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利用涡扇15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战机?
利用涡扇15这个推力达到18吨的大推力发动机,研发一款单发廉价型五代机,这个想法可以有,也有可能实现,因为我国有这方面的现实需求,只不过问题在于涡扇15目前还没有研发成功,而且我国目前急需的重型五代机也还没有形成规模。
歼31虽然属于比较廉价的五代机,但是双发战斗机的维护和使用费用很高,不适合同时装备两款双发五代机。
五代机的价格非常高,就连世界霸主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必须要在军费达到8000亿美元的情况下,选择制造F35这样的廉价型五代机,去弥补F22战斗机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五代机的装备密度和规模,目前F35已经生产了超过400架,单机价格已经降低到了8000万美元左右,价格已经比很多第四代飞机,比如苏35都要低了,已经低于F22的单机1.12亿美元的价格,成本优势和量产优势开始出现。
图为成飞公司推出的单发五代机计划,被叫做小四飞机,也就是小型四代机,当然现在都叫五代机了。
面对五代机开始逐渐大量制造出来的趋势,仅靠一种重型五代机,维持较慢的生产速度是远远跟不上换装要求的,而且就现实而言,战斗机进入第五代后也很难继续保持大量的生产了,四代机其实就已经比二代机和三代机的装备规模缩减了不少,五代机还会进一步减少数量,但是如何在减少数量的情况下,并不影响战斗机部署的密度,并且能够依靠大量生产来缓解数量减少呢?
F35目前的单机价格已经大大降低,逐步体现出成本优势。
那就需要研发一款廉价型五代机了,而战斗机的价格要降低,无非就是在材料、雷达和发动机上想办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少一台发动机,毕竟发动机的价格在战斗机中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减少一台发动机,在捎带降低飞机的总重,降低现代材料使用比例,然后减少零部件,增加大部件数量,这样以来飞机的成本还会大大降低,这就是F35的秘诀。
从歼10B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单发中型飞机是有大量需求的,只是没有这方面的五代机。
其实我国也确实探索过研发一款单发“小四”的可能性,多个国内专业机构都出过类似的设计论文,单发轻型或者中型五代机今后不但可以广泛装备我军,进一步提高我国五代机的数量规模,扩大空军的优势,还可以成规模的出口,毕竟价格便宜后买家也会被吸引,所以研发单发的五代机,很可能就在进行中,我们拭目以待吧。
可不可以利用涡扇15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战机?
现在五代机哪还有“便宜”这一说?
今年9月份,洛克希德马丁和美国国防部商定的最新一批F35A的单价,曾降到了8920万美元,这是F35连续第11个批次降价,在F35采购数量如此之巨大,国际合作伙伴如此之多的情况下,F35才艰难降到了9000万美元以下。为什么?就是因为先进五代机本身技术的高要求,决定了战机五代机本身就不可能便宜,就拿F35上的F135第四代先进大推力航发来说吧,今年5月份美国普惠与美国国防部签订的第11批采购合同为10亿美元采购125台F135发动机,平均每台为1600美元,就这还是得益于F35大规模生产才平摊下来的成本,如果没有大规模采购数量来平摊成本,价格还要再提高一倍。而如果我们WS-15成熟的话,我们内部采购价格绝对不会比美国采购F135便宜多少,都不用说别的,光单晶合金用的铼没几百万美元都下不来,那玩应儿一克比白金都贵,怎么可能便宜?
更不用说先进雷达吸波材料、微电子零件的采购价格了,其实想要有战斗力就必须要有高技术投入,而高投入就不可能避免成本的上升,这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所谓的低成本五代机,实际上都是用牺牲性能来换取的低“成本”,而这种方法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取决于一型武器装备优劣的是“效费比”,只有用技术优势去换取对手更大的战斗损失才是更好的“省钱”方式,如果光在自己身上“省”,但是作战效能大打折扣,比如过去与对手1:100的换算优势,因为自己“抠”变成了1:50,这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别说什么“低成本五代机”,五代机的根本就是高技术、高战斗力,能用多大技术优势就要给多大的技术优势,尽可能的“虐菜”,自己省来省去,最后让对手揍的啥也不是又有什么用?
可不可以利用涡扇15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战机?
可不可以用涡扇15发动机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五代机?
不,别想,没可能。
f35的例子还不够骨感啊?f135发动机的推力大不大,但是f35看的跟得了肿瘤似的,各种咯咯哒哒的。
所以不要掉在同一个坑里了
其次,低成本的五代机不就是现成的吗?
现状态版的歼20以及现在的歼31都是备选项。
首先将20现在的版本或者再往前倒两个版本,电子设备不怎么的,所以说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发动机也不怎么滴,所以这方面的成本也稍微低一点,隐身涂料都能稍微再砍两刀。
得较低成本的五代重型战斗机出来了。
至于歼31?也是大量采取了成熟的设备,所以说成本较低,并且隐身涂料座舱起落架主弹舱之类的东西都是和歼20通用的。
成本也比较低。
为啥非得整这种单发中型的呢?
成本低不了多少,或者是成本半斤对八两
还不如双发动机的可靠性高了。
再说单发战斗机的弹舱,实在是严重受限。甚至于都没地方塞,要是强行往里塞的话就是f35的瘤子所以说单发五代机还是先一边凉快去吧。
可不可以利用涡扇15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战机?
在面对五代隐身战机的今天,高昂成本已经限制住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进入这样一个门槛。而目前跨入这个门槛的国家只有美俄中三国,其他几个拥有研制五代机计划的国家也基本上都是打酱油的。五代机(我国称为四代机)是集整个国家科研实力于一身的载体,成本自然是高高在上,轻易不可逾越。
而那些所谓的低成本,根本就是在牺牲了战机的一些性能后获得的。对于五代机而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F-35战斗机。其安装了一台F-135发动机,似乎成本要比F-22少很多。F-22战机的采购成本在1.5亿美元以上,很贵吧。
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9月28日发布的消息,该该公司以美国国防部签订了115亿美元的合同。生产141架F35A战机,成本单价已经降低到了8920万美元。这是价格最低的五代机,而F-35A战机这是在巨大的采购量的基础上,而分摊了大量的成本。要不然以减少的采购量F-35A战机绝对不会低于1亿美元。
而在B型和C型就是大幅度降价依然在1亿美元以上。B型在第10批采购合同由原来的1.224亿美元下降到1.155亿美元。而C型则由1.212亿降到了1.077亿美元。这是第10批次的价格。那么如果采购数量急剧减少会是什么状态呢?
在五代机越来越电子化的今天,很多都是认为单发战机成本会很低,也确实能够降低一些成本,但是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所在了。毕竟越来越高的高科技成本占据了战机研发的主要成本,发动机基本成本是已经固定的状态,而其他的隐形成本才是核心。就是今天的F-35战机,成本也没有比F-22少到哪去,反而性能还大大降低,根本无法做到4S能力。
那我们再回来看看如果换装单发的WS-15发动机,来研制一款轻型战斗机。那么少了一台发动机,整个战机的性能下降就是必然的事实。单台推力只有16吨左右的WS-15发动机,你觉得它能具备那些性能呢?再把五代机所需要的航电设备,电子系统全部加装进入,估计会比“肥电”还肥,那么它的低成本会有吗?传说中的WS-15发动机
F-35安装的F-135发动机在推力上都是18吨以上,这都够逆天的存在了,然而才获得这么一个连4S能力都不具备的F-35战机。而且F-135发动机还在升级,已经达到了20.5吨推力,甚至有一说达到了22吨的推力。在这样的推力下,F-35的性能才会有所提高。F-135发动机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自己的发动机呢!WS-15发动机有外界推测可以达到18吨的推力,就算是18吨的推力,我们的设计单发战斗机,会达到什么程度的F-35的水平呢?我们会不会也设计成另一个“肥电”呢?第300架F-35下线
而且我们的采购数量肯定不会更多,就是做到了海空通用的情况下,我们也达不到F-35的2000多架的采购水平。那么我们的单机成本,再加科研费用的平摊,整体价格不会便宜的。按照像F-15这样的四代机的研制成本,至少需要采购400架战机才会收回研发成本。当然采购越多,成本也就可以做到越低。脉动生产的F-35
那么我们在面对今天日益科技进步的航空领域,增加新的科技成果,就意味着成本的巨额增加,那么所谓的低成本,基本不成立。那么自然也不存在可能会比FC-31的性能好这一说,只能说是设计一款性能缩水的,拥有部分性能的五代机而已。对付不具备五代机的国家,还能勉强,遇到重型五代机,基本就是上西天那伙的。淡然小司觉得没必要,我们要是有20吨推力以上的发动机还可以考虑,而目前我们的发动机技术还是欠缺太多。
可不可以利用涡扇15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战机?
当然可以,而且有必要。F35的发动机F135就发展自F22的发动机F119,为提高推力,增加了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和涵道比,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F119发动机
如果WS15研发成功,必然会以此为基础进行系列化发展,如果通过增加涵道比、改进风扇和提高涡轮前端温度,一定可以得到推比超过十的发动机,如果基于此类发动机研制单发隐身战机,其性能一定会非常不错,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版的F35。
F135发动机
与双发中型隐身战机相比,单发中型隐身战机有如下好处:
首先,可以维持比较大的作战半径。一方面,单发有利于简化飞机尾部的结构,减少由此带来的重量,因此可以维持比较高的载油系数,避免类似于米格29过大的结构重量而导致腿短。另一方面,高涵道比的发动机燃油效率也会比较高,进一步提升作战半径。
其次,成本相对较低。减少一个发动机就相应减少相应的燃油供应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连飞控系统也变得更简单,因此,成本会更低。
如果FC31能用基于WS15发动机改进而来的发动机研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双发中型战斗机往往很难提高载油系数
『感谢关注,感谢阅读』
可不可以利用涡扇15研发一款单发低成本隐身战机?
可以,但中国不需要,就像中国不需要FC31一样,但可以做,很可能是成飞做,可能做成小型的歼20,或者歼10做隐形。需要中航做好协调成飞和沈飞,还要看动力是不是到位。
有人说,美国不是有F35吗,其实那个飞机最需要的是海军陆战队,垂直起降,为了替代AV8B,那是一个二代机,甚至是一代半,胜在电子和垂直起降。一个肥电让美国海陆战队直接跨进隐身时代,他们是最愿意的。海军最喜欢F14雄猫,只因寿命已到,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强敌,航母将就用,最烦的就是单发。F35对空军来说是代替F16,而F16是为盟友准备的。美国的战术进攻组合以前是F15C和F15E,现在是F22和F15X,当然是交替使用。如果没有炸弹卡车F15双座型,F15和F22也可以做防空军,防御部队。
中国部队也是这样,向这一方面发展。中国不需要中型机,是因为功能而不是价格。所说的价格便宜,并不成立。一架歼20,假如1亿美元,去掉一个发动机,不是别的地方都去一半,人工系统一点也不能动,电子设备可以适当减少一点但不能到一半,集体成本也是一样。也就是说,单发战斗机成本,大约在70~80%,真的便宜吗?功能会降不少,效率甚至不如歼20。因为中国面积广阔,所以不需要重型机。
那么为什么中国做歼10呢?因为没有经验,中国空军是防空军,地面引导,地面保障很充足,显现不出问题。中国进口苏27,看到了大型战斗机的优势,所以执着进口苏27,也是中国攻防兼备的开始。
中国涡扇15做单发和美军的F119、F135差不多,本身就是一样的发动机,只不过涡扇发动机的涡扇不一样,核心机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小,温度不一样。F119讲速度,讲空优,F135讲推力,讲载弹量,各有用处。
中国涡扇15也可以做成类似的,也可以直接用,第一,要看产能,第二,看客户需不需要了。如果缺少了一样,只能FC31上了,据说发动机是涡喷19,性能都差不多,只要动力跟上,应该比F35强,因为F35,是美国空军,海航母联队,尤其是海军陆战队妥协的产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