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下蛊是真的吗?具体都有哪些蛊虫?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蛊是真实存在的!
在传说当中,蛊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存在,下蛊之人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让人中招,紧接着便会使用蛊虫折磨中蛊之人,使其痛不欲生。
其实,这都是传说而已,现实生活当中的蛊虫没有那么邪门,要么是中毒,要么是寄生虫,通过现代医疗手段都是可以诊治的,除非是毒性太强当场身亡,其他情况都是可以治愈的。
下面,我来分享一个最简单的制蛊方法:
首先,找一个密封的容器,其次,找到一些剧毒之物,比如毒蛇、毒蝎、蟾蜍、毒蜈蚣、毒蜥蜴等,越多越好,将它们丢在容器当中,使其相互残杀,只有最强的一只能活下来。(巧合的情况下,它们会全军覆没。)
经过第一轮的厮杀之后,留下来的胜者还不能算是蛊,它只是比普通的毒物强一点而已,还需要多多历练,再找毒物,再丢进容器,再让其厮杀,留下最后一个胜者。
同样的步骤,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的次数越多,培养出来的蛊虫就越强,经过N轮厮杀之后,最终留下的胜者就是真正的蛊虫了。
一般情况下,蛊都是从嘴巴进入体内的,说白了就是投毒!
具体的方法非常简单,将蛊虫捣碎,偷偷放进别人的食物当中,如果是剧毒的蛊虫,中蛊之人会当场死亡,如果是折磨人的蛊虫,也就是慢性毒,进入人体之后,会从内部慢慢破坏,使其患上各种疾病,三年五载之后才发病死亡,经过了这么久的时间才死,那可就跟下蛊之人没有任何关系了,极其隐蔽。
所以,但凡是养蛊之人,都是危险人物,他们拥有掌握别人生死的能力,在被人欺负的时候,很难忍住不去报复对方,所以,老人从小就告诉我,离养蛊之人远一点,不要说话,不要对视,见到之后躲着走,尤其不能吃对方给的食物,就是担心祸从口入。
下面,我来说一些较为常见的蛊虫……1,裂头蛊
所谓裂头蛊,其实就是曼氏迭宫涤虫的幼虫,一般寄居在青蛙的腿部肌肉当中,养蛊之人将其收集起来,偷偷放入仇敌的饭菜当中,仇敌吃下之后便会中蛊。
中蛊之人,眼球无法转动,轻则流泪畏光,重则失明,蛊虫会在四肢皮肤下游走,能清楚看到皮肤蠕动的状态,当蛊虫开始繁殖的时候,幼虫还会从伤口爬出来。
等到蛊虫发展到一定程度,顺利侵入大脑之后,中蛊之人便会出现癫痫、认知障碍等问题,这一过程十分缓慢,根本不知道是何时中招的,很难对下蛊之人进行追责。
2,蛇蛊和虱蛊
古时候,云南的偏远地区,有不少人专门养蛊劫财,有些人养蛇蛊,有些人养虱蛊,这两种蛊虫的制作难度较大,培养时间较长,但是养成之后,杀伤力非常大,一出手就是奔着取人性命去的,尤其是虱蛊,侵入人体内部之后,会将内脏全部吃光,十分霸道。
养蛊之人为了求财,会专门寻找有钱人家下手,他们将蛊虫偷偷放到人家的饭菜里,中蛊之人会当场死亡,养蛊之人便能不费吹灰之力,拿走一大笔钱财。
值得注意的是,蛇蛊和虱蛊都很霸道,它们一旦染血,便不能停下,每年都要杀掉一个人,如果间隔3年不出手,就会反噬主人。
3,针蛊和羊毛蛊
针蛊是用毒虫的液精制成的,制作难度非常大,几近失传,羊毛蛊已经成为了传说,无人能养。
这两种蛊虫,都曾被驱蛊录记载过,而且都是可以医治的,古代中医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让中蛊之人口含一枚黑豆,再灌下一碗名叫归魂散的中药,静待片刻,便开始呕吐,吐出一堆羊毛,羊毛当中包裹着一粒黑子,这便是针蛊,羊毛便是羊毛蛊,里面隐藏着无数只小虫子。
此外,还有一种治疗方法,用雄黄酒,加山甲末和皂角末,蘸热烧酒,擦遍全身,蛊虫不喜,便会从七窍当中主动钻出来,口鼻甚至耳朵里面,都有羊毛钻出来。
4,疳蛊
这种蛊虫在两广地区较为常见,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在端午节的时候,捉毒蛇、蜈蚣、蚂蚁、毒蜂、蝉、蚯蚓,将其晒干之后碾成粉末,搅拌均匀,供在瘟神像前,一段时间之后,就变成了蛊。
其实,不供在瘟神像前也是可以的,因为成蛊需要的是时间,并不是瘟神的帮助,此蛊进入人体之后会形成恶疾,短时间内不会取人性命,而是弄出肚胀、叫、痛、欲泻、上下冲动的症状来,慢慢的折磨。
5,金蚕蛊
由毒蛇、蜈蚣等12种毒物,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炼制而成,平时不用的时候,存放在香炉之内,此蛊,不畏火枪,极难除灭。
金蚕蛊是一种很勤快的蛊虫,喜欢打扫卫生,所以,饲养金蚕蛊的人家里面都非常干净,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鞋子在门槛上踢一脚,等到回头看的时候,门槛上的泥土已经没有了,这就是金蚕蛊的功劳。
此蛊威力极大,中蛊之人胸腹绞痛,肿胀如瓮,饱受七日折磨之后流血而死。
6,石头蛊
此蛊形状如同石头一般,将其丢在路上,普通人看不出来,可一旦不小心踩上,或者故意踢一脚,便会中蛊。
石头蛊刚进入体内的时候,坚硬如石头一般,三个月之后,开始在体内缓缓行动,届时,中蛊之人会出现便秘的毛病,人也会因为大便秘结而瘦弱,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7,阴蛇蛊和生蛇蛊
阴蛇蛊是一种十分阴毒的蛊虫,中蛊之人,刚开始上吐下泻,然后肚子撑得慌,吃不下东西,嘴巴里面有腥气,身体发热,耳鼻当中有蛊虫蠕动的声音,大便秘结,再加上剧毒,中蛊之人不出一月,必死无疑。
生蛇蛊跟阴蛇蛊很像,但是有一些差异,蛊虫进入体内之后,会到处游动,并且肆意撕咬,中蛊之人疼痛难忍,往往会禁不住折磨而选择自尽。
蛊虫如此狠毒,饲养蛊虫的人究竟是什么心态?蛊虫是一种神奇的生物,饲养者大多是少数民族,其中以苗族和傣族居多。
从年龄来看,饲养蛊虫的大多是老年人,从性别来看,饲养蛊虫的大多是女人,换言之,饲养蛊虫的都是一切弱势群体,这些人之所以饲养蛊虫,并不是为了主动攻击别人,更多时候还是为了自保。
老年人和女人被欺负的时候,仅凭自身的能力,很难保护自己,所以,他们需要一些隐秘而又有效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下蛊就是其中之一,既然明面上打不过,那就背地里下刀子,胜出的机会很大,再不济也能一换一。
如何避免被人下蛊?1,荒郊野岭,凡房屋整洁,找不到一个蜘蛛网的家庭,是藏蛊之家,及时避让。
2,递水之前,端饭之前,用筷子在碗上敲动的,极有可能是在下蛊,需谨慎。
3,随身携带一个大头蒜,吃饭之前先吃蒜,如果饭菜里面有蛊,吃完必吐。
4,将大荸荠切片晒干,每天早上泡茶喝,长此以往,身体便有防蛊能力。
5,蛊虫多以嘴巴进入身体,出门在外,需得多留一个心眼,不该吃的东西不吃。
当然,普通人是不需要如此小心的,因为蛊虫离普通人的生活十分遥远,即便是中蛊,只要不是当场身亡,及时就医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蛊虫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奇,现代医学也没有你想象的那般不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