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舰队至今未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美伊冲突,美是怕了,还是在保持克制?

美国不敢进入波斯湾,主要是怕刺激了伊朗目前紧绷着的神经,万一引发了什么擦枪走火,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因为霍尔木兹海峡,完全就在伊朗的掌控之下,伊朗确实有能力封闭这个海峡,说白了,就霍尔木兹海峡那种宽度,伊朗都不用导弹就给封锁了。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唯一通道,这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石油海运通道,中东地区许多国家,比如阿曼、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和伊朗自己的油轮都要通过这里走向世界出售石油赚取经济利益,但是这个海峡的最窄处仅仅38公里,抛去两边十多公里无法通航大型舰队的10多米深度的浅滩海域,最深处也不过120多米深,也只有十几公里宽的航道。

这就是说,伊朗只要能拉出来10条巨轮,首尾间隔较小的距离,连成一排沉入海底,就能完全封锁这个海峡,甚至伊朗还可以在这里布设密集的水雷,使进入波斯湾的舰队几年之内也不好出来,何况伊朗还真是有导弹的,还是可以国产出射程在200公里左右的努尔反舰导弹的,也就是山寨的C-802反舰导弹,虽然是亚音速的,但是架不住多啊。

所以说,伊朗有能力完全封闭波斯湾,这是美国航母现在不敢进入波斯湾的原因,说实话,美国如果和伊朗擦枪走火,伊朗只要能击沉美国一艘航母或者大批驱逐舰,那么就算是胜利了,而进入波斯湾的航母舰队无异于就是毡板上的肉,伊朗的导弹部队、航空兵甚至是炮兵都有可能对美国的航母发动密集的攻击,因此美国航母现在不要说进入波斯湾,就是接近伊朗他都不敢。

美航母舰队至今未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美伊冲突,美是怕了,还是在保持克制?

这个问题要从形势发展和军事技术层面两个方向做出解释。

2018年5月8日,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到了11月份,美国又公布了最严厉的制裁措施,但对8个国际买家给予6个月购买伊朗石油的豁免缓冲期。2019年5月2日取消所有买家的豁免权。看得出来美国对伊朗是步步紧逼,随时有可能迫使逐步陷入绝境中的伊朗铤而走险。

伊朗局势从去年5月初发展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一直掌握着主导权。其中在退出伊核协议问题上,即使所有的欧洲盟友都反对(英法德和包括法德在内的欧盟28国),美国照样一意孤行毫不妥协。今年5月初,美国为了预防海湾出现不测,还大量向该地区增派海空军力量加以震慑。

综上所述,从整个事件起因,到美国完善的军事预防措施,美国都是主动的,现在却说“美国怕了”,有人会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下面再从军事技术和战术层面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将航母放在伊朗弹道导弹和岸基航空兵威胁之外是客观和理智的。

至于美国航母舰队至今未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的问题。我个人观点是,美国在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让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到波斯湾去冒险。此前派两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过霍尔木兹海峡巡航波斯湾,已经展示了美军的态度,而且伊朗军方对此也表现的相当理智。

在技术上,即便美国决定军事打击伊朗,部署在阿曼湾的林肯号航母战斗群,也照样充当先锋角色。编队内的导弹巡洋舰、驱逐舰和攻击核潜艇,会在第一时间对伊朗境内战略目标发动远程精确打击。而在没有彻底摧毁伊朗预警和防空反导能力之前,美国航母舰载机是派不上任何用场的。因此美国将航母放在伊朗弹道导弹和岸基航空兵威胁之外是明智的和理智的。

从5月2日到现在,一直都是美国在向伊朗发动制裁和施压,而伊朗无论在外交还是军事层面,都没有像样的反击行动,因此不知道“美国保持克制”从何谈起?时间和空间主导权都在美国手里,围而不打,以压促谈是美国这轮对抗的宗旨,相信最终伊朗会尽量以“最体面”的方式与美国重新坐下来谈判的。

美航母舰队至今未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美伊冲突,美是怕了,还是在保持克制?

您提出的两点设想都不准确:美国不是怕了,也不是故意保持克制(出动F35轰炸伊朗边境无论如何不能算是克制),而是面对眼下波斯湾主客观形势,权衡利弊做出了最佳选择——林肯号航母编队暂时不进入波斯湾。

(图:美国林肯号航空母舰)

鉴于美海军并未主动向咱们这些吃瓜观众汇报近况,我们并不能掌握林肯号航母战斗群眼下的确切位置。我估计应该是徘徊在阿曼湾附近或者还逗留在红海一带,有消息说他们正在密集演练打无人机和陆战队起降训练。

第一,波斯湾一带的地理及对手情况都比较特殊,不利于航母编队抵近作战。

波斯湾面积狭窄得活像一只大型浴缸,且呈喇叭状内阔外窄,霍尔木兹海峡就处于喇叭口位置。伊朗革命卫队据守海峡一侧,可以轻易封锁住最窄处只有56公里、水深最浅处只有十米的狭长水道。美海军航母编队一头扎进波斯湾,在总面积仅有24万平方千米水域活动,空间受限,相当于老鼠钻进了密封箱,处境显得相当被动。

另外伊朗军方拥有各型导弹几十种,反舰导弹已经系列化并部署到位。其中“光明”导弹海陆均可发射,射程170公至300公里;佐勒菲卡尔导弹射程高达700公里,陆基移动发射,弹头携药量和毁伤效果相当高。

(图:伊朗佐勒菲卡尔导弹)

据军事专家们测算,伊朗目前至少拥有6000—10000枚攻击型导弹,美军航母编队那么大的目标,移动空间又受到地形限制,简直就是伊朗导弹部队的活靶子。

第二,从单纯军事角度分析,航母编队进入波斯湾弊大于利,林肯号不愿被关门打狗。

林肯号航母编队进驻波斯湾有利有弊——

利:背靠巴林第五舰队基地,供给方便,舰上官兵得以到陆地放放风、散散步,舰队容易获得陆上军机与导弹的支援。

弊:距离伊朗太近,对面伊朗的战斗机、小微潜艇、导弹快艇甚至远程火炮可以轻易对驻泊地形成饱和攻击。(图:波斯湾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所以从单纯军事角度来分析,林肯号航母编队最好躲在伊朗大部分中短程导弹射程之外。这样一旦双方开战,舰队可以利用舰载机进行远距离突防或超视距导弹攻击,而伊朗绝大多数导弹够不到美军航母战斗群。 美海军编队配有综合补给舰,舰队补充不成问题,唯一缺憾是美海军大兵无法登陆休整放松。

第三,军事行动服从于政治需要,既然特朗普不打算开战,林肯号没必要去做近身挑逗。

军事对峙40多天后,美国方面已经调低了战争叫嚣的调门儿。特朗普前几天访日时表示可以跟伊朗坐下来谈判,又怂恿安倍出访伊朗,顺便捎去特朗普的“悄悄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公开发声,表示美国跟伊朗谈判可以不预设条件。

种种迹象证实了本人在一个多月前的预测——美伊两国只是在互炫肌肉,并没有真正开打的意思。

(图:美国林肯号航母及其舰载机)

军事行动历来服从于政治需要。既然特朗普政府暂时并没有开战的打算,那么林肯号航母编队就更加不必冒着巨大的军事风险,通过戒备森严的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免得撩拨挑逗伊朗的敏感神经,因一时紧张而导致擦枪走火。

回答完毕,多谢阅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真诚鸣谢提供者;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美航母舰队至今未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美伊冲突,美是怕了,还是在保持克制?

5月5日,”林肯”号航母编队到达阿拉伯海域游戈,波斯湾地区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可一个月过来,美国的”鹰派好战分子”大佬博尔顿和国务卿蓬佩奥四出煽风点火,最后,本月初”林肯”号航母与一架B-52战略轰炸机搞了一场模拟打击演习后,没了下文。6月3日,林肯号上迎来了一批媒体记者,参观4小时,当记者问到航母为啥不进入波斯湾,指挥官布朗说:”不想无意中让事态升级”。那么,不想让事态升级,干吗把”林肯”号航母战斗群不远万里开到波斯湾附近”晃悠”什么呀?这究竟是美航母害怕进入波斯湾有去无回,还是另有原因呢?

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出动,1艘航母,6艘大型水面舰艇(护卫舰、驱逐舰和巡洋舰)结伴而行;1艘攻击型核潜艇在水下跟随;3艘两栖登陆舰和4艘反水雷舰艇一同伴航。这些大家伙就是水上霸王,保证1500公里之内航母安然无恙。可”林肯”号怎么样就不去波斯湾”遛遛”呢?”林肯在阿曼湾以动320公里处转悠。

美国在波斯湾的巴林、卡塔尔和科威特有大型军事基地,目前有近5万兵力部署在此。加上周边的沙特、阿联酋和阿曼,形成网状结构,分工明确,互相联动对伊朗形成弧形包围圈。远一点的伊拉克、阿富汗、吉尔吉斯、塔基克斯和巴基斯坦遥相呼应,绝对有把握保护美军基地安然无恙。就这样”林肯”航母群就是没胆量穿过波斯湾试试水性。为什么呢?

美国航母不怕远攻,而怕近打。就是说几十公里之内,甚至更近几公里之内怕航母”爬窝”!

美国的情报信息战天下无双,独步全球。网络战,信息战能让伊朗的导弹部队团长找不到营长,营长寻不到连长,伊朗导弹数量虽然很”吓人”,可不知往那儿打。这美国绝对能做到。可美国挖空心思没想到,伊朗把导弹散布到民间,比如”帆船”上,这可是美国”蛙人”情报搜集的大揭秘。伊朗把巡航导弹装在了民用的”帆船”上。这是美国航母不敢进波斯湾的原因所在。设想一下,波斯湾水面上到处飘着各种类型的作业渔船、几吨,百吨、上千吨、百万吨级货轮和油轮。货船上全部隐藏着各型导弹发射器,后果是啥样呢?哈哈哈哈……

美航母舰队至今未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美伊冲突,美是怕了,还是在保持克制?

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没有必要。美国现在还不想对伊朗动武,如果真到了对伊朗动武的那一步,航母编队的作战半径有上千公里,又何必跑到伊朗导弹的射程内?

在特朗普政府对伊极限施压的措施中,军事手段不是最主要的。美国对伊朗最主要的打压手段就是经济制裁,削弱伊朗的国力并希望以此煽动内乱来不战而屈人之兵。经济制裁已经起了作用:伊朗的石油出口减少了80%以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断上升,国内已经爆发了民众的抗议活动。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者,美国的经济制裁对伊朗的打击比一场战争还要重!就连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近期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经济制裁使伊朗经济比两伊战争时期还要困难。美国的经济不受对伊经济制裁的影响,反而可以借着国际油价上涨推销自己的页岩油出口而大赚一笔,但如果与伊朗爆发战争,那美国的经济就很难独善其身了。现在美国的打法是:继续维持经济制裁的高压,重点是放在对欧洲的外交工作上,分化欧盟国家的对伊立场(在法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军事手段只是最后一位的。美国在伊朗周边的军事部署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伊朗铤而走险,在开发核武器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两个底线上挑战国际社会。二是逼着伊朗将有限的国力用到军事支出方面,还是经济制裁措施的延续。就是从军事角度来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过去的十几年已经多次演练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派一个航母编队通过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是给伊朗做靶子吗?

军事是外交的延续,美国有以压促谈但又避免擦枪走火的想法在里面。特朗普政府希望在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的双重压力下,让伊朗坐回到与美国的双边谈判桌前,上一任的奥巴马政府也用了类似的办法促成了与伊朗的私下谈判。虽然目前美伊关系紧张,但双方都表态不想开战。5月21日美军的林肯号航母编队虽然进行了以伊朗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但位置是在距离霍尔木兹海峡1000公里的阿拉伯海。而按照伊朗总统鲁哈尼上个星期的说法是:美国航母编队在距离伊朗643公里的国际海域上部署。如果美军航母编队穿越霍尔木兹海峡,那么不仅有可能爆发冲突,而且也给了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借口。那伊朗和美国就没得谈了,特朗普这个在越战中五次逃避服兵役的怂货也难以承受主动和伊朗开战的经济成本和不可控的多米诺骨牌。

美航母舰队至今未穿越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美伊冲突,美是怕了,还是在保持克制?

美国“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打击群至今没有穿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的消息是由美国军方官员确认的,至于为何没有穿过霍尔木兹海峡,恐怕并不是美国怕了,而是为了有可能的作战需要。

◎波斯湾。

在深入讨论前,先概述一下林肯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当前部署情况。

6月3日,美军邀请了诸多媒体参观“亚伯拉罕·林肯”号。

记者们在阿联酋坐上专机,随后抵达“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上,据悉当时该航母打击群位于阿曼以东320公里的阿拉伯海水域。

5月2号,随着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收紧,美伊冲突爆发,大修之后的“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和一批4架B-52战略轰炸机编队被部署到中东,以应对伊朗对美国的“潜在军事威胁”。

这次“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包括“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伦纳德·梅森”号驱逐舰、“尼采”号驱逐舰和“莱特湾”号导弹巡洋舰等。

“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打击群抵达中东时,“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打击群也在地中海,也就是美国在中东部署了两艘航母打击群,这被认为是美伊局势升级,潜在存在巨大军事冲突的事件。

关于为何“林肯”号航空母舰打击群不进入波斯湾,航母打击群指挥官约翰·韦德做了解答,其表示,他的部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执行命令”,但他拒绝说明“命令”内容。

“林肯”号航空母舰指挥官特南·布朗则回答:“不想无意中让事态升级。”

实际上,除了帕特南·布朗将军表示的避免让局势升级的因素外,“林肯号”航母打击群不进入波斯湾,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作战做准备。

波斯湾水浅,并且海峡狭小,不适合航母作战,而且基本上伊朗的各类如反舰导弹、对地导弹等导弹都密集性覆盖着波斯湾,所以正要作战,则“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必须在阿拉伯外海,既伊朗大多数的导弹射程之外(藏匿自身,摆脱跟踪),发动攻击,在清除掉伊朗的所有导弹威胁后,才回能浩浩荡荡进入波斯湾,实施登陆作战或是其他作战计划。

“林肯号”航空母舰打击群一直都在进行作战演练,尤其是F/A-18型“大黄蜂”舰载机进行“模拟打击”演练,沙特方面官方媒体也曾刊文要求美国航母对伊朗进行“手术刀”行动,所以美国在军事上,对伊朗的威慑和压力,实际上一直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