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发的“匕首”导弹性能如何?
俄罗斯的匕首导弹是一种空射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外观类似于俄罗斯陆基的伊斯坎德尔导弹,都是圆锥形。俄罗斯2018年3月第一次公开了这款导弹,这款导弹在测试阶段几乎没有报道和消息,从公开的那一天开始,匕首导弹和搭载他的米格31K专用战斗机已经在俄罗斯南部军区进入了服役状态。
图为米格31K和匕首导弹。
匕首导弹的长度为7米,导弹的直径为1米,基本和伊斯坎德尔导弹一致,种种迹象表明,匕首导弹就是空射型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俄罗斯没有公布匕首导弹的射程,但是根据伊斯坎德尔导弹的500公里射程,我们推测匕首导弹射程应该在800公里左右,毕竟匕首导弹省下了起飞段消耗的燃料,它本身就是在空中发射的,俄罗斯倒是公布了匕首导弹的末端飞行速度,为10马赫,如果这一数字确信的话,目前世界上将没有任何防空系统可以拦截他。
匕首导弹和伊斯坎德尔导弹非常相似。
据俄罗斯公布的数据,匕首导弹的圆概率误差是10米以内,这个精度非常惊人,它意味着匕首导弹可以针对特定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由于他是一种核常兼备的导弹,可以携带核弹头,因此也可以对敌人坚固的导弹发射井等目标实施直接攻击。匕首导弹可以对舰艇发动攻击,除了因为他精度比较高,也因为匕首导弹拥有4面弹翼,可以自己改变飞行轨迹。
图为米格31K发射匕首。
匕首导弹的一大缺点是载机比较特殊,目前尚未出现匕首导弹在专门改造过的米格31K以外的飞机上搭载的报道或者照片,这意味着这款导弹目前的载机相对单一,虽然导弹不容易被拦截,但是米格31K却很容易被拦截。匕首导弹射程并不是非常远,800公里射程要求米格31K必须突防到敌人的战机拦截范围内才能发射导弹离开,西方国家完全可以针对这一缺点就拦截米格31K进行专门布置,以克制匕首导弹的威力发挥。
图为待命的米格31K。
其实空射弹道导弹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武器,美国就曾经在1974年从C-5运输机上发射过一枚民兵战略洲际导弹,苏联也曾经以安124运输机为载机设计了一种空射弹道导弹,我国也研发过CM400AKG这种弹道式的空射导弹,虽然他更接近巡航导弹,但是他的高抛弹道让他的飞行轨迹类似弹道导弹,CM400AKG末端突防速度达到了5马赫以上,也算是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已经交付给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战机使用。
图为米格31K挂载匕首导弹双机编队。
因此,虽然俄罗斯高调展示了匕首导弹,而且该导弹也确实性能了得,西方目前的防空系统无法拦截,但是西方并没有因此而震惊,只是给了他一个空射伊斯坎德尔导弹的称号,美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则是研发自己的高超音速导弹,同样是2018年,美国通过立法的方式要求军队在未来10年内完成可以随时使用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工作。
俄罗斯研发的“匕首”导弹性能如何?
作为俄罗斯新型战略威慑武器,“匕首”号称能够突防西方现有的防空体系,让美国方面十分忌惮。
“匕首”最初的名气,还源于普京他老人家的推广。
去年三月,普京总统照例向俄联邦议会发表年度国情咨文。在国情咨文中,他表示,俄罗斯已经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式武器,还放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时西方无人愿意和我们谈,无人听我们说,现在他们要听了”。
之后,普京细数了各式令人眼花缭乱的战略武器。其中的一款10倍音速导弹,引发了广泛关注。
根据普京国情咨文PPT画面显示,这种导弹被称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从视频显示的资料来看,“匕首”导弹可挂载在米格-31B机腹,尺寸要比一般的空空导弹明显大得多。其弹体头小肚大,外表面没有空气进口,只是在尾部有4个小型弹翼,属于小型空射弹道导弹。
其实,跟大家想象中的不同,弹道导弹并非只能以陆基、海基的形式发射,还有“空射”模式。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率先研制了空射战术弹道,由B52战略轰炸机携带,作为短距离对地攻击武器,甚至可以加载一定当量的核战斗部。苏联也紧随其后,还曾一度把空射弹道导弹视作向对方发起最后核反击的“末日武器”。
当年六月,俄罗斯空天军高调进行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试射,证明其性能已经可以顺利突破北约“标准”和“爱国者”系列反导导弹构筑的密集拦截火力网。
很显然,“匕首”的威慑力主要来自于其高超音速、机动变轨和高精度打击等技术优势,作战半径为2000公里,精度优于10米。
一般来讲,超音速武器速度都在1~6马赫之间,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目前的上限就是10马赫,而“匕首”末端飞行速度就能达到10马赫。
而且,还不止导弹本身快,发射它的米格-31B高空截击机,本身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它的极限速度是3马赫,都超出了普通空空导弹的射速,加上其24000米的最大升限,一般战机够不到,甚至连预警机也可能拿它没办法。
(米格-31作为超高空、超音速飞机,飞行员需要费时间,让人帮忙穿戴高空抗荷服,如果是皮夹克+氧气面罩那种装备上去,两秒钟就得歇菜)相比陆基弹道导弹,空射弹道导弹好处在于,战机本身就能充当导弹的第一级发动机,赋予导弹一定的初始速度,起点明显高得多。
这样,高超音速可以突破导弹防御系统,又是空射版,更增加了防御难度,可以突破一般的陆基、海基反导系统。加上其高机动性和高精度的打击优势,威慑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不过,“匕首”并非十全十美,目前也存在着一些短板。比如,载弹的米格31虽然火大、速度快,但也陷入了老旧的窘境。
米格31的AL-41发动机早已停产,平时都是省着用。毕竟,试射是一回事儿,实战的又会遇到其他不可控的情形,一旦战机发挥不超音速的能力,亚音速发射环境下,几乎无法对弹道导弹射程增加提供任何帮助。此外,就是制导方面的短板。
大家都知道,除了导弹自身与发射平台要给力外,决定空射弹道导弹成败的关键还包括自主的卫星制导系统。
很显然,军事方面,就算美国主动请俄军享用自己的GPS,俄罗斯也不会动用他国卫星进行制导,而自己家里的呢,又是半个报废品。
在卫星导航上面,欧洲的“伽利略”已经歇菜,自暴自弃了;除了GPS、北斗,俄罗斯自己的“格洛纳斯”早就只剩下了半口气。
据相关资料显示,“格洛纳斯”需24颗卫星才能发挥完全作用;少要18颗卫星,才能进行俄罗斯全境卫星定位。但目前,轨道上能用的,只剩下了11颗。此情此景下,俄罗斯全境制导都谈不上,何况打击境外目标。
俄罗斯研发的“匕首”导弹性能如何?
正在俄罗斯举办的国际军事赛事“航空飞镖”赛场,俄空天军主力机型陆续现身,包括苏-25、苏-30MS、苏-34、图-22M3等。一直以来倍感神秘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也在其中,由米格-31截击机挂载向公众展示。
从整体造型看,“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很有名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非常类似,也被认为是“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空射型版本。“匕首”的威力在于它的高速以及末端机动能力,能以10马赫的速度飞行、最大射程2000公里。抵达目标时从高空俯冲攻击目标,同时能进行复杂的机动动作,这对敌方末端拦截产生巨大压力。
最早于2017年12月1日起,俄罗斯第一支装备“匕首”导弹的米格-31编队就已开始执行战斗试值班。在2018年更是开展了数百次带弹飞行、多次试射任务,充分验证了“匕首”的实用价值。
由于米格-31高达3000公里的航程,以及最大2.83马赫的飞行速度,再加上可以空中加油。在挂载“匕首”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5000公里范围内敌方目标产生威胁。对于高达10马赫飞行速度的“匕首”,跑完2000公里全程仅需10分钟,留给防空网的时间并不多,而且拦截概率超级低,这就是西方国家的忌惮所在。俄罗斯研发的“匕首”导弹性能如何?
谢邀,这得从匕首导弹的特性说起了。
匕首导弹是一款超高音速飞行器,飞行速度达到10马赫,射程2000公里。这个东西已经在中程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了。
根据资料显示Mig-31战机已经成功的携带匕首导弹在黑海上空执行飞行任务达380次之多,也证明了这款导弹现在也已经日趋成熟。
如果从匕首导弹的外观特点来看,十分类似于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匕首导弹是一款空射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由Mig-31战机带到高空发射的匕首导弹可以在更小的空气阻力空间内启动,由高空射向更远的目标。
至于末端高机动飞行能力来说,并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佐证匕首导弹可在末端进行机动。但凭借着10马赫的飞行速度,目前大多数防空系统依旧是难以拦截这枚导弹的。
同时,配合着载机的飞行距离,例如Mig-31战机可以飞行2400公里以上,这样,这枚导弹的实际打击距离可以突破一半的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因此,对于匕首导弹来说就是俄罗斯用了短程导弹的技术完成了中程导弹的打击能力。
由此,西方的很多国家就不得不警惕匕首导弹了。
俄罗斯研发的“匕首”导弹性能如何?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曾经表示:俄罗斯不需要大力发展航母,俄罗斯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如何打击航母的武器!而俄罗斯最新式的“匕首”超音速导弹就是这一战略思路的完美产物。
▲俄罗斯“匕首”导弹
虽然“匕首”导弹的具体性能俄罗斯国防部没有公布,但是总结起来,主要有四大特点:打得快、打得远、打得多和平台多样化!
1、打得快按照报道的消息来看,“匕首”导弹的速度超过了10倍音速,这样的速度使得“匕首”导弹不光攻击目标的时间缩短,并且被拦截的难度也大大增加,目前没有哪款拦截系统能够有效拦截“匕首”导弹。
▲近防武器系统
二、打得远同时它的射程也很远,空射版本的“匕首”导弹,射程超过了1000公里甚至更远,即使在俄罗斯海岸线附近发射,也能确保俄罗斯国土海岸线周围1000公里范围安全。再加上“匕首”导弹的搭档米格-31战斗机的作战半径,1000公里的安全距离就会扩大到2000公里以上。同时米格-31除了作战半径大之外,本身也是超音速战斗机,“匕首”搭配米格-31战斗机,可谓是强强联合。
▲米格-31超音速战斗机挂载“匕首”导弹
打得多打得多并不是说“匕首”导弹一次性能够攻击的目标多,而是“匕首”导弹拥有多功能的特点,可以打击陆地固定目标,也可以打击海上移动目标,尤其是航母战斗群。前面说到了光“匕首”导弹的射程就达成了1000公里,而美国航母舰载机F18和F35作战半径才800公里,所以美国航母无法接近俄罗斯本土。▲美国F-35C舰载战斗机
平台多样化当然这么厉害且具有威慑力的导弹,俄罗斯不可能只会让它挂载在米格-31战斗机身上,在未来,“匕首”导弹平台将会更加多样化,比如军舰发射的版本。俄罗斯已经计划使用图-22M3和图-160战略轰炸机作为“匕首”导弹的发射平台,这两款战略级别的轰炸机,也让“匕首”导弹的作战半径提高了5倍以上。
▲俄罗斯图-22M3“烈火”战略轰炸机
前面提到的还只是装备常规战斗部,要是“匕首”导弹携带核弹头作为战斗部,那么“匕首”导弹的攻击能力和威慑能力就更大了,要是俄罗斯把“匕首”导弹部署在东欧地区,那么就可以严重威慑整个欧洲地区。俄罗斯“匕首”导弹的出现,再一次使得俄罗斯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领先西方国家,尤其是领先美国,俄罗斯可以依靠这一强大武器,在与北约的对抗当中获得优势!
俄罗斯研发的“匕首”导弹性能如何?
此“匕首”,非真正的“匕首”;乃是俄罗斯空军与战机米格-31有机结合的空对舰(地)导弹,绰号“匕首”而已,其构型非常似陆基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现在,已经在全球军界大名鼎鼎。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曾经接受《红星报》采访时称,“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具备攻击移动目标能力,可以攻击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水面舰艇。
型号Kh-47M2 Kinzhal 意为“匕首”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作为精确制导武器,具备多用途弹头,能够攻击固定和移动目标,特别能攻击驱逐舰、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等大中型海上目标,难怪外军非常重视这款世界首款服役空射弹道导弹。
其作战过程为“匕首”导弹由米格-31截击机采用半埋方式携带升空,在载机起飞后,在高空加速到特定的速度,发现并锁定目标以后,即可将导弹推离载机,然后导弹以10倍音速开始自主飞行,最终攻击并摧毁目标。
“匕首”导弹速度非常快,一般的巡航导弹时速只有900公里左右,因此,容易被空中战机和地面高炮和防空导弹拦截,但“匕首”是高超音速导弹,且飞行中能采取机动规避动作,绕过危险的防空反导系统,此特殊的高超声速飞行能力,确保了“匕首”在击中目标前不受攻击。
从网络上流露出的图片能看到,“匕首”导弹挂载在米格-31BM战斗机机腹新的挂架上,挂架上有一个机械装置,能将导弹推离载机。
尽管“匕首”突防能力非常强,但航母作为流动的海上机场,由于有大量的护航舰艇以及舰载机的护卫,“匕首”要刺破航母的层层保护网,而成功击中并击伤或摧毁航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只能说俄罗斯多了一件反航母的利器而已。
因为航母本身就具备对周边海空域很强的掌控能力,除了天基外的侦察手段,一般凭借预警机、无人机、水面舰艇等获取航母编队信息,都有可能会被航母的舰载机和护航舰艇所屏蔽和打断,无疑给“匕首”的反航母作战增加更多的变数。
但不管怎么说,由于俄罗斯装备了全球首款空射型的反舰弹道导弹,将速度和高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比他国军队多了一样空基反航母的作战武器,尽管性能有待实战来检验,但对航母编队的威胁依然是存在的,具备1000公里的理论射程,因此,他国忌惮“匕首”导弹,也是可以理解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