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输的还有战胜国英国?

道理太简单了,因为英国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战争的胜负不是看你有没有打败你的敌人,从现代战争理论角度来看,战争的企图或者说战争的战略目的没有达到,就不能算成功,即便是杀敌再多,战绩再辉煌,如果战略目的没有达到就算是失败了。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而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二战时期,英国和德国之间的战争目的,无非是争夺世界的军事强权,争夺欧洲的霸主地位,为此,英国在二战爆发前,就联盟了法国和苏联,建立了一个同盟组织,美国当时还没有加入这个组织,二战可以看作是一战没有爆发完的战争压力的延伸,一战的战果实际上各方都是不甚满意的。

因此,英国和德国早早的就围绕新的欧陆霸权开始了经营,战争开始后,德国表现让英国大感意外,一瞬间就灭掉了波兰和法国,让英国陷入了英伦三岛出不去门,苏联一开始也被德国打懵了,导致了苏联和英国互相没有支援,当然,苏联最后凭借自己的力量打破了德国不败神话,开始了战略反击,但是此时英国已经在德国的轰炸下抬不起头了。

二战结束后,虽然德国战败,但是英国欠下了巨额战争债务,也损失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损失了大量的军事物资,英国国力一落千丈,无法继续维持自己在南非、印度等国的统治地位,南非、印度纷纷独立,中东各国和非洲各国也紧随其后,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英国的殖民体系彻底解体,着成为了现代国际格局形成的一个基础,甚至看现在的英德国力的话,英国失去的或许还更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了无尽的创伤,这些震荡一直延续到现在,依然深刻影响着现今国际秩序和关系体系,他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但是人类在二战中的惨痛记忆并没有消逝,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二战没有胜利者,战争没有幸存者。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输的还有战胜国英国?

二战的胜利者,严格来说只有美国一家,因为美国成功的从英、法、美三强主导世界格局的体系中脱颖而出,开始凌驾于英、法之上,独自领导西方世界,变成现如今的世界老大。如果把评选条件再放宽一点,苏联和中国也属于二战的胜利者。一个是全世界的弃儿,一个是列强眼中的鱼肉,都通过二战而跻身于联合国五大国之列了。

相比之下,德国、日本等战败国,英国、法国等战胜国,就都是失败者了。

德国和日本作为二战失败者,说他们输了很好理解。英国打赢了二战,为什么也说它是失败者呢?这个道理很简单:

英国原本就是世界霸主,尽管因为打一战而欠了一屁股债。但是英国的立国根基,它的殖民体系并没有垮掉。并且英国还在一战之后瓜分了德国和土耳其的殖民地,它在战后的殖民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更多了。纵然说美国的崛起是英国无法阻止的,然而不管怎么说,一战之后的英国,它还是能跟美国、法国平起平坐的世界三强。

德国呢?其实一直都被英国压制,早在普鲁士时期就是英国的跟班,要依靠英国的力量才能对抗法国。后来俾斯麦使德国统一,并一跃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但是德国始终还是被英国压制。

为了挑翻英国,德国组成三国同盟,结果一战之败,德国输得连底裤都没有了。

一战之后的巴黎和会,德国被协约国踩在脚下狠狠得蹂躏了一通,不仅要还自己欠美国的一屁股债,还要替英、法偿还欠美国的债务。后来德国人在纳粹党的领导下又再次崛起,并一度打得英国叫爹,但是最终只是两败俱伤,或者说是同归于尽。

而由于德国的同归于尽,成功的把英、德都扯到一个水平线上——现在大家都变成了美国的小弟。

德国→战败国→小弟→战败国→小弟

英国→战胜国→霸主→战胜国→小弟

德国当小弟无所谓了,反正是战败国。而英国是战胜国,居然从霸主也变成了小弟。并且更糟心的是,现在的老大美国,还是英国曾经瞧不起的小弟。小弟变大哥,大哥变小弟,这种巨大的落差,英国想想就伤心。

二战之后的最初十年,英国曾经还打算再次振作,比如丘吉尔就叫嚣冷战,意图掌握冷战主导权。但是英国的挣扎没有用,美国是靠实力说话的国家。

美国在提出振兴欧洲计划时,直接把英国踢到了一边。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操刀,英国只有看得份。毕竟上次就是英法迫害德国,导致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要是再让英国胡搅,欧洲肯定还会再乱。于是,美国也就让英国靠边站了。

英国在失落了几年后,不甘心呐,还想再挣扎一下,结果被数次啪啪打脸。

比较有名的打脸事件有两次,一次是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时,英国派紫石英号阻挡解放军南下。中共领导人不理会英国的警告,直接开炮回应,打得紫石英号调头就跑。事后英国在第一时间还想把事件继续闹大,想把美国也拉下水,然而美国根本不愿意跟着掺和这件事,英国只能夹住尾巴不说话。

等到新中国建立后,英国害怕解放军会收复香港,在1950年1月承认了新中国政府(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此时在英国人的身上,看不到一丝霸主的影子。

到了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英国的脸面丢的更干净,被美国和苏联按在地上啪啪打脸,彻底丧失了重新恢复世界霸主地位的信心。

当时的情况比较好笑,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这个苏伊士运河原本是英法两国投资修建的,所有权在英法。然而纳赛尔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直接强行出兵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

简单说,就是身为第三世界小国的埃及,把贵为联合国五常的英国和法国给抢了。而且还是两个一起抢的。上一个敢这么蛮横的国家,还是咱们中国。

在当时这可是惊天的大新闻!这就好比现在巴拿马总统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所有权,就在美国人的眼皮子底下把美国给抢了。身为世界警察的美国岂能善罢甘休?

因此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否则大英帝国的面子往哪摆?于是英国拉拢法国,两个落魄贵族一起忽悠以色列,忽悠以色列去揍埃及,然后两国再调停,让埃及低头。

这种耍阴谋,搞诡计,驱使恶狗咬人,然后再去装好人,收拾残局的办法,英国在殖民时代是百试不爽,比如著名的甲午战争和中法战争就是这种套路。清政府当年没少挨英国的坑。

然而时代变了。当年英国能这么玩,是因为没有国家能压制它。可是在1956年,美国和苏联已经可以压制住它了。

于是当英国、法国按照原计划忽悠以色列揍埃及,自己再去调停,并经调停无果,也撕下伪装面具,协同以色列一起揍埃及时。美国和苏联就都站出来说话了:

苏联的态度很简单,一个字—滚!否则苏联就要动用核武器了。

美国的态度也很简单,一个字—滚。否则美国就要进行制裁了。

起先英国还想坚持一下,想说服美国,利用北约框架要挟美国。然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非常不给英国首相艾登面子,他对艾登说了一句很伤人自尊的话:你现在打埃及的军费就是我们借给你的,如果你敢不退兵,我现在就断掉对你的援助。并且我立刻抛售英镑,让你的金融系统崩盘。

英国首相艾登摸了摸口袋,囊中羞涩,没钱难倒七尺大汉。最终也就连同法国灰溜溜的退兵了。

这一事件之后,美、苏用实力告诉英国: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我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才是新时代的霸主。现在你这个没实力的破落贵族可以滚蛋了。

这一事件后,英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很多以前抱英国大腿的弱小国家,纷纷开始抛弃英国,转而抱美苏的大腿。

到了八十年代,就连阿根廷这种工业化程度近乎为零的国家也敢挑衅英国,强占了马尔维纳斯群岛。这种打英国脸面的事情,放在二战之前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所幸,英国最终打赢了马岛战争。否则不难想象,要是英国连阿根廷都镇不住,它还凭什么稳坐联合国五常。

总的来说,英国衰落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绝对霸权崩溃于一战之后。但不管怎么说,英国在二战之前,还跻身于霸主之一。

但是在二战期间,英国耗费了两百多亿英镑巨额经费。为了支付军火费用,英国变卖了战前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国债相较战前增加了两倍,外债高达四十亿英镑。二战后的英国,不仅经济要依附于美国,也无法驾驭殖民地,最终导致它的全球殖民体系彻底土崩瓦解。

二战前,英国是霸主,殖民地世界第一,身边一堆小弟伺候着。

二战后,英国也是小地,殖民地全没了,身边一个小弟都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国的确是输了。并且它输得比德国还惨!这就好比:德国原本是百万富翁,折腾了一圈下来,德国还是百万富翁;英国原本是个千万富翁,折腾了一圈下来,英国变成了百万富翁。虽然比穷光蛋要强很多,但总觉得不得劲。

不过,虽然英国的霸权地位不在了,但仰赖于文化输出,使得英国的文化、制度以及英国人的很多理念在世界上深入人心,英语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国际语言。

并且英国还培育出了美国这个好大哥。虽然现在美国是大哥,英国是小弟。但是如果反过来想,大哥整天还得伺候小弟,小地没钱了大哥要出钱援助,小弟挨揍了大哥要出兵帮忙。英国现在的惬意,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输的还有战胜国英国?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的战争本质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来考察,这段话说的基本上没有毛病(当然我们谈论的是在主要国家中,一些小国损失的也很惨重)——确切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倒霉的国家依次排列,第一名和第二名无疑是冲顶失败的德国和日本;紧随其后的就是英国与法国这一对难兄难弟;中国跟苏联尽管拿到了一部分战后红利,但是本土的精华区域全都被打烂了,要不是两国(中国是1949年以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度极高的中央政府,加上50到60年代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骚操作,拿到的这部分战后红利能不能变现倒还两说呢。

我们先分析德日,德日两国之所以荣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惨的国家行列,一是它们力图通过战术上的欺诈与战略上的肆意妄为试图单方面改变各主要强国力量对比、促使自己在某一地缘政治大区内取得绝对优势的行为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不仅没能完成登顶的目标,反而还落得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战后的德日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完全沦为战胜国的附庸,德国一直到1990年才完成统一,日本一直到2010年代随着中国的崛起在军事上才有逐渐松绑的趋势。因此要说惨,这俩国家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至于英法,虽然拿到了战胜国的名头,在安理会也拿到了常任理事国席位,但是实际上在战后安排上来看这俩国家并不比德日两国好到哪里去——德日两国是试图往外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被打回了原形,英法两国则是本来已经拓展出去的势力范围被逐步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日侵占了一部分,诸如北非地区被德军非洲军团从西打到东差点一波捅到埃及(占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大英帝国的国运怕是会提前二十年一落千丈),诸如新加坡地区被日军三个多月就从泰国一波捅到马六甲(英军翔一样的战斗力啊)。战后则还被美、苏打着“殖民地独立”的旗号继续削弱,以至于大英帝国费尽心机构建起来的世界体系在20年内完全解体(尤其是1948年的印度独立事件),到了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加入战团,在往大英帝国与法国的脑袋上填土方面那叫一个蹦的高,比如越南奠边府战役中国顾问团可是一点面子也没给法军留,打完了还给了一个“法军战斗力一般”的让法国人丢人现眼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与法国倒了血霉一点也没错。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输的还有战胜国英国?

我认为是两败俱伤。德国是战败,而英国则是经济衰落,失去了大英帝国的荣光、殖民地纷纷独立,英联邦国家与英国不再是臣属关系,成为了一个国际组织。覇主地位被美国完全取代,影响力下降,成为了一般大国。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输的还有战胜国英国?

感谢邀请。

德国是挑战英美的世界秩序,最终被打败,成为战败国。而原来的世界超级大国,永不落太阳的大英帝国,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从超级大国跌落成一般的国家,从美国的老大,变为美国的跟班。让笔者详细说明其中的缘由。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与法国联盟,眼睁睁地看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分割了波兰,然后德军挥师西进,攻击荷兰与比利时,很快打败了这两个国家,德军的坦克部队利用比利时的森林地带,采用大范围穿插,包围使得原来的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毫无作用,英法联军全线崩溃。之后就有著名的顿克尔克大撤退。英国数十万军队撤往英国,但是给德军留下了大量的重武器,物资,英国国内已经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虽然英国还有海外领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印度,但缺乏装备与物资的英国不可能抵御德军,英国这时就向美国求助,愿意把大西洋上的英国占据所有岛屿与美国换取飞机,大炮,以及军舰,美国著名的“租借法案”就是这个时候产生。英国向曾经自己的殖民地求助是破天荒的事情,说明英国已经没有过去的不可动摇的实力。最终美国成为二战的关键先生,保住英国,苏联,法国打败了德国。

二战以后,世界秩序已经不是在英国的主导下创立,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建立的国联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而二战后,美国主导提议建立的联合国让这个组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组织,维护世界格局,总部就在美国纽约。金融秩序也是1945年末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了以美元为基本货币的世界金融体系。原来的大英帝国的痕迹被抹去,英国只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不是关键先生。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或许还是世界领导国家,美国还在自我孤立。所以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输的还有战胜国英国。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输的不止是德国,输的还有战胜国英国?

战胜国未必真的战胜,战败国未必真的战败

从二战的结果来看,美英中苏四国是战胜国,德国和日本是战败国,其实在纵横看来,战胜国并没有真正的战胜,战败国也未必真的战败,从二战后德国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日本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羊的情况来看,二战还真就是那么回事!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纵横一再强调是新兴的帝国主义强国想要重新划分世界,这些新兴的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以英法为首的老牌帝国主义当然想要维持自己建立的秩序,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爆发了世界大战。

我们再来详细的看看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的发展就知道,美国绝对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德国用美国的贷款恢复经济,日本从美国获得资源,这并不是一个巧合,美国要的就是有人能够代表其挑战英法。

结果是显而易见,如果美国直接挑战英法,胜负其实不是那么高下立判,而扶持德国牵制法国,甚至英国,扶持日本牵制英国在亚洲的权益,自己最后再出手,想怎么赢就怎么赢。

只不过美国没有想到希特勒和日本的戏演的这么好,竟然直接灭了法国,甚至差点打过英吉利海峡,让美国也差点有些玩火玩大了的感觉。

美国是二战真正的王者

好在,美国的实力强劲,再加上苏联的崛起,才遏制了德国的疯狂,希特勒是属于那种你给他一毛钱,他绝对能给你弄出五毛钱特效的存在。

为了抵挡德国的进攻,苏联付出了超过两千万人的代价,可以说10个苏联人,就死了一个,尽管苏联也获得了胜利,但是代价也有点太大了,中国就不用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美国尽管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但是二战也标志了美国霸权体系的建立,在政治、经济领域都获得了绝对的话语权,从1945年二战结束,一直到现在,美国依然是世界霸主,只能说不枉美国的一番策划,这个二战美国打的绝对值。

现如今,德国虽然领跑欧洲,但是关键问题上还是听美国的,日本则不用说,如果就像美国拴养的一条狗,听话得很,从这个层面来说,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仿佛和这些曾经的战败国一样,围绕在美国的周围。

英国是二战最大的输家

要说英国人的胸襟就像曾经的领土一样宽广,那么多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等等等等,在美国倡导民族解放的浪潮中,全部独立出去,英国也就是一副躯壳了。

曾经的日不落也落了,如今充其量也就能算个二流国家,从上个世纪铁娘子访中,和邓老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出,中国根本不虚英国,因此,收回了香港,要知道那时候中国才改革开放没多久。

但是英国人想得开啊,不但不像日本那样天天思考《日本的衰落》一样去思考英国的衰落,反而天天和美国搞在一起,硬生生的组成了英美联军,以致有人甚至问题,为什么英国和美国不合并为一个国家。

二战的最大战败国其实就是英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