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军在F35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F-35战斗机是美国扶不起的阿斗、带不动的“肥电”,原本作为廉价五代机研发的F-35,却贵出了天际,还没有足够的性能。
根据美国空军2030年规划,F-35将会是未来美国空军“穿透式制空”(PAC)作战的主力战机。什么黄貂鱼隐身无人加油机,都是为他服务的。但是,虽然美国在F-35战斗机上寄予厚望,却还是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只能说美国自己从一开始就把F-35给想错了、发展错了,F-35的问题是从设计理念的根子上带来的。
图为外挂弹药的F-35战斗机,F-35的弹舱空间有限,外挂武器已经是常态,破坏了隐身性。
F-35战斗机的计划最早开始于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想要为两栖攻击舰研发一种垂直起降的隐身攻击机,以取代垂垂老矣的AV-8B海鹞战机。在研发到出现基本模型的时候,美国空军开始提出,要研发一种中型第五代战斗机,一定要廉价,来取代昂贵的F-22A战斗机来大规模制造,形成美国五代机的高低搭配,就像是F-15和F-16那样,一种作为尖端的主力战机,一种作为兼顾对地攻击的大规模、廉价、撑数量、保持空战密度的战机。
图为三种不同型号的F-35战斗机。
没过多久,美国海军也开始了对第五代隐身舰载机的论证工作。美国国防部,也就是五角大楼,感觉同时推进这3个项目有点费钱,于是一合并,就变成了F-35A/B/C三个型号,分别是空军常规型、海军陆战队垂直起降型、海军弹射型,定名为”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也就是JSF。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增加生产规模,美国决定把F-35战斗机变成一个国际项目,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韩国、日本等国都踊跃参加进来,想要在隐身战斗机时代,拥有一种堪战的机型。
图为F-35战斗机水平投掷JDAM精确制导炸弹,没有侧弹舱的他,水平投弹是常态。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X-35验证机击败了波音公司的X-32验证机,被选定为F-35战斗机进行后续的发展完善。可是,从一开始就考虑了对地攻击、舰载、外售、廉价、各国需求等不同要求的F-35战斗机,变成了一个多功能的大杂烩,犯了一个经典的错误:武器越是多能,就越是性能不精。
图为F-22A战斗机,他才是第五代战斗机的标杆。
为了兼顾各种需求,F-35作为一架中型战机,被塞进去大量的设备,成为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吨的”重型级别战机“,肥肥胖胖的他却没有一个好的动力。有人要问了,那F-135发动机,不是全地球推力最大的战斗机发动机吗?诚然,他推力达到18吨,确实很厉害,但问题在于F-35是单发飞机,整个飞机是一个系统性的武器,不光是一台发动机的事。比如,F-22A战斗机的发动机推力虽然是15.5吨,但是人家有2台F-119发动机,是双发战机,F-35是单发战机,作为一架战机来说,F-35战斗机在发动机最高推力、飞机轻载的模式下,推重比都达不到1。
飞行速度慢,重载之下不能超音速,且航程不够远的F-35战斗机,还得兼顾对地、对海、对空三个任务,机动性太差的他,竟然也没有侧弹舱,只有腹部弹舱,只能在机动动作很小时进行空空导弹、对地导弹的发射,意味着他无法执行近距离的格斗作战,只能执行中远距离空战,换言之,他只能当做标枪兵来使用,不能作为骑兵来使用,这样的战斗机,在制空方面甚至还不如苏-35战斗机。
服役之后,F-35战斗机更是问题多多。首先是价格太高,生产了400多架后,单机价格竟然还高达8000万美元,F-35机队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百亿美元以上,50年的全寿命周期采购、使用、维护、保养、培训等费用加一块,竟然高达数千亿美元,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国防经费。美国空军对此苦不堪言,本来就是想要一个便宜的飞机,方便大规模装备,结果搞来搞去和F-22A一样贵,关键他还没有F-22A那么先进,这不是很尴尬的事情吗?
图为F-35战斗机侧面的研发国国旗,照顾这么多的需求,难免干啥啥不行。
更尴尬的问题在于,原本美国以为自己军事技术优势很大,军力优势很大,F-35虽然有种种问题,但是好歹作为第五代战斗机,还是能在同第四代战斗机较量中抢占先机的,不管是不是最后打得过,优势还是在那里摆着。可是俄罗斯在2010年首飞了苏-57,我国也装备了歼-20,美国一时间在第五代战斗机上的技术优势被大大缩小。面对苏-57和歼-20这样的重型第五代战斗机,F-35竟然毫无胜算,毕竟苏-57和歼-20都属于高空、高速、高机动的隐身战机,F-35短腿、跑得慢,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
图为F-35战斗机,他的未来很迷茫。
于是,美国国防部终于下定决心,在2021年无期限暂停了F-35战斗机的全速生产,只保持慢速生产和交付,同时把节省的经费和物力、人力用在第六代战斗机的论证和研发上,F-35原本想要复制F-16战斗机的辉煌,却只是变成了一次昂贵的探索。美国空军2030年规划中,仍将F-35作为主力战机,可是这么差的飞机,真能再顶美国天空10年吗?我们拭目以待吧。
美空军在F35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F-35是不是梦碎了,大概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但中国人一定是知道了。
F-35差不多七八千万美元一架,美国自己已经提货几百架,盟友也跟着提货上百架,订单还有数千架,生产都要排到十几年以后了。而最大的问题是,美国人已经大声疾呼“F-35是破烂”,怎么没人取消订单呢?美国人自己没有取消订单!这一票吃亏上当的所谓小弟们也没有一家取消订单!还有一堆没在研发中掏钱的国家哭着喊着要来买!看来美国人的“传销”技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这拉人头的水平已经是银河系第一了吧!
其实,美国人说的梦碎是“钱包”碎了!原来美国人发现,F-35的性能溢出了。也就是,用500块钱能办的事儿,因为美国人自己吓唬自己,结果一咬牙,花了50000块钱去办,虽然事情干的漂漂亮亮,但钱花超了!这就等于浪费了49500元嘛!这才是美国说梦碎的关键,钱包碎了!
F-35最大缺点是,F-35是重金打造的屠龙刀,但龙已经绝迹,遍地只见牛羊,用普通杀牛刀就够用了,这才是美国看F-35的视角。在两外两大强国的隐形机捷报频传的同时,美国却得出这么奇怪的结论,确实值得我们猜测哦!这不会是美国战略忽悠局的大计划吧?
美空军在F35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J-20的量产,让美国空军对F-35的不满达到了高潮,但背后还有着另外的深意。
美国三军对于F-35的不满其实由来已久,但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搬到台面上来。2020年2月23日,这种情绪迎来了一个爆发——据美国《福布斯》网站报道,美国空军参谋长小查尔斯·布朗公开声称“美国空军希望研制出一种负担得起、重量轻的战斗机,以取代数百架冷战时期的老式F-16战机”。布朗的言外之意,就是现在的F-35太贵了,买不起也用不起。
F-35
此言一出,瞬间在全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言论被全球各大媒体纷纷冠以“F-35项目彻底失败”的标题,不可谓不犀利。然而我却不太赞同这种武断的结论。我认为这个事情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即:
- F-35项目究竟失败了没有
- 布朗的指责背后有何深意
要看F-35项目有没有失败,主要是看它有没有实现既定目标。我认为F-35项目的目标有2个:一个是取代F-16等老旧机型,另一个是打击队友们的军用航空工业。
F-16早已到日暮之年
按照F-35项目的最初计划,美军会在2020年之后,取代现有的海陆空所有战斗机,直到6代机开始服役。型号单一就意味着可以降低训练难度,提升战术协同能力。同时,因为采购量大,还可以降低单机采购成本和综合使用成本,并极大降低维护难度。
不过现在看来第一个目标进展不太顺利。截至目前,F-35全球一共才交付了620多架,这可是已经生产快10年了。包括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它家的“伊丽莎白女王”航母至今还用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根本就买不到。
一架F-35B正在从伊丽莎白女王上起飞
不过,替换老旧的F-16只是浅层次的目的。在深层次上,F-35作为美国构建全球统一情报网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它的全面服役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纵然美国在全球有大量的盟友和军事基地,但单靠美国一己之力,不可能做到全球态势感知。当F-35进驻到各国军队时,凭借其先进的探测和数字化能力,它不但会是一架先进的战斗机,而且会成为一个移动的情报站。虽然收集到的情报是共享的,但毫无疑问,美国具有优先权和决定权。
这才是F-35的真正意义!
另外,在上世纪90年代,法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制下一代战机。而加入F-35项目之后,队友们自家战机的研发项目都基本上停止或取消了。因为美国的技术实力队友们都很认可,相对于自己独立研发来说,F-35技术先进、风险较小还更便宜。于是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一起吃上了大锅饭。当然美国也很“大方”,不但共享了一些技术,还允许了有实力的国家自己生产F-35……然后看看这十几年盟友们嗷嗷待哺的样子,毫无疑问F-35的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布朗的表态被媒体认为是对F-35的不满,是间接承认了F-35项目的失败。我觉得并没这么严重。不满是肯定的,F-35不但价格昂贵、产量低,还一身的毛病至今没有完全解决,但就此下结论说失败那还不至于。
因为失败的代价太高,美国承受不起,队友们也一样承受不起。你想,说好了大家一起造F-35,为此都自废武功了,一个失败就足以把之前20几年的努力化为灰烬。要想再次重燃热情,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首架部署到日本的F-35
于是我们也看到,2天之后,也就是2月25日,布朗在美国空军协会航空航天研讨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又说了这样一番话:“美国空军承认F-35计划失败的说法是错误的。目前美国空军的战术都是以F-35为中心,F-35是美国空军战斗机的中流砥柱,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布朗还特别强调说:“按照计划,美国空军将继续采购,并最终拥有1763架F-35A,美国空军不会用F-35的钱来资助空军的下一代空军优势(NGAD)计划。”
F-35是编队的主角
这样,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就给定性成了不实猜测。所以,说F-35项目失败还为时过早。
实际上,让F-35压力倍增的真正原因,不是它不够先进,而是突然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J-20。
J-20,代号“威龙”
2011年1月11日是任何一个军迷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的J-20成功实现了首飞。当时新闻一出,不但惊掉了大洋对岸一众军事专家的下巴,也让正在我国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大为震怒,因为这一天比美国专家之前的预计提前了10年!
如果再给F-35十年时间来进行生产和升级,相信美国依然可以高枕无忧。但横空出世的J-20,一亮相就等于结束了F-35的黄粱梦。
从这个角度来看,F-35其实也没有失败,它只不过是被带乱了节奏。
布朗的本意是施压向谁施压呢?我认为一个是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另一个是美国国防部。
因为战机存在缺陷,加之功能的增加,让洛克希德·马丁苦不堪言。说得好玩一点,这就是一个乙方上位,挟F-35以令诸侯的故事。按照最初的计划,F-35将是三军通用飞机,也就是说整个美国军方在2030年前都不会采购其它战斗机,更不用说其它公司的了。包括盟友在内,F-35有着高达4000架以上的巨大市场,这自然会让洛克希德·马丁一家独大。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话语权从甲方渐渐向乙方倾斜。在军方看来,洛克希德·马丁有些怠慢了。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老的毛病还迟迟未能解决,甲方当然会很不爽!
这种情况下,布朗公开发表对F-35的不满,无疑就是敲山震虎,给马丁一点颜色看看。
另一方面,布朗指责F-35成本高用不起是在向美国国防部施压,原因很简单,就是钱。美国的军事预算总额是固定的,但如何分配还有回旋余地,而主导权掌握在美国国防部手里。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布朗自然懂得这个道理。继续升级采购F-35跟研发一款新的战机,哪个周期长风险高?这是个很浅显的问题。美国国防部不会把钱分给高风险项目,但要是继续用F-35的话,那就给钱给钱给钱!毕竟F-35贵是出了名的,不光采购成本高,使用成本也高达36000美元/小时,而F-16只需要10000美元/小时。
紧急运送F-35A Lightning II发动机
另外,美国的F-35现在面临的问题不少,除了数量少之外,维护工作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去采购配件,现在F-35的备件保有率只有47%,而正常则是97%。已经服役的F-35,经常面临备件不足而无法进行日常维护的困境。这无疑将大大减弱F-35的战斗力。
怎么办?给钱!
总之,F-35项目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其背后则是军队、国防部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三方的博弈,其核心在于一个字——钱。
当然,如果6代机项目进展不顺利,而且F-35依然无法满足需求的话,寻求另外一架四代半或者升级F-16也会成为必要选项。但这样的结果,恐怕将会让美国军力陷入万劫不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美空军在F35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我觉得,中国和俄罗斯没有第五代战机之前,美国的F22和F35还是相当牛的,他们也是信心满满的。但是,中国和俄罗斯具有了第五代战机以后,同时也摸清楚了反隐身战机能力。呵呵,这可非同小可!美国的空中优势大打折扣!大家知道,美国是习惯依靠高科技武器打仗的国家,尤其是十分重视空军的国家,他们总是希望在战机性能方面超越对手至少一代以上。基于这种思维,现在他们已经不满足F35,甚至不满足F22。他们急需研发性能更加先进的战机。这不,目前正在大张旗鼓地研发第六代战机。面对中俄也在进行第六代战机的研发,美国急的像猴一样,因为他们心里没有底啊!特别是现在的中国,科技进步速度非常快,在新型战机研制方面,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具备局部优势。今后“鹿死谁手”还真的难说!在尖端领域我们一定要抢夺“制高点”,说不定我们的第六代战机可能会比美国先研制成功呢!到那时可能美国会被气的“没有脾气”了!
美空军在F35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F22、F35是美军取代FI5、FI6战机、同时延续美国战机永远领先世界的神化。此俩款战机初问世,确实达到了美国摧毁对手追赶美军的心理预期,然美国得意忘形之时,忘了世界科技已多极,美国已无再独大的传奇。
苏57、歼20的横空出世,苏57的机动能力与歼20的战机火控、传感、人工智能AI并不逊于美国,且有后发优势,虽有不足(发动机),但足有一战之力,这让美国找不到往日独霸的底气,有的也只是开动掌控的西方媒体,夸大F22、F35的神化,贬低苏57、歼20的战力。
F35本身致命因素在于供氧系统至今难解,当时的超前理念并不成熟,当下仍难修补,这就是美前防长怒骂F35狗屎原因。只不过为了震慑对手、忽悠美制武器的忠心客户继续填坑而已。
有人战机时代已快终结,无人战机已来临。这是F35之后美军未来必然走向。纳卡冲突,土耳其无人机的战果是有人战机终将被颠覆的有力推助器。
美空军在F35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准确的说法是,在J20/J31/T50正式定型并列装之前,F35系列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可以接受,毕竟和其他正在服役的战机相比,在代差的优势面前,这些毛病并不能彻底抵消其先进性,但是中俄五代机的相继服役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原本可以接受的毛病在同级别对手面前就会被无限放大,只不过霉国官方只是强调了其高昂的建造成本,淡化其技术缺陷,就是避重就轻而已,在其他方面霉国佬舍不舍得花钱不知道,但是为了维持相对对手的军备优势,他们基本上是是不计成本的。这背后反映出的是霉国佬军备技术可能被追平的焦虑,才是真正原因。至于说由于成本问题要求重开F16生产线,也只是临时的过度策略而已,因为霉国6代机已经在路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