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战力到底如何?能算得上全球第一吗?
7月1日,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现场,15架歼-20战斗机飞越天安门广场,这是歼-20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亮相,意味着我国歼-20的服役规模已经很大。歼-20作为我国空军最先进技术的象征,能够亮相建党百年大庆,作为重头戏出场,说明他确实有成为全球领先战斗机的基础。就目前来看,世界上能从技术上超越歼-20战斗机的,几乎没有,能和歼-20抗衡的,也只有美国的F-22A战斗机,歼-20确实堪称是全球第一的制空战机。
图为空军新发布的15架歼-20同框大幅照片。
歼-20是一架特殊的五代机,说他特殊,是因为在所有五代机里,歼-20是唯一使用抬式布局的一款,他有鸭翼,这一点和常规布局的美国F-22A、F-35,俄罗斯的苏-57都不大一样。歼-20如此设计有他的原因,首先因为我国对抬式布局理解很深,在歼-10上已经有过大规模使用,再者也因为抬式布局相对于常规布局,有很多优势。比如升力更大、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好等。
图为歼-20在大仰角机动时拉出的涡流。
歼-20有一对面积很大的鸭翼,使用中距耦合设计,因此起到了很好的配平作用,有效遏制了飞机高速飞行时的抬头效应。毕竟,整个飞机的重心都在发动机所在的尾部,机头部分如果没有配平,那么飞机很容易在飞行时出现机头上扬。常规布局战斗机解决这一问题靠的是尾翼操控,下压飞机的机头,但是这样就浪费了飞机的推力和升力,毕竟要消耗一部分动力在下压机头上,而且尾翼也不能起到提高升力的作用。
图为我国歼-20战斗机,可见其独特的抬式布局设计。
歼-20战斗机依靠鸭翼的配平,使得飞机在飞行中,鸭翼和主翼都产生向上的升力,这样就像是“抬轿子”一样,前后都有升力,就能节约发动机的推力,也能有效弥补歼-20发动机推力比苏-57和F-22A小的问题。同时,歼-20的鸭翼还能有效提高飞机的机头指向能力,其拉出的涡流可以减少飞机在大仰角作战时主翼承受的气压,极大的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能。应该说,歼-20的机动能力,在所有五代机里,是最为顶尖的。
图为歼-20在珠海航展上表演。
歼-20的鸭翼也不会影响隐身,歼-20采用了全球最完善的隐身设计。歼-20的外形隐身非常到位,其鸭翼和主翼外缘是相互平行的,当雷达波束照射飞机时,反射的波束会朝向2-4个主要方向,同时他还使用了菱形机头设计,梯形机身设计,最大程度减少了外表面突出物和雷达反射方向。这样,在防空雷达对歼-20进行探测时,就会出现“闪烁”现象,也就是在雷达波束集中反射的方向上,信号极强,但是在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信号。雷达会过滤杂波,这种突然出现的极强反射信号,会被认为是雷达故障而被过滤掉,歼-20就实现了在雷达上的隐身。
歼-20还在全机身涂抹了隐身涂料,这些涂料可以吸收雷达波束,进一步减少雷达反射信号。歼-20的另外一个亮点设计就是全动垂尾,这在全球五代机中,只有歼-20和苏-57使用了这一设计,F-22A和F-35都没有。我们知道,F-22A的垂尾很大,甚至到了影响隐身的地步,毕竟垂尾是一个突出在飞机表面的物体,雷达反射信号比较强烈。但是五代机为了隐身,把垂尾设计成V型垂尾,V型垂尾会降低垂尾的舵效,为了弥补垂尾舵效的降低,F-22A只能使用面积巨大的垂尾。
图为珠海航展上歼-20展示的机腹挂载大型精确制导攻击弹药的模型。
我国的歼-20就不同了,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的垂尾并不大,这样更有利于隐身,但是垂尾的舵效如何保证呢?歼-20就使用了全动垂尾,整个垂尾可以转动、扭动,这样垂尾的可动翼面就扩大了,舵效和F-22A的巨大垂尾是一样的。同时,全动垂尾可以配合飞机的机动动作,在数字化电传飞控系统的精细操作下,帮助飞机提高飞行性能。比如,他可以缩小飞机的盘旋半径,提高飞机的爬升率、俯冲速度等,这些都是他独特的设计。
图为歼-20打开弹仓亮出导弹。
歼-20战斗机的雷达也很先进,他在全球率先使用了三面式有源相控阵雷达,除了主火控雷达外,还在机头两侧布置了雷达副天线,在机翼的外缘也布置了雷达天线,这样飞机的搜索角度就大大增加,几乎覆盖了整个机头的前半球部分。换言之,歼-20不用把机头朝向作战方向,就可以对侧面,甚至偏后部的目标进行搜索、锁定和攻击,这大大提高了飞机的火力打击角度,方便歼-20率先锁定和攻击目标。
歼-20战斗机还使用了和F-35战斗机类似的EOST和EODAS合成孔径系统。其中,EOST位于机头下方,集成了光电、红外、激光等搜索技术,可以对空中隐身目标、低空低速目标、地面目标进行远程精确搜索,也可以为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提供目标指引,因此他丰富了飞机的攻击手段,提高了飞机反隐身能力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EODAS系统则将各类型光电探测设备分布在机身周围,飞行员头盔上则集成了信息采集系统,这样飞行员转动头部就能观察到飞机四周的战场状况,提高了歼-20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需要强调的是,EOST和EODAS系统,在美国F-22A和俄罗斯苏-57战斗机上都没有,他们只能依靠外挂吊舱实现相似功能。
图为歼-20战斗机双机展示。
至于发动机,歼-20近期也在测试新的轴对称三维矢量发动机尾喷,外形类似于歼-10B TVC测试过的那款。同时,歼-20也开始使用全新的太行WS-10C发动机,推力提高到了15吨,接近了美国F-119发动机15.5吨的推力,超过俄罗斯117S发动机14.5吨的推力,歼-20的“心脏病”将会很快得到改善。
因此,作为重型双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配置了全球现在能想到的最全空战设备,最全隐身科技,最强电子设备,实在找不到任何理由说歼-20不如哪一款战斗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称歼-20为地球最强战斗机,起码目前是这样的。
歼20战力到底如何?能算得上全球第一吗?
歼-20是不是全球战力第一,魂舞大漠不知道,但有一条都明白,列装的这一年,从没有趴窝,已在2018年5月形成昼夜接战的能力,首度飞赴西部战区演习,首度执行了战斗巡航任务。歼-20在参加完西部战区演习后,印度曝料说,在其苏-30战机雷达上发现了歼-20,并说不难被发明,正不知发现了金星无人机,还是再次拿侯鸟当做了中国无人机,草木皆兵也如此。歼-20执行完任务,没有听说谁家发现了它,也许印度战机神得很,也未可知。歼-20从争议到热议,一年来开始变得云淡风轻,正式迎来了自己的2019,不知又会留下传说与佳话,都在岁月里沉淀成故事,历史的使命注定要它演绎成精彩,只是不知如何开始,总之,一场大戏鸣了锣,接下来将会铿铿锵锵。
★亮剑朱日和。以实战之姿,三机编队飞过去,沙场没有表演机,都懂得,军队大改之后,绝没有花架子,演习完成以战斗状态接受检阅,正式向建军九十周年献礼。飞行员张昊接受了央视采访,他说,这正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机动力强,信息化程度高,战场变得开始透明了。言语之间,透出飞行员对它的喜爱程度,总之一架非常棒的飞机,正在接受空军全面检验,试装试训已然展开,第一批次的歼-20所面临的任务繁重,要拿出训练和作战大纲,实机要通过空军考核验收。他们以战促训,飞得非常欢实,我们听到了训练场的声音昌,不加上龙勃透镜,四代机以下,根本发现不了它,可见其隐身能力之强。还有的说,歼-16是它的好搭裆,如图,3架歼-20,2架歼-16同框,留影仅做纪念。他们经常在一起,联系得很亲密哟。
★点燃珠海。朱日和看不到,珠海终于有了机会,隐身空军是个什么样,媒体以三新来比喻,新的低可视涂装,新的三机编队,新的战斗姿态,突然的瞬间,它打开了弹舱,现场观众惊呼,这真是太精彩了,非常地震撼。现场专家更表示,它拉出的涡,让人感到不是再表演,明明就是一架战斗机嘛。飞行员介绍说,操控性比以前的飞机都要好,控制就在旁边。当然,这是五代机的典型特点之一嘛,专家解释,歼-20正是按高端机打造的,与美制F-22的定位一样的。可是我们刷涂料,没有只能在7000米以下飞行,没有带病上岗,试装一年就表现得非常靓丽抢眼,有关它的每一个动静,都会吸引中外关注,一年来的飞行表明,这是一种完全可以实用化的战斗机,来了任务即可上阵了,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进入了五代机时代。
★总师的信。跨过了质疑阶段,它成为空军的正式装备。正处于振奋阶段,它正把更多的精彩,越来越多地带给关心它成长的网友们。2020年的珠海,歼-20就可以成为祖国坚强的海空卫士,成为震慑一切敌人的利剑。伴随着威龙正式入役,有人问总师,歼-10B上的矢推这么好,为何不能装备在歼-20身上?总师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没有装备呢?呵呵,一切皆有可能。发动机已不再成为困扰我们的问题。涡扇-15可能就要来了,歼-20一步一个台阶,正无限蔓妙着会展示更多的精彩。人家的再好,毕竟是人家的,我们自己的也不错呀。
歼20战力到底如何?能算得上全球第一吗?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去年,歼20战机正式入列了。这款飞机从开始研制到今天,一直牵动着广大媒体和军迷的视线,和它有关的消息很容易成为热门话题。是不是全球第一,谁也说不清。但根据以往国际航空领域的研制经验来看,同一代战机里,出来迟的往往要比出来早的好,因为后者借鉴了前者的经验,扬长避短。
同时,材料技术和电子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基础科技的进步直接影响着航空飞行器的设计思路。歼20战机本身的气动设计是很出色的,目前主要的缺憾是发动机不够先进。只要解决了大推力发动机问题,歼20还能发挥出多大潜力,谁也说不准。
我们从歼20战机的特点来看歼20的战力和飞行性能。歼20同其他隐形战机最明显的不同是采用了鸭翼布局,有观点认为鸭翼会影响飞机的隐身。其实现代隐身战机都不是全向隐身,国际上这几种隐形飞机最重视的都是机腹部分和正面的隐身,从这个角度出发,鸭翼对隐身的影响几乎可忽略掉。
鸭翼的优势也很明显,欧洲战机普遍喜欢用鸭翼。闻名世界的“欧洲双风”台风和阵风战机都设计成了鸭式布局,它对提高机动性很有帮助,还能够辅助和促进发动机性能的发挥。鸭翼的另一个作用是缩短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滑跑距离,表面看只是节省了一点起降距离和时间,这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或许可以改变战役的结果。
根据媒体的报道,歼20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9吨,超过了其他几款隐形机。起飞机重量大是一种天然优势,但发挥优势需要更多客观条件。载重量大的飞机可以携带更多的导弹和燃油,作战半径和火力都会有明显提升。要支持飞机满载执行任务,还能超音速巡航和执行大机动,发动机的动力一定要足够强劲和可靠。现在歼20的发动机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还不能发挥出歼20的全部潜力。等WS15发动机出来后,歼20的战力会再上一层楼。是不是最强,就不好说了。
歼20战力到底如何?能算得上全球第一吗?
没有经过战争检验的战斗机,充其量就是一架可以战斗的战斗机。但是能不能算是真正的战斗鸡。还需要战争实战的验证
歼20战力到底如何?能算得上全球第一吗?
要说歼20的战斗机全球第一,那是不现实的。就以目前歼20的状态来说,中远距空战和F22在同一层次上。近距格斗来说,受制于发动机的推力限制,估计和F22与苏57有点细微的差距。所以说,歼20的目前的战斗力还无法称之为全球第一的,最起码还有F22这个强劲的对手存在。作为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最大的优势就是隐身和航空电子系统。目前来看,歼20还不是完全体,只有等到WS-15发动机装机之后,才是真正的完全体,那时歼20的战斗力才可以称得上全球第一。
歼20是中国空军装备的第一型隐身战斗机,是为了夺取制空权而制造的。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航空电子系统和雷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说,在航电系统这一块,中国的技术丝毫不比世界先进水平差,甚至还有所超越。事实上,歼20的航电水平和F35处于同一层次,要比F22和苏57先进,这不仅仅是指某一设备的性能,而是指航电系统的整体性能。早有新闻指出中国已经在2009年,就制造出性能和F22使用的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类似的产品。而现在10年过去了,即便歼20的定型时间早个两三年,那雷达的技术水平也要超过APG-77了。EODAS系统和EOTS系统更赋予了歼20的态势感知优势,即使在相控阵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周边的空情了解的一清二楚,这种优势是F22和苏57难以企及的。其实,歼20的航电系统的性能和F35类似,其但是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更远。可以说,歼20的航电系统也是顶尖的。目前来说,歼20还是使用的AL-31F系列发动机。动力不足,是歼20的唯一劣势。相比苏57和F22,歼20的机动性或许会差点。可以看到的是歼20为了弥补发动机推力不足的劣势,采用了鸭翼+边条翼+可动垂尾的复杂气动布局。虽然歼20的动力不行,但却难以掩盖其超音速机动性的优异。要知道,第四代隐身战斗机非常注重超音速机动性,而歼20特地为超音速性能优化过。从飞行员对歼20的评价来看,进入超音速之后,歼20的优异机动性就能够发挥出来。总得来看,歼20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基本上和F22处于同一层次。
歼20战力到底如何?能算得上全球第一吗?
歼-20战斗机,绰号“威龙”,北约代号“火牙”,是由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生产,装备于我国空军的一款单座、双发、鸭式气动布局重型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具备了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它的研制成功和列装服役对我国军事建设具有极大的影响。
首先,增强了我国空军的进攻能力。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敌方防御体系非常完善。这时,歼-20可以凭借其隐身等优势悄悄潜入敌占区,摧毁敌防御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如,指挥所、防空雷达、防空导弹阵地、通信中心等重要的战役战术目标),在敌军的防御体系上撕开缺口,为其他战机“破门而入”创造良好条件。
其次,提高我军防空部队的反隐形战机能力。歼-20 可以担当空地对抗训练的“磨刀石”,充分检验雷达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电子对抗兵等对隐身战机目标的探测、跟踪、拦截等作战能力,在“矛”与“盾”的对抗中找出问题和对策,全面促进空地联合作战体系对抗能力的升级改进。
此外,歼20的出现还带动我军战斗机性能整体发展。歼-20应用的隐身技术、气动设计技术、飞机和发动机控制技术、武器火控技术、通信导航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将逐步显现,辐射到其他四代机上,或者用到下一代其他的平台上,带动了我军战斗机体系的整体发展。
而放眼全球,单座双发五代机非常稀少,目前可以跟歼 -20 横向比较的成熟机型只有 F-22 和苏-57 而已。
从气动布局方面来看,F-22 为常规气动布局,其气动外形采用兼顾亚音速和超音速巡航的蝶形机翼设计。苏 -57的气动外形一脉相承于苏 -35,线条硬朗。歼 -20在气动布局上采取了双激涡流升力体边条翼鸭式气动布局,此布局使飞机拥有较优秀的超音速配平能力,良好的高攻角升力特性,较高的瞬时盘旋角速度与滚转率。这些设计使歼-20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
从动力输出方面来看,歼-20目前配备的涡扇-10B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达155千牛,采用先进的数字控制系统和矢量喷管技术,推重比8~9。与同为五代战斗机的F-22(F-22装备的F119-PW-100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04千牛,加力推力156千牛,推重比超过10)和苏-57(苏-57战机目前装备的AL-41F1-117S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07千牛,加力推力167千牛,发动机推重比超过10。而在计划中,作为苏-57标配的“产品”-30发动机,目前尚未定型批量生产,据公开资料显示单台最大推力达到约110千牛,加力推力达到约180千牛,推重比达到10以上),所使用的的发动机相比,在推力方面相差不大,但在推重比方面则是要逊色了一个档次(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是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与发动机自身重量之比,推重比越大,则意味着发动机的推力指标越高,性能越好,推重比是衡量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当今主流的第三代航空发动机和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推重比分别为8一级和10一级)。
不过,落后只是暂时的。涡扇-10B发动机并非是歼-20最终版的发动机,它只是一个过渡产品。涡扇-15发动机才是被公认为歼20的标配发动机。涡扇-15发动机,是为我国第五代重型/中型战斗机而研制的一款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其最大推力可达到171.47 千牛~181.37 千牛,推重比能达到 9.7~10.87;是世界上除F-35装备的F-135发动机(F-135最大推力为191.3千牛)以外供战斗机使用的推力最大的发动机。性能与F-22使用的F119-PW-100涡扇发动机和苏-57使用的AL-41F1-117S发动机属于同一级别。只是涡扇-15目前还没有定型。所以歼-20要换装涡扇-15,恐怕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从隐身能力方面来看,F-22 采用了先进的隐身技术。美军资料称,F-22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只有0.0065 平方米,很难被雷达侦测。
苏 -57在隐身上则是差强人意,由于苏-57的发动机布局和苏-27一样,均为机身下悬吊方案,采用机腹下双进气道。这导致了进气道与发动机直通,发动机风扇叶片缺乏遮蔽。当发动机工作时,高速运转的叶片将形成强烈的雷达反射源。如此一来,苏-57很难实现有效的隐形。
歼-20外形与F-22有些类似,其头部、身呈现菱形,有很明显的棱线;外表面非常简洁,上下表面平直设计,大外倾、面积较小的V垂尾,减少了各个主要方向上的雷达反射;机翼、鸭翼前后缘,也尽量避免前后平行的折射。再加上使用了具有高吸收雷达波性能的隐身涂料,使得歼-20具备了出色的隐身能力。
不过考虑到鸭翼和腹鳍的设计对总体隐身效果可能会有一些影响。所以,歼-20的隐身性能要稍逊于F-22,但应强于苏-57。
从机载雷达方面来看,F-22 战斗机装备的“ APG-77机载相控阵雷达”,拥有由2000多个发射/ 接收模块组成的有源电子扫描阵列,可以在240千米外追踪 RCS 为1平方米的目标;同时该雷达还具有低截获概率特征,每秒频率变换可超过1000次,令敌难以截获其雷达信号;达除了传统的雷达功能外,还集成了情报侦查、电子干扰、通信等功能,并支持无源定位探测能力。
苏 -57 装备了季赫米洛夫研究所设计的 N036 雷达,该雷达有五套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天线,系统与两台机载电脑相结合,能发现400公里以外的目标,同时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向其中8个发起攻击。
歼-20的机载雷达为我国最新一代的ASEA自动电子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该源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高达2000到2200个之多,发射功率在24千瓦;能够在 200 千米~300 千米距离内发现典型四代目标,且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可攻击其中4~6个目标;同时歼-20的机载雷达也具备地形跟踪、敌我识别、电子对抗、抗干扰通信等功能。
就机载雷达性能来说,F-22、苏 -57以及歼-20 装备的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能力方面不会有质的差距,其他功能也相差不大。
从机载武器方面来看,F-22 机身内部除炮舱外有 3 个武器舱,内部安装了由 EDO 公司研制的 LAU-142/A“阿姆拉姆”导弹垂直弹射发射器,可以挂载 6 枚空对空导弹;也可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携带多种不同的弹药。此外,还装有一门20毫米机炮。
苏 -57配备了一门30毫米机炮,并拥有至少两个内置弹仓,主要装载远距和中距空对空导弹。在执行的战斗任务不需隐身的情况下,也可外挂智能炸弹及导弹。
歼 -20除机炮外,两侧侧弹仓可各携带 1 枚导弹,主弹仓拥有 6 个挂架,可携带 6 枚空对空导弹。
总体来看,歼 -20在全世界第五代战机中应当是位列前两名的位置。其综合性能在苏-57之上;但与F-22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硬伤,还远达不到全面超越的程度。不过,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毕竟现在的战争都是体系化作战,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两件先进武器就行的。歼-20虽然性能顶尖,但我们也不能疏忽了其他配套武器的研制和装备。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