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
歼-8II早已经不算是先进战机,守卫海空的使命也不再靠歼-8II战机,毕竟海军航空兵现在还有歼-11B这款第4代重型战机,而且海航似乎也开始装备歼-16这样的重型4.5代战斗机了,完全可以取代歼-8II过去的位置。
图为我国空军历史上各种经典战机的合影,其中右下角的白色飞机就是军迷喜爱的歼-8II战斗机。
说起来,在上个世纪时,歼-8II一直都是我国空军、海军航空兵的主力战机,由于其性能区间仅限于高空高速作战,在电子对抗、雷达探测、武器使用、格斗空战中,都有很多不足,因此在2005年左右,有专家甚至提出,希望以JH-7“飞豹”战斗机取代歼-8II,而且空军也开始装备JH-7“飞豹”战斗轰炸机,由此可见歼-8II空战性能确实有短板,面对新的第4代战斗机,实在是难以抗衡。
图为歼-8II战斗机。
现在就不同了,歼-11B海军航空兵已经大量装备,还有歼-10B和歼-10C等第4.5代战斗机,再加上空军战机的支持,战斗力已经远超过去。而且,歼-16、歼-20等最新的重型战机也在陆续交付,海军航空兵、空军的航空战力,已经足够应对大规模战争,甚至对抗超级大国也一点不虚,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继续使用歼-8II战斗机硬顶。
当然,现在也没有到完全退役歼-8II战斗机的时候,毕竟任何飞机都有他的作用。歼-8II战斗机虽然老旧,但却是很好的巡逻作战飞机,可以执行大量的勤务性任务。比如防空识别区查证,需要快速抵达目标空域,抵近进行查证,正好适合高空高速飞机;再比如拦截轰炸机,歼-8II可以发挥飞行速度快的优势,赶在轰炸机发射导弹之前,对轰炸机进行拦截;如果赶不及拦截轰炸机 ,也可以快速拦截巡航导弹,总而言之,高空高速总是有用的。
图为歼-11B战斗机,他就是取代歼-8II的较好的选择。
而且,第4代、4.5代、5代战斗机,都有一个大的缺点,就是维持费用高、使用费用高,飞行费用高,每飞行一小时就要十多万美元的开支,在执行高强度战区巡逻任务的时候,实在是有些浪费。于是,使用歼-8II战斗机进行巡逻,可以有效降低使用开支、维持费用,降低后勤的压力,提高巡逻的密度和范围,是一种维持制空权的好选择。
图为歼-20战斗机,他也是一种较好的截击机选择。
再者,歼-8II战斗机经过改进后,已经可以使用脉冲多普勒雷达,发射主动制导空对空导弹,具备一定的中距离空战能力,在中远距离超视距空战成为主流的今天,即便是格斗性能、飞行性能再好的战机,比如歼-10B、歼-10C,也需要先从中距离开始接战,然后再拉近距离。而在中距离阶段,可以发射PL-12等主动制导空空导弹的歼-8II后期改进型,就可以起到对第4代战斗机的补充作用,提升中距离空战的火力密度和战机参战数量,实现对敌人的超视距空战优势。
图为歼-16D电子攻击机,他在远程对空作战中也有关键作用。
因此,战斗机的迭代升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我们无需担忧什么飞机去取代歼-8II,毕竟我们连歼-20这样的5代隐身战机都服役上百架了;我们也无需担忧什么歼-8II被淘汰的问题,毕竟他们也还有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总不能用昂贵的歼-20、歼-16,去执行战区的常态化巡逻、防空识别区的查证和拦截任务吧,总得有飞机去干这些事情。所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歼-8II虽然老去,但是还能再战!
哪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
当年研制歼8Ⅱ的目的就是拦截图22/M高空高速中程轰炸机或者高空侦察机,所以将它设计成了中型截击机的气动布局,也就是机身修长、主翼尽量呈三角形,接近“静不稳定气动布局”,这样才能减少飞行阻力使歼8Ⅱ的最大飞行速度到达了2.2马赫,在接到拦截任务后迅速爬升和高速飞行拦截/驱离图22轰炸机和侦察机。
但歼8Ⅱ这样的高速截击机并不适合去执行日常的领海、领空反袭扰任务,就是因为它的气动布局导致了主机翼面积较小,低空/低速飞行时升力不足,导致的飞行员操控它比较困难,而敌对势力对我国沿海袭扰式派出的飞机都是大型低空低速侦察机,比如说:EP-3C“白羊座”电子侦察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不到700公里/小时,而且机身很大机内燃油量很多航程很远,如果派歼8Ⅱ对其进行拦截就要比“耐力”,而歼8Ⅱ安装了两台“涡喷”13AⅡ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虽然“涡喷”发动机在高空要比“涡扇”发动机优越,但是在中低空就显现出它的油耗太高的问题,导致了航程没法与外军远程侦察机相比,在与外军侦察机玩儿“猫捉老鼠游戏”时,经常是虽将它们暂时驱离,当我机返航时它们有回来了,几经反复最后歼8Ⅱ油量不足只能返航。
由于歼8Ⅱ不适宜新军事斗争需要,我国从1990年代末引进苏30MKK(空军型)和苏30MK2重型战斗机(海军岸基型),特别是海航的苏30MK2担负我军东海方向和南海方向的反袭扰任务,苏30MK2是重型战斗机,挂载2枚中距拦截弹+2枚格斗弹,在不携带副油箱情况下最大航程3500公里,已经与外军大型侦察机的活动半径相当了,在空中滞留时间上没有差别,“耐力足”就能有效的长时间在我国领空领海线内巡逻。
苏30MK2采用正常气动布局设计,苏霍伊设计局特别注重它的空中格斗和高机动性能力,所以它主机翼面积非常大,中低空升力足,再加上两台大推力的AL-31F发动机,使该型机中低空机动性非常好,超过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15J战斗机,在东海上空的较量当中屡次占有上风。
苏30MK2在我军服役已经接近20年了,已经被更先进的歼16接替了第一线作战任务,但是它的大航程高机动性用于长时间空中巡逻仍旧能满足需要,仍然是我军航空兵的主力战斗机。
从歼8Ⅱ到苏30MK2再到现在的歼16,见证了我军由弱到强的转变,更是航空工业大发展的体现,只有空军战斗机的强大才能更有效的执行反侵略任务。
哪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
保卫海空还真的用不到歼8-2战斗机!有着10种型号上千架的三代和三代半以及四代机挑大梁,歼8-2还是执行一些近距离的侦查任务比较合适。
要清楚的知晓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歼8-2战斗机在海空军中承担的作战任务。
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是歼8-2DF,数量在30架上下。空军航空兵装备的是歼8-2FR,数量在90架左右。
无论是海军航空兵的歼8-2DF,还是空军航空兵的歼8-2FR,都起着侦查,拦截超音速轰炸机的作用。
至于空战,是用不上歼8-2的,有三代和三代半战斗机顶着呢。毕竟歼8-2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为800千米,而且还是在挂载3具(2具800升,1具1400升)副油箱时达到的数据。
不挂副油箱时,作战半径会更近的。不过挂载副油箱时就会占据3个外挂架,只剩下4个还可以用来挂载导弹等武器。就800千米的作战半径来看,也就在机场附近转转,是不可能飞太远的。
单从作战性能来看,可以接替歼8-2战斗机,完成守卫海空任务的战斗机实在是太多了。如“歼轰-7,无侦-8,苏35,苏30,歼10A,歼10B,歼10C,歼11B,歼11BS,歼15,歼16,歼20”。基本上,海空军现役的机型都可以接替歼8-2战斗机的位置,除了歼7之外。
不过,要从高空高速有人侦查这方面考虑,能够替代歼8-2的也只有“歼20,无侦8”。毕竟歼8-2高达2.2马赫的极速,是现役三代以及三代半战斗机难以企及的。
从歼8-2战斗机服役时日算起,距今已经过去了31年。在这31年的时间里,海空军相继装备了歼10系列,歼11系列,苏35,歼20等先进战斗机。这也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实力的迅速增强。
歼8-2战斗机有好几个衍生型号,如歼8-2B、歼8-2C、歼8-2D、歼8-2H、歼8-2G、歼8-2F、歼8-2FR,歼8-2M,歼8-2ACT。其中歼8-2D是可以进行空中加油的型号,歼8-2M是出口型号,歼8-2ACT是主动控制技术验证机。
由此可见,歼8-2战斗机衍生型号还是相当多的,与歼-7相比也不遑多让。
从1980年生产,到2012年停产,歼8系列战斗机一共制造了300多架。
截止到目前为止,海空军还有100多架歼8-2型战斗机在服役,不过都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型号,也才仅服役21年,并不算老,依然在一线部队服役。像引进的苏27,也在2019年退出了一线部队。由此可见,歼8-2的性能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歼8-2之所以还在服役,并不是说起超视距空战和近距格斗能力多么强大,毕竟作为一款二代机,歼8-2的性能是比不过三代以及以上的型号。只是其高空高速性能,是现役三代以及以上型号难以匹敌的。
当歼8-2挂载电子,雷达侦查吊舱后,利用其高空高速性能可以进行抵近侦查,非战时的侦查,对方也奈何不了它。
即便被发现后,打开加力以2.2马赫的高速,在2万米的高空超音速脱离即可,现役战斗机难以跟上歼8-2的脚步。
歼8-2的性能航电系统。
歼8-2主要安装有一部208型单脉冲火控雷达,该雷达的探测距离为40千米,并配备有连续波照射器,初步具备了制导空空导弹的能力。
歼8-2M安装了一部甲虫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的探测距离为70千米,且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具备敌我识别功能。除了甲虫雷达之外,歼8-2M还加装了惯性导航和GPS导航系统,雷达告警系统。
歼8-2F安装了1492型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对RCS=3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10千米,具备了制导霹雳-12中程空空导弹的能力。歼8-2F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也算是歼10的简化下放版本。
歼8-2FR。该机主要就是歼8-2F的侦查型号,其航电系统与歼8-2F保持一致,不过强化了电子侦查能力。在机腹处安装一个半埋式合成孔径雷达侦查吊舱,还可以挂载KZ系列电子侦查吊舱,用于搜集雷达和电子信号。
机动能力。
歼8-2战斗机主要安装有2台单台加力推力为6.63吨的涡喷-13航空发动机。
该机的空重为9.8吨,内油载量为4.2吨,作战半径800千米,航程200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为17.8吨,载弹量为2.2吨。其空机使用推重比为1.35,60%内油+2中2近时的空战推重比为0.99。从推重比来看,歼8-2的并不高,与枭龙战斗机有的一拼,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三代机的。
高空高速性能。
歼8-2战斗机的主翼后掠角为60°,机长21.59米,展现比在2.1左右。也就是说,歼8-2战斗机的气动布局完全就是为了实现高速截击性能而优化的。那么,歼8-2的盘旋性能,最大过载,灵活性就显得比较弱。
事实上,歼8-2战斗机的可用过载在-3g—+7g之间,在5000米高度上的最大过载为6.9g,在1000米高度上的最大过载为4.7g,可控攻角在22°左右。只不过,在最大过载时的速度是多少尚未可知。如果是,0.9马赫的话,那还是极为接近F16的。F16战斗机在5000米高度上以0.9马赫速度飞行时的过载为7g。
综合来看,歼8-2战斗机的机动性实在是无法抗衡现役的三代机。所以说,歼8-2也就不适合空战。
小结:歼8-2的设计明显就是为了使其具备高空高速截机能力,也符合那一时期的战斗机发展方向。比如说,米格-23,米格-25,SR-71。只不过当歼8-2服役时,世界战斗机又向着注重高亚音速机动性,航电系统,机载导弹的方向发展。
尽管歼8-2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可达2.2马赫,但是在空空导弹面前还是不够看的。而在近距格斗时,又比不过那时期率先服役的F15,F16,米格-29,苏27等机型,这也是歼8-2服役即落后之说的主要原因。
尽管现役的歼8-2系列战斗机还未退役,但是其主要承担的就是保持编制,高速侦查等任务,就像U-2高空侦察机,RF-4E电子侦察机。至于对空,对地,对海攻击还是交给三代机以及三代半战斗机吧。
歼8-2战斗机的替代者定位高空高速侦查机时的替代者:无侦-8高空高速隐身无人侦察机。
无侦-8侦察机亮相与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其主要是由轰-6轰炸机挂载。然后飞到高空中快速释放,之后无侦-8侦察机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爬升,巡航,飞向指定空域。当完成侦查任务后,随即高速返航,并具备在跑道上自主降落的能力。
由于无侦-8高空高速侦察机的飞行高度为40千米,速度为4马赫,雷达反射截面积比隐身飞机还要小。也就是说,无侦-8以高空,高速,隐身的特点可以穿梭于任何空域,基本上难以被拦截。
由于现役防空导弹的最大射高并不高,如爱国者-3防空导弹的射高为20千米,S-400防空系统的最大射高为31千米,基本上,现役陆基防空导弹的射高都够不到无侦-8。
而在海基防空导弹中,标准-6Block1B的最大射高为160千米,标准-6Block1A的最大射高为40千米,标准-3的最低射高为160千米标准-2的最大射高为24千米。也就是说,在海基防空导弹中,能够拦截无侦-8隐身无人侦察机的也就是标准-6Block1B。
但是无侦-8还具备较强的隐身能力,即便标准-6Block1B的射高足够,但是雷达发现不了无侦-8也没什么用处。
所以说,无侦-8高空高速侦察机替代歼8-2FR时还是很有效果的,最起码可以实现隐蔽的侦查,不至于被防空火力给拦截了。
除了无侦-8侦察机外,歼-20战斗机的韩航速也不慢,只不过用歼20来进行侦查,实在是大材小用。
定位战斗机时的替代者:歼轰-7,苏35,苏30,歼10A,歼10B,歼10C,歼11B,歼11BS,歼15,歼16,歼20。以上这些型号的战斗机性能都要比歼8-2强上不少的。除了歼轰-7,歼10A,歼11B这三型战斗机之外,其他的型号都具备了较强的多用途能力。
目前来看,海空军都有歼8-2战斗机在服役,那么细分一下。
可以替代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歼8-2战斗机有歼15,歼11BH,歼10AH,歼11BSH。可以替代空军航空兵装备的歼8-2战斗机有歼10A,歼10B,歼10C,歼11B,歼11BS,歼16,歼20。
所以说,海空军的主战装备,在短短31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先进战斗机的服役,这100多架歼8-2也会随着退役的。原来飞歼8-2战斗机的飞行员,也即将飞上操控性更灵活,机动性更强,航电性能更优秀的机型。
哪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
歼8故障,不能参加国庆阅兵,这个事不知还有多少答友记得。歼8从来不是保卫海空的主力机型。以前是歼6歼7,现在是歼10歼11,未来是歼20。
歼8背后真是满满的一把泪。中国吃第一个包子吃的是泪流满面。1984年,歼8因为故障无法修复,临时缺席了国庆大阅兵,这让空军非常震怒。张爱萍将军亲自拍板:沈飞不用干别的了,把歼8干好就成。
图一:即使歼20出现,歼8II也仍然在服役。
作为一个主力机型,空军是希望歼8当输出位挑大梁。但是实力有限,一直在干辅助游走的活儿。这也可以说是歼8的不幸。
歼8到歼8II,是中国自研自造的第一款战斗机,付出的努力很多,付出的代价很大,交的学费也很多。歼8系列作为一种1960年代的三代机,做到了三世同堂,至今一直在军队服役。眼睁睁地看着年轻一截的歼10和歼11出来,再看着年轻一截的歼20和歼31出来,一起为国尽忠。
图二:中国第一种尖头战斗机。
歼8系列并不出色,比不上美军更早的F-4鬼怪式战斗机。实际上一直到2000年前后,歼8才成功地发射了中距导弹,真正实现了原来预定的战斗力,这时离出生几乎过了30年。这30年里,歼8系列一直没有像样的战斗力。
歼8开始有战斗力,出现歼8IIF的时候,中国的歼10和歼11都已经开始生产了。跟很多答友想象的并不一样。歼8并不是中国的米格25,它的超音速能力没有那么强。并不存在绝对的高空高速能力。歼8系列一直是航程短,载弹能力弱。
图三:歼8的子子孙孙。
但是中国能不能不造歼8呢?显然不能。自己生的娃再差,也是亲生的。不管啥事,都必须要亲自走一遍,才能弄清出门道。沈飞能搞歼15,能搞歼16,能搞歼31,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艰难的歼8,这是个起点。
哪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
实际上看当年海航的装备机型数量就知道了,我国海航总共六个航空兵师的规模,仅相当于空军的五分之一,而且其歼击机团总共就6~7个。
1980年定型的白板歼-8和1984年定型的歼-8I,总共装备四个团,其中海航占据一个。
到歼-8II系列,歼-8D总共就生产了两个团多一点点,海军航空兵拿了一个团(就是王伟烈士所在的海航9师25团)。歼-8F/H作为三代机成熟前的补充产品,总共生产了四个团,海航又占据了一个团,此外又加独立侦察大队的歼-8F/Z,大概占歼-8F系列的三分之一。
对比下,同时期歼-7就装备一个团,海航的歼-8战斗机比例高的简直不像话,是歼-8太好了吗?不,原因很简单,歼-8是双发的,歼-7是单发的。
发动机故障是战机遇到的概率最大的严重故障类型,单发战斗机遇到了,只能嗝屁,赶快跳伞,而双发战斗机遇到的话,还有概率靠另外一台发动机挣扎回去或者挣扎到陆地上逃生。而对于海军航空兵来说,在茫茫大海上跳伞存活率远不如陆地上跳伞存活率高(要不然王伟烈士就不会牺牲了),所以世界上各国海军都有严重的双发依赖情节,一次二等事故(机毁人活)总比成为烈士的一等事故(机毁人亡)要强。
而另一个依赖情节就是航程,空军对歼-8II不满意,远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期待值,配套的208雷达在良好天气下只有40公里的搜索距离,最好的武器也不过是霹雳-8这种格斗导弹,说好的超视距攻击能力放了鸽子。但是歼-8II依靠外挂三个1400升的副油箱,可以实现3000公里以上的航程,这对于海航来说有着划时代意义,可以实现对800公里以外的远海进行半个小时空中巡逻,从而可以完全覆盖西沙群岛,并且可以到南沙群岛展示力量存在。这个对于和平时代,以展示威慑力为主的非常重要,更何况对手最好的也不过是越南空军的米格-21MF。尽管歼-8II性能不尽满意,特别是低速性能差,但是对于海军航空来说,是当时最合适的机型,为此还开发空中加油。
所以在1998年的与菲律宾的美济礁争端,尽管歼-8II就带着格斗导弹飞到相关海域上空,但配合两艘053H1G护卫舰就对菲律宾形成威慑,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1998年建设美济礁时,菲律宾曾要求限时拆除人工建筑。现在在大自然的神奇作用下,美济礁已经成长为南海最大的岛屿
所以谁能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答案很简单,就是歼-11B的海军型号歼-11BH,重型双发战斗机,加上苏-27系列的巨大内油,可以实现对1400公里距离实行半小时的海空巡逻,可以实现对南沙群岛的全覆盖!以海南陵水机延伸出的绿色,红色和黄色的直线分别代表歼-7的500km作战半径,歼-8B的800km作战半径和歼-11B的1400km作战半径。
歼-11BH,海军航空兵对于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其次是苏-30MKK,以及未来国产化机型的歼-16,目前苏-30MKK部署在东海,是在东海上空跟日本航空自卫队斗智斗勇的主力。跟自卫队F-15J缝缝补补又一年不同,我们的苏-30MKK不必担心机体寿命消耗,因为国产化的歼-16已经在铺货生产。
再加上舰载机的歼-15,国产化的苏-27家族系列各兄弟完全可以满足海军航空兵的各种需求。
顺带一提,海航作战序列中,歼-10AH也试验性装备过一个团,当年歼-10服役,表现超过预期,也让海军产生了想用用看的想法。由于空军排产量大,一直到第五批才安排了一个团的歼-10AH型,装备给驻浙江台州的海航4师12团,觉得东海海域比较狭小,这种轻型单发战斗机有更好的辗转腾娜的空间,给苏-30MKK打下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7架歼-10坠毁事故中,这个团承包了两架,而且都是发动机事故,都是撞鸟后导致发动机停车,发动机可靠性再号也没卵用,海航再也不敢装备了。
哪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
歼-8II,由机头进气也即民间所称“平头飞机”歼-8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空军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机翼两侧进气方式的战斗机,也即老百姓口中的“尖头机”,在空军大片平头机中,歼-8II的横空出世,不但军方就是民间都欢欣鼓舞,于是,“空中美男子”的绰号,在神州大地上不翼而飞。
(歼-7)
“和平珍珠”计划,更是让军方充满了期待,由格鲁门公司负责改装,空军将购买55套先进的火控系统,并将样机送往大洋彼岸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
计划包括雷达、平视显示器、惯性导航设备、大气数据计算机以及一个新的数据总线,可惜由于某种原因,对方单方面宣布暂停军事技术合作,已经装上的一些设备拆了下来,把歼8Ⅱ的机身还了回来。
(歼-8)
歼-8II采用两侧进气,全金属半硬壳机身,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气动布局,具有良好的综合作战能力,可遂行多种作战任务,具有在昼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空中格斗、截击和对地攻击能力。
但歼-8II是在歼-8基础上改进,而歼-8只不过是歼-7的放大版本,是对歼-7进行独立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相比歼-7,歼-8II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改善,特别是机头进气方式,让中国空军的战斗机终于有了西方军机的外型,也让看惯了数十年平头机的军方和百姓眼前一亮。
(歼-8II)
尽管歼-8II具备“双2”指标,即2倍音速、2万米升限,飞得高、速度快,而且功能齐全、攻击力强,但并未安装相控阵雷达,对空地目标的探测能力低,亚音速状态下中低空格斗性能差,外部挂点比较少,载弹量较少,作战半径小,综合作战性能一般。
(歼-11)
随着苏-27的国内仿制改进版歼-11、自行研发的歼-10战斗机的大量服役,重型制空对地作战型歼-11具备机动性能好、航程远、载弹量高、空空导弹先进、空中格斗能力强、对地打击精度高等特点,完全可以用来取代歼-8II战斗机。
(歼-10)
成飞研发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中型战斗机,其综合作战能力不在F-16战斗机之下,空军对其性能相当满意,尽管是款单发的战斗机,但发动机性能比较可靠,自服役以来,在历次空军组织的比武当中,皆有让军方满意的表现,其中有的飞行员凭借鉴歼-10优良的气动性能和驾驭技术,勇夺空中最高名誉“金头盔”奖,因此,歼-10优良的作战性能也能取代歼-8II战斗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