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军舰都是白白的颜色,像民船一样?

因为白色在海天线处更难发现。不光我国使用近乎白色的浅灰色涂装,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军舰也是这种涂装,比如美国最新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英国海军的45型驱逐舰、法国海军的阿基坦级护卫舰、意大利海军的米尼级护卫舰等。说到底,世界上的几个主要海军强国,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这种接近白色的浅灰色涂装,就是因为其隐蔽性强。至于日本、韩国等海军喜欢使用深灰色的涂装,那是因为他们需要深沉的颜色来凸显海军实力。

图为055大型驱逐舰,即便是在近处看,也能看出这种颜色涂装的隐蔽效果,如果是远处的一个点,就这个涂装的颜色,确实是很难被发现的。

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传统海军强国,全都是接近白色的涂装,足以证明这种涂装是科学合理的。要知道,这种接近白色的涂装,曾经是全球海军强国的一致选择,比如一战前的美国“大白舰队”,比如巅峰时期的英国皇家海军等,都是这种接近白色的涂装。白色涂装除了在海天线处方便隐蔽外,还有利于在海雾中隐藏自己,因为白色的反光比灰色更为强烈,当目视海天线处的军舰时,强烈的反光会接近于海面的反光,从而起到隐蔽作用,在雾霾中也是一样的道理,灰色军舰反射的光线更暗,在白色海雾中不宜隐藏。

图为刺破海雾航行的我国军舰,可见他的涂装和周围环境颜色非常接近。

有人说,现代军舰都使用导弹作战,还有目视范围交战的可能吗?还需要依靠涂装进行隐蔽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虽然交战距离拉大了,但是海战的机动作战性质并没有改变,搜索探测对方军舰的,也不一定就是本方的军舰,不论是什么探测器,都还是要涉及到接近、发现、识别的过程。甚至在现代海战中,视距范围内交战依然是常见战术,很多军舰的反舰导弹,在缺乏卫星、直升机的中继引导时,甚至无法实现超视距打击,只能在视距内使用。

图为英国皇家海军的45型驱逐舰,其涂装比我国海军的涂装还要接近白色。

比如我国海军的056型轻型护卫舰,搭载4-8枚YJ-83反舰导弹,虽然该导弹射程有300多公里远,打击距离很远,但是056护卫舰不能常驻直升机,如果失去直升机中继引导,就很难进行超视距攻击。056护卫舰也没有装备我国其他大中型军舰配备的音乐台火控雷达,该雷达可以在没有直升机中继制导时,对最远超过300公里的海面目标进行搜索和锁定,将火控参数装定到导弹内,实现超视距打击。

图为白色涂装的英国海军45型驱逐舰。

苏联还曾经建设了专用于视距内交战的舰队,也就是侦察-突击群,主要由现代级驱逐舰、无畏级驱逐舰等组成。这些军舰主要是在和平时期就跟踪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然后在局势紧张、或者开战之后,就马上在美军航母编队的视距范围内发动强大的火力打击。为了让这些军舰在视距范围内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苏联为现代级驱逐舰配备了2座双管130毫米AK-130速射舰炮,一分钟能发射240多发炮弹,美军舰队是难以抵抗的。

图为阳光下航行的我国海军驱护舰队,反光异常强烈下,隐蔽效果更佳。

英国海军曾在军舰进入导弹化后,认为近距离交战已经没有意义,尝试取消了军舰的舰炮,建造了没有舰炮的22型大刀级导弹护卫舰。在经历了马岛战争的洗礼后,英国重新认识到了舰炮的重要性,不但在22型护卫舰上重新安装了舰炮,而且还在此后设计研发的23型公爵级护卫舰和45型勇敢级驱逐舰上恢复了舰炮设计,足见舰炮作为军舰的补充火力和最可靠的持续火力,还是很有存在必要的,也可以看出近距离交战,或者视距范围内交战,依然是海战的一个常见领域。

图为法国海军的阿基坦级护卫舰,也是白色涂装,总不能说我们的白色就是土,欧洲的白色就是先进吧?

想要打赢这样的视距内作战,就必须要在率先准确瞄准敌人同时,防止被敌人瞄准和攻击。而要防备敌人攻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隐蔽。在二战时期,首次出现了军舰的迷彩涂装,通过特殊设计的军舰迷彩,让敌方军舰无法判断己方军舰的型号、航向、姿态,而现在接近白色涂装的浅灰色涂装,则直接让军舰被发现的概率降到了最低。同时,即便是面对视距敌舰派出的直升机等侦察兵器,白色涂装也能有效降低军舰被发现的概率。

图为055大型驱逐舰,白色涂装和英国的45型很类似。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一些人认为我国海军过去专注于近海作战,没有过多考虑远洋作战,所以选择了白色涂装,这是一种刻板的印象,实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如果白色涂装就是近海作战,那么英国海军、法国海军、意大利海军也是近海作战吗?如果白色涂装就不是考虑远洋作战,那美国的DDG-1000驱逐舰也是近海作战吗?其实,白色涂装,才是真正考虑远洋作战的涂装,反倒是灰色涂装,才在广阔的大洋上,显得更为显眼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