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九层妖楼”是怎样的一座墓葬群?
九层妖塔是唐朝时期的墓葬群,学名血渭一号大墓,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2017年,一伙盗墓贼闯了进去,盗走646件文物,打包价1.8亿人民币。
关于九层妖塔被盗这件事,还要从2016年说起……
2016年,老夏62岁,青海省本地人,从小,老夏就听爷爷讲古墓的故事,因为当地的古墓繁多,所以老夏对古墓知识也有一定的研究,尤其是长大之后,他还专门买了一些风水方面的书籍,自学成才,对看风水、分金定穴有一定的研究。
因为热爱旁门左道,没有好好工作,所以,老夏的生活一直比较拮据,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老夏也有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可彩票买了无数次,就是没有中过奖,这让老夏很难受,他准备干一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买卖:盗墓!
老夏活了大半辈子,颇有见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非同凡响,普通的小古墓他是瞧不上眼的,他要盗的墓名声很大,正是威名远扬的九层妖塔。
2016年10月,老夏找到了4个好朋友,准备好家伙之后,趁着天黑,悄悄地来到了九层妖塔面前,他们经过了多次踩点,对地形十分熟悉,这一次来就是要动手的。
老夏研究了一会之后,打算在九层妖塔的东南角开始下手,因为年纪大了,所以老夏没有动手,他负责在周围放风,其他四个人负责挖土,洞口很大,宽约2米,前期的挖掘一直很顺利,当他们挖到9米深的时候,突然挖到了一些坚硬的泥块,扣开一看,才发现里面包裹着一个金碗。
五个人喜出望外,原本疲惫的身体此刻也仿佛充满了动力,他们继续挖土,又挖出了一些金币,眼瞅着天就要亮了,一行人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回家之后,老夏马上联系了买家,金碗卖了20万,金币卖了2万,五个人将这些钱分刮干净,开开心心了过了一个大年。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2017年的冬天,又要过年了……
去年盗墓赚到的几万块钱,经过一年时间之后,早就消耗殆尽了,老夏又变成了一个穷光蛋,眼瞅着又要过年了,自己却连置办年货的钱都没有,老夏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打算重操旧业,在从九层妖塔里面搞点钱出来。
这一次,老夏想干一票大的,最好能将九层妖塔翻个底朝天,可环顾四周,身边只有4个伙伴,人手远远不够,此时,团队当中的张德提议,从外地寻找朋友,于是,他联系了河南的韩万里。
韩万里是一个盗墓老手,还曾跟着考古队干过一段时间,业务能力过硬,手底下有很多跟着混饭吃的小盗贼,得知有人想搞九层妖塔之后,韩万里立刻就手痒了,必须要帮帮场子,很快,他就带着人马赶到了青海。
人手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么一大批人马,吃喝拉撒住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韩万里虽然有钱,但远来的是客人,不可能让他出这笔钱,老夏作为主人,手里没钱,只能寻求外援。
物色了许久之后,老夏找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孙兴林,为了分一杯羹,他豪爽地表示:盗墓所有的开支,全都由孙老板买单!
其实,一行人盗墓的吃喝拉撒睡,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包括买工具,也花不了多少钱,他们之所以找老板赞助,主要是为了贿赂一个人,此人便是守墓人。
在荒山野岭当中,人烟十分稀少,只要搞定了守墓人,那他们的盗墓行动就能光明正大地进行了,几乎没有暴露的危险,准备好一切之后,这伙盗墓贼便开始了盗墓活动。
第一天晚上,什么也没挖到……
第二天晚上,什么也没挖到……
第三天晚上,什么也没挖到……
连续3天一无所获,所有人都开始着急了,他们相互抱怨,纷纷指责对方不专业,连古墓的具体位置都找不到,闹得最凶的时候,差点散伙。
盗墓贼的脾气很大,谁也不服谁,说散伙就能散伙,但孙兴林不愿意了,自己花了这么多钱,现在啥都没挖到,如果散伙,自己岂不是亏大了?所以,他一直反对散伙,好言相劝,让大家再试试看。
第四天晚上,什么也没挖到……
第五天晚上,什么也没挖到……
盗墓贼全都沉默了,谁也别说谁,都是没本事的家伙,想要盗墓成功,必须要请一个高手过来,经过举手表决之后,他们确定了一个最佳人选:孙堆生!
孙堆生,38岁,河南林县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对盗墓颇有研究,接到电话的时候,他刚从一座汉代古墓里面出来,听说九层妖塔里面全是黄金,他马上从河南赶到了青海。
九层妖塔不愧是九层妖塔,设计得相当精巧,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孙堆生,竟然也没能在一夜之间找到古墓的确切位置,一直到第二天晚上,盗墓贼在孙堆生的指引下,往地下挖了10米之后,才终于挖到了宝贝。
发现突破口之后,盗墓贼一个个眼冒精光,拎起铁铲就开始疯狂挖掘,然后一个个进入古墓当中,开始搬运文物,短短一个晚上,他们就盗走了646件文物。
九层妖塔是唐朝时期的墓葬群,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里面的宝贝非同凡响,仅是盗墓贼拿走的这些东西里面,就包含了16件一级文物,77件二级文物,132件三级文物,价值连城。
文物虽然珍贵,可如果不能出手,那就是一文不值,然而,这伙盗墓贼就是在变现的时候,出现了差错!
老夏、韩万里、孙堆生三人坐在一起,对文物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评估,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他们准备给一个打包价,646件唐朝文物,1.8亿人民币全部带走。
如果多的文物,如此大的数目,普通人显然是吃不下的,所以,这伙盗墓贼从2017年冬天就在寻找买家,一直到2018年3月,还没能将文物出手,不仅如此,他们寻找买家的消息,还传入了警察的耳朵。
青海都兰县的民警得到线报,说有一大批顶级文物正在寻找买家,警方马上展开了调查,最终锁定了关键人物老夏。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努力之后,参与盗墓的26人全部落网,646件文物一件不落,全部追回,避免了一场巨大的损失。
九层妖塔已经被盗墓贼破坏,必须要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专家很快赶到现场,经过检查之后他们惊喜地发现,九层妖塔仅被盗墓贼破坏了2层,剩余的7层完好无损,这也算是不幸当中的万幸了。
青海的“九层妖楼”是怎样的一座墓葬群?
“九层妖楼”的原形的都兰热水墓群。墓葬群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都兰县热水乡,是唐代吐蕃墓葬群。“九层妖楼”就是当地人对“热水一号大墓”的俗称。电视里的九层妖楼是这样的:
闪着荧光,非常神秘。可是实际上如下图(热水一号大墓旁边的一座墓),
远看是这样的: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考古学家认为“九层妖楼”属于吐谷浑贵族墓葬,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慕容鲜卑西迁建立了吐谷浑王国,该墓葬正在其统治范围内。到了七世纪下半叶,吐谷浑被吐蕃王国所吞并,成为了吐蕃的邦国。考古学家经过比对,认为“热水一号大墓”在墓地布局、殉牲习惯、墓室结构等与吐蕃文化有一定的文化共性,所以将其归为“吐蕃文化”范畴。
虽然它叫“九层妖楼”然而它并没有九层。墓葬只有七层,就建在上图的小山包中,顶层有封土,封土内有石砌围墙。主墓室位于封土下11.5米深处,位于封土中心,建在下层的梯形平台之上,平面呈十字形,东西长21米,南北长18.5米,由墓道、墓门、回廊、东室、西室、中室和南室组成。墓道向北,为长方形竖穴式,有封石、照壁和盖木。中室为木椁室,其他各室均为石室。从考古发掘来看,此墓早期被盗并经火焚。中室出土大量丝织物残片,除用于衣饰外,多见用于幡上加有边饰的残片;东室内有大量牛、羊、马骨和木制食器;西室内除了残木件外,发现有大量小麦粒;南室内以木残件居多,各室均未见人骨。墓内的殉葬坑内出土了非常多的动物种类:牛、羊、狗、马、鹿等等,总共七十余具。出土的文物还有皮靴、金饰品、木碗、木碟、陶罐、木牍、木鸟兽、丝绸等等,非常丰富。
参考引用文献:《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讨》仝 涛
青海的“九层妖楼”是怎样的一座墓葬群?
1985年,被当地人称作“九层妖塔”的青海血渭一号古墓中,考古队员挖出了一块奇怪的破布。破布上的两行神秘字符透出诡异,让人绷紧了心神。
经过精心的整理,破布显示出了它华丽的真面目。这是一块织锦,上面的奇怪字符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婆罗钵文字,翻译成中文就是“伟大、光荣的王者之王!”
难道“九层妖塔”真的像传说中所说的那样,这个王是指格萨尔王?而血渭一号大墓正是格萨尔王带领众英雄封印妖怪之地?
一、挖掘九层妖塔1982年,一队考古人员来到了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热水乡考察岩画。
岩画考察结束,即将返程时。当地人告诉考古队,据此不远有大量的古墓葬,星罗棋布,散落在察汗乌苏河北岸。
考古队跟着当地人来到墓葬所在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山峰形成的巨大山口。山脚下密密麻麻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圆形墓地,这一片墓地被命名为“热水墓葬群”。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山口处的一座巨大古墓,这座古墓呈覆斗状,规模雄伟,因为背靠血渭山,被称为“血渭一号大墓”。
这座大墓的封土很奇怪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两层封土总高度35米。
下层封土的最大截面是个梯形,东西向的边长为100米和155米,南北向边长80米。上层封土截面也是个梯形,东西向边长为55米和65米,南北向边长58米,高度12米。
只从墓地尺寸来看,“血渭一号大墓”是热水墓葬群中体积最为庞大的一个墓地。
仔细观看墓地的封土,上层封土明显有挖掘过的痕迹。
当地人说,上世纪四十年代,西北军阀马步芳带着“摸金校尉”来到这座古墓。
虽然有人告诉马步芳,这座古墓有着诡异的传说,格萨尔王曾经在此激战,将众多的妖魔鬼怪封禁在古墓中,一旦开启古墓,可能面临着不可知的风险。
可是马步芳并不信这个邪,古墓中可能存在的大量金银珠宝让他心痒难耐。于是,他下令立即开始挖掘。
掘开第一层后,里面的财宝足足运送了三天三夜才运完。掘开第二层后,大量的动物骸骨出现了。
正当他们清理这些骸骨,寻找第三层墓门时。突然有士兵开始发狂,甚至丧失理智,开枪互相攻击。
再想起那个传说,马步芳不由得心惊胆颤,带着大军匆匆离开了血渭山。
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不得而知,不过“血渭一号大墓”经过多次盗掘是不争的事实。
三个月后,获得上级批准,“血渭一号大墓”开始进行保护性挖掘。
从上层封土开始挖掘,考古队员们发现大墓的封土堆结构非常罕见。最下面是石墙,每隔一米多高的石墙上覆盖一层粗大的圆柏木,一共覆盖了三层。
再往上是泥土和砾石混合在一起夯打而成的土墙,每隔一米多高的土墙上再覆盖一层粗大的圆柏木。
整个上层封土中,一共覆盖了七层圆柏木。
挖掘到4.5米深时,出现了一个长5.8米,宽4.8米,深2.3米的殉葬坑。墓室四周由石块砌成,顶部铺有13根大柏木。
殉葬坑中有70多个动物骨骼,仔细查看骨骼,可以分辨出这里埋葬有牛、羊、狗、鹿、马等动物。
再继续挖掘到封土下11.5米深处时,出现了一个十字形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长18.5米。墓室四周由石块围砌,墓顶依旧覆盖着粗大的大柏木。
墓室中的柏木已经碳化,经过勘测,这里曾经被大火焚烧过。放火者是否马步芳的部队就不得而知了。
盗墓者将墓室中的金银珠宝搜刮一空,只留下了大量动物骨骼、小麦粒、木制食器、丝织物残片,其中就有刺绣着“伟大、光荣的王者之王”那块织锦。这块婆罗钵文字织锦,是世界上唯一一块八世纪波斯文字锦,极其珍贵。
根据出土的丝织物分析,大墓的年代大约是公元6世纪到8世纪早期。
这层墓室中没有任何人骨的痕迹,显然这一层依然只是殉葬坑。
上层的封土层已经挖掘到底。在上层封土层南面,下层封土层的顶部,考古队发现了5条殉葬沟,里面有完整的87匹殉马,从马的形态上来看,这些马是被活埋的。
殉葬沟两侧共有27个圆形殉葬坑,其中有牛头、牛蹄、狗,甚至还有巨石和破碎的镀金银器物的残片。
考古工作进行到这个阶段就停止了,没有继续挖掘下去,下层的封土堆依旧保持完整。
这不禁让人想起马步芳的那次盗墓,也只挖掘了上层封土层中的两层墓室,那么,考古队也遇到什么神秘莫测的事情,从而阻止了继续向下挖掘吗?
二、为什么九层妖塔只挖掘了两层?流言风起云涌地传播开来,有人说考古队遇到了一些违背常理的东西,因此为了保护考古人员的安全,停止了挖掘。
可是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此种说法,想来只是有人基于“九层妖塔”的种种传说而赋予它的神秘色彩。
考古队之所以停止挖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古墓。
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有限。墓地中是密闭环境,一旦打开后,墓地中的温度、湿度、氧气、微生物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很多文物将会毁于一旦。
兵马俑刚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见到空气的瞬间,色彩斑斓的外皮迅速氧化褪去。定陵中的丝织品、竹简等文物,在接触到空气的一刹那就化为灰烬,让人叹息不已。
“血渭一号大墓”的下层封土并没有出现盗洞的痕迹,内部应该是完整的,并没有受到破坏。在没有确保文物万无一失的技术出现的情况下,保持陵墓的原状就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方式。
那么,血渭一号大墓的下层封土层里可能有什么东西呢?
一种猜测是还没有发掘的下层封土中其实并没有墓室,它只是一个土台而已。
另一种更为合理的推测是,还没有发掘的底部封土和封土之下还应该有更大的墓室。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这些墓室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017年,一批文物悄然出现在西宁文物圈中,这批文物非常精美,价格高得令人咂舌,超过了亿元。
文物圈中的消息传到了警方耳中。西宁警方经过周密的侦察,抓获了一批盗墓贼。经过他们的指认,这些文物来自于距离“血渭一号大墓”仅有400米的一座古墓“2018血渭一号墓”。
这座古墓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除了盗墓贼盗走后又被追缴回来的600多件珍贵文物,还出土了金银器、玉器、铜器、纺织品等等1000多件文物。
这批文物异常精美,带有浓郁的西域特色。
“2018血渭一号墓”的墓葬规格显然比“血渭一号大墓”低得多。那么,“血渭一号大墓”未挖掘的下层封土和地下部分应该会有更多令人期待的稀世珍宝。
三、九层妖塔留下了哪些谜题?星月流转,高大的古墓在历史的迷雾中,成为众人口中神秘莫测的妖塔,被赋予了离奇诡异的传说。而那些封印在下层封土之中的秘密,不知道是否能够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墓主人到底是谁?
从“血渭一号大墓”的体积来看,其规模相当宏伟,建造大墓的人力相当庞大。
从大墓所在的位置来看,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背后的两座山峰犹如两条奔腾而下的巨龙,风水相当考究。
从陪葬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能够陪葬如此多的马匹和其他动物,墓地中的丝织品虽然只有残片,也能够看出做工不俗,用料考究。
仅从上层封土的形式来看,上层封土中覆盖了7层圆柏木,柏木为黄心,历经千百年而不腐。而所有的柏木都是端头向内排列,粗头向外排列,形成了厚厚的木墙。这不就是帝王或者其亲属才能够享受的“黄肠题凑”吗?
“黄肠题凑”这样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墓葬形式,曾经出现在秦公一号大墓、扬州天山汉墓广陵王刘胥墓地和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中,墓主人无一例外是帝王级别。
种种现象均表明,“血渭一号大墓”的墓主人身份不凡。那么,墓主人到底是谁呢?
根据大墓所处时代(公元6世纪到8世纪初)和地点来判断,当时有两种假设:藏王、吐谷(音同“玉”)浑王。
对比一下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松赞干布的王陵,“血渭一号大墓”从高度、体积上都要略胜一筹。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没有哪一位藏王会建造比被藏人奉若神灵的松赞干布还奢华的陵墓。
因此,大墓主人推测为吐谷浑王。
吐谷浑原本是辽东鲜卑族慕容部落中的一支。慕容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长子,可是因为他是庶出,所以继承不了首领的位置。
慕容涉归立嫡出的次子慕容廆作为继承人,同时分给长子慕容吐谷浑1700户臣民,让他去自立门户。
因为与慕容廆不和,慕容吐谷浑带领臣民们逐步西迁,到达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
直至孙子叶延继位后,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和族名。
吐谷浑扼守西域咽喉,屡次侵犯中原。及至唐太宗时期,唐朝派出名将一举斩杀了吐谷浑王。
之后吐谷浑垂死挣扎了一阵,在公元663年被吐蕃攻灭。虽然后来经过短暂复国,却一直被吐蕃控制在手心,渐渐式微,400年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无一点声息。
吐谷浑共经6世8传,“血渭一号大墓”中到底是哪一位吐谷浑王,目前还不得而知。
2】“血渭一号大墓”真的有九层吗?
因为“九层妖塔”太过知名,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座大墓共有九层。
而已经挖掘的上层封土高12米,一共有两层墓室。封土总高度为35米,封土内的墓室大概有6~7层。
上层封土覆盖了7层大柏木,或许7是吐谷浑族的丧葬习俗,那么封土内的墓室可能只有7层。
不过,如果还有部分墓室在地下,也不排除整个大墓共有9层。
地下部分是否有墓室就只能等以后大墓全部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才能够知晓了。
四、结束语疾风呼啸,卷起戈壁的砂石。千古风流,终究化为一抔黄土。
那些曾经的辉煌岁月,在浩瀚的天地之间,宛若流萤滑过。无论是金戈铁马,还是岁月静好。无论是现世安稳,还是颠沛流离,都成为过去一抹恍惚的影子。
神仙?妖怪?帝王?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传说而已。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青海的“九层妖楼”是怎样的一座墓葬群?
唐代柳宗元作诗说“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这其中提到的神秘古国吐谷浑位置就在现在的青海。而传说的“九层妖楼墓葬”实际上是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的血渭一号大墓。
血渭古墓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洲的都兰县境内。在方圆两万公里的地域内有上千座一千五百年前的古墓。血渭一号大墓坐北朝南,为双覆斗形。在一层的覆斗形封土上还有一层覆斗形封土,形制很奇特。所谓的“九层妖楼”是指封土之下墓的结构:最下面是一米高的石墙,上面是一层圆木,然后上面又是石墙,再上面又是圆木。这样的结构有共有九层,因此当地藏民就称之为“九层妖楼”。
血渭一号大墓出土最多的物品就是丝绸残片,数量和种类都很多。有中原地区制造的,也有中亚、西亚制造的,其中的波斯钵罗婆文字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发现的公元八世纪波斯文字锦。除了丝织品出土的还有波斯金币、银币和粟特金银器。
此墓很符合中原地区的风水学观念,坐北朝南,背山面河,背后是雄伟的山地,面对着察罕乌苏河。墓室也符合中原葬俗,有前堂后室和左、右侧室。但是大墓的正前方有五条沟为殉葬墓,里面有大量当时被活埋的马匹。类似吐蕃葬俗,“赞普死,杀马百匹以行粮”。但是其在殉马坑两侧的其它殉葬墓里又发现了狗、牛头、牛蹄等用来祭祀的东西。狗是吐蕃的图腾物不会用来殉葬。血渭一号大墓及都兰其它古墓的墓门都指向东北,说明民族的来源地。
吐谷浑的先祖正是来源于东北。《北史》、《晋书》等都记载鲜卑慕容氏的一支由首领吐谷浑带领举族西迁至白兰山,即现在青海都兰。部落壮大起来后,吐谷浑孙子叶延做首领时以祖父之名作为本部族的名称和国号。吐谷浑最强盛时东到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至青海南部,西到新疆若羌,北到祈连山。血渭大墓所在的都兰县有大量吐谷浑时期的古城和佛塔遗址。
在吐谷浑最强盛时由于四处征战而被吐蕃趁虚而入。灭国之后的吐谷浑成为吐蕃的属邦。血渭一号大墓正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邦国时期,所以墓葬也具有吐蕃葬制的特点。吐谷浑正是深受中原和吐蕃的影响。血渭一号大墓的墓主是吐蕃统治时期的吐谷浑王。当吐蕃灭亡之后吐谷浑也就消失了。
目前血渭一号大墓只发掘了最上面两层的殉葬墓,其实就是到现在为止没有触及到吐谷浑王的葬身之地,也就不能完全确定是不是墓葬是不是传说中的九层,也不能预知吐谷浑王的葬所是什么样。
青海的“九层妖楼”是怎样的一座墓葬群?
抗日战争时期青海军阀马步芳为了筹措军饷,他带领军队盗挖了位于青海与西藏交界处都兰县热水乡的古墓葬群中最高大的古墓血渭一号大墓,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九层妖楼。
当地藏族人传说在热水墓葬群里面最高大的血渭一号大墓中高达九层楼高,其中被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封印了许多的妖魔鬼怪,故此有九层妖楼之称。马步芳仗着有军队有枪和大炮,他不怕妖魔鬼怪,因此不顾当地人反对,执意打开了九层妖楼。
据传说马步芳的军队盗挖九层妖楼之后,就出现了离奇的事情,马步芳手下进入古墓中的士兵突然神智错乱,自相残杀起来,由于太过离奇,所以马步芳只盗走了九层妖楼中的一二层陪葬珠宝,并且马步芳还担心妖魔鬼怪出来作乱,放火烧了古墓入口。
因为马步芳的盗墓,所以也开启了此后热水墓葬群频繁被盗的命运,此后在1982年国家进行文物巡查时,发现了热水墓葬群,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截止到最近,在2018年青海警方还侦破了当年马步芳盗挖的九层妖楼也就是位于血渭山下的血渭一号墓盗墓案。
热水墓葬群共有古墓200余座,大多数基本都已被盗,由于古墓群基本都被盗过,因此根据国家古墓文保政策,国家在1982年就开启了对热水古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其实热水墓葬群埋葬的是曾经吐谷浑国王室成员,吐谷浑是源自于五胡乱华时期的鲜卑族慕容部所建立的政权,看过金庸先生《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书中有一位一心想兴复燕国的大表哥慕容复,没错,燕国政权就是鲜卑族慕容部所建立,而吐谷浑的始祖慕容吐谷浑就是前燕奠基人慕容廆的异母兄。
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都是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儿子,慕容吐谷浑是长子,慕容廆是次子,不过慕容吐谷浑是庶长子,因此慕容涉归的首领之位是要传给嫡子慕容廆的,慕容涉归于是就划分给慕容吐谷浑1700户军民,让他自立门户。
历史上的慕容廆虽然文武全才且才能卓越,但他的大哥慕容吐谷浑也十分有能力,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慕容廆对大哥慕容吐谷浑十分猜忌,慕容吐谷浑为了避免手足相残,于是独自率领自己的臣民向西开拓,并在青海和西藏一带建立了政权,后来慕容吐谷浑去世后,其后人就以其名吐谷浑定为国名,也就是吐谷浑国,以慕容氏为姓氏。
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率大军攻打吐谷浑,逼得吐谷浑王慕容允自缢,慕容允之子慕容顺向唐朝投降称臣。至唐朝中期,藏族人建立的吐蕃国开始强大,唐朝对西域的掌控日渐衰微,最终吐谷浑又被吐蕃吞并,成为吐蕃国的城邦国,吐谷浑王室也被并入到吐蕃王室之中。
所以呢,按照这个说法来看,热水墓葬群中埋葬的吐谷浑王室成员,都属于小说中慕容复家族的人,当然,慕容复是虚构人物,实际上这些吐谷浑王室成员就是慕容家族的成员。
根据考古发现,血渭一号大墓高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整体造型呈“金”字型,因此也得到了东方金字塔的外号。
同时血渭一号大墓的封土堆形式也极为罕见,从墓冢自上而下,每隔一米就会有一层排列整齐横穿冢丘的柏木,共有九层之多,而九层妖楼的传说也就是由此而来。
据考古人员推测,修建这种复杂的墓葬需要一万人花上一年的功夫,可见九层妖楼墓葬的奢侈性。而九层妖楼的结构形式与墓葬风格也是中国考古史上的独一份。
在从墓冢往封土堆往下探约6米,就出现了一座长方形动物陪葬墓,这座陪葬墓南北长21米,东西宽18.5米,其中陪葬了有70多具牛、马、狗、羊鹿等动物尸体,这也是符合吐谷浑作为游牧民族生殉动物的丧葬习俗。
除了陪葬的动物尸体之外,血渭一号大墓还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出土了西亚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的银币和东罗马帝国的金币,还有不少出土的文物中工艺品装饰图案带有西亚波斯和中亚粟特的民族风格。
而血渭一号墓的墓主人身份一度成谜,不过在后来进一步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文字档案,根据文字档案记载血渭一号墓的墓主人为吐谷浑莫贺汗。
莫贺汗的父亲是吐谷浑王坌达延墀松,当初吐蕃吞并吐谷浑之后,特意把墀邦公主下嫁坌达延墀松,吐蕃想通过和亲的方式同化吐谷浑王室。
而莫贺汗正是坌达延墀松和墀邦公主所生之子,后来他继承了吐谷浑王位,被吐蕃国王赞普赤德祖赞册封为吐谷浑莫贺汗。
这也就是九层妖楼的血渭一号大墓墓主人的身份,当然这座位于血渭山下的大墓在当地却并不是这样传说。由于历史变迁,当地的藏族人都认为这座大墓中有妖怪作祟,后来被藏族的英雄格萨尔王封印在了其中,因此当地人谁也不敢轻易靠近这座大墓,而九层妖楼的传说也由此而来。
那既然明确知道了九层妖楼里面没有被格萨尔王封印住的妖怪,为何马步芳的盗墓兵团仅盗挖了一二层的金银珠宝,却不再继续盗挖?
而据说考古发掘人员也只是考古发掘到了一二层,继续再往下考古发掘就发生了一些灵异事件,导致考古发掘被迫中断。那么没有妖怪作祟,为何考古发掘人员也中断了考古发掘呢?
其实马步芳手底下的盗墓兵团被鬼怪作祟神智错乱只是传说,没有人亲眼得见。而实际上马步芳当时盗挖这座大墓,仅一二层的金银珠宝他就运走了三辆大车,可以说是收获不菲了。
大墓中的一二层价值连城的能直接变现的金银珠宝基本已经被盗空,实际上留下的只是一些工艺品和陶瓷文物而已。
马步芳其实也是考虑到了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挖清东陵带来的巨大社会舆论,他不想犯众怒,所以只盗挖了血渭一号大墓一二层的金银珠宝,马步芳所盗挖的这些金银珠宝足够他支付军饷出青海抗日所用,因此马步芳才止步于九层妖楼中的一二层,最后他为了掩人耳目还特意烧毁了墓葬入口。
至于现代的考古发掘人员也只是考古发掘到了一二层,更不可能是因为有灵异事件发生才不再继续深入考古发掘。
实际上是考古发掘人员对文物的保护,止步于一二层。这还得从新中国考古史上的明定陵考古悲剧说起。
1956年时,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和郭沫若先生打开了明十三陵中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结果由于考古技术不够,导致明定陵很多文物在出土之后立即风化而“见光死”。
明定陵的考古悲剧使得很多珍贵文物损毁,是考古学界的一大损失,因此自明定陵考古发掘之后,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古墓文物保护政策,规定不允许主动考古发掘古墓,只对已被盗挖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1980年文物巡查时,工作人员在清西陵中清世宗雍正皇帝的清泰陵发现了盗洞,于是上报国家文物局请求对清泰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于是准备对清泰陵进行考古发掘,结果发现清泰陵的盗洞只有2米多深。
这也就是说清泰陵曾被人打过主意,但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盗墓成功,因此也就意味着清泰陵还是保存完好无损。
后来曾参与过发掘明定陵的中国考古学奠基人、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知道清泰陵并没有被盗之后,他就立刻请求国家文物局暂停对清泰陵的考古发掘,他明白以中国的考古技术,如果贸然打开清泰陵,肯定不能妥善保存好其中文物,与其损毁文物,不如不打开清泰陵,让文物继续长眠地下,所以最后清泰陵的盗洞被填好,又被完好的保存下来。
因此从这两件考古发掘事件中就能明白,国家对于古墓文物是采取的保护政策,不允许主动进行考古发掘,只对已经被盗的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而血渭一号大墓正好就符合这种条件,虽然血渭一号大墓的一二层被盗挖得很严重,盗洞也很多,但是根据考古勘探,其余的楼层并没有被盗的痕迹,而且考古人员还推测其余楼层可能会陪葬有丰富的丝绸制品,毕竟吐谷浑属于丝绸之路上的国家。
丝绸制品本身常年处在地下密封空间,如果突然出土,遇到氧气很可能就会“见光死”而风化掉,即便以现代中国的考古技术,真打开其他层的话,也无法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丝绸制品文物,所以与其让这些珍贵文物风化,倒不如继续让它们封存于地下。
因此关于九层妖楼有妖魔鬼怪作祟,完全就是民间传说,马步芳和现代考古团队都不是被这些传说所吓得不敢继续深挖。马步芳是有鉴于孙殿英的教训,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而现代考古团队则是为了更好地保存文物。
其实所谓的妖魔鬼怪作祟传说不过是当时藏族人的心理问题而已,毕竟吐谷浑是被藏族人建立的吐蕃国所灭,当地人是担心自己的祖先灭掉的吐谷浑王室在九泉之下心有不甘,会兴风作浪,所以才在心理作用下认为九层妖楼有妖魔鬼怪作祟,也就由此有了九层妖楼的传说。
写在最后所以说青海与西藏交界处的九层妖楼是吐谷浑莫贺汗的坟墓,周围也都是吐谷浑王室的墓葬群。由于吐蕃国灭掉了吐谷浑王国,当地藏族人担心吐谷浑王室在九泉之下记恨自己的祖先,才会衍生出了九层妖楼的传说,甚至还流传出了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在九层妖楼封印妖魔的传说。
因此其实九层妖楼不过是民间心理作祟下的传说而已。
青海的“九层妖楼”是怎样的一座墓葬群?
我看完小说《鬼吹灯》后,被里面的精绝古城“九层妖楼”深深吸引,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
在那荒芜的无人区真的有这样的墓穴吗?在青海的“九层妖楼”是怎样的墓葬群?
相信很多人对于“九层妖楼”并不是很陌生,因为很多小说、电影里都有出现。在青海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发现的吐谷浑古墓群,也称为“热水古墓群”。
古墓群里有一座背山而建的最大古墓,就是真实版的“九层妖楼”。当地藏民称为有妖怪的高楼。
在北魏时期有一位使者宋云,去天竺的途中经过吐谷浑城,他撰写的《宋云行记》记录了吐谷浑城:“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度流沙,至吐谷浑国。途中甚寒,多绕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吐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其国有文字,况同魏。
风俗政治,多为夷法”。可见,当时吐谷浑城繁荣,贸易发达,还有自己的文字。并不是有妖怪的高楼。
因为当时的吐谷浑城,坐落在丝绸之路的青海线的交通要道上,因此吐谷浑城的贸易发达,富有,吐谷浑城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因此墓葬群的陪葬品比较多。
这个吐谷浑城是从吐鲁番迁移出来后的族群,自己建立国家长达330年。在唐朝时,被吐鲁番灭国从此这个吐谷浑城消失了。但是他的墓葬群却保留了下来。
由于当时吐谷浑城的国王跟唐朝的关系良好,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墓葬形式也跟随了中原的土葬形式,梯形双层封土结构,也和中原一样讲究风水,墓葬的东西两侧各有山峦向旁边延伸,好似二龙抢珠。
由于受到中西亚的影响,墓葬群有其独特的风格。大墓从上而下,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一层排列整齐贯穿的木,共有九层之多,木头为均粗细相等的柏木,这种封土堆结构的风格在我国绝无仅有。
那这个“九层妖楼”是墓葬群里最大的一座,也叫“血渭一号大墓”,墓葬群有两百余座古墓围绕着“九层妖楼”。
因为这个墓葬规格最高,推测为王者的大墓。整个墓葬高11米,墓堆下还有三层泥石混夯的围墙,坚固无比。
“九层妖塔”的出土文物很多,除了金银器,吸气,是次品,木鸟兽,甚至还有罗马金币、波斯银币。
甚至出土了有古婆罗门文体“伟大的光荣的王中之王”的织锦。但是最人乍舌的是,殉葬坑里除了,有牛,和犬以外,还陪葬有100匹的汗血宝马,那是相当珍贵的名马。
可记得汉武帝“一马难求”,就是为了得到这种汗血宝马,把大宛国灭了。
吐谷浑城当时也是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如果按照藏传佛教的天葬的话,估计这些记载古老吐谷浑城文化的瑰宝都将无法考证。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我们现在都提倡火葬了,以后的殉葬文化该如何延续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