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能否拦截?拦截后果是什么?
核武器一旦发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有效拦截,美国也将无计可施!
核武器一般安装在洲际导弹上,以10-20马赫左右的速度飞行,速度快,体积小,威力大,拦截难度极大,美国曾做过多次模拟实验,成功率不足50%,实战中加上人为失误,成功率会更低!
想要拦截核武器,首先得弄明白洲际导弹的飞行路线!洲际导弹的运行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推进阶段,火箭带着导弹升空,将导弹送上200公里以外的太空中,这一过程大概需要4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是太空运行,导弹在太空中快速飞行,朝着目标前进,这一过程大概需要10-20分钟左右。
第三阶段是最终阶段,此时,核弹头会进入大气层,用最快的速度朝目标飞去,30秒左右便能命中目标。
洲际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目标,前后不会超过30分钟,那么,拦截成功率究竟有多少呢?
第一阶段:拦截成功率为零第一阶段,导弹正处于上升状态,速度较为缓慢,从理论上来说,实施拦截的成功率极高。
根据天气情况的不同,发现一枚导弹发射需要30秒左右,随后卫星就能计算出导弹的飞行路线,制定拦截计划,拦截时间约为240秒。
发现导弹浪费了30秒,思考加下令拦截浪费10秒,发射拦截导弹浪费60秒,这就浪费100秒了,剩下的140秒才是真正的拦截时间。
试问,在短短140秒时间内,拦截导弹能飞到别人家,把别人正在起飞的导弹拦住吗?答案是否定的,除非两家的距离很近,而且拦截导弹的速度是敌方导弹速度的好几倍,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所以,第一阶段只能预警,拦截成功率为零!
第二阶段:拦截成功率不足50%第二阶段,导弹正在太空中快速穿梭,虽然时速高达24000公里,但这一阶段要飞行20分钟左右,拦截时间非常充分。
就美国而言,他们有很多种拦截方式,比如陆基SM-3远程防空导弹,又比如宙斯盾防空系统,在这一阶段,拦截成功率约为50%左右。
如果拦截成功,核武器就会在太空中爆炸,这会引起什么后果呢?
1962年,美国曾向太空发射过一枚核弹头,在太平洋上空400公里的地方爆炸,这个高度大约是国际空间站的飞行高度,爆炸产生一个巨大的火球,伴随着强大的电磁脉冲,附近1000公里之内的电子设备全都受到影响,夏威夷的路灯忽明忽暗,电话信号中断,导航和雷达全部失灵,几颗卫星也失去了联系。
这枚核弹头只相当于1.4万吨TNT当量,就产生了如此强大的威力,如果换成5000万吨TNT当量的沙皇炸弹,爆炸造成的危害会更大一些!
太空中是没有空气的,核武器爆炸之后,不会出现蘑菇云,不会出现冲击波,但是会出现一个耀眼的大火球,会出现超强的电磁辐射,附近的卫星会被全部烧毁,空间站里面的宇航员会受到严重辐射危害,地面上相对安全,但强大的电磁脉冲会摧毁电网和电子设备,地面会陷入一片黑暗,需要几天时间才能恢复!
第三阶段:拦截成功率为零第三阶段,核弹头重新进入大气层,并以20马赫的速度朝目标发起冲锋,整个过程只有30秒,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防空导弹能做到有效拦截,因为速度不够快!
不仅仅是速度问题,还有诱饵弹的问题,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核武器还会携带很多诱饵弹,以俄罗斯的撒旦导弹威力,核弹头里面可以携带50枚核弹头,其中10枚是真的,40枚是假的,进入大气层之后,50枚核弹头直接开花,各飞各的,路线各不相同,根本无法拦截。
为了能找出10枚真弹头,美国专门研发了一款新型雷达,这种雷达具有搜索、追踪和识别能力,尽管如此,成功率依旧非常低!
如果美国使用SM-3远程防空导弹,拦截一枚核弹头的成功率只有56%,想要让成功率达到90%以上,就需要发射4枚SM-3远程防空导弹,如果想要拦截拥有10枚核弹头的撒旦导弹,至少需要40枚SM-3远程防空导弹,可是,美国一共才有44枚SM-3远程防空导弹。
核战争一旦爆发,没有谁会只发射一枚导弹让你拦截,必然会从不同的地方同时发射多枚导弹,保证万无一失,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防御系统都拦不住。
写在最后核武器是人类所掌握的第一大杀器,面对它,就算是将拦截率提升到90%,其实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现代核弹头的当量都非常大,但凡有一枚未能成功拦截,便能摧毁一个城市。
目前,世界正处于“核平恒”状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动用,尤其是对另外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使用,否则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互相毁灭,同归于尽!
核武器能否拦截?拦截后果是什么?
根据发射平台的不同,核武器有三种发射方式:陆基、空基、海基。也就是常说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其中的陆基发射又可分为:铁路机动、公路机动、固定发射井发射。理论上,核武器可以被拦截:一种就是对发射平台直接打击、摧毁,也可以说是实施“先发制人”打击;另一种就是对方已经发射,那就利用反导武器对其进行拦截。
一、对其发射平台直接打击。比如说对其空中发射平台战略轰炸机(印度没有中、远程轰炸机,核武发射平台用的是“幻影-2000”和“美洲虎”,未来将使用苏30MKI)进行拦截,对海基发射平台战略核潜艇进行攻击,直接将其发射平台摧毁,以达到拦截核武的目的。对于陆基铁路机动、公路机动、固定发射井发射的核武,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直接将其摧毁。
陆基、海基、空基这三种方式,以海基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生存能力最强,因其藏于海底,极难被发现,是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世界上真正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只有三个国家:美、俄、中,其它国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所有发射方式中,以固定发射井的生存能力最差,陆基发射平台中以公路机动发射的机动性最高,铁路机动发射的隐蔽性最强——可藏于普通列车之中。俄罗斯的凯旋S-400导弹防御系统
二、对发射后的核武进行拦截。理论上,这个也是可以拦截的,利用各种反导系统。反导系统这方面的建设,当属美国最强——在全世界打造反导防御网。美国的反导武器系统很多,包括爱国者系列导弹,标准系列导弹,萨德反导系统,陆基中段拦截系统等。可拦截搭载核弹头的中近程弹道导弹、中远程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海基、陆基都有反导拦截能力。“安泰-2500”反导系统
美国在全球打造的反导防御网,其中很多武器系统已经完成了实战部署,而且有些还参加了实战,比如说美国的爱国者,在海湾战争期间就已经成功拦截过飞毛腿战术弹道导弹。爱国者也因此一战成名,不过后来美国媒体曝光了美军在爱国者的拦截成功率上造假,也报道了几次拦截失败的案例(美国军方之前声称拦截成功)。就在美国最近两次的反导试验过程中,拦截导弹都没有找到目标靶弹,拦截试验失败。美国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实际上,美国的反导系统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远未具备真正的实战能力,或者说是未达到实战的要求。现在只不过是有了反导系统这么个东西,至于实战能力,还需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随着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分导式多弹头、末端机动变轨、诱饵弹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在拥有这些突防技术的弹道导弹面前,美国的反导防御网只能是个摆设,没什么用处。这也是普京公开称“只有傻瓜才相信美国的反导系统”的原因所在,反导系统距离真正的实战还差很远。美国的THAAD反导系统
再来回答题主的第二个问题:拦截的后果是什么?
拦截的结果只有两种:一、拦截失败,敌方核弹头成功突防击中预定目标,己方遭受核武袭击,发生恐怖的核爆炸,损失惨重。二、成功拦截,己方免受核武打击,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核爆炸,极有可能会引起核泄露。核武器想要起爆,必需满足它的条件,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是无法引发核爆炸的——核武器有非常复杂的程序设计,以确保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在成功拦截之后,正常情况下都是不会发生核爆炸的。
核武器能否拦截?拦截后果是什么?
狭义上的核武器指的是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毁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而要把核武器投送出去,办法可就不止弹道导弹一种了,还包括核炮弹、核鱼雷、核巡航导弹、核弹道导弹、核炸弹等等。出于通用性的考虑,很多核武器载具同时也可以使用常规弹头。
1、如果是弹道导弹搭载,那么反导系统有一定几率能拦截,但可能会导致核弹在被拦截上空空爆。
2、如果是最最传统的战略轰炸机空投,那完全取决于对方的防空能力,不过你成功突防的可能性比芝麻大不了多少。
3.陆地自杀袭击这个是反恐中的问题,不过敌对国之间完全可以利用特工或者特种兵完成核弹设备的偷渡,而后定点起爆。但这种方法在和平时期几乎不可能成功,但在战时,国家机器被破坏的时候完全有可能成功实施同样的。
4、超近距离打击这是一种自杀袭击的变体。炮射核弹头就是一种,这种打击方式不可能拦截,但发射者本身必死无疑。
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可以拦截所有种类的弹道导弹。它的反导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可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陆基中段拦截系统,一个是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海基标准-3拦截弹,还有陆军装备的爱国者-2、爱国者-3和萨德系统,该系统能对中近程弹道导弹进行所谓的末端拦截。其中,萨德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既能在大气层内又能在大气层外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
综合来看,核弹头能否被拦截,更多的要取决于核弹头的搭载方式上,并且伴随着矛与盾的辩证统一关系,攻防双方都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战术水平。就像有一个笑话说的那样,为什么美国的导弹最容易被拦截,因为性能太好。只要发射以后,导弹肯定按照预设的轨道飞行,那俄罗斯要拦截它就可以在预定的地点打掉它。但是印度的导弹就不容易被拦截,因为一旦发射,印度自己也不知道它会飞到哪里去。
核武器能否拦截?拦截后果是什么?
谢谢邀请。核武器是可以被拦截的,只不过拦截难易程度有区别。现在的反导系统主要是拦截弹道导弹,而很多弹道导弹是携带核弹头的,特别是洲际导弹全都是携带核弹头。由于洲际导弹速度太快,末段速度可达24倍声速,所以目前的反导系统很难拦截。美国的GBI、“标准”3等中段反导系统对于洲际导弹并没有特别大的把握。
对于装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像GBI、“标准”3等拦截效果很差,因为它们主要是拦截弹道目标,对于巡航导弹这类气动目标在设计上就没有太多的拦截考虑,所以要靠防空导弹来拦截核巡航导弹,例如俄罗斯已经列装的S-300、S-400和在研的S-500都是较好的拦截武器,理论上可在100多公里之外实施拦截。
对于很多战术核武器,如核地雷、核水雷就没有什么好的拦截手段了。至于核炮弹、核火箭弹,理论上可以用防空武器,如以色列发展的拦截火箭弹、炮弹和迫击炮弹的“铁穹”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拦截武器。不过实战中拦截炮弹、核火箭弹非常非常难,因为打过来的炮弹和火箭弹数量极大,很难分清哪个装有核弹头,根本没有足量的拦截武器来实施拦截。
拦截核武的后果在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早期的反导拦截武器由于精度极差,所以采用核杀伤方式进行拦截,说白了就是在敌方核弹来袭方向的上空爆炸一枚核弹,这种拦截方式效果是很差的,甚至还不如不拦截。
现在的反导拦截主要是靠动能杀伤。由于核弹里面的核材料是被分成到不到临界质量的几块,里面的炸药爆炸后把它们挤压到一起,从而超过临界质量产生核爆。如果结构遭到破坏,就很难完成这个过程,所以核弹遭到拦截后被引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核弹弹体结构遭到破坏,核材料会泄露出来,从而构成核污染。现在的反导系统之所以追求中段拦截,就是为了在本国领土之外拦截核弹,以避免拦截后的核污染危害本国。
核武器能否拦截?拦截后果是什么?
一一一大规模的核州际导弹进攻是不能拦截的。
很简单直接。世界这几十年和平,没有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主要原因是最大两个核国家超级大规模的州际导弹核打击是无法防御的,所以才有了世界和平,换句话说,和平源于确保互相核摧毁。
俄罗斯的萨尔玛特200吨重的核州际导弹,从北极进攻美国,等到加拿大上空已完成分导,15枚核弹散开以27倍音速以不规则弹道飞落美国,几百枚这样萨尔玛特齐射!美国什么一堆标准三,萨德反导在末端反导全部是废铁,美国不灭国还待何时?
中段反导的最佳时段在北冰洋上空,美国根本没办法部署反导武器,在北极美军必冻死导弹成冰棍。
所以美国反导在北极地区就是个烧火棍而巳。是个屁。
当然,美国几十年前部署的几百枚民兵三,核潜艇的州际导弹来个齐射俄罗斯也无法有效防御。
这就造成了当今世界的核平衡。世界和平产生,使世界成功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对州际导弹攻击采取防御的最有效阶段是:导弹起飞阶段,上升速度慢;中段飞行阶段,一般已飞出大气层,速度比较快但弹体大,分导未完成。第一起飞阶段一般在发射方国土内,有海陆空力量保护无法对州际导弹攻击;而中段反导是最佳时期,我国近期的中段反导就是在这段击毁来袭州际导弹。
至于末端已完成分导后的十几枚核弹头,目标小,速度超快达二十倍音速;且弹道多变,反导计算机无法算出预定弹道;反导弹几倍音速怎么反导?做梦。所以末端反导几乎必然失败,美国标准导弹,萨德系统根本没这本事。原苏联设计的反导武器保卫莫斯科,是用自已导弹高空核暴炸去阻击敌核弹头,效果值得怀疑。因为核暴巳经发生,核冲击波和核辐射及核污染在所难免落在自已国土上了。
总而言之,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有把握的防御大规模州际核导弹群的攻击手段。美国将军叫嚣的对俄中核进攻的言论,不过是美国虚张声势的伎俩。美国真敢动手,必遭灭顶灭国之灾!
不过是美国的几声犬吠,吓唬人而已。想把FI5的B611小型核弹吓唬小国,真大打核战?美国真不敢对俄中动手。美国犬吠已出,我国当然会加快战略核力量建设。中国数千核弹在手,能战方能止战!
核武器能否拦截?拦截后果是什么?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一说到核武器,首先想到的是,二战期间美国给日本丢下的两颗原子弹。
说实话,丢在日本的两个原子,充其量也就是个初级形态,远远没有达到现在原子弹的威力。
但就算是这样,也把二战时期日本那些个高层吓坏了。
原本还想着凭借所谓的一亿玉碎,威吓恐吓一下,在投降上来个讨价划价,弄个目的性很强的有条件投降。
结果原子弹之下,妄想如同肥皂泡一样,在太阳光的刺激下飞灰湮灭了,老老实实地举手投降了。
没办法,原子弹可是无差别攻击,一座城市丢下这么一颗,一座城市直接就从地图上给抹平了。
绝对不会像里李梅火攻那样,可以绕着日本人的皇宫进行轰炸的。
再加上受到原子弹的攻击,结果可要比燃烧弹要凄惨的多,因为就算是躲过了原子弹本身的攻击之外,后续的各种辐射就要命的厉害。
那么关于原子弹袭击下的结果如何,这里就不在做说明了,接下来就说说如今的核武器。
核武器。话说,在日本遭受两枚原子弹攻击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就知道了核武器这种东西绝对是潘多拉的魔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武器的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升级中,与此同时,为了防范核武器的攻击,各种防御体系也在不断的建立起来。
毕竟这个世界在有矛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盾。
那么防御核武器攻击的这块盾如何建立呢?
这就得说一下核武器攻击的方式。目前核武器的攻击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利用战略轰炸机本身的特性,或隐身,或高速突防,突破对手的各种雷达防御的侦察,然后对目标实施投弹攻击。
再有就是导弹攻击,利用陆基导弹或者潜射导弹,甚至是超大型核鱼雷(例如俄罗斯的波塞冬核鱼雷)携带上核弹头,对目标实施攻击。
而如今防御的重点其实就是导弹所携带的核弹头。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如何防御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袭击。
目前防御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目标都集中洲际导弹身上。
毕竟洲际导弹的射程最差的标准都在五千公里,好一点一万两千公里的都有。
一万两千公里,就这个射程可以从发生地直接可以打到地球对面去,可以说能够覆盖整个地球了。
这也就算了,洲际导弹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可以达到二十到二十五倍音速的速度。
就这种速度,眨一下眼睛,导弹就能飞出八公里了。
所以说洲际导弹的威力在于它的防不胜防的随机射击,已经它难以追赶的速度。
这还不说,洲际导弹还有它独特的攻击方式,比如多弹头攻击。
一枚洲际导弹发射过去,眼瞅着进入到攻击阶段,啪的一下打开,直接变出十个,甚至是十个以上的弹头,对十个或者十个以上的目标实施攻击。
到时候,防御方怎么进行拦截?基本上是无解。
要知道,在攻击的时候,这十个或者十个以上的弹头,谁能知道哪个是真的?拦截错误的话,真弹头可就炸了。
到时候连说后悔两个字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再说说导弹的防御问题。
导弹防御。怎么说呢?导弹的防御并对其实施拦截,最早开始的国家是美国。
美国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了核弹头拦截核弹头的想法,简单地说就是在高空首先进行核爆,对来袭的导弹进行袭击。
那么走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总统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在这套计划中,核武器拦击其实就是该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怎么说呢?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最终这个计划因为各种技术原因,在加上《外层空间条约》的限制,也就夭折了。
但这个计划也成功地将当时的苏联拉入了军备竞赛之中。
所以有人就说星球大战计划其实就是一个幌子,就是为了拉苏联入局,进行军备竞赛的,以此拖垮苏联的经济。
本文对这个问题不进行探讨。
不管这个星球大战计划如何,其实这里边有一些东西美国还是实施了下去。
比如用核弹攻击核弹进行拦截。(最终这个核爆拦截,演变成为导弹拦截导弹的方案,也叫子弹撞子弹)
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直接宣布放弃了里根制定的星球大战计划,推出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这个其实就是星球大战计划中的子弹撞子弹拦截的完善版本。
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指的是美国海外驻军和军事同盟免遭近程,中程或远程导弹攻击的综合性武器系统。
至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就是用来保护美国本土不用遭受来自其他国家的洲际导弹导弹的攻击。
其实说到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其实就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做服务的。
如今美国对于各种导弹的防御系统,什么海基,陆基发射的导弹进行拦截,这里边甚至包括了空中激光炮,和太空武器的攻击,进行了多种试验,加以证明他们的系统很好,非常有安全感。
比如说,在2002年的时候,美国在阿拉斯加部署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实现了两对一,四对一进行拦截。
简单地说,就是首先用两枚陆基导弹,对付一枚攻击过来的导弹,如果第一次没有成功,可以实施第二次拦截,再用两枚陆基导弹实施二次拦截。
但这里必须说明一点的是,在星球大战计划中提到的核爆拦截计划,美国就没有敢把这个想法引入到开发计划中。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个想法一旦公布引入到计划中,会引起美国民众的不安。
但这件事,在2002年以后,美国的五角大楼重新提过用核爆拦截的方式对来袭导弹拦截。
所以从美国五角大楼的这个反应来看,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还是很不放心的,不然不会提到这个看起来杀敌一百,自损八十的提案。
那么动用核爆防范来袭的导弹难道就比一般的导弹拦截要好吗?
还真就是。
文章之前就提到过,如今的导弹,不说它的射程和速度,就说它的多弹头的攻击方式,这里边就包括这假弹头,诱饵弹。
那么用导弹去拦截导弹,就会出现被假弹头或者诱饵弹给欺骗的后果。
而核爆拦截就不需要担心什么诱饵弹不诱饵弹了。
核弹头引爆之后,不需要精准的判断来犯导弹的攻击方式和速度,因为它依靠的是核爆所产生的巨大爆炸力,以及强大的电磁脉冲摧毁周边的所有物体。
核爆拦击还有一个优点,如果发射过来的是生化武器,可以确保这些担心在核爆的一瞬间就被摧毁得一干二净,将所有的细菌都给杀灭。
所以核爆拦截非常的粗暴,它不仅可以做到一对一的拦截,也可以做到一对多的拦截。
那么核爆是不是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呢?
怎么说呢?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有矛必然就会出现盾,这两个担心是相辅相成的,你有张良计,他就有过墙梯。
如今的洲际导弹开始强化外壳了,这种强化外壳的手段可以做到,核弹在五百米之外引爆,丝毫不会影响洲际弹道的运行。
但不管怎么说吧,核爆拦截算是一个提高拦截效率的方法。
要知道,从美国公布的历年导弹拦击的试验来看,进行了六十次的反导拦截试验,仅仅成功了六次而已,就这成功率?
十分之一啊!所以用导弹对导弹的进行拦截,以目前的技术还是没有办法进行提高的。
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拦截呢?另一个方法就是激光。
怎么说呢?激光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问世的,它的特点是攻击速度快,转向灵活,精度高,而且不受电磁干扰。
发射一发导弹的时间,足够激光发射好几次了。
当然了激光也是有缺点的,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影响。
那么目前激光武器的发展如何呢?
截至2002年的时候,激光武器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可以做到将低能激光武器投入使用了。
这种低能激光武器可以做到,干扰甚至是致盲近距离的光电传导器,不仅可以部署在地面上,还可以部署在天空,比如卫星上。
别小看了激光武器,如今这种武器被成为导弹杀手,光凭这个称号,就能知道它要比导弹拦截导弹要靠谱很多的。
那么激光拦截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首先是在1996年的时候,以色列被各种火箭袭击,所以当时美国和以色列共同花费了两亿五千万美元研发激光武器。
到了2000年的时候,他们就研发出了一种对付短程火箭的激光武器,这套武器,算是第一个用于实战的战术高能激光武器。
当时的试验很成功,先是用雷达锁定一枚喀秋莎火箭弹,然后使用化学激光光束对其摧毁,前后就用了几秒的时间而已。
后来美国将高能激光武器对准了拦击弹道导弹的试验中,并于同年的十二月八号,进行了试验,并且成功了。
那么激光武器拦击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就是效率,激光武器在进行拦截洲际导弹的时候,往往只需要几分钟的反应时间。
如果洲际导弹实施多弹头攻击的话,激光拦截武器可以做到一两秒钟对一个弹头实施攻击的能力。
当然如今的洲际导弹具有末端变轨的功能,但激光武器的灵活性更好,洲际导弹实施变轨之后,激光武器可以做到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攻击方向做到变更。
其实洲际导弹最好的摧毁方式是在上升阶段,如果这个时候激光武器对洲际导弹实施攻击的话,根本就不用激光对洲际导弹实施切割什么的,只要将导弹表皮的金属加热到软化的程度就可以了。
因为洲际导弹的金属外壳强度一旦遭到了破坏,它的稳定性也就出现了问题,洲际导弹自己就把自己给摧毁了。
那么目前除了激光武器对洲际导弹实施拦截之外,还有其他的新式武器可以做到对洲际导弹的拦截吗?
还真就有。
比如微波束武器。
这又是什么武器呢?简单的说,电子束在用光束或者接近光速的速度,通过等离子体的时候,就会产生微波能量。
而这种微波能量比雷达使用的微波功率还要强好几个量级,当然了这种微波能量单独的一束是没有太大的效果,但将好几束,甚至是许多这样的微波能量给集中起来,这个威力就大了起来。
而微波束武器就是将微波能量聚集的一个工具,让微波束达到一个杀伤甚至是摧毁对手的能量,这种武器也被叫做射频武器。
微波束武器于其他武器不同点在于,它并不是对对手或者是导弹进行直接的破坏达到摧毁的效果。
而是使用微波束破坏目标内的电子设备,瘫痪对手的内部系统,使其直接失去战斗力的。
那么微博束是如何瘫痪目标的呢?
微波束在照射到目标的时候,尤其是金属物体的时候,就会在目标的表面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是流窜的,从天线,导线,电缆,甚至是密封比较差的部位进入到内部。
如果这股感应电流比较低,会让电路的功能变得混乱,出现错误代码,抹除电子设备的记忆,破坏电子设备的逻辑。
如果这股感应电流比较高的时候,会直接摧毁电子设备中的敏感元件。
不仅如此,微波束还可以对人员进行杀伤。
杀伤的过程几乎是无孔不入,只要缝隙的宽度略大于微波的波长,微波束就可以钻入到目标内,对里面的人员实施杀伤。
所以微波束武器也被称之为魔网。
而且微波束武器可以攻击很多目标,装甲车,掩体,天空中的卫星,洲际导弹,列达,计算机等等。
只要是能被微波束武器所覆盖,没有防护措辞,基本上都可以对区域内的目标实施覆盖打击的。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