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15的推力怎么样?性能怎么样?

涡扇15发动机是我国研发过的推力最大的战斗机发动机,他的推力达到了18吨级,比目前我国推力最大的发动机太行WS10B发动机的14吨还要多4吨,体现出我国战斗机发动机的材料和结构设计都出现了重大进步,毕竟这个推力的发动机涡轮前温度必定已经达到了1800度左右。

图为我国展示正在测试中的新型三维矢量发动机。

涡扇15发动机是歼20急需的发动机,目前研发进展到了台架测试阶段。虽然很多军事专家都认为歼20战斗机即便是没有涡扇15战斗机也能具备很强大的作战能力和先进的超级机动能力,但是经过这次歼10B战斗机的超机动展示后,人们都越发觉得,如果歼20战斗机也能配备这样一台发动机,那么战斗力还将会跃升一个台阶。

该发动机的尾喷口可以做大角度的矢量动作,军事专家都认为这就是涡扇15了。

好消息就是歼10B战斗机上测试的三维矢量发动机也在歼20战斗机上开始测试了。此次珠海航展上的一个隐藏着的亮点就是,似乎出现了一台我国正在研发中的,从未出现过的,带有三维矢量尾喷口的新型航发,他看上去就是军迷期待的涡扇15的样子,带有一个比现在的歼10B上这款矢量发动机更加精致,且具有隐身能力的三维矢量喷口,其发动机机体也非常简单精致,显示出很高的机械设计工艺水平。

图为早先在网络上的涡扇15发动机CG图。

很多人都认为那就是涡扇15了,他和涡扇15此前出现在网络上的模型CG图几乎一致,如果这就是涡扇15,那么好消息就是他能够如期赶上歼20的大批量生产了,毕竟歼20已经小批量生产了两年时间,如果也许明年就要开始大规模生产了,此时如果涡扇15能够赶上进度,则有助于我国迅速建立起在五代机领域的数量和质量双重优势。

网络上的CG图和此次航展上出现的疑似涡扇15相似度在90%以上。

涡扇15的推力怎么样?性能怎么样?

涡扇15超过俄罗斯最高水平,接近美国同类发动机性能。涡扇15是我国专门为歼20隐身战机配套研发的涡扇发动机,性能自然没得说,好的不得了。以目前全世界军用涡扇发动机整体技术水平来看,涡扇15将是我国第一款真正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军用发动机。要想探讨涡扇15的整体性能如何,要看和其他主流发动机对比才能得出结论!

世界主流战机都装备的什么发动机?

涡扇15中间推力11吨,加力推力19吨。乍一看数据,估计大家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和其他产品做一下对比就可以看出差别了。涡扇15属于大推力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种涡扇发动机主要装备在重型战斗机上使用。当然,中型战斗机上也可以使用,不过只需要装备一台发动机就行了。

接下来为大家盘点一下现役主力战机以及其装备的航空发动机。我们先从重型战机开始。分别是美国的F22,装备两台F119发动机,F15装备两台F110发动机。俄罗斯的苏27,装备两台AL31发动机,苏35,装备两台AL41发动机。苏57装备了两台试验中的俄罗斯最新研制的产品30发动机。我国的歼11现在主要装备国产的涡扇10发动机,歼16装备两台涡扇10B发动机,歼20最新型号已经开始列装涡扇15发动机。以上就是全世界最主要的重型战机。重型战机的型号比较少,因为这样的战机造价昂贵,所以并不是生产数量最多的战机。而且这些战机装备的都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而世界空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战机是中型战斗机,代表型号有很多,我们一个个的列举。美国的中型准重型战机F35,装备一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F135。F/A18-E/F超级大黄蜂,装备两台中等推力的F414发动机。F16战机则装备一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F110。俄罗斯的米格29装备两台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RD33。我国的歼10装备一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AL31,欧洲联合战斗机台风装备两台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EJ200,法国阵风战斗机装备两台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M88。以上这些是世界上现役主力中型战斗机用的发动机。我们之所以将美国的中型战斗机F35和超级大黄蜂称为准重型战斗机,因为其依靠优秀的发动机,使得中型战机空重的战机机身获得了30吨甚至更大的最大起飞重量,这个起飞重量已经达到了重型战机的标准,可是因为其空重仅仅相当于中型战斗机,所以我们将这两款战机称为准重型战斗机。

除了重型战机和中型战机,世界上还存在轻型战机的分类。这种飞机一般只装备一台中等推力发动机就可以满足要求,代表型号有瑞典的鹰狮战斗机,装备一台中等推力的RM12发动机。我国的枭龙战斗机,前两批装备了俄罗斯米格29上装备的RD33的出口型号RD93,枭龙BLOCK3装备的是我国的仿制版的涡扇13中等推力发动机。还有一款轻型战机就是印度的光辉战斗机,装备的是一台美国超级大黄蜂战机上使用的F414发动机。

以上就是世界现役主流战机及其装备的航空发动机。接下来我们再将这些战机分下类。好做下一步的对比。这其中重型机装备的两台发动机和中型战机装备的一台发动机的飞机所装备的航空发动机,被大家称为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包括美国的F119,F35,F110.俄罗斯的AL31,AL41和产品30发动机。我国的涡扇10,涡扇15。这也是目前全世界仅有的几款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而装备两台发动机的中型战机和装备一台发动机的轻型战机上装备的发动机则是小涵道比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目前的代表型号有,英国的EJ200,法国的M88,我国的涡扇13以及美国的F414以及RM12,俄罗斯的RD33,RD93等型号。需要说明的是,全世界还有数款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这里就不再一一罗列了。我们今天主要看的是涡扇15的性能,所以没必要跟低一个等级的发动机做对比。

目前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只有中美俄三国生产

通过以上我们罗列的战机以及其适配的发动机我们看出,目前重型战机所使用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在生产。欧洲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竟然没有相关的产品。其实这点大家也不用奇怪。因为他们没有重型战机,对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自然也没有需求。很多人抬杠说英国的罗罗公司在发动机领域特别强大,甚至超过俄罗斯的航空公司。不过英国的强大只是明日黄花,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领域,罗罗即便是能做出来,也不见得是世界领先。在可预见的将来,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领域将会只剩下中美俄三家继续研发,其他国家和地区将丧失研发相关发动机的能力。而我们今天讨论的涡扇15正是这种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典型代表。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是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和涡扇15同代的产品包括美国的F119,F135和俄罗斯的产品30发动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俄罗斯前面两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都有编号,AL31,AL41。而其最新研制的却叫了个产品30的名字,正是因为这款俄罗斯最新研发的第四代发动机还没有完全成熟。而美国的F119早在90年代就已经研发成功了。可见美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是多么的先进。

接下来说一下数据吧,这才是最核心的,先来说推力,目前四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排名是F135,涡扇15,F119,产品30.排名第一的是美国F35上装备的F135,最新型号的最大加力推力高达23吨,推重比11。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强悍的发动机,F35A仅仅依靠一台这种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2吨,接近F22,性能之强悍真的是羡煞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涡扇15的最大推力19.1吨,推重比10.5以上,具体细节还没有公开。F119涡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18吨,推重比超过11,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完成研制,是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四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费油,F22也因为发动机的油耗比较高,顶着重型战机的光环,却仅仅只有七百多公里的作战半径,这可能是美国F22设计的唯一败笔吧。而俄罗斯的产品30发动机最大推力据俄罗斯说达到了17.6吨,推重比10以上。2017年开始在苏57上测试,目前还没有成熟。

对于军用发动机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推力和推重比。推力是绝对值,比较好理解,而推重比指的是推力和发动机本身重量的比值。推重比越大,自然发动机性能也就越好。目前第四代涡扇发动机的推重比全部超过10,这是个分水岭,因为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推重比大多还在8左右徘徊。而世界主流隐身战机大多装备第四代发动机,从发动机这点上足以看出,隐身战机的超机动性能和超音速巡航为何得以实现。推力和推重比都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在研制和生产的过程中。其性能参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新技术的打磨下性能逐渐提升的。比我国的涡扇10和其最新改进型号相比,推力提升了2吨多。涡扇10B基本上摸到了第四代涡扇发动机的门槛就能说明这个问题。美国最初设计F135的设计推力仅仅只有18吨,而目前其最新生产型号的最大推力已经达到了23吨。

其实我们的涡扇15早在2006年就研制出了样机,2011年就开始了地面试车,2018年就已经设计定型。之所以迟迟没有安装在歼20上,主要还是怕出问题,在进行持续的更新调试。因为我国在涡扇10的研制过程中就出现了急于求成的问题,在装机使用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涡扇15现在的状态就是稳扎稳打,保障把所有问题都在地面解决。现在相信涡扇15已经开始装配歼20了,最令人信服的消息是涡扇15的总设计师程荣辉获得了军工企业的最高奖。另外就是歼20总师也确认了歼20已经具备了完全的战斗力。歼20研发成功将近4年,发动机问题一直被诟病。现在看来总算彻底解决了。歼20的大规模产能提速的所有障碍都不存在了。

做个小结吧,涡扇15发动机是我国追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得意之作。相比于其他领域,发动机领域的成就显得更大。因为我国战机心脏病问题在此后将会彻底解决。虽然现在和美国的最先进水平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过总体而言已经和美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了。从性能上来看,我们也基本上超过了俄罗斯的最高水准。弱弱地问一句,多年的追赶一朝实现,我们离发动机世界领先还会远吗?

2021年10月11号补充说明:随着对航发的了解越来越多,美国F35战机上采用的F135航空发动机并不能算是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在F119的基础上放大外涵道设计出来的性能打折扣的产品,也就是说这款发动机虽然推力很大,推重比也不错,但是因为其涵道比数倍于高性能小涵道比发动机导致这款发动机非常粗大。这样的设计非常省油,但是装备这台发动机的F35超音速性能严重下降!

涡扇15的推力怎么样?性能怎么样?

涡扇15(以下统称WS15)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四代大推力、小涵道比航空涡扇发动机,也是第五代战斗机歼20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目标发动机。至于WS15的具体技术性能,目前并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不过根据多渠道的公开信息,基本上可以推测其最大推力相当于美国F22的F119发动机(最大推力16吨级),甚至可能略为超出。美国F35的F135发动机最大推力19-20吨级,发展型21-22吨级,俄罗斯苏57的产品30发动机最大推力17-18吨级(俄罗斯宣称)。

当然对于航空发动机而言,推力的大小仅仅只是其中一个衡量指标,除此之外包括最大使用寿命、无故障首翻周期、快速响应能力等等因素也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些指标领域方面,美制航空发动机无疑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WS15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企及世界最高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尚处于负重爬坡的阶段,现阶段能够接近俄罗斯的产品30发动机就已经很不错了,饭还得一口一口地吃。

整体而言在推重比10一级的大推力航空发动机当中,WS15稳坐第三把交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全世界也只有这三个玩家。WS15在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史上还有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它是我国第一个从核心机到验证机再到原型机,彻底打通了航空发动机研发全流程的开山鼻祖。在此之前我国生产的各种型号航空发动机,要么是许可生产,要么是逆向仿制,要么是参考核心机研制,总之都是借鉴他人的现成技术。

比如第三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WS10,其核心机就是参考美国的CFM56,缺乏独立自主的预研积累,很多技术细节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依样画葫芦的结果自然是难以消化。所以WS10的研发历程一波三折、历尽艰辛,期间还发生了导致歼11B集体停飞的重大故障隐患。WS15首次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机,通过大量的基础性预研,从源头上杜绝了对于原始设计的不求甚解,造成了走上不必要的技术弯路。

根据我国权威航空发动机专家刘大响院士在2018年透露的消息,WS15的研制工作目前进展顺利,预计在未来3-5年内设计定型。也就是说WS15即将完成高空台试验,最迟不晚于2020年开始装机试飞,2023年以前完成设计定型,具备批量生产列装部队的能力。我国已经在WS10B上成熟应用了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全向轴对称推力矢量喷口等一系列尖端技术,由此推断WS15的性能指标只会更上一层楼,使得配备目标发动机的完整体歼20更加如虎添翼、大杀四方。

作者:刻雨无痕

涡扇15的推力怎么样?性能怎么样?

涡扇15“峨眉” 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目前已研发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当中推力最强、整体技术性能指标最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款涡扇发动机。是为我国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主要用于装备我国第五代重型双发空优型隐身战斗机歼-20。由606所、624所、614所、410厂、430厂和113厂等单位专家组织研发。首台于2006年5月运转试车成功,2011年中航黎明完成了涡扇-15验证机的交付,保节点是2020年完成研制,2021年开始量产装备。

图为:涡扇-15航空发动机CG图:目前,我国第五代重型双发空优型隐形战机歼-20在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选择上仍是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F涡扇发动机。这款航空发动机虽然成熟可靠,但在最大推力上落后于美国F-22隐形战机所装备的F-119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据悉,F-119的最大推力达17.5吨,推重比为11;而AL-31F仅为13吨,推重比为9,且工作寿命只有700~800小时,远低于F-119的8000小时的工作寿命标准。航空发动机的落后使得歼-20在相关机动性能如超音速巡航、近距离格斗方面性能上的发挥上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也是歼-20自问世以来一直饱受外界诟病之处。

图为俄制AL-31F涡扇发动机:图为美国F-119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目前在我国第四代战机歼-10C上测试的国产太行涡扇-10B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也已经开始在歼-20上试装。相较于俄制AL-31F,涡扇-10B在推力上要增强10~15%左右,预计最大推力达到14吨左右,推重比为9。并且在工作寿命上得益于我国在涡扇发动机核心部件单晶合金涡轮叶片制造工艺上的长足进步,涡扇-10B的工作寿命要翻上一番,可达1500~2000小时。

图为歼20装备的涡扇-10B发动机:涡扇-10B是我国基于进口俄罗斯AL-31发动机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研发而来的深度改进型。短期之内,涡扇-10B足以为歼20提供充沛的动力,但从长远来看,涡扇-10B也只能是歼20动力的一个过渡期选择,未来的众望所归应该是涡扇15推力矢量发动机,届时歼20才能完全发挥战力 ,问鼎世界最强五代战机。从涡扇-10B已具备的性能上我们可看到涡扇-15未来所具有的一些先进技术特征:三元推力矢量喷口、高性能单晶合金涡轮叶片,数控电子一体化控制系统。据悉,涡扇-15的最大推力高达18吨,推重比为10,达到了美国F-119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水平。涡扇-15采用了我国新一代高性能单晶合金涡轮叶片,叶片工作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涡扇-15工作寿命可达到4000小时以上,大修寿命则达到6000小时以上,达到了F-119(工作寿命达8000小时,大修寿命达10000小时)60%以上的水准,相较于我国以往航空发动机只有数百上千小时寿命的水平已有了显著性提高,这对一向被外界以“短命”诟病的中国航空发动机无疑是巨大的飞跃。

图为涡扇-15正在进行相关技术性能的测试:在推力矢量方面,涡扇-15采用了三元推力矢量喷口设计,喷口全程可调整至收敛、扩张、上下偏转、侧转等不同姿态。其三元矢量喷口在俯仰方向可作+/-10°偏转。从+10°到-10°的行程中只需1.5秒钟,有利于战机快速调整俯仰飞行姿态。喷口装有先进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尾喷管调节片,具有耐高温性能好、工作周期长的特点。矢量喷口设计在飞行当中可赋予战机优越的近距离机动性能,令战机轻而易举做出爬升、俯冲、翻滚、眼睛蛇机动等多种高难度机动动作。对比美国F-119采用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设计只能够让战机爬升、俯冲的情况,涡扇-15的三元推力矢量喷口设计在战机之间的近距离格斗中更具有实战意义。

图为涡扇-15的锯齿状三元矢量喷口:涡扇-15采用数控电子一体化控制系统,发动机推力大小和矢量喷口姿态调整由(FADEC)双余度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控制,按照涡扇具体转速和核心机压比例对发动机工作状态和输出功率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FADEC可对发动机每个核心部件实施独立控制,而后通过系统终端整合为一体,具有良好的故障隔离功能,有效避免了发动机运转当中因某个部件发生故障而导致的空中停车事故发生,极大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增强了战机飞行的安全性能。

涡扇-15目前在推力及整体性能方面与美国F-119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大体相当。也许会有人要问:美国最新的F-135涡扇发动机推力已高达20吨以上,涡扇-15何时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对此小编只能说: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涉及相关产业链长,涵盖国民工业部门广、相关研发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要求要有深厚的人才储备、技术积累及巨大的资金投入。航发领域不存在所谓的弯道超车,只能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逐步提高。中国基于起步发展时间较晚的缘故及整体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根本基础,从涡扇-15来看能实现这样的巨大发展已属不易。对此,我们要相信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发展之路是充满光明的,是值得我们去期待的。

涡扇15的推力怎么样?性能怎么样?

涡扇-15推力预计在90多kN,最大加力推力约150多kN,这几乎和美国典型的第四代战机F-22搭载的F119相近。而目前世界推力最强的战机发动机是F-35搭载的F135发动机,它的最大推力在124.5kN,最大加力推力高达191.3kN。涡扇-15成熟后我们基本不用担心歼-20的动力问题了。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5年底四川江油某型号发动机经过一个多月调试,顺利完成首次试验试车。而军事爱好者也猜测这款神秘的发动机或许就是歼-20上搭载的涡扇-15。空军装备研究院专家张文昌表示,第四代战机必须有第四代发动机做保障。歼-20如果要比肩F-22,其发动机性能也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不然超音速巡航、超常规机动都是妄谈。

在我国的战斗机发动机中,俄罗斯苏-27搭载的AL-31F发动机是一款里程碑式的发动机。它由俄罗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股份公司研制,是三代机发动机的典型代表,这种发动机尺寸小、推力大、稳定性强,易于维护。然而随着美国进入四代机时代,AL-31F也渐渐廉颇老矣,而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工至今未恢复元气。

而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10B搭载的矢量发动机做出一系列包括“眼镜蛇”机动在内的高难度表演动作,更让大家对我国新型发动机充满期待。从三代发动机向四代发动机演进过程中,整个研发难度也呈指数级增加,所以对于研发周期我们还需要有耐心,尤其现代战机讲究“飞发一体化”控制,发动机采用全权限数字化控制系统,这些都不是朝夕之功可以实现。

涡扇15的推力怎么样?性能怎么样?

中国歼20比F-22更大,涡扇15发动机推力比F-119发动机更强,这可能是许多人接受不了的事儿,主要是中国头一次反超,大家可能不习惯。涡扇15暂时是坐二望一吧,世界上推力第二大的战斗机用发动机。涡扇15用于装备歼20,最大加力推力传说是18吨,大于美国F-22战斗机装备的F-119发动机,其最大推力约为17.5吨。小于美国F-35战斗机装备的F-135发动机,其最大推力约20吨。

涡扇15的推力这么大,是因为歼20本身比F-22大一圈也要更重一些,大有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多装油,而且能够布置大型的弹舱,缺点就是需要大推力的发动机来补。涡扇15发动机的18吨推力也算是勉勉强强,以后还需要提高到19到20吨左右。想要让歼20的性能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得这么干。

涡扇15的推力小于F-135一点儿都不丢人。因为涡扇15是一种真正的为超音速巡航准备的发动机,它的涵道比很小。F-135推力比较大,是因为它的涵道比比较大,涵道比大了以后发动机的推力就会变大,但是F-35想要做超音速巡航那就不可能了,这是互相矛盾的两码事。

俄罗斯苏57战斗机所用的产品30发动机,推力据说在17.5吨到18吨之间,但这个事儿还没有实锤落定。产品30的进度,目前是要比涡扇15要快的,已经装在苏57战斗机上做测试,而涡扇15目前可能也还没有装到歼20上做测试。

比涡扇15进度还快的,还有日本用于装备F-3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XF9-1发动机。但是咱们用不着自己吓自己。说什么日本航空发动机技术比中国还强。XF9-1的最大加力推力为15吨,比涡扇15足足低了3吨。日本用这个这么烂的发动机,不可能攒一款比歼20更强大的战斗机。

不吹不黑,涡扇15肯定不是完美的。在服役初期,可靠性和寿命不会比美国发动机更好。如果能做到4000小时,我们就该笑开花,但是这跟美国发动机8000,甚至12000小时的寿命,还是有很大区别。但这一点问题不大,中国制造现在是质量越来越好,中国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也都会赶上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