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急于打捞从库兹涅佐夫航母坠毁的米格29K和苏33?

俄罗斯航母在叙利亚执行任务的时候,坠毁了舰载机,原因是第一架飞机挂断了航母阻拦索,第二架飞机无法降落,飞到没油被迫迫降在海面,然后沉没了。

图为俄罗斯航母后甲板上的苏33机队。

俄罗斯急于将其打捞出来,原因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军事机密技术问题。比如敌我识别系统,这个系统是俄罗斯装备在全军作战飞机上的,一旦一架飞机被敌人缴获,那么敌人就会获取这种敌我识别代码,这会导致俄罗斯全军飞机都要对敌我识别代码进行更换,代价很大,也影响更换期间的战斗机战斗力保持问题。另外如果本方的新型战斗机落入敌人手里,敌人就会对他进行各种研究,比如气动、航电、武器和性能等,会导致大量的军事机密泄露出去,一旦如此,俄罗斯就不能再用这种飞机作战了,因为敌人会有针对性的作出部署。

米格29K是俄罗斯航母上的新成员,他得益于印度出的资金研发完成。

第二个原因是大国颜面问题。作为一个军事强国,在航母首次海外部署执行实战的时候就出现了战斗机坠毁的事情,这本来就已经很扫颜面了,如果自己的飞机还落入了西方国家手中,那么俄罗斯海军航母舰队将会威风扫地,颜面无存,此次军事行动带来的军事威慑价值也将大打折扣,沦为笑谈。所以俄罗斯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战斗机落入其他国家手里的。

俄罗斯航母故障缠身,首次实战就损兵折将,不得不半途返回。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不定上面的某些零部件还可以给其他飞机更换呢,又不是说捞上来完全没用了,毕竟一架战斗机几千万美元,上面的零件也不便宜啊,比如起码座舱盖和起落架等就还可以继续使用。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