终于和她勾搭成奸,二人的奸情还被武大郎撞破。事发后,潘金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毒死了自己的丈夫潘金莲。

如果武松在一开始发现苗头不对时,能够及时制止潘金莲,摧毁了她的胡思乱想。当然,还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相信最后的结局会有所不同。既能保全自己的哥哥,也能保全自己的嫂嫂,更能保全自己。

虽然,我们从《水浒传》中认识了潘金莲,但是,这并不是施耐庵完全虚构的人物,历史上真的确有其人。而且于,就连她的丈夫武大郎,也是真实存在过的。

历史上真实的潘金莲,并非是丫鬟的出身,而是知州的千金小姐。潘金莲从小知书达理,大家闺秀。

而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真名叫做武植,是山东省清河县武家村人。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却聪颖上进,勤奋好学,他在考中进士后还担任过阳谷县的县令。

武大郎本人不仅不是矮挫懦弱,反而高大伟岸。而且,他还为官清廉,政绩突出,与《水浒传》中的描述,完全没有可比性。

武植和潘金莲二人经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撮合成为夫妻,两人婚后相敬如宾,膝下共育有四子。

回答完毕!

欢迎关注:文史不假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命运可怜吗?

潘金莲本是良家闺秀,只因财主的迫害、王婆的挑唆,西门庆色狼的勾引,加上丈夫的矮丑而导致出轨毒夫而死于非命,即可恨又可怜。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命运可怜吗?

感谢邀请

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人物背景,潘金莲是小说《水浒传》和《金瓶梅》中虚构的人物,金莲从小被卖入大户人家的婢女,长大后,因男主人经常纠缠她,金莲不愿意,而被迫嫁给又矮又丑的卖炊饼的武大郎,大郎与武松相认以后,金莲又开始勾引武松,几次勾搭武松不成之后,在王婆的诱导下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后被大郎发现,毒害大郎的情节,在小说中,她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一个淫荡,心狠恶毒的形象。我的看法是,潘金莲又可怜又可恨。

可怜的是,从小被卖给别人做婢女,没有人生自由。长大后被主人纠缠欺负,不愿意还被迫嫁给一个陌生人,没有择偶权。说明了当时女性地位低下,男女的不平等对待。回到当今社会来说,一个年轻貌美,有些许才华的女性,心里存在的优越感会比普通人要高很多。逼迫我嫁给一个又矮又丑又没钱的卖炊饼的男人,心里是极度不满的,但是又无能为力。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潘金莲勾搭成性,荒淫无度的原因之一。

可恨的是,淫荡,狠毒,杀害无辜的武大郎,掩盖自己的罪恶。

以上回答纯属个人闲谈,不喜勿喷,谢谢!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命运可怜吗?

潘金莲很难!

潘金莲本身是武大的老婆,因为与西门结下了露水情缘,后来被西门弄进了府。封为五娘。潘金莲尽管很漂亮,懂风月。但是当时和府上下并不看好她,即便是西门庆也如此,在于潘金莲的交往中,又偷偷的迎娶了孟玉楼。

所以潘金莲要想在西门府吃得开,并不占优势:

其一,潘金莲名声不太好,在金瓶梅里,潘金莲先于财主张大户关系不正常,后来又和当地的漂亮青年关系不正常。武大郎没有办法,乔迁到清河县,不想仍然耐不住寂寞。好一块羊肉掉到狗嘴里,大家对这一姻缘并不看好。年轻人看见武大郎老实懦弱,都动起了心思,渐渐打起了潘金莲的主意。

其二,杀夫的恶名。潘金莲和武大结婚,尽管非常的不般配,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社会就是这样安排的。不想潘金莲不甘心就如此下去,先是对武二郎进行招惹,遭到拒绝后自怨自艾。不想却被西门庆看中。在王婆和西门庆的共同努力下,和西门庆有了一段非常浓烈的故事。东窗事发后,怕武松报复,杀死了武大郎。不管怎么的,杀夫的罪名让潘金莲成了狠毒女子的别名。

第三,潘金莲没有根基。在西门府中,大娘子过世后,吴月娘作为继室。料理家务井井有条。况且父亲乃是大名鼎鼎的吴千户,与西门庆倒也门当户对。那孟玉楼家中富饶,颇有钱财。就是后来娶进门的李瓶儿,因为丈夫是花太监的侄子,也是有不少家业的,和他们相比,潘金莲其实是有压力的。

基于此,刚刚进府的潘金莲并不被人看好,即使小丫头,也不把她当成一回事。西门府里,老大吴月娘是个老好人,二娘李娇儿以前是个唱曲的名妓,老三孟玉楼天生俏丽,老四孙雪娥是下厨的一双好手。西门庆好有艳福,既有上得厅堂,又有下得厨房,还有在洞房里玩春宵一刻的鸳鸯的人物。为此当风骚的潘金莲进府的时候,李娇儿、孙雪娥等人都对潘金莲有所抵触。尤其是李娇儿甚至扬言:俺们是旧人,到不理论。她来了多少时,便这等惯了她。大姐好没分晓。

为此,潘金莲做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其一,找同盟军。西门府上有个厉害漂亮的的丫头,名唤春梅。年龄尚小,伶俐却不乖巧,也是个带刺的玫瑰。这丫头原来是大娘房里头的,平时说话就很娇蛮,分给潘金莲时,却和潘金莲气味相投,竟如亲姊妹一般。一个丫鬟是远远不够的,潘金莲后来和孟玉楼的关系也搞得非常好。孟玉楼是个心有城府的女人,但表面上却不显山不漏水的,她和潘金莲尽管出身背景不同,却与潘金莲暂时接下很好的关系。

其二,各个击破,老奶奶吃柿子,先捡软的捏。比如对于烧火做饭的孙月娥。在西门庆那里,潘金莲故意拿腔捏调,配合西门庆。然后挑孙月娥的毛病,最后在她和纯美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孙月娥挨了一顿打。

其三,配合西门庆,为了西门庆什么样的招数都能用上。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全在西门庆身上。她尝试多种方法,来博取西门庆的好感。同时她也希望能怀上西门庆的孩子。可惜,天不遂人愿。

其四,当知道老六李瓶儿怀上西门庆的孩子时,先是恶言恶语,百般辱骂,连一向关系较好的孟玉楼对她都有微词。当李瓶儿产下一个男孩后,西门府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可是只有她想尽办法,最后用白狮子猫儿抓破了小孩的脸,然后小男孩又惊又吓,竟然夭折了。

可是无论潘金莲怎么想办法,西门庆却始终在众多女人身上游离,尽管他对潘金莲更加恩爱有加,以致最后把命也搭在了了潘金莲身上。西门庆一死,潘金莲也失去了靠山,不想和对自己心仪已久的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乱伦,后来肚子也被搞大了。当时西门庆在世的时候,潘金莲做梦都想有孩子,可是丈夫死了,却怀上了儿子,没奈何只有偷偷的把孩子给打掉了。

当吴月娘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时,自然不能容忍潘金莲的作为,就把潘金莲卖了出来,后来借宿到王婆家。不久被前来替兄报仇的武松杀害。

这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命运可怜吗?

潘金莲的命运既有可怜之处,又有可恨之处:第一个可怜之处在于,无父无母,沦落为大户人家的使女,命运掌握在主人手里;第二个可怜之处在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武大郎只能忍辱负重;第一个可恨之处在于,不仅淫荡,而且人品卑劣;第二个可恨之处在于,同是天涯沦落人,却为一己私欲做出戕害人命的狠毒之事,最终自掘坟墓。

第一个可怜之处在于,无父无母,沦落为大户人家的使女,命运掌握在主人手里。

潘金莲的出身和武大郎一样,都是穷苦人家,都是无父无母。书中没有提及潘金莲的父母,或许潘金莲小的时候父母就早已去世,只能沦落为大户人家的使女。使女的生活境况是怎样的,我们从小说和影视剧里都可以看得到,大多数使女的命运都是凄惨的:从小就要干很多活,包括女工以及一些沉重的体力活。倘若主人心软、善良一些,或许还能得到主人的一些善待,还能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倘若主人是那种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那么使女的命运基本上都是悲惨的,不仅仅从小要干很多又苦又累的活儿,稍微长大一点还要沦落为男主人的玩物,大多数纯粹是作为泄欲的工具,甚至会遭受非人的虐待。尤其是潘金莲这种长相出色的使女,更是早早地就被男主人惦记了。只不过,潘金莲稍微幸运一点的是,她告知女主人后,男主人没有得逞。但也招致男主人的怨恨,故意倒贴一些嫁妆把她嫁给了县里最著名的丑汉武大郎。

第二个可怜之处在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武大郎只能忍辱负重。

潘金莲对待主人的安排是没有任何资格反对或者自己选择的,除了愉快地接受,没有任何别的选择。潘金莲自己心里也清楚,这大户人家的男主人不可能真的给她找了一个好婆家,肯定是一个糟糕的人家,但至于具体是哪方面糟糕(要嫁的这个男人是一贫如洗?或是弱智?还是丑得惊天动地?)也不知道能糟糕到什么程度。但潘金莲心想,已经得罪了男主人,倘若不离开这个家,早晚有一天会落在男主人手里,会被他给活活玩死,既然知道留在大户家中是这样的结局,还不如借这个机会摆脱男主人,不管怎样,未知的总比已知的更值得期待,更有盼头。潘金莲就这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嫁到了武大郎家里。想必武大郎在揭开潘金莲盖头的那一刻,双方都被惊到了,武大郎想不到嫁给自己的竟然是如此一个绝色女子;潘金莲想不到自己嫁的竟然是一个如此丑陋的男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只能忍辱负重了。

第一个可恨之处在于,不仅淫荡,而且人品卑劣。

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于潘金莲来说,也是如此。她的出身不好,命运不好,长得绝色又颇为能干的她,竟然嫁给了武大郎这样一个罕见的丑陋男人,心里那份痛苦和不甘是不言而喻的。但潘金莲并非一个真正品质纯良的女子,书中说,她有诸般好处,头一个就是偷男人。只要稍微长得正常一点的女子,如果骨子里生性淫荡,喜欢偷男人,那可以说基本上就会有“偷不完的男人”,因为在男女关系市场上,古今中外都是供不应求的,除非这个女子奇丑无比或者是残疾人,只要是正常女子,都会供不应求的。潘金莲在清河县这份淫荡就已经名声在外,居然能惹得县里的浮浪子弟直接跑进武大郎家里去调戏潘金莲,估计早就有人与潘金莲勾搭成奸,闹得沸沸扬扬,武大郎只好把家搬到了阳谷县。换了地方,却换不了潘金莲卑劣的人品,依旧是淫荡,连丈夫弟弟都要勾引,没能得逞就怀恨在心。说潘金莲貌若天仙、心比蛇蝎却也不过分了!

第二个可恨之处在于,同是天涯沦落人,却为一己私欲做出戕害人命的狠毒之事,最终自掘坟墓。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篱笆扎牢了,自然进不来狼狗。但很遗憾的是,潘金莲就是那种有缝的蛋,而且全身都是缝,每条缝都在肆无忌惮地向外散发着淫荡的气息。按道理,潘金莲和武大郎都是穷苦出身,甚至人生不易,武大郎虽然奇丑无比,但至少对潘金莲是极为疼爱的,也能够自食其力,只要夫妻同心,潘金莲可以做些女工,武大郎继续卖炊饼,这小日子还是能慢慢过得好起来的。但潘金莲骨子里的淫荡,让她始终无法做成良家妇女,心头总是燃烧着欲望的熊熊烈火,乃至武大郎相貌堂堂的弟弟武松一出现,她都忍不住想要勾搭成奸,毫无顾忌,这实在已经到了色胆包天的地步。武松是正常男人,深知礼义廉耻,更是英雄好汉,岂能做出这种无耻之事,潘金莲被武松拒绝之后,由爱生恨,转而把这种恨倍加发泄到了武大郎身上,只是期待一个新的男人的出现。而西门庆则应运而生,潘金莲一遇到西门庆,可谓如鱼得水,便把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最终为了满足自己淫荡的肉欲,做出了毒杀亲夫武大郎的事情,以致自掘坟墓!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命运可怜吗?

还是来规矩,先说答案。

潘金莲的结局虽然有因为自身的原因,但是更多还是因为命运的不能自主。

潘金莲原本也是一个好好的女儿家,并不肯因为自己是使女,就去屈从权势,任主子玩弄。

那清河县里有一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 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

只可惜潘金莲有自主的心,没有自主的命。她不愿意跟大户,大户就恶心她,祸害她的一辈子幸福,把她嫁给了武大郎。

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可以说,潘金莲的婚姻并不是自己做主,并不是心甘情愿。这不是她命运悲惨的第一件事,也不是最后一件。

那么武大郎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武大道:“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有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身不得,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处。”

个矮,长得丑,为人懦弱。就是对弟弟武松也没什么情义,武松闯祸他嫌被连累,武松不在家,又嫌少了保护伞。

这样一个男子,就是寻常女子也看不上。何况潘金莲长得还很漂亮,也很有心气。

寻常人看不上,也就看不上吧!偏潘金莲被嫁给这武大郎了,偏那时候讲究出嫁从夫,潘金莲自己,根本无法脱离武大郎。

在那个时代,我替潘金莲想不到出路。生活对于她来说,无趣而又无望。

这时候,武松出现了。

武松的出现,点燃了潘金莲心里一湖涟漪。当然是有违伦理的,但是我不知道对于潘金莲来说,算不上情有可原的。

那妇人在楼上,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的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据着武松,大虫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气力。说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里住?不想这段因缘,却在这里!”

但是武松不但拒绝了她,还给她一顿排头。

当然会拒绝她,谁叫武松是不沾女色的英雄好汉!

于是来了一个“潘驴邓小闲”的西门庆。

西门庆当然是个浪荡子弟,可是他样样都比武大郎强。

对于苦闷的潘金莲来说,这就够了。

无论是想和武松相好,还是和西门庆偷情,当然是有悖道德的。

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毒死武大郎,当然不止道德这么简单,无论如何更是违法。

但是假如从一开始,潘金莲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婚姻,她还会干出种种不道德违法的事情吗?

无论是命运的悲惨还是行事的罪孽,我不敢说这是潘金莲一个人的错。

将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的大户有错吗?

明知潘金莲百般不愿给自己为妻子的武大郎有错吗?

自诩铁骨铮铮不沾染女色的武松只想着自家哥哥的利益,曾经为潘金莲想过一分吗?

拉皮条的王婆呢?

甚至于百般勾搭潘金莲的西门庆曾经想过潘金莲的心里又是怎么个想法吗?

大家或贪恋她的美色,或享受她带来的利益。但是有没有一个人真正替她着想过呢?

那个不肯依从主家的潘金莲是在什么时候心死,什么时候屈从自己的欲望呢?

我不知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