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真的能当航母用吗?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真的能当航空母舰用吗?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当然不能当做航母来使用了,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就是两种任务完全不同的军舰,两者对于大国海军而言缺一不可,却又不能互相替代。

图为美国海基能力设想图,美军的两栖攻击舰是两栖作战中的海上基地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美国海上基地,图中都出现了两栖攻击舰,两栖攻击舰是登陆前的换乘基地和投送、回收基地,有固定翼飞机不稀奇。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确实外观类似航母,有全通飞行甲板、岛式上层建筑,甚至还能搭载固定翼战斗机,比如AV-8B海鹞+战斗机或F35B战斗机,这两种战斗机都是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斗机。当然,以上几个特征也不是美国两栖攻击舰独有的,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级两栖攻击舰、意大利的第亚利斯特号两栖攻击舰、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都具备起降短垂战斗机的能力。

图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即便是再像航母,也是主要搞登陆和输送的,舰体方形系数很大,航速不快,主要考虑装载。

但是不论这些两栖攻击舰的航空操作能力如何强大,他最终依然不能成为航母,也不能当做航母来使用。首先,从航母的任务角度来看,航母应当是一种在海上机动作战中使用的远洋作战舰,他除了必要的航空操作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极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较大的续航力、很强的物资储备能力、舰队最强的编队指挥和打击指挥能力、较快的航速、较大的弹药库。航空母舰的舰体属于高速军舰舰体,他和大型的战列舰、巡洋舰等使用的舰体本质上是一样的。

图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他们吨位较大,为4万多吨,但是实际上并不能搭载太多的飞机。

航母的设计思想就是海上的机动作战,因此航母的最大航速一般在28节以上,不设船坞,而且不搭载车辆、人员,航母在作战中会长期脱离本土和补给,带领航母战斗群持续作战,航母上的生活保障设施没有多余出来给其他人员的,只是在保障本舰人员生活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压缩生活空间,提高战斗设施的空间和吨位。由此,航母才可以成为一艘专业的远洋海空作战主力舰。

上图为英国海军无敌级轻型航母,下图为法国海军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可见其舰型的本质区别,航母实际上也是高速的军舰舰型,两栖攻击舰更像登陆舰。

但是两栖攻击舰不同。最根本的不同依然在舰体,两栖攻击舰是登陆舰舰体,方形系数很高,外飘不大或者根本没有,这样就有足够的空间搭载人员、车辆和物资。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思想是超越地平线登陆和垂直登陆思想,使用的登陆办法类似于空中突击作战,由大量的运输直升机和攻击直升机发起作战。

图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和两栖船坞运输舰并行,可见这两种军舰的舰型是比较相似的。

两栖攻击舰航速较慢,一般最快不超过25节,续航力也不大,毕竟是一个海上基地,一般也不会反复的机动自己的阵位,而是固定保持在一个区域的存在,作为登陆前的海上基地,对后续达到的部队进行休整、登陆载具换乘、登陆波次编波等,还设有较大的医院设施、码头设施、滚装通道,成为一个漂浮在海上的军事基地,在前线撤出的伤员也需要在两栖攻击舰上休整治疗。

图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上的F35B和AV-8B垂直起降战斗机,他们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对地支援,而不是海空大战。

那为什么美国的两栖攻击舰一定要搭载战斗机呢?因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是美国的远征军种,海军陆战队发动打击的区域往往是从海上直接发起,美国要求海军陆战队自己可以独立打赢小型战争,自己可以完成作战和对区域局势的介入,这就要求海军陆战队在脱离美国海军、空军、陆军作战支援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作战任务,没有固定翼飞机是不行的。但是美国也没有改变两栖攻击舰的用途。

上图为美国海上基地中的海上预置舰,下图为两栖作战编队。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除了2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外,全部设置了大型坞舱,而且坞舱的体积空间要比机库大的多,美国的两栖攻击舰上也没有航空指挥中心,不具备发动大架次突击的能力,美国的两栖攻击舰航速也不快,也是登陆舰舰型。那两艘没有设置坞舱的美国级是因为资金不足,后续从第3艘开始的美国级才是完整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他们就设置有大型的坞舱。

所以归根到底,武器是专业化的,也许手枪和步枪可以在一个战场上同时出现,也可以同时攻击一个目标,但是手枪永远是手枪,步枪永远是步枪。两栖攻击舰和航母的关系也是这样,他们可以相似,但是永远不是一回事,航母总是不能发动数千人规模带装备的登陆作战,而两栖攻击舰也永远不能在海上机动阵位,和敌人的主力舰队决战。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真的能当航母用吗?

Amphibious.assauItship/两栖攻击舰,是轻型直升机航母与船坞登陆舰的〔WeII.deck〕的结合体,用于在敌海防前沿实施两栖攻击作战、提供空中和火力支援、可搭载各类型舰载机、两栖作战车辆以及作战人员和物质……在现代海军舰船装备不可或缺的舰艇,作战性能仅次于航母。

以美海军Wasp-chssamphibious.as

sauIt.ship“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为例,该型号舰定位为“多功能”(LHA--R),排水量已经达到5万吨,可搭载20架“F-35B”海军型“联合攻击战斗机”。吨位接近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技术成熟、已经是两栖攻击舰的最佳“搭挡”。两栖攻击舰的功能更在于“大肚能容”(WeII.deck)坞舱,可搭载登陆作战车辆和人员物质。两栖攻击舰的作用就在于不但能够搭载舰载机还要运输登陆作战装备人员,并且还要具备火力支援能力、美海军强调的〔LHA---R/多功能〕。法国、英国、俄罗斯海军都装备了两栖攻击舰,基本上都是排水量2万吨左右。

现在,随着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装备、两栖攻击舰的性能与轻型/直升机航母任务已经重叠、唯一的区别就是搭载舰载机,没有类似于“F-35”这种垂直起降战斗机,只能搭载直升机。(美军/“黄蜂”两栖攻击舰)美海军不但拥有11艘航空母舰,“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也是美海军的重要装备,“多功能”两栖攻击舰的作战性能得到了很多国家海军重视和发展。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真的能当航母用吗?

美国两栖攻击舰,本来就可以作为航母用,这就是它的设计目标之一啊!不过要清楚,两栖攻击舰作为"板凳队员",可以作为具体哪一类航母用。具体如下——

二战后,为应对苏联潜艇挑战,美国发展了几批次的护航航母。

(1)第一批是20世纪40年代末的"反潜护航航母"CVEK,由7艘"科芒斯曼特湾"级护航航母改装,搭载TBM-3W/S"复仇者"反潜巡逻机。

(2)第二批是20世纪50年代的"轻型反潜航母"CVLK,由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改装,装备AD-4W/S型"空袭者",或AF"守护者"反潜巡逻机。

(3)第三批是由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改装的"反潜航母"CVS,携带S2F"搜索者"飞机,以及HSS-1反潜直升机。

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所有以上护航航母、和反潜航母全部退役,舰队反潜单位序列,出现大量空缺。美军为堵漏,对1976年开始服役的"塔拉瓦"级(LHA-1)两栖攻击舰,在设计时,即大量增加反潜作战能力,尤其设置反潜弹药库,和声呐浮标储备库,另外还有完善的反潜舰空引导和通讯信道,以便使用反潜直升机,对付苏联潜艇。之后,由于"制海舰"等专用舰项目下马,早先服役的7艘"硫磺岛"级,也进行反潜作战能力实验;而之后服役的8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更是专门保留了反潜战能力!所以,美国几乎所有两栖攻击舰,都拥有反潜作战能力,都能够使用反潜直升机。所以,这些大型平甲板的舰只,其实都是反潜航母,或者直升机航母,都是真正的多面手。这批"板凳队员"的能力,不能忽视!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真的能当航母用吗?

随着F-35B的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搭载该型机的两栖攻击舰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被当成航空母舰使用的,尽管载机数量等方面不及航母,但是其造价远较航空母舰低廉是其一大优势。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真的能当航母用吗?

目前美国服役的最新两栖攻击舰是“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其满载排水量达到四万五千吨!其名义虽然称为两栖攻击舰,但在构造和用途上已经和非斜向甲板的航母非常相近了。从排水量的指标看,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7万吨)、我国海军的辽宁号(6.75万吨)、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5.91万吨)。这个排水量也超过了其他国家服役的主力航母,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而言“不是航母,胜似航母”。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的做多能搭载20架F-35B战斗机和2架H-60搜救直升机,实力可见一斑。

从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主要由过去的直升机航母演变而来,其大部分都拥有船坞登陆舰的坞舱设计,能装载登陆艇,配置更多的自卫性质防护武器。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两栖攻击舰的排水量仅次于航母。美军的两栖攻击舰有黄蜂级、硫磺岛级、塔拉瓦级,而美利坚级是最新服役的型号。

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基本上是在胡蜂级马金岛号直升机船坞登陆舰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答案取消了原有的坞舱,并缩小了医疗空间。这可以在原有的舱体内得到更长的飞行甲板、容纳更多机位的机舱、扩大的飞机维修区域和更大的油料仓库等。其维修区域经过扩展后,完全可以同时维修两架MV-22B“鱼鹰式”。

值得一提的是,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料可以使用JP-5航空煤油,这和舰载机使用的燃料相同,可以大幅提升美利坚级的舰上补给与调度能力。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真的能当航母用吗?

一提到美国海军现役的11艘十万吨级重型核动力航母(10艘尼米兹级航母,1艘福特级航母),绝对是上镜率最频繁和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明星军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了美国海军还有一支规模同样庞大、战斗力不容小觑的准航母第二梯队存在,那就是数量高达9艘的两栖攻击舰,包括8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1000吨),1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5000吨)。

单纯从吨位上来看,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相当于中型航母的级别,仅次于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满载排水量65000吨)、中国的辽宁号航母或者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满载排水量60000吨),跟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基本相当,比起西班牙、意大利之流那些一两万吨的轻型航母那可就大太多了。在理论上两栖攻击舰当然可以搭载固定翼战斗机,客串执行航母的作战任务,就如同二战时期极为流行的护航航母一样。

不过吨位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两栖攻击舰的主要功能是输送两栖登陆设备,为此专门设计了可供气垫登陆艇出入的坞舱,以及调度两栖登陆特混舰队的指挥控制中心,用于搭载舰载机的空间比较有限,所以美军两栖攻击舰的载机数量都不多,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只能搭载10架AV8B或者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可以搭载20架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载机数量明显不如同等吨位的正规航母。

更重要的是,两栖攻击舰没有正规航母标配的斜角甲板(斜角甲板是二战以后正规航母起降技术的一项重大发明,将飞行甲板分为斜/直甲板两个部分,彼此之间呈6~13度夹角。有了这角度,舰载机降落就可以与舰载机的停驻区域和起飞区域分流),而是采用直通式甲板,这就意味着,即使是F-35B这样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战机,其同时进行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作业的效率也不能跟正规航母相提并论,难以适应高强度的现代海上空中作战的需要。

另外两栖攻击舰也没有配备弹射器、滑跃式甲板、拦阻索等装置,只能使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作战半径和载弹量比起常规起降战斗机至少缩水一个档次,更加无法搭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独立作战能力不免大打折扣。因此这种几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如果放在中小国家海军,充当主力航母还是凑合的,但是对于美国中国这样的大国海军而言,肯定就轮不到它来挑大梁了,就像中国正在建造的4万吨级075型两栖攻击舰,也是归入两栖辅助兵力的范畴,不会承担舰队航母的任务。

作者:刻雨无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