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还有资格作为五常之一吗?

英国当然还有这个资格了,首先就是GDP高,如果我们看经济指标,那么英国就在前五,他的GDP总量为2.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四个国家,位居第五,恰恰在前五,所以经济上没有问题。

其次我们看军事,要知道英国的五常地位可是实打实的打出来的,不是法国那种谈出来的,因此英国作为前一个独霸全球的超级大国,在军事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位居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四国之后,现在居于第五位,也算是达到了前五的标准。英国有机敏级攻击核潜艇,比093都先进,有前卫级战略核潜艇,构成了自己的战略力量。

虽然英国的战略核潜艇使用的是从美国进口的三叉戟导弹,但是有就是有,战略威慑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何况英国还有两艘6万吨级的大型航母,军事力量上美元任何问题。此外,英国在科技领域也算先进,比如,英国有世界著名的航空品牌罗罗集团,还能生产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燃气轮机MT30,率先实现了军舰的电力推进等等,这些都是英国地位的象征。

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依然很高,除了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殊荣,英国还是英联邦成员国的核心国家,是北约这个政治军事同盟内海军第二强的国家,经常伴随美国左右征战,因此英国的国际地位没的说,在舞台的中央。虽然迄今为止,英国以及不是大英帝国这个超级大国了,但是作为二流强国,英国挤进前五位,不是问题。

英国还有资格作为五常之一吗?

如果重新选举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英国也有很大的机会入选,虽然现在的英国与二战之前的大英帝国无法相提并论,但是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仍在。

2018年,英国经济总量为2.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排在英国全面的,只有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但是德国和日本的二战战败国身份意味着他们不可能成为五常,仅仅是经济方面,英国就还有留在五常的资本。

英国至今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海军拥有2艘航母,而且能够从美国购买F35战斗机,可以极大程度上强化海军实力,作为老牌海上强国,如今在海军实力方面,能够轻松战胜英国的只有美国,其他最多也只是平手。

此外,作为常任理事国,英国拥有215枚核弹头,拥有核潜艇等发射装置,总体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领土遍布世界各地,英国在一战二战中损失惨重,无力维持殖民统治,殖民地纷纷独立,但是它们仍然与英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由52个主权国家(属地)所组成的英联邦,其中大多数成员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联邦现任元首是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虽然英联邦元首不能干涉各国内政,但是也反应了英国的影响力。

英联邦国家

此外,现任英国女王是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的名义元首,实际负责管理以上国家的是总督,总督经过选举产生之后需要得到英国女王的承认。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原本就是按照各国在二战中的表现选出来的(法国除外),而这五个国家整体实力也处于世界上游,如果突然减少一个,将会对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只要不是必须,联合国的机制就不会动,更不会随随便便把常任理事国踢走。

英国还有资格作为五常之一吗?

关于这个问题,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表示:先别管什么五常了,先让我“脱欧”了行不?

随着鲍里斯·约翰逊接替特蕾莎·梅成为英国首相,英国的“脱欧”也开始进入倒计时,而与轰轰烈烈的“脱欧”相呼应的,是英国境内此起彼伏的“脱英”运动,除了老生常谈的苏格兰离婚,北爱尔兰的独立倾向越发明显,就连眼皮子底下的威尔士也表示扶我起来试试,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似乎就要彻底成为历史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昔日风光无限的欧盟逐渐暗淡,这让英国感觉没有继续和欧盟玩下去的必要,所以才有了“脱欧”的一系列运动。而英国的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对不想离开欧盟的苏格兰、北爱尔兰等非常不公平,所以他们选择了“劳燕分飞”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此起彼伏的“脱英”运动。

对英国而言,“脱欧”虽然伤钱,但没有欧盟的英国还有美国这个靠山。而“脱英”就有点“釜底抽薪”的意思了。试想一个失去半壁江山的英国,还能是个大国吗?所以“脱英”比“脱欧”更严重。但现实情况是“脱英”越来越浩大,英国的分裂似乎为时不远。

那么,即将分裂的英国,还能继续作为五常之一而存在吗?静夜史认为当然毫无疑问。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1、五常是历史的选择

英国的五常地位,不是天上掉的,也不是国际社会选出来的,而是自己刀光剑影拼杀出来的。

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在美国的倡导下,26个同盟国在1942年通过了《联合国家宣言》,有了联合国的雏形。而后在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联合国的核心就是五常,而五常的地位基本是由二战期间做出的贡献确定的。

除了“捡漏”的法国,美苏英中四国在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英国的贡献虽然不及美苏,但因为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国的作战范围也空前广大。整个二战期间,英国动员的军队超过700万,阵亡人数26.4万。虽然损失看起来不大,却让英国彻底失去了一线强国地位,沦为美国的附庸,掉入二流强国序列。

但即便如此,因为英国在二战中做出的贡献,英国仍然有资格和美苏两国坐在一起,共同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

所以,英国的五常地位是对其二战贡献的肯定,和二战后英国的表现无关。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二战构建的国际秩序不瓦解,英国的五常地位就不会丢。

如果因“脱欧”导致了“脱英”,那么英国完全可以参考苏联到俄罗斯的五常流转方式。

说白了,英国就算分裂到只剩一个村子,只要五常地位流传的规则透明,英国的五常地位就丢不了,想要补漏的印度巴西之流就死了这条心吧。

2、五常是大国的象征

五常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不仅是历史辉煌的见证,更是当下大国地位的体现。

换句话说,今天的五常,在国际社会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即便盛极而衰,也照样吊打其他国家。

二战在诞生了五常的同时,也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作为新兴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虽然很多国家挣脱了帝国主义的枷锁走向了政治独立,但是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仍然带着帝国主义殖民的烙印,而且这种难以抹杀的印记也使得新兴国家很难拥有真正的主权,他们即便走向了政治独立也依然是帝国主义的附庸和跟从。

今天的印度和巴西等第三世界国家,拼命想要摆脱殖民地的印记,但作为语言都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国家而言,想要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谈何容易?

相比之下,那些在二战中被同盟国击败的德国、日本等国家似乎有着更强的实力。联邦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重回欧洲经济一哥的地位,日本GDP更是在1968年超越德国名列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但是,作为战败国,他们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五常之外,因为五常必须是战胜国,而且是做出巨大贡献的战胜国。除非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瓦解,否则德日等国永远没有机会。

而且虽然德日两国经济发达,但其他方面比如军事领域则是典型的受制于美,比如境内的美军基地。尤其是日本,俨然就是美国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这样的国家,想要取代英国简直是天方夜谭。

今天的英国,虽然早已不复日不落帝国荣光,但终归还是发达国家,且GDP总量达到2.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中日德,这样的经济体量,不是一般国家可以赶超的。

而且自一战后《威斯敏斯特法案》建立的英联邦,由53个成员国构成,是今日英国国际影响力的最佳证明。

虽然二战后的英国外交政策紧密追随美国,但英国和日本这种被动追随不同,它可以选择不跟。

概括说来,英国之所以能够继续作为五常之一,原因在于它不仅是二战的最大功勋国之一,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独立国家”,只有这样的国家才配有五常之位。而且虽然日不落帝国不再,但英联邦仍然影响全球,英语仍旧是国际语言,英国经济实力依然首屈一指。

而即便英国失去了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剩下的英国除了经济缩水,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国际影响力上丝毫不会受影响。

所以,英国的五常资格是毋庸置疑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英国还有资格作为五常之一吗?

个人意见,没有。

我觉得,评价安理会五常是否合格,有一个硬指标:五常在自己的核心利益上,能以实际行动否决安理会的决议。

用大白话说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敢跟其它四常硬怼的国家,才有资格担任五常。

举个例子,美国要干什么事,需要安理会的决议吗?联合国安理会就是它开的。美国佬去联合国开会,只不过是走个程序,只要华盛顿定下来的事,谁能拦?安理会决议不如它意,它直接绕过安理会。

苏联也一样,不必多说。

这样的国家,就是五常。

再举个例子,朝鲜战争,安理会第84号决议的结果是支援韩国打朝鲜,中国有意见,然后中国派志愿军参战,再然后我人民志愿军送联合国军回家了,用武力在事实上证明了安理会第84号决议就是废纸。

这样的表现,就是五常应该有的表现。

虽然当时新中国还不是联合国成员,不是安理会五常,但是很显然,当时的新中国已经是事实上的五常了。

与新中国形成反例的,就是国府。虽然国府坐在安理会五常的椅子上,但是国府是一个称职的五常吗?安理会有它没它,有什么区别吗?

同理,历史上的英法跟国府一样。

上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政府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引发“苏伊士运河危机”。英法两国为夺回运河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发动第二次中东战争。战场上当然毫无悬念,英法以三国一路吊打埃及,全歼了埃及军队。

但是,随后美苏向英法以三国发出威胁,要求其立刻撤军,否则将进行军事干涉时,英法却迫于国际压力,宣布撤军了,承认了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这个实际行动表现即说明:英法两并没有用实际行动废除联合国决议的实力,它们已经没资格坐在五常椅子上了。

PS:核武是五常的立身之本,美俄中法都掌握发射权,只有英国是被握在别国手里。如同卵蛋被人握在它人之手的感觉。

这是历史,再说最近十几年。

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国动兵,中俄都表示谴责,法国也反对,唯独英国同意。

2011至今的叙利亚战争,中俄反对,美英法穿一条裤子。

今年美国制裁伊朗,中俄法都不参加,唯独英国又跟着掺和。

从最近十几年的表现可以看出,只要美国的决议,英国一定是跟随。它能在一般的问题发表下自己的意见,但真正的大问题从来没有跟美国反着走。如果是这样,那要它有何用?要它给美国帮场子?它也配?假设美国的综合实力是100,英国现在只有10,美国缺它的那点微不足道的帮助?

多它不多,少它不少,现在的英国只是美国的跟屁虫而已。所以说,它已经完全担不起五常的重担了。

总的来说,所谓安理会五常,不是指全球军力排名前五的国家,也不是指经济排名前五的国家。如果评价五常是指这些指标,德日比英国更适合担任五常。

真正的是五常,不仅要有实力,更要有自己的立场。诚然英美利益是一体的,但是亲兄弟也有闹矛盾的时候。当矛盾出现时,敢于说No!这才是五常。

反之,什么立场都没有,只是一味的迎合美国人,这样的五常就是一个“废”五常,没有存在的意义。

英国还有资格作为五常之一吗?

我认为有

第一英国是二战的战胜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功挡住了德国的进攻,让纳粹德国没办法统一欧洲,联合国五常 美,中,苏,英,法国除外,基本都是对法西斯的主力,联合国是二战胜利之后国际新秩序的重建。自然由战胜国做五常

经济方面

2018年英国GDP为2.808万亿美元 ,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人均为44000万美元(购买力平价; )为3.033万亿美元,人均为45000万美元英国是世界第十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五大商品进口国。它还拥有第二大的对内 直接投资,和第三大对外 直接投资。英国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而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其制药业是世界第十大制药业,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26家总部位于英国。

政治方面

虽然大英帝国已经不在了,但它的遗产英联邦还是有很强的影响力,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英联邦最高的元首【虽然是名义上的元首】,它的成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新兰等数十个国家,英联邦是国际合作的一种独特试验,促进来自不同种族、文化和环境的民族之间的协作。各成员国享有平等地位,但在处理英联邦事务上英国常扮演主角。英美本同源,美国将英国看作欧洲的代理,美国在历次冲突中,英国都有参加,

军事方面

英国皇家海军拥有最近建成的45型驱逐舰是技术先进的防空驱逐舰。皇家海军正在建造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搭载包括先进的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F-35B在内的空中小组。还拥有class核动力潜艇能携带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三叉戟II弹道导弹,形成了英国的核威慑力量。已经订购了7 艘Astute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其中3艘已完成,4艘正在建造中。空军方面有大量台风战机,据说在军演中击落过饭f22

英国还有资格作为五常之一吗?

要按照英国近年来在欧洲的表现和它在安理会中的一贯表现,英国真的没有理由继续待在联合国常任理事会。

为什么呢?因为英国没有责任感。

英国脱欧充分表明了英国人的心态——英国人拒绝在欧洲事务中扮演角色,害怕在欧盟中吃亏,因此宁可拆了整个欧盟的台,也要脱离欧盟,守住自己的利益。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国家还有情可原,可你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于欧洲都毫无责任感,更不要提对于世界了。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应该由有责任感的国家担任,当初让英国担任五常之一,就是因为它在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担当起大国责任。

但不能因为一点功劳就躺在那啃老本,世世代代啃下去。现在的英国,显然没有了当年的责任感。

英国民众这样自私还说得过去,老百姓考虑问题不顾大局也是情理之中。英国政党在关键时候不敢担当,把如此重大的问题交给民众公投,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居然在逐渐走向民粹主义。

除了缺乏责任感外,英国在国际舞台中的角色也越来越缺乏独立性。

长期以来,英国在国际事务中不敢表达自己的立场,总是习惯处处跟美国人保持一致,成了美国的复读机和传声筒。

美国说打伊拉克,英国人说中;美国说要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英国代表说行;美国人说把要制裁伊朗,不让伊朗卖石油,英国在联合国的代表说没意见。

要说英美有着历史渊源,文化有共性,血浓于水,价值观一样,立场一样,也是情理之中,但你作为常任理事国,也不能每次都踩着美国的鼓点,总要有所同,有所不同。

在重大国际事务上表决的时候,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敢对美国说不,英国在常任理事国里的意义何在呢?就是演戏,也要演一次,在美国赞成的时候,你英国投一次否决权,反对票或者弃权票,让大家知道你不是摆设。

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作为跟英国一样的常任理事国,同样作为欧洲国家的法国不仅在欧盟中说一不二,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主性也非常强,绝不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地位。在非洲这种法国传统势力范围中,法国的影响力要明显高于美国。而英国在殖民地中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被美国替代了。

诚然,英国现在是个不称职的常任理事国,可是,假如英国不再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谁来填补这个空缺呢?

日本吗?日本无论是GDP总量和全球各国对外援助排名都是前五位,可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法理上先天不足。

而且日本对美国也是亦步亦趋,比英国跟的还要紧。

况且,日本对二战中自己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伤害没有足够的反省;日本要入常,中国能答应吗?

德国吗?德国的GDP总量和对外援助排名也是世界前五,担当了足够的国际义务,在欧洲事务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国际事务中表现积极。

可是德国也有先天不足的地方,就是德国在历史上没有什么殖民地,缺乏影响力范围,在欧洲以外,没什么国家买他的帐。因此德国代表的更多是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在代表性方面不如英国。

英国GDP 总量 以28218.99 亿美元排名前五,英国政府对外经济援助排名前五,40年来英国的对外经济援助累计达到6000亿美元。从数字上看,英国还是有大国风范的。

英国为老大的英联邦,旗下有53个国家,英联邦元首还是16个英联邦王国名义上的老大。

这16个国家其实就是英国的自留地,虽然英联邦元首没有什么实权,英国国王也没有权力插手各成员国的内部事务,但英国在这个邦联里头还是有最大的影响和号召力。在这十六个国家里,还包括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有影响力的大国。

这个优势是除法国以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像德国、日本、印度这样的国家,哪怕砸再多的钱,也砸不出英国这样的世界级影响力。

除了祖宗留下的殖民地势力范围以外,英国还有另一个优势——伦敦。

虽然英国早已从世界中心的位子上退下来,可是作为曾经的世界核心,伦敦,它的地位却有增无减。

靠着祖宗打下的基础,伦敦在世界城市的竞争中依然远远的把其他城市甩在后面。在国际城市排名中,伦敦和纽约是唯二的两个世界级大都市,像东京、香港、北京等城市的影响力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全球顶级的法律、教育、保险、金融资源都在伦敦,伦敦在第三产业中拥有世界级影响力。即使在金融证券方面,伦敦也仅次于美国,统治着世界第二大的欧洲证券市场。

所以,伦敦的影响力就是英国的影响力,这也是英国能位居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个位置上,英国虽然干的不好,可是又有谁能取代他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