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有垂直起降的飞机吗?你怎么看?

我国目前当然没有垂直起降飞机了,因为我国目前没有能够使用这种飞机的环境或者军舰,但是等到我国正在建造中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服役之后,我国肯定也会研发一种垂直起降战斗机,这种飞机的装备必要正在增加。

我国过去没有这种飞机的装备必要,主要还是因为海军和作战想定的问题。海军没有两栖攻击舰,因为海军没有想定过要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在远离岸基航空兵的地方进行攻势作战,一方面因为当时的我国海军还不够强大, 没有这个能力,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家没有这个实力,没有脱离本土太远的重要战略利益要去保护。

但是目前不同了,我国的GDP已经在世界第二位,是世界经济大国,同时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也成为一个担负着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因此再说没有这个方面的利益去维护也不可能了,国家利益所及,乃是军事力量必须所及,这样才能确保国家战略利益不会受损。于是我国也开始把远洋地区的作战行动列入海军的作战想定。

有了想定就需要相关的装备,航母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航母在两栖作战中的力量投送能力显然不及两栖攻击舰,在两栖攻击舰的专业领域,他可以看做是一个前沿的海上基地,可以依靠各种类型的载具完成力量上岸投送,不论是直升机还是登陆艇,他都能够有效的协调和调配,同时设置了两栖作战指挥中心,建立了医院等部门,可以把后方到达的兵力在这里换乘载具上岸,成为一个大型中转站,这都是航母没有的能力。

有了两栖攻击舰,那么就需要配套的攻击航空兵,小一些的两栖攻击舰可以使用武装直升机,但是大一些的就需要自己的专属利器了:垂直起降战斗机。因此,我国海军走向远洋的今天,在075已开建的今天,我国适时的研发并拥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不难想象,甚至是一种迫在眉睫的需求,因此我们只需耐心等待,就能看到结果了。

中国目前有垂直起降的飞机吗?你怎么看?

按照严格飞行器分类的话,可以垂直起降的直升机是不算飞机的。飞机的定义是具有动力装置产生推力或垃力,通过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重量大于空气的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而直升机是通过旋翼产生升力,虽然都是利用伯努利原理飞行,但是在结构上有本质上的区别。于是垂直起降飞机范畴,就将直升机排除在外了。这么说来的话,我国目前是还没有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不过现实中没有,YY一下还是可以的。▲这位仁兄是论坛里一位网友的杰作,命名为歼-26“精卫”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外形非常前卫,采用隐身设计,鸭式气动布局和五代机必备的V形双垂尾。升力布局方面采用和F-35B类似的升力+升力巡航升力布局,即在垂直降落时,利用升力风扇提供和发动机尾喷口倾转90°向下提供升力。同时升力风扇通过传动轴延伸到主翼,保证机身平衡。F-35垂直垂降落时的升力布局示意图

除了歼-26,我国在网上广为传播的还有另外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沈飞歼-18。▼这张照片是2011年4月份,在歼-20试飞成功之后网络上盛传的沈飞歼-18“红鹰”垂直起降战斗机。根据当时的说法,所谓的歼-18采用的是和苏-33类似的气动布局,和雅克-141类似的升力布局。很明显,这两款在网络上传的神乎其神的所谓国产都是不存在的。按照我国战机的命名惯例,歼字头的名字是由军方给予。比如空军的歼-11,海军的歼-15,这些是取得成功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下马的歼-9,成功后未能服役的歼-12。也就是说,一款战机从立项到成功试飞,直到服役,才会拿到歼字头的命名。沈飞310工程的FC-31战斗机已经搞了好几年,还在珠海航展高调展示都还没拿到歼字头的命名。歼-18和歼-26这哥俩影都还没有就拿到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两款所谓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明显不存在,假得很明显。其实,以我国目前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根本还研制不出具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战斗机。我国目前在战斗机研制方面,气动布局和飞控系统可以说是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歼-20浑身都是可以动的小翅膀就可以看出我国在飞控和气动布局的高超水平。但是相比之下,动力方面就落下很多,而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关键技术难点就是动力系统。以美国F-35B为例,能够在没有任何空气升力情况下将其11吨的肥硕机身托起,是依靠其推力接近200KN的F-135涡扇发动机。反观我国,涡扇-10系列虽然突破了大推力发动机的门槛,但是离F-135,甚至是上一代的F-119发动机都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用在普通战机上已经非常不错。其基本型涡扇-10A,最大推力达到130KN以上,满足我国现役大部分第三代战斗机使用。不过这个技术水平离达到垂直起降的要求还很远,满足不了垂直起降对大推力的需求。我觉得,我们至少要研制出类似于美国F-119推力水平的发动机,我们才能够看到属于自己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中国目前有垂直起降的飞机吗?你怎么看?

目前世界各国海军/海军部队之中,装备有垂直起降功能的战斗机数量并不多,其相关的型号也就只有几种。

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是由美国独立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中型隐身战斗机F-35B型,该款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具备隐身能力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并且,该型战斗机也已经进行实战部署了,传闻该型战机还出现在了阿富汗/伊拉克等地执行实战条件下的相关军事任务。

现在的中国军队之中是没有装备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斗机的。不过,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军用航空工业还是尝试计划通过自己的航空力量并依托国产歼-6战机为飞行平台,设计改造出一款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国产战斗机,但后来因为战机研发技术要求太高等因素的困扰,这款国产垂直战机也就没有了下文。

虽然中国军队还未装备任何一款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先进隐身战斗机,但是关于战机如何垂直起降的相关技术却并不少,并且中国军用航空业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从乌克兰引进了雅客-141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相关技术,理论上中国军用航空工业也是具备能够依靠自己独立研发出自己的国产垂直起降先进战机能力的。

也就在近些时间,国内一些比较权威的新闻媒体报道称,国产大型两栖攻击舰075型,相关的分段已经完成相关的建造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正式组装完成,进行相关的海上测试工作。同样,也随着中国海军部队装备这一大型两栖攻击舰,对于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先进战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了。

中国目前有垂直起降的飞机吗?你怎么看?

传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经通过某种渠道从乌克兰搞到了雅克-141相关技术资料,是苏联时期研发的一型单座单发垂直起降战斗机,苏联红海军打算将其用在1143型航母上。

雅克-141,是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英国鹞式是亚音速垂直起降战斗机,美海军陆战队引进鹞式装备在两栖攻击舰以后,被命名为“AV-8B”舰载战斗机。

第1架原型机坠毁以后,苏联又生产了4架雅克-141陆基和舰基原型机,由于苏联解体以后,雅克-141这款舰载截击机和对海攻击机,同时也是基防空机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计划于1995年被终止了,除了总共5架原型机以外,并未正式量产,始终未装备苏联和俄罗斯海军。

由于从乌克兰搞来了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相关技术资料,通过军工长年累月的不断研究和探索,至少在理论上我航空工业具备了研发制造国产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能力

时至今日,仍然未见有我海军航空兵装备有舰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报道,原因仍然是垂直起降战斗机转喷口航空发动机极其复杂繁琐所致,即便有了相关技术资料,但要整出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航空发动机,仍然是只巨大的拦路虎,不是一蹴而就的。

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采用升力发动机和转喷口发动机相结合的方案,在靠近雅克-141重心处,两个尾撑之间装圆形可转向喷口,在短距起飞时,喷口向下偏转65°,打开至全加力状态,滑跑约5米距离,战机即可离地。

由雅克-141发动机数字式电子调节系统,来调节发动机的喷口转向角度,当喷口最大向下偏转角为95°,具有一定的减速作用,即可实现雅克-141垂直起落。

即便知道了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发动机布置方案,我航空能否顺利制造转喷口发动机,都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此类发动机技术难度非常大。

网上疯传F-35B隐形舰载战斗机的垂直起降技术,就源自于苏联时期的雅克-141垂直起降舰载战斗机,洛·马航空公司曾经向雅克夫列夫设计局购买了雅克-141动力系统构形的设计资料作为参考,终于研发成功了具备垂直起降性能的F-35B舰载战斗机。

除了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转喷口发动机研发是难点以外,由于垂直起降战斗机本身耗油量非常大,严重影响了战机的作战半径,以及武器弹药有效载荷低,也是中国不愿研发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需求不是很大。

中国目前有垂直起降的飞机吗?你怎么看?

有,不过不是军机,只是博物馆的展品。我国肯定会发展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但这也是一个谣言满天飞的话题。关于中国垂直起降战机的信息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传的最多的几个:

1.俄罗斯想与中国共同开发垂直战机,有意共享前苏联雅克141技术。

2.中国趁苏联解体时通过特殊渠道购买到雅克-38战机,并以研究多年。

3.中国自身研发的歼-18隐身垂直起降第四代机即将完成,世界震惊。

对此我只能表示荒谬,这些奇谈怪论要么是捕风捉影,要么是凭空捏造,多数拿不出一点官方意见,只能在自媒体中传来传去,某些话题甚至我10年前就看到过类似的。

所以确实很遗憾,中国目前是没有垂直起降战机和相关计划的,起码官方没有承认这方面的信息。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没有垂直起降战机,起码军队是没有装备这型飞机的。

不过,早年在林副主席领导下,中国确实有垂直起降战机的研发计划。这就是源自1968年的“四号任务”。

1968年7月11日,空军向军委办事组和国防科委递交了《关于三五期间我国飞机发展问题的建议的几点意见》,首次提出了垂直起飞战机的研究计划。到69年,601所和沈飞都专门成立了相关课题和研发小组,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其中沈飞的小组就命名为“四号任务”小组。

当年的计划过于理想,国家这方面的航空技术一穷二白,连普通战机的完全自主研发都做不到,小组却被要求“垂直战机”1971年7月1日上天,整个研发历程仓促又催促,完全经不起一点长时间的论证和试验,为最后的失败埋下了苦果。

“四号任务小组”和601所在高度压力的情况下用一个月时间拿出6套方案,但越深入研究越发现当时的国力与科技实在难以负荷一款垂直战机的研发。“1971年7月上天”这种荒谬的理想自然也无法如愿所偿。

时隔两个月后,“四号任务”在913变天的情况下开始下马,坚持到72年以后,小组提交了“垂直起降飞机在我国缺乏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短时间无法搞成”、“遵循国家计划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解决空军当前最急需的作战飞机”等会议报告后,“四号任务”便烟消云散了,一应机构全部撤销,整个计划纯粹只存在论证设计阶段。

除此以外,中国与垂直战机最接近的一次是80年代对英国“鹞式”的购买计划。

当时“鹞式”战机正于马岛战争中大放异彩,是当时最新锐的先进战机。其优良的起飞能力和作战性能令军队非常感兴趣。

其实中国关注这款战机的时间非常早,可谓是口水流了十几年。早在珍宝岛冲突时中国就已经关注了鹞式。对于那时仍然还存在的“空中游击战”思想,不需要机场的鹞式完全比正在准备首飞的歼-12更适合担任“空中李向阳”的角色。

当70年代与西方关系一缓和,中国马上飞扑过去,提出100架的鹞式战机购买计划,这个数量完全是为了对抗苏联在远东的力量。英国对这种军售自然也是垂涎欲滴,但双方最后却因为各种政治问题耽误了。

1977年中国派出代表团专赴英国考察鹞式战机,差点就签下了相关购买计划,但苏联横加干预,生意最终便没有进行下去。80年代,国际局势变化,鹞式也失去了先进性,那种100架的订单自然也就不可能了。中国方面最后提出了25架的购买量,英国也推出了更先进的海鹞2,不过这笔交易最终还是烂尾。对于年军费只有200亿RMB的中国来说,单价600万英镑的海鹞2太贵了,我们连F14都能撒手,区区鹞式只能呵呵了。

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1996年,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签订交换协议,用一架拉沃契金-9型苏制战机换取了一架鹞式,这也是我国唯一的一架鹞式。

中国目前有垂直起降的飞机吗?你怎么看?

直升机就算是垂直起降飞机啊,确切的应该是有没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很抱歉各位,不要被以前天天炒的歼-18、现在炒的歼-26垂直起降战机给忽悠了,我们确实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就和进步,但是我们不要盲目乐观和高兴。目前我们没有实战用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不过在这方面我们仍在一直在不停的努力发展,毕竟我国发动机技术在近些年的努力赶超中正在逐渐向前看齐。

网传歼-26图片

现在垂直起降飞机的发动机需要大功率升力风扇,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步到位,不走弯路,研发甚至超越类似美国F-35B的发动机。目前全世界投入实战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只有英国“鹞式”和美国F-35B两款,而鹞式战机在F-35B的服役后基本退役,也就是说目前全球顶用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只有美国一家。虽然法国和前苏联也都曾研制过,但是“幻影III”改装的垂直型号,包括苏联的六款垂直起降战机都因存在重大技术缺陷而没能成功。

法国改装的幻影3垂直起降型号战斗机美国曾经研发的“垂直起降战斗机”,真正的“垂直发射”。

后来苏联的雅克-141技术相对开始成熟,但是由于前苏联以发展核潜艇的重心遭到搁置,后来虽然被设计出来并完成首飞,但是由于苏联解体,雅克-141也没能被量产。可惜最后因为缺钱将整套技术卖给了美国,美国五代机F-35B 的一些垂直起降技术就借鉴了雅克-141。但是苏联的垂直起降技术是有缺陷的,比如飞机垂直起飞时,过长的起飞过程足以让垂直向下喷的尾焰烧穿航母甲板,后来美国才知道自己被坑了,不过美国航母甲板的耐高温性比较强,又加上一层耐热板这才比较好的解决了问题。

雅克-141的垂直起降原理,不过现在看来已经完全没必要购买了。

说到垂直起降飞机我们当然需要,虽然它有许多“硬伤”,比如航程短、油耗高、航速慢等等,但是这都不妨碍它能为两栖登陆提供很好的支援作战,它和两栖攻击舰的出现将代表一个国家两栖作战实力大大提升。很明显垂直起降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它的心脏--发动机,然后就是它的飞行控制系统。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我们必须要逐渐克服,两栖攻击舰和垂直起降飞机的出现将带来更先进的战术和战法,这会让以后我们在保卫主权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而不至于以后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派我们的航母出山。

相信这一幕是每一个华夏子民所期盼的!

现在我们的国产航母下水还有五代战斗机的迅猛发展,科技与知识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所期待的075两栖攻击舰和“垂直起降战斗机”都会根大家见面!届时我们的两栖作战能力和兵力投送能力都将提升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的国防力量也将更加强大!

075两栖攻击舰概念图

我是军武奇兵,传播正能量,关注国防,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