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机头下面类似菱形的一个东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歼20机头下面的菱形设备叫做EOST,是一种光电/红外瞄准跟踪设备,属于探测系统和战场态势感知系统的一个部分,他是雷达能力的补充,也能够为空空导弹提供火控能力,他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飞机打击的目标种类,尤其增强了反隐身目标的能力。

歼20机头下的菱形EOST光电/红外探测跟踪火控系统清晰可见。

战斗机的机头雷达,不管如何发展,收发信号都是其探测的方式,不论是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是PESA无源相控阵雷达,不论是PD雷达,还是平板缝隙雷达,最终都是采用的发出信号,遇到目标,反馈信号的方式来获取目标的信息,这一能力功能虽然已经非常丰富,但是探测手段上来看,还是比较单一,五代机已经不仅仅要面对这样的目标了,还需要面对小型、灵活和隐身的目标,怎么办?

苏57没有EOST,只能挂载一个EOST吊舱,图中苏57机腹下挂着的就是光电/红外跟踪火控吊舱。

EOST提供了办法。这种光电/红外探测设备,精度极高,可以在几十公里的超视距距离上感知到红外和光电信号,这就为战斗机提供了另外的作战可能,他如果探测到了模糊的雷达信号,那么用EOST介入一下,就会获取到其他的物理信号,这为判断目标的种类和距离提供了新的帮助,同时也让探测那些具备隐身能力的战斗机,手段更多样。

图为F35战斗机,他的机头下面也有一个菱形的EOST设备,但是F22没有。

比如你可以探测到F22战斗机的尾焰温度,你可以感知到F35的光电信号,着就在你的雷达没有收集到足够信号的情况下,提供了打击他们的可能性。这一能力说是五代机的标配,但是其实只有两种五代机具备,其余两种则不具备,具备EOST设备的是歼20和F35,没有EOST的是苏57和F22,所以我们常说,F35和歼20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更强。

歼-20机头下面类似菱形的一个东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歼-20装备的 EOTS系统模型放大照片

声明:本文内容参考公开资料,所涉及内容和数据不属于保密范畴

EOTS系统全称为“Electro-Optical Targeting System”,即光电瞄准系统。光电瞄准系统属于被动式红外探测手段。该系统集成了前视红外成像(FLIR)、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和激光指示瞄准(LTD)等功能,相当于将传统的光电雷达、前视红外成像吊舱和目标指示瞄准吊舱的功能融合为一体。

歼-20所使用的光电瞄准系统为闭环校正火控原理;探测系统及全面数据融合;光学系统光轴合一;激光装置的多波长识别和多目标处理;红外系统的多波段、多频谱、多元面阵成像;跟踪电视全相关、多目标、昼夜合一。

它具备360度全向视野,在对空攻击时(隐身模式下),可对50到100公里以内的空中目标完成探测和攻击准备(雷达不开机完成目标锁定),目标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击落,敌机身上装备的雷达锁定警告器成为摆设。

在对地/对海攻击模式时,实时跟踪监视地面目标,如果是夜间飞行,可使用红外成像功能完成上述任务,在50公里以内飞行员和地面指挥部以及预警机通过该设备观察的影像是高清放大影像(四倍放大),确认攻击目标飞行员后打开该设备的红外指示器为激光制导炸弹/导弹进行指引,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被攻击。

光电瞄准系统本身不向外发出任何电磁波,所以不可能通过任何探测手段来感知他的存在,由此可见歼-20的隐身是非常彻底的,在攻击100公里的空中目标和50公里以内的地面/海上目标时基本不开启火控雷达,即使需要攻击中程目标时,如果有预警机提供目标指引也不用开雷达就可完成对目标的锁定;如果没有预警机,那么编队里只需一架开启雷达就可为其他同伴完成目标指引和攻击。

所以,四代机不仅仅是具有科幻的外形,颠覆传统观念的战斗模式才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

此外,歼-20布置在机身四周的EODAS系统和飞行员全息投影头盔功能与参数不便于公开,请读者见谅。

歼-20机身上布局的EODAS光电孔径系统。

歼-20机头下面类似菱形的一个东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外国间谍更想知道!

出题目的人替哪一个国家的组织办事?

J20是中国保密级别最高机型之一,珠海航展上成飞的总设计师在媒体见面会上针对J20飞机的相关问题该讲的都说过了……

J20的总设计师都说过了,其他人还是把嘴闭了吧,关机!

不管是谁在这里高谈阔论纯粹是刷存在,混点击罢了,难道说你比J20的设计师都知道的多?

涉及到J20的一些敏感话题,成飞J20项目负责人都不敢随便显摆炫耀!

非J20项目参与者的任何高论,一是穷显摆炫耀。二是在出卖国家的利益。

很多被某部门请去“喝茶”的人,就是因为自己太能蛋了,“知道的太多”的结果免费茶等着你!

歼-20机头下面类似菱形的一个东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蟹妖

题主说的是箭头→所指哪个“小玩意儿”吧?这个玩意儿叫做:光电瞄准系统,英文缩写EOTS。几乎所有是21世纪量产的四代机、五代机都有这个装置,算是标配。

这个物件是做什么用的?其实,它就是一个具备“凝视功能”的红外探测装置。那么,啥叫“凝视”?凝视就是一直盯住目标看的意思,当红外探测器分辨识别目标之后,就将目标从背景里面“揪出来”!然后目标影像通过光纤传输到飞机的显示屏上被放大,而EOTS还会“目不转睛”的一直跟踪目标(其光电头安装在“万向支架”上)直到飞行员发射导弹将目标摧毁!珠海航展上这在做“眼镜蛇”的歼十B验证机上面也有。

EOTS这个物件是先进的装备,它可以在相对远的距离替代一部分雷达的功能 ,现代战斗机的头部都安装一部大型主动雷达,只要探测到目标并且火控锁定目标基本上就跑不掉了,而且机载主动雷达的功率很大,探测距离很远。但是使用主动雷达也有些弊端,现代战斗机机身环360°都安装了“雷达警告机”,一旦有雷达波照射到飞机就会发出警告,并且迅速的告知飞行员危险来自何方,飞行员通过告警方位进行规避!主动雷达开机照射到敌机,虽然知道了敌机在哪,但同时也告知了对方自己在哪个位置,不开机不知道敌人在哪,开机也被敌人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事情就变得很尴尬了!弄不好还会被敌人发射的“反辐射导弹”所击落,据说:F22就是因为主动雷达开机仅十几秒的时间就被EF–18“咆哮者”发现并且被击落……所以,在未知空域不能随意打开主动雷达进行搜索,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还有就是主动雷达耗电太大,也不宜长时间开机,否则会影响其它用电设备。F–35B战斗机也在相同的位置安装了EOTS装置。

由于主动雷达有一些不可克服的问题,就需要另外研究一种被动的,不发射电磁波的光电装置来替代主动雷达的部分功能……EOTS就出现了,它的原理就是利用自然界几乎所有的物体都会发出光和热这种现象,并且根据光热强弱的不同感知物体的形状,比如:一辆坦克所发出的光和热与树木发出的肯定不一样,EOTS就会根据光热信号的不同将树丛里的坦克分辨出来!并且其“凝视光电头”会一直盯着坦克,即便坦克正在行驶…甚至将它的特征进行识别判断出来型号。并且EOTS还具备:激光指示功能、测距功能、激光点照射功能,给激光制导弹药的激光头提供反射。歼20的EOTS什么样不知道,图片上是F–35的EOTS,在左上角小图当中显示该装置并不大。

其实,EOTS装置也应用到了民用领域,比如:现在医疗探测内脏器官的电子内窥镜和微创手术刀,都是在头部安装了一个极小的摄像头,进入人体内,通过摄像头后面的光纤将人体内部的景象传输到外边的显示器🖥上面……知道这个原理也就明白EOTS是怎么回事了,只不过EOTS要比电子内窥镜复杂的多。

歼-20机头下面类似菱形的一个东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个东西叫做EOTS(Electro-Optical Targeting System 电子光学跟踪系统)。

是现代战斗机上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跟踪系统,主要为了弥补雷达的不足。通过红外信号去识别空中目标。

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在很多三代四代战斗机上都有装备。

例如法国的阵风上面就已经有了EOTS系统

同样,在机体上没有集成这EOTS系统的飞机也可以选择以外挂挂装的形式进行安装。

只不过这个时候就叫做前视红外吊舱了。

在使用光电目标跟踪系统后通常可以为机内成员提供一个红外视野的图像信息,有助于战机对远方的目标进行更精准的识别。

自从Su-27或阵风这类的战机将EOTS集成在机身内,这种“光电雷达”的设计就已经成了很多新型号战斗机的标配。

只不过当年是以半圆形的凸起物来安装在战斗机上的。

后来由于隐身的需要,就改用了棱形的凸起开窗。

例如F-35和歼-20机头上就都有了这种装置。其内部就是一组光电传感器:

通过这个光电传感器的旋转就可以得到机身前部很大视场范围内的红外图像了。

通常意义上EOTS系统可以跟踪到距离战机120-150公里距离远的发动机红外目标,在使用这种系统后,单纯对于雷达隐身的战斗机就可以从红外波段进行发现了。

这也是隐身飞机对抗隐身飞机的一个主要探测手段。

歼-20机头下面类似菱形的一个东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j20机头下方的那个菱形凸起,叫做eots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战斗机装备这个etos 没有原装的也要整一个吊舱挂上呢?

雷达的发现距离固然是远,但是雷达的工作原理就是雷达波扫过去 接着根据反射回来的雷达波锁定的,对面也能根据雷达那强到+∞的电磁波强度,轻而易举的发现正在工作的雷达设备

所以为了让战斗机不至于像穿个夜行衣,拿着一个探照灯到处乱照的傻X行为,

光电探头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毕竟这eots属于只要眼够好,多远都能看见的那个眼睛,

除非倒霉到被对面雷达发现了,否则隐身能力杠杠的。

不至于一开雷达瞬间化身探照灯...

还是上一个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