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枪炸膛的威力有多大?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炸膛是怎么回事,步枪一旦炸膛,零部件分崩离析,四处崩溅,对枪手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炸膛多数发生在机匣和枪管中,爆炸的威力也不尽相同,轻则导致枪支受损,重则导致枪手受伤,甚至因此丢了性命,在紧要关头,枪支的炸膛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手枪炸膛,握柄处也可能受损,手有可能受伤,但是被炸飞的可能性很低,手枪在使用的时候距离身体较远,只要套筒没有被炸飞,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只会伤害到手部。

步枪炸膛,伤害会更大一些,因为步枪使用的时候需要双手抱住,头部贴近枪身,一旦遭遇炸膛,面部和颈部很容易受到较大伤害,还是比较危险的。

不同时期的枪械,炸膛的风险程度不同!

把时间往前推几十年,那时候,部队使用的都是来自苏联的56式,这种枪就不够稳定,再加上使用频繁,使用环境恶劣,所以,炸膛问题时常发生,至少不少见。

现在部队里使用的大多都是八一杠,或者是95式,这是崭新且稳定的枪械,很少出现炸膛问题,再加上现在是和平年代,使用枪械的次数较少,所以,炸膛问题就更少了,当过兵的人也只是听说,很难亲身经历。

《兵器知识》里曾经记载过两次95式炸膛现象,当时是特战队员出国参加一个武装泅渡射击训练,在水中进行射击,半个小时之内,有两把95式炸膛,第一把枪身没有爆开,枪手只是被震了一下,腮帮子疼痛难忍,第二把枪膛炸飞出一块碎片,划破了枪手的额头。

后来,武器专家对两把枪进行了检测,找到了炸膛的原因,当时,特种队员刚刚完成武装泅渡,在水里折腾了很长时间,枪膛里难免有泥沙残留,虽然没有完全堵塞枪管,但还是影响了弹头的发射,膛压升高,发生了炸膛。

枪这种东西,你对它好,它对你也好,你对它不好,它对你也就不好。

如果一个人用枪十分邋遢,整天拖着枪在泥潭沙地里面打滚,回去之后也不擦拭保养,炸膛是迟早的事情,因为沙土在枪膛中会产生很大的阻塞,影响枪身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炸膛。

所以,每一个士兵都很爱惜自己的枪,没事就拿出来擦拭擦拭,尤其是在射击训练之后,更得把枪支大卸八块,从内到外擦拭一遍,最后还要验枪,确保枪支的状态良好。

不过,保证枪支的状态良好,只能降低炸膛的概率,并不能完全避免炸膛,因为炸膛的原因多种多样。

从技术层面来说,炸膛是因为枪支的闭合问题,也叫闭锁,简单来说,就是枪支未能正常闭锁造成的。

从现实角度来说,炸膛的原因非常多,比如枪支本身的质量问题、枪管磨损严重、枪膛枪管太脏、枪管受外力变形、使用劣质过期弹药、弹药装填过多……总之,原因很多很多。

枪械发烧友所遇到的炸膛,多数问题都出在弹药上!

在部队里面,劣质弹药是绝对不会存在的,全都是优质弹药,而且部队对弹药的管理十分完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换一批弹药,将过期的弹药统一回收,带到深山里面进行销毁。

反观外国的一些枪械发烧友,他们很喜欢玩枪,但是没玩明白,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使用的弹药也可能是劣质弹药,甚至是过期弹药,又或者是受潮的弹药,这种弹药在使用的时候,风险还是很大的。

还有一些枪械发烧友,他们喜欢自己装填燃烧药,可是人工装填往往会犯错,明明应该装2克,手一抖就装了4克,这种子弹在发射的时候,就会造成膛压升高,接着就是炸膛。

这种情况在部队就绝对不会发生,子弹在生产的时候十分严谨,生产完成之后还会进行层层检验,装药过多的问题绝对不会发生。

除了多装发射药的失误之外,还有装错发射药的,明明应该状态步枪发射药,却意外装成了手枪发射药,你可能会疑惑,这两者有何不同吗?

没错,步枪发射药的燃烧速度比较慢,加速时间比较长,手枪发射药恰恰相反,一旦步枪用上了手枪的发射药,就会导致膛压升高,来不及将子弹头推出去,枪管就先炸开了。

总的来说,炸膛在部队里面是很少见的,因为我们的装备优良、规定完善,几乎杜绝了炸膛的可能,反观枪械发烧友,他们很喜欢折腾,这也想尝试,那也想尝试,可技术跟不上想法,就导致了炸膛。

最后我们再来辟一个关于炸膛的谣言!

在电视中,你一定看到过这样一幅画面:老A用一把枪指着老K,老K不慌不忙,将一根手指塞进枪口中,老A一扣扳机,砰的一声,枪炸膛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用手指将枪管堵住,枪就会炸膛吗?

很多人认为:用手指堵住枪管,枪管就变成一个密封空间,子弹被击发之后膛压太高,所以会引发炸膛。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可事实的确是如此吗?

别看一枚子弹里面的发射药只有2克,可它却是一种高燃炸药,子弹击发之后所产生的压力超过300兆帕卡,换算成公斤就是3000公斤,如此巨大的力量施加在一枚不足5克的子弹上,子弹才能以每秒钟1000米的速度飞出。

你觉得你的手指能抗住300兆帕卡的压力吗?你觉得你的手指能挡住一秒飞1000米的子弹吗?

挡不住300兆帕卡的压力,就无法让枪炸膛,挡不住一秒飞1000米的子弹,手指就没了,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现代枪械在设计时,对枪管和枪栓进行了加强处理,让它们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炸膛的事故越来越少,想要靠一根手指让枪支炸膛,更是痴人说梦。

步枪炸膛的威力有多大?

这个威力挺难形容的,而且炸膛也有好几种炸法,不同结构的步枪炸的时候样子也不同,炸的原因也不同。我就挑比较常见的两种说。

比如下面这把,机匣侧边开裂,连带着弹匣也破裂,枪机是彻底毁了。

这种炸膛原因大概率式在这把5.56枪管的AR里塞了.300BLK(7.62)弹然后击发。因为弹头卡在弹膛里出不去,火药燃烧的力作用在枪机上,崩退枪机之后燃气在炸开了机匣,部分燃气往下走顺带崩了弹匣。威力么,估计射手的右手没大碍,但左手皮开肉绽少不了。

另一种则是闭锁力度比较强的栓动步枪上常见的,比如下面这样

坚固的枪机完整,但枪管炸了。这一般是装错了药。因为步枪弹发射药燃速是比较慢,加速时间比较长的。但如果装了手枪弹的发射药,就会导致膛压过高,来不及推出去弹头的火药燃气就会在炸开。

另外如果枪管内有杂物(比如未发射出去的弹头),在下一发发射的时候也会导致把枪管炸成这幅样子。

步枪炸膛的威力有多大?

谢邀,炸膛这事得分是文炸、武炸、经典炸或者是花式炸……

不同的炸法效果不一样啊。【没有捂着嘴笑的表情手动加一个】~~

首先要知道的是“炸膛”是一个故障,这个故障并不是一个可控的过程。有的时候炸膛仅仅会将枪膛炸出裂纹,甚至子弹的射击弹道都没有影响;有的时候(尤其是装填自制弹药)则会将枪完全炸碎。

“炸膛”首先是心理上难以承受!好好的开着枪吧,轰的一下手里的枪炸了,搁谁都得吓尿了。

至于伤害,武炸有伤,文炸没事——至于怎么分文武,全靠命。

先说文炸吧,大家心里承受会舒服一些,当看笑话看就可以了,W君找了三个炸膛的视频,做了动图发在问答里面,如果想看全部的视频,那么就继续到W君的西瓜视频去看吧。

首先是加兰德的炸膛,“大八粒”加兰德在射击的时候忽然爆炸,碎片甚至横飞到了摄影师的位置上。但幸运的是视频里面的小女孩并没有受伤。

第二个是在玩战争游戏的哥们,开枪的时候炸膛,但枪并没有坏掉,而是仅仅将弹匣炸了出来。

第三个则是在射击场内使用M-16步枪,开始枪有点不正常,还是坚持开枪了,直接炸掉弹匣,哥们一脸蒙圈。

这些都是文炸,没伤人的,不过即便是没有受伤,也基本上都得吓得够呛,如果看视频就可以听到声音了,所以说关注W君有好处的!

M-16这类的突击步枪还好一些,两个例子里面就仅仅都是炸掉了弹匣。这是一种幸运。

如果是手枪,那么真正炸了就必须得将图片打马赛克了。血肉模糊啊!

其实手受伤的图片已经血腥得要打马赛克了,还有的人由于射击的时候头贴着枪,就是怎么打马赛克都不能发出来的照片了。刚刚W君给办公室的其他同事看的时候,已经是第一眼没看出是人来的感觉。

至于花式炸膛就都是武器爱好者的折腾了。

有这种堵住枪口开枪的,基本上有心里准备就不会伤人了。

对于炸膛来说,是小概率偶发事件,在军队中是尽量避免的。但在民间,由于很多武器爱好者也并不是多懂得武器,因此经常有装错弹药、装错发射药发生炸膛的事情。

左轮手枪炸成这样,得填了多少发射药啊?

步枪炸膛的威力有多大?

步枪炸膛的情况千奇百怪,炸膛这种枪械故障谈不上什么威力,有时候它能把人炸出一脸血,有时候会断掉手指,甚至把枪栓炸进人的脑门儿,或者只是虚惊一场,毫发无损。

步枪一旦炸膛,多数情况下会因为零件和枪体的崩溅,造成不同程度的轻微创伤。炸膛位置主要发生在机匣、枪管,爆炸情况也需要视不同的情况而论。

比如上图的花帽子老兄,他的AK-74在射击中炸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被崩成碎片的弹匣和四散的子弹,以及飞得高高的机匣盖。

幸运的是枪身似乎很牢固,并没有产生看得见的破坏,爆炸的冲击从上下方向走了。

从另两张图片来看,这支步枪的机框和活塞似乎都还是完好的,弹匣剩余的部分也原样插在枪身上。

像这位名叫特伦特·普罗克特的加拿大农民就比较倒霉了,他使用的萨维奇武器公司生产的10 ML-II前膛步枪出了问题,枪管爆炸,他被当场炸倒,手和耳朵严重受伤,面部烧伤。

普罗克特与萨维奇武器公司打了官司,武器公司认为这是人为操作失误,要么是对方使用的火药不对,为枪管制造了太大的压力,要么是重复装填了,但受到了驳斥。

上图是又一起步枪炸膛的现场,这是把老式的双筒猎枪,它的枪膛整个给炸掀了起来。使用这把武器的是新西兰达尼丁市的一名71岁的老汉,炸膛造成了他手掌和手指的严重受伤,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上图是一支炸烂的M16突击步枪,据悉它爆炸的原因是任性地使用了M855弹,因为枪管膛线缠距有差异,因此使用M855SS109这些新标准的5.56 NATO子弹就会发生各种问题,看这把枪的样子,八成也收掉了一只大猪蹄子和几片猪头肉。

这支枪是一支美国M1A半自动步枪,它的原型来自于M14步枪,由斯普林菲尔德公司制造。它的主人留下这样一句话——这堆木头和金属碎片曾经是一支步枪,直到它遇到了一个有问题的德国军事剩余药筒。

上图的老兄很直观的演示了一次步枪炸膛情形,这张动图在国内经常被使用。

这个被炸膛枪支崩倒的倒霉蛋名叫贾瑞德·杨(Jared Young),是犹他州的枪械爱好者,他在2017年9月19日将炸膛视屏发到了优吐网站上,2天内获得了1300万次点击。

当时贾瑞德·杨与朋友们在桑皮特县打靶,他的朋友考特尼·克雷恩在一边用手机拍摄。

事后贾瑞德·杨缝了27针,手部还需要进行神经手术。

实际上步枪炸膛给人造成的伤害通常比手枪要小那么一点,许多手枪炸膛造成的伤害反倒严重。尽管步枪的子弹药瓶更大,但它们的结构更坚固,不像手枪那么轻薄。

比如上图的阿拉巴马州李县老汉,他的手枪在打靶时炸膛,直接导致他的左眼眶爆裂性骨折,当时他还带着安全眼镜。

步枪炸膛的威力有多大?

膛炸也叫炸膛,外在表现就是枪管、枪膛等部位被炸裂、炸烂,它是枪械使用中最严重、最危险、最意外的故障,是枪支在发射子弹过程中,枪支部件(枪管、机匣等)受不了子弹发射时的冲击力,导致枪支剧烈损毁的发射事故。

膛炸瞬间,可看到飞溅的机匣碎片

简单的膛炸会导致枪支受损,严重膛炸会使射手受伤,甚至威胁生命,枪支的损伤在关键时刻是会造成难以估计损失。

弹药不规范导致膛炸

维护不善导致枪管炸裂

膛炸的原因要么是弹药不合格、要么枪管磨损严重、要么枪械有故障、要么是枪支制造材料质量不过关、要么是枪管枪膛过脏、要么是有使用环境超过枪支极限、要么是枪支受外力变形、要么有异物出现在枪管等处、要么射手操作不规范、要么本身枪弹设计不过关等等。

使用复制弹药(DIY弹药)导致炸膛

《兵器知识》曾描述过中国步枪的一次典型膛炸事故,两只95步枪发生膛炸现象,当时特战队员正在为出国参赛进行武装泅渡、水上射击训练。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连续出现两起95式自动步枪膛炸现象。第一起枪机被炸坏卡死在机匣内,射手被震懵,腮部疼痛,但未发现明显伤痕;第二起膛炸炸飞的枪机碎片伤及射手额头。

分解事故枪支,查找膛炸原因

最后厂方专家认定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不当是膛炸主要原因:特战队员从浑浊的水中露出即据枪射击,枪膛内难免有积水和残留的沙粒,导致弹头在膛内运动受阻,速度下降,膛压升高;射击时枪支没有完成闭锁。

使用环境恶劣

枪械炸膛的危险程度是非常高的,由于射击特点,爆裂开来的枪支部件、子弹碎片等会对手部、头部造成不同程度伤害,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危险。

机匣碎片击中射手头部

枪支碎片轻微击中射手手部

枪管炸裂

枪支炸膛能够给持枪者造成多大的伤害,主要看持枪者的持枪方式,以及炸膛的严重程度等。避免膛炸就要严格生产工艺管理,按照规范操作使用枪支,及时保养维护等等,当然有时还需要一部分运气成分。

步枪炸膛的威力有多大?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步枪炸膛的威力有多大?怎么说呢?一般情况下,步枪炸膛的话,射手最多会受到一点轻伤,蹭破点皮,再多的话缝两针,或者干脆啥事都没有,就是被吓一哆嗦。

说道这里,很多人感觉不可思议,毕竟我们看到枪支炸膛的视频不是一个两个,根据视频显示,枪支一旦炸膛,整支枪都碎了,飞的到处都是,感觉当时的响声绝对小不了。

这怎么还能说射手不会受伤,至多是轻伤。

请注意,文章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那种特殊的,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一般情况为什么会只是轻伤呢?

其实这个很好解释的,子弹的发射药能有多少?而且发射药不是高能炸药,千万不要把子弹当成手榴弹来理解。

能量小,危险性当然就不会太大了。

说完一般的,再说一点特殊的情况。

炸膛也有可能造成射手重伤,甚至是死亡的发生。

毕竟炸膛了,枪子碎开的零件飞得到处都是,人体也有比较柔软的位置,比如眼睛,一不小心这些四散的碎片飞到这个位置,来个重伤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能量再大一点的话,击穿眼球,进入脑部也不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种情况就危险了。

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保罗.毛瑟,估计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毛瑟兵工厂的设计人员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枪械设计师。

这个人尝试设计了很多结构原理和自动方式的步枪,前前后后研发的半自动步枪的样枪就有十七种。

但这个人所造出的半自动步枪,都一个毛病,结构复杂。

枪这种东西,结构一复杂带来的毛病有很多,第一个是价格直接就上去了,第二个战场上适应能力会下降很多。

所以保罗.毛瑟所制造的半自动步枪,也就是一款M1916半自动卡宾枪,被德国的空军所采购,而且采购的量还不是很大,其他半自动枪械德国军方根本就看不上。

那么为什么保罗.毛瑟所设计的半自动步枪结构复杂呢?这完全是因为来自一次意外。

话说在1898年开始,保罗.毛瑟就开始研发起了半自动步枪。

第一款半自动步枪被保罗叫做MC98,这款枪来回的研发,一直研发到了第三款样枪了。

这个时间是1901年,当时保罗简化了样枪的系统,还去掉了半自动步枪的保险机构,机匣后边更是敞开了。

注意机匣后边敞开这是一个很糟糕的设计,因为这里边的细小的部件很多,一旦发生炸膛,这些小部件就很可能向后击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们接着说。

东西出来之后,肯定是要试验的,结果在试射这支样枪的时候,就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在射击第八十发子弹的时候,样枪发生了炸膛事故。

这次炸膛事故比较严重,子弹的弹壳不仅被炸裂了,整个弹膛都裂开了。

那么参与试验的保罗,其他部位没受太大的损伤,但眼睛不小心进入了一块金属碎片。

最后经过医生的诊断,这颗眼球算是被毁了,恢复视力已经不是可能了。

后来因为这个眼球,保罗又做了一次手术,将这颗眼球给取了出来。

这件事之后,保罗所设计的步枪,都会加上一套保险装置,不会为了简化,而冒险去掉这个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一些进入到靶场进行实弹射击的人员,不仅会带上护耳的装备,还会戴上护目镜。

原因就在这里,一旦发生炸膛的威胁,能把眼睛护住。

保罗击伤眼球的这次炸膛事故算是轻的,重一点的化,金属碎片能量太大,就会击穿眼球射入大脑里,这就危险了,很可能造成射手身亡的结局。

这种事故,也是有发生过的。

怎么说呢?以现代枪械的材料来看,枪支发生炸膛的情况会很少。

就算是有炸膛的情况发生,眼睛受伤的情况也不会太多,这是一种发生概率很小的事情。

枪支炸膛,碎皮往往回向着上下和前四射的。

接下来就说说枪支炸膛的原因。

枪支炸膛的原因。

话说炸膛,算是枪械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枪械故障。

而枪械故障按照习惯进行划分的话,一共分为六个大类,每一个大类下边有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常见的故障。

其中第六类的故障,指的是危害射手或者其他器材安全的故障。

哪就不用说了,炸膛一准就被归结为这一类的故障。那么在这一类中除了炸膛,还有后喷火,自行击发,自燃等等都被归结到这一类中。

其实这里边自行击发是最可怕的。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美剧中有一部叫《兄弟连》的,其中有一个士兵叫胡伯勒的人,在战场上一直想要弄一把卢格P08手枪,最后终于弄到了。

胡伯勒把这枪视若珍宝,天天藏口袋里,结果这把卢格P08就没有经过胡伯勒同意,擅自开了一枪弄了一次自行击发,这一枪打出去,直接就击穿了胡伯勒的大腿动脉,转眼人就没了。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因为保险机构失效引起的,造成保险机构失效一般就是两种原因,加工的问题或者就是射手本人使用的问题。

这就属于枪械故障中最危险的一类,也是炸膛归属的一类。

所以一说到炸膛,很多人都有一种谈虎色变的感觉,毕竟炸膛的动静可比自行击发要大多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就不说了,四处飞溅的枪管和零件,不论是从声音还是从画面感,给人带来的震撼比自行击发要厉害的多。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枪支炸膛的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炸膛?

根据书面给出的定义是,在枪支进行射击的时候,枪管发生爆裂,弹膛,机匣,枪机发生损毁的意外事故,都叫做炸膛。

那么炸膛一旦发生,它最主要的破坏对象就是枪管和枪机。

而发生炸膛的原因,通常就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枪支进行射击的时候,枪管被堵上了。

这种情况的炸膛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都知道,手指头扣动扳机的一霎那,撞针就会一往无前地撞向子弹后边的底火。

底火在受到撞击之后,就会发怒,一股火苗子就会窜出来,这股细小的火苗子,就会通过底火和子弹内部向连接的孔洞,窜入到弹壳内部,一举点燃发射药。

在这个过程中,发射药不是一起被点燃,而是一截一截地被点燃,目的是让子弹的弹壳可以逐渐适应,发射药被点燃之后所发出的高温高压气体。

最终这股气体在发现弹壳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就会集中在子弹头的底部,因为这里是整颗子弹最容易突破的地方。

在积攒到足够的高温高压气体,子弹头就被气体推出去了,顺着枪管就往前跑。

我们都知道枪管里边都刻着膛线,膛线的目的是为了给子弹来一个旋转,这样的话,飞出枪口旋转的子弹,就会在空中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飞行轨迹,让子弹飞的更远,威力更大。

那么想要让子弹旋转地跑出去,单靠一个刻膛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子弹的弹头比枪管略大才行。

只有这样,子弹头在高温高压气体的推动下,才会在枪管里旋转起来。

话说道这里,其实就应该有一个答案了,子弹头在枪管中旋转的时候,就相当于将枪管给密封了起来,如果这个时候枪管堵上了,子弹出不去,那么高温高压气体就会在子弹头的后部大量的聚集,当聚集的能量大于枪支所能承受的极限,不用问炸膛就会发生。

说道这里,很多人就会有疑问,好好的枪支怎么就会被堵上了呢?

其实简单,枪膛里有污垢,枪管里有锈迹,进入异物,或者干脆人为的原因给堵上了。

枪膛里的污垢,其实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发射药的,毕竟发射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燃烧完毕,会变成微小的颗粒跟着高温高压气体给喷出去,挂枪膛里边也是有可能,或者是不完全燃烧的遗留物也会有。

这些东西一次射击带来的污垢很少,有时候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不及时清理,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堵住造成炸膛。

再有就是枪管进入异物,有时候进了水,一滴小小的水珠都有可能堵住枪管。

说道水珠堵住枪管,有些人感觉不可思议,这种情况确实有。

这么说吧,7.62毫米口径的枪管,不会出现水珠堵住枪管的问题,因为这个口径的枪管,相对来说比较大,一般放低枪口,再抖落几下,水就会流出来的。

所以口径大的枪管防水性能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

但要是遇到5.56毫米小口径枪管的话,就麻烦了,你再怎么抖落水是不会流出来的。

因为这个时候水滴因为它本身的张力,会牢牢地附着在枪管内壁,很不容易清理的,这个时候如果进行射击就很如意发生炸膛的危险。

那么想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5.56毫米小口径步枪,就只能通过提高枪管的强度来承受高膛压的破坏了,但这么一来枪支的重量就会提高。

M16就有这种毛病,所以我们在看一些个美军拍摄的影片的话,就会看到美军往往会给M16搞一个塑料套子套在M16的枪口上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么做不仅水珠,就连各种异物都被挡在了枪口外边。

再有就是,无意中使用了其他种类的弹药。

怎么说呢?有些不同型号的弹药,猛地一看长相差不多。那么这个时候,如果用一种个头稍微大一点的子弹进行发射。

这个时候,个头稍微大一点的子弹很可能会被卡在枪膛里,从而发生炸膛事故。

第二种情况,就是闭锁没有完成造成炸膛。

什么是闭锁呢?它是在枪机和机匣之间配合锁住弹膛的一个状态。

它的作用是,牢牢地将弹壳底部给顶住,密闭发射药所喷发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不让气体从枪管后边给散出来,并让子弹进行安全的发射。

当一次射击完成之后,枪机和机匣解脱了,打开弹膛之后,这个过程就叫开锁。

闭锁没有完成,怎么就能炸膛呢?

怎么说呢?枪膛仔细划分的话,分为弹膛和线膛,线膛其实就是枪管。

而弹膛是容纳被击发的子弹的地方,它的大小和一颗完整的子弹差不多。

作用是束缚子弹,因为在发射药被点燃之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是四处乱撞的,气体向子弹外壳撞去,如果弹壳不够结实的话,弹壳就会被撑破。

弹膛把子弹牢牢地束缚住,相当于给子弹壳来了一个保护,加固了子弹壳的强度,气体发现撞不开,才会向子弹头的底部聚集。

那么这个时候闭锁没有完成,子弹和弹膛的膛壁没有完美的贴合到一块,气体就可能撑破子弹壳,进而发生炸膛。

第三种情况,就是子弹的装药过多,干脆就不合格造成炸膛。

说实话,使用正常的枪弹基本上是没有炸膛的可能。

毕竟枪弹在制造的过程中,不管是装药量还是发射药的类型都是固定不变的,以现在的机械生产模式,根本就不会出现发射药装多的情况。

大多数情况都是人为造成的。

比如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在越南战争的时候,美军打不过,就想出了馊主意。

派出特种小队出去完成任务的时候,捎带着装上一些特殊改装过的弹药,这种弹药里边的发射药其实都是特制的高能发射药。

特种小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遇到越军的弹药库之类的地方,就摸进去将这些改装过的弹药混入到正常的弹药。

那么越军在使用这些弹药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炸膛事故。

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越军就对自己使用的武器产生了不信任。

这是属于故意的,还有就是无意的。

比如一些枪械爱好者,喜欢使用自己装的子弹,这个过程中,发射药的多少,全凭自己,一个不小心装多了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枪支生产的时候,本身就有问题。

不管是工艺还是使用的材料,让枪支的强度达不到原有的标准,在高膛压下,这些材料撑不住,也会发生炸膛的后果。

不过以如今的造枪水平,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出现问题的都是一些老式枪械。

最后在说一句,炸膛的威力其实不是很大,一个是因为子弹的发射药并不多,而且不属于高能炸药一类的东西。

当炸膛发生以后,发射药所产生的能量很多都被枪支的部件所吸收。

炸膛出现重大的伤亡事故是有,比如文章开头介绍的保罗,但这种概率其实并不多,很少的。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