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美国空军最新一代B-21战略轰炸机?
B21突袭这轰炸机是美国原来的B2轰炸机的廉价改进版,但是他在价格更低的同时,却具备了更强的作战能力,B21诞生于美国军费裁剪的时期,但是其研发经费依然高达1000亿美元,这令美国感到他也许还不是最终的选择。
图为美国空军的B52和B2停靠在一起,跨越50年的技术水平,B2看上去科幻了许多。
首架B21将会在2020年开始首飞,他由美国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发,主要就是用于取代B2轰炸机。B2轰炸机诞生于美国独霸的时期,那时候苏联刚刚解体,美国占据军事优势,因此舍得投入巨资研发新一代的隐身轰炸机,设想就是在面对敌人时能够利用先进的隐身技术突破防线,然后肆意轰炸,当时毫不顾惜成本的美国研发出来一个单价24亿美元的怪物。
B2很好,B2很贵,B2也很能拉炸弹。
B2的单价24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他比我们现在的055驱逐舰都贵,而且贵两倍多,也就是说,一架B2的价格,可以购买1艘伯克3型驱逐舰,2.5艘055型大型驱逐舰,而10架B2就能建设一支以核动力航母为核心的航母舰队了,这样的价格,岂是一般国家能承受的?B2每出动一次,回来都要进行维护,维护费用为每次数十万美元,用都用不起。
图为B2的三视图,B2是人类历史上最贵的轰炸机,没有之一。
当然,B2很先进,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飞翼布局隐身轰炸机,B2有很大的技术优势,也在多次局部战争中令人惊讶其技术之先进,然而B2的高昂价格让美国倍感力不从心,在如今债台高筑的局面下,美国下定决心研发廉价轰炸机,但是还是要隐身。B21的项目由此开启,但是不甘心技术降级的美国还是对B21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要求其能够比B2飞的更远。
图为B21轰炸机,他比B2小一些,飞的更远,设计也更加简单。
因此,美国把B21称为是新一代的远程隐身轰炸机,他的机载设备也依然很先进,主要是在生产环节进行了改良,大量使用了一次锻造成型的组件和3D打印组件,这样飞机的维护成本会更低,目前美国人预计B21的单价成本是5亿美元左右,价格比B2低了很多,于是美国人很开心,一口气买了100架。
B21的隐身能力不如B2,因为他的隐身设计对付的波长比B2更短,但是B2可以对付比B21更长的雷达波束。
要说怎么去看待这个家伙,海事先锋只能说,但愿他在价格降低的同时,具备B2的战斗力吧,虽然看上去,这有点难,因为B21将会在增大航程的同时,缩减隐身能力和载重,这对于轰炸机而言,不一定是好事情。
如何评价美国空军最新一代B-21战略轰炸机?
2015年,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以推出B-21战略轰炸机方案,获得了装备美国空军的招标权,未来美国空军将获得100架以上的B-21来装备部队,逐渐替换掉H-52、B-1、B-2系列的老龄化战略轰炸机。
其中特别强调的是B-2系列是全世界目前仅有的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各项性能都能甩其他国家装备的同类战机几条街,可谓是一骑绝尘般孤独的存在了半个世纪。但由于B-2系列毕竟是和前苏联冷战时期的产物,由于研发时间早,在那个年代能超前装备至今都无法超越的所有先进技术集一身的B-2,其昂贵的造价可想而知。
据美国官方透露,单架B-2的造价24亿美金左右,价值相当于自身的3倍黄金重量,每飞行一小时成本15万美金,并且每飞行一个小时就得用60小时时间来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如此奢侈的B-2估计也只能美国这样的玩家才能玩的起啊。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的新型B-21方案,一下就打破了这种尴尬,根据预算单架B-21造价仅5.5亿美元左右,并且其外观就像一个翻版的B-2,只不过B-21能拥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荷,载荷还包括装备未来更先进的新式武器,比如具备对空、对海和对地面廉价目标的攻击能力,这些都是以前任何一款战略轰炸机所不具备的性能。
B-21最初的首飞时间暂定于2020年,预计2025年交付部队服役,首个地点为廷克基地。今年3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B-21轰炸机的研发组装工作将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第42号工厂中展开,他们已为此扩建了9万余平方米的建筑用地,并且招聘了两千多名流水线组装技术人员,首架原型机将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试飞。
总而言之,B-21是一款集B-2所有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战略轰炸机,同样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更兼容战斗机强大的火力,最主要的还有让美国军方乐意接受的“低廉价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军方会大批量的装备这一款新式战机,B-21的部署将会是令世界各国不容小觑的一支空中劲敌。
如何评价美国空军最新一代B-21战略轰炸机?
B-21不是B-3,担负不起新一代轰炸机的使命,大约也只得对B-2缝缝补补,2016年诺格发布B-21外形图,外形依旧满满的高大尚,看来,自从有了B-2、F-22和F-35等这一堆魔幻兵器,美国的病已是很难好了,追求越来越奢靡,不能隐身就谈不上科幻,造过F-14的诺格公司,自从20亿美元一架打造了B-2,口味完全变了,如今将B-2的事业继续,说隐身实现了全隐身,造得比B-2小一点,价格也很好商量,5亿美元就够了。小一点,价格低出五分之四,可以大规模装备,发布日,空军满怀自信,届时想先来上100架再说。价格是不是很难讲,依计划真是不高,可是美国空军的装备,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启涨价模式,不涨不正常,涨价才正常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价格高点贱点,美国倒是不会刻意在意放到心上,只是别弄得七个馍馍上供,神三鬼四,乱七八糟的高性能,直弄得神魂颠倒,沦于无用之境,这又是怎么话说的?是有廉价版B-2出世,倒也正常。
●名字大有深意。名唤“突袭者”,发布现场请来1942年突袭日本唯一在世者,给这场发布会,赋予一定深义,当年以B-25轰炸机回击日本,今朝以“突袭者”命名自己的新型轰炸机,示人没有忘记历史的意思。美国再年轻,也是从历史中走来,珍珠港曾经一刻的铭心刻骨,70年犹有余痛。战后美国轰炸机,从B-29、B-52、B-1,到B-2,发展到四代,一代比一代有威力,名字起得也响亮,剥去了战争色彩,向威胁,威慑着力,此次命名,可以说再次回归了本意,使装备向实用转换,每当人们看到它,即会想起当年那场有名的“杜利特尔突袭”,为捍卫美国利益而战,当年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装备发展本为国家而生,一个割断历史的国家,没有前途,亦难以恢复军人尚武的精神。
●空中优势2030。B-2只能一时,死贵不说,其隐身能力靠的是不停刷涂料,并且只能呆在恒温的机库中,难以实现灵活部署,那么空军对B-21又是如何考虑的?不只便宜装备得起,要在射程,载荷,存活能力,杀伤力,与成本间实现平衡,B-2载荷不多,速度太慢,在战区一旦暴露,便会失去隐身优势,加之腿慢的缺点,生存能力便会变差,B-21呢?依靠美军《空中优势2030飞行计划》,突防型空军装备建设,瞄准的是网络中心节点作用,可利用自身传感器,为远近打击平台,提供最佳攻击机会,说白一点,搞的就是权衡,不能只在一种平台上猛下功夫,不但成本价格高得装备不起,而且单方面性能突出,就会顾此失彼,在技术上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看来美军痛定思痛,对B-2的教训,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B-21正是这一思想下的产物,单项性能指标不突出,但相当聪明,部署也可以更加灵活。
●诺格能否跟上空军节拍?大计已定,诺曼倒不乏技术实现的本事,我们知道,该公司发展出诸多名星装备,“大猫”不说了,命运不济。E-2“鹰眼”舰载预警机,不断更新升级,威风四至。再比如EA-6B“徘徊者”、EA-18G“咆哮者”这类电子干扰机,几十年来成为美国海军骨干力量。另有“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MQ-8“火力侦察兵”无人舰载机、X-47B舰载无人实验飞机等,款款堪谓拔山抗鼎之作,不少至今犹为现役主力装备,加之有B-2设计与制造基础,对美军作战思想深自心领神会,应该说打造一型廉价版的B-21不会费太大力气,走向装备发展坦途的军工,才能拥有未来,以诺格的能力,实现了上述设计的目标追求,正能成为一款非常实用的轰炸机。理想是饱满的,现实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何评价美国空军最新一代B-21战略轰炸机?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大众机械》网站11月17日文章称,空军部长肯德尔再次向外界强调说。新型B-21“突袭者”隐形战略轰炸机项目进展顺利,将于明年首飞。B-21除执行常规/核轰炸任务外,还可充当无人机空中指挥平台以及隐形“空中布雷者”。为此他举例称,假设在台海两岸冲突爆发初期,B-21可以借助强有力的隐身优势,以突防姿态避开S-400防空系统,完成在台海峡布设水雷的重任。
美苏冷战时期,为进一步确保己方“空权”优势,美空军在相继装备B-52系列、B-1战略轰炸机后,又开发出B-2A“幽灵”隐身轰炸机。自从它服役以来,凭借着诡异的飞翼布局、突出的隐身能力、出色的实战表现,一直备受外界所瞩目。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该机高昂的运营维护成本、以及各国侦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倚重的隐身优势也日渐下滑,这引起了美国军方的高度担忧。
鉴于此,有关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开发构想也逐渐提上日程。从2004年~2015年,该项目多次更名,先后有“2018轰炸机”、“下一代轰炸机”(NGB)、“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等名称。经过多年计划变更及多轮激烈角逐,2015年10月底,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以下简称诺-格公司)先后击败波音及洛马公司,赢得该项目合同。
B-21轰炸机在气动外形上基本保持不变,继续沿用B-2A的飞翼式布局。进气口则由B-2A上的锯齿状改变为斜角状,发动机安装部位也从B-2A上的主体机身上方转移至外延飞翼上。隐身方面,B-21将采用更为先进的涂层材料,且无需像B-2A一样多次涂刷。此外,B-21还将在发动机尾喷口加入冷却剂,以此降低机体温度,减少红外特征。
B-21轰炸机的最大航程(空中不加油情况下)可达9300公里、作战半径则维持在4600公里左右。装备两台F135改进型发动机,依然以亚音速进行突防作战。雷达系统方面,B-21装备有两个电扫描天线,具有20多种工作模式,使得该机的探测范围、打击精度、信息接收及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武器系统方面,该机载弹量被提升至20吨,可装备美军下一代隐身巡航导弹、以及B61型战术核航弹等。此外,内置弹舱还可以携带多型光电侦察设备,甚至于是无人机,以此满足不同作战任务的需求。
B-21轰炸机除了极强的隐身性能与灵活多变的打击能力外,低廉的采购成本也是一大亮点,这也正是B-21项目之所以久久不能落地的原因。
在开发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计划上,美国军方与国会之间曾存在着严重分歧。美国军方高层认为,随着多国空中力量的崛起及回暖,美国自冷战之后形成的“空权”优势正在被逐渐侵蚀,故而打造一款性能先进的隐形轰炸机势在必行。但国会议员们却指出,B-2A自诞生以来,根本没有发挥出该有的效果与威力,现阶段也无非是执行战略威胁任务而已。抛开高昂的采购成本暂且不谈,日常运营及维护费用,就是在严重浪费美国纳税人的钱袋子。
因此,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的采购成本,必须控制在6亿美元期间,否则免谈。两派为此僵持扯皮多年,直到2015年才达成一致,由此可以得出,B-21的定位不过是利用现代技术升级改造,且在低成本条件下进行重构的一款B-2A。换句话讲,就是美军除了考虑保持技术领先外,更要注重该机的经济适用性,毕竟国会老爷们卡得很严!
至于在台海两岸冲突爆发初期,B-21凭借着出色的隐身性能与突防速度,进而完成布设水雷的构想,实在是美国空军的一厢情愿。
有关于B-21雷达截面积(RCS)大小,外界对此一直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相较于B-2A只减不增。因此从这一点而言,S-400防空系统所装备的Nebo-M型相控阵雷达(可在100~200千米距离内,发现雷达截面积0.05的空中目标),实在是难以应对。
可问题在于,中国在反隐身雷达方面的突飞猛进,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如在今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由中国电科14研究所开发研制的YLC-8E机动式UHF反隐身防空警戒雷达。该雷达采用两维相扫加方位机扫全数字有源相控阵体制、工作于UHF波段、大型相控阵线面、大功率高效数字TR组件等技术。实现对各类隐身战机的远程预警探测任务,此外,该雷达还具备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确保该雷达在各种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各类来袭目标及时有效发现。
因此,该雷达与S-400防空系统搭配使用,B-21所谓在中国眼皮底下完成布设水雷任务的想法,自然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而需要指出的是,各国在构建反隐身体系作战上,并没有单单依靠地面防空/反导系统及预警探测设备这一种办法。相反,在反隐身战机来袭中,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出动己方隐身战机,予以升空拦截。
以此类推,如果B-21敢来台海地区撒野,那么等待的它,将不再是S-400和红旗-9防空系统,而是以歼-20隐身战机为主的中国空军主力。届时,B-21能否全身而退,都将是一个巨大问号!
如何评价美国空军最新一代B-21战略轰炸机?
B-21说的简单点,就是以控制制造成本为第一目的的美国新一代轰炸机;
尽管B-21“突袭者”号称是美军二十一世纪的新式轰炸机,但实际B-21很多关键技术的应用相对来说是“妥协”的,它与B-2最大的不同在于,当1989年7月B-2首飞的时候,前苏联还没有解体,在冷战疯狂军备这一特殊背景下,B-2采用了当时美军所有能拿的出手的先进技术,为的就是可以打造出一个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所以B-2的制造成本极其高昂,达到了24亿美元一架,相当于当时B-2重量三倍的黄金价格。▲B-2当年的主要作战任务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它的第一作战任务并不是核打击,而是深入前苏联领土,尤其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猎杀前苏联的弹道导弹发射车,所以为了能让B-2渗透进前苏联强大的防空网络,B-2采用了当时美军所有能拿的出手的技术,这也就造成了B-2制造成本的高昂。
而在冷战结束后,疯狂军备的思潮开始褪去,美国国会大老爷为了节省开支,对美军各式新武器装备进行了近乎血洗的改革,一大批在研的先进技术装备下马,这时候的美军武器装备研制就已经不在以性能为第一要求了,而是以性能与造价相权衡为主流。
所以当时美军真正用于替代B-2的“下一代轰炸机”(NGB)项目在研制过成中逐渐被“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项目所替代,而LRS-B项目所诞生的就是B-21,而B-21之所以能胜出,很大的关键就在于其“省钱”。
根据美军在2015年7月与诺斯罗普.格鲁曼签订的研制合约,B-21的制造成本要控制在2010年币值单价5.5亿美元,这个价格可以说相比B-2来说那是相当的便宜了。
而且得益于新航空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B-21不仅要求能执行单纯的轰炸任务,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开放式”作战能力,也就是根据其装备软硬件的不同,能执行多重作战任务,这一点是以前轰炸机所不具备的,而这一点说白了其实还是为了省钱。
所以B-21总的来看,尽管也是美国利用二十一世纪技术所研发的新型轰炸机,但是在成本因素的影响下,很多技术还是相对做了妥协的!
如何评价美国空军最新一代B-21战略轰炸机?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B-21战略轰炸机是美国下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研制该型飞机的仍然是诺斯罗普公司。诺斯罗普此前研制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颠覆了过去人们对轰炸机的认知,是世界上第一款飞翼布局的战略轰炸机。B2外观形似科幻电影里的飞碟,在1990年首飞成功,几年后服役。现在的B2已经升级为B2A,主要是更换了航电系统,再升级的空间不大了。B2幽灵虽然先进,但设计思路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缺乏一体化的整合模式。因此该飞机极其复杂,造成其成本极高,至少在25亿美元一架。维护费用也很昂贵。B21会彻底改变这个局面,实现高效能,低价格。
关于B21的公开信息非常少。根据媒体最新的消息,B21的进展顺利,国际上普遍认为该飞机可能最早在2020年首飞,2025年列装美军。
按照美国之前给出的标准,B21的成本肯定会比较低,估计不太可能超过6亿美金。只要能控制在这个范围内,美国方面很可能会采购至少50架。
B21也会用上最新的隐身涂层技术,采取更加前卫的隐身设计,有可能实现极高水平的全向隐身。如果B21取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是个很大的麻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