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河南,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到了河南,在酒桌上需要格外注意,一不小心就会被灌翻,其他的风俗习惯倒是没啥需要格外注意的,因为河南有一种说法: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不知者不怪。
河南非常大,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也不同,甚至就连临县的规矩也不一样,如果要较真儿,那日子就没法过了,所以,河南人都是很大度的,去别人的地方就遵守别人的规矩,外地人来了不懂规矩也不会怪罪。
我是一个南方人,目前在河南工作生活了5年多,自认为对河南文化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个人感觉,河南人老实厚道,值得交朋友,但是在酒桌上,你需要对他们格外留心,因为他们的“鬼点子”实在是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被灌翻,连口热菜你都吃不上。
河南的酒桌文化十分生猛!
1,河南人非常喜欢喝酒,好朋友在一起喝酒,其实没有什么规矩,也不用准备什么硬菜,随便弄2个凉菜就能喝一场,这里需要说一下,河南人非常喜欢凉菜,无论是朋友小聚,还是重要宴席,凉菜都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寒冬腊月,哪怕是冒着雪去吃席,也一定要有凉菜。
2,河南人非常厚道,你请他们喝酒的时候,他们很少会空着手过来,通常都会拎一瓶酒过来,明明我都准备好了,邀请他们前来做客,可他们还是要自带酒水,倒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好酒,而是为了一份礼仪,这一点我很钦佩。
3,在河南,朋友之间小聚并没有什么规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在重要宴席上,那规矩可就大了去了,首先是座位,主人坐在什么位置,主宾坐在什么位置,主陪坐在什么位置,副陪坐在什么位置,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4,在其他地方喝酒,一般都是主人先喝3杯,然后再劝酒,河南不一样,前3杯就一定要让客人喝,主人全程陪着,所以对酒量不好的人来说,开局就意味着结束,只能吃两口凉菜,后面的热菜一个也吃不上。
5,在河南喝酒,有鱼上桌的时候,那你要提前做好喝酒的准备,尽管不是鱼头对着你,那你也需要喝酒,因为河南有头三尾四,背五腹六的规矩,鱼头对准的那个人喝3杯,鱼尾对准的那个人喝4杯,鱼背对准的那个人喝5杯,鱼腹对准的那个人喝6杯,说白了就是一条鱼上桌,所有人都喝酒。
6,河南人喝酒的时候喜欢“猜枚”,也就是划拳,有些地区划拳的时候,喜欢喊“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河南人没有这么麻烦,直接喊单独的数字,效率更高,反应的时间更短,喝酒的速度更快。
7,河南人的酒桌上,一开始只有几道凉菜,也就是所谓的下酒菜,喝到一半的时候才会上热菜和硬菜,最后是各种汤,如果你酒量不好,等不到热菜上桌就已经倒下了,如果你酒量很好,那就能品尝一下滚蛋汤,顾名思义,喝完这个汤就要散场了。
8,前些年,河南人喝酒的时候非常喜欢劝酒,尤其是下农村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热情,想方设法的让人喝酒,这些年情况已经很好了,劝酒还是会劝,但是很有分寸,实在不能喝就不喝,如果你开车了,想喝也不让你喝,如果你一定要喝,那喝完之后,主人一定会找人送你回家。
9,河南人不一定能喝酒,但是来客人的时候,他们都能热情招待,自己陪不了酒的,都会请亲戚朋友过来陪酒,总之就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要让客人吃好喝好,满意而归。
到了河南才知道的事情:
1,到了河南才知道,聊天不叫聊天,叫“喷空儿”,也可以叫做“雄崩”,还可以叫“打渣子”,反正就是不正经聊天的意思。
2,到了河南才知道,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对方说“中”,那这件事就真的没问题,如果对方说中,中中中中……那这件事可能就不一定了,大概是办不成了。
3,到了河南才知道,胡辣汤原来这么好喝,难怪河南人都爱喝,在河南,任何一家早餐店都必须要有胡辣汤,如果没有,那就不是一家合格的早餐店。
4,到了河南才知道,原来烩面可以这么好吃,而且你别看烩面只是一种面,但每一家面馆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好像每一家都很正宗,也好像没有一家正宗的,连河南人自己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烩面才是正宗烩面。
5,到了河南才知道,大盘鸡明明是新疆的,但是在河南却十分常见,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几十块钱就是满满一大盘子,不对,是满满一大盆,好几个人才能吃的完,吃完之后还能加烩面,把烩面放在大盘鸡汤汁里面搅拌一下,那味道叫一个香!
6,到了河南才知道,原来河南是中国的一大粮仓,虽然河南的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十六分之一,但是种植出来的粮食却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用更少的土地却能种出更多的粮食,河南人真牛!
7,到了河南才知道,全世界50%的苹果手机都是在河南生产的,郑州富士康厂区是苹果手机的主要生产场地,工人数量超过30万人,难怪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出名。
8,到了河南才知道,原来少林寺不仅是吃斋念佛的地方,住持竟然还持股多家少林系公司,前一段时间,少林寺还斥资4.52亿买了一块商业用地,不知道是要建新寺,还是要搞房地产。
9,到了河南才知道,原来河南是全国铁路的枢纽,具体一点地说,郑州是全国铁路的枢纽,是全国的中心,去什么地方的火车都有,也是很多省份的中转站。
10,到了河南才知道,河南省注册志愿者的人数是全国第一,全国劳模、中国好人榜、感动中国人物等等,河南省入选的人数也是最多的,所以,河南真的是好人多啊!
写在最后:
我目前还在河南生活工作,但年底就要离开了,说实话,挺舍不得的,这几年在河南生活我受益良多,也为自己拥有几个河南朋友而感到骄傲。
所以,如果你想来河南,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来,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风俗习惯的问题,河南人都很实在,让远方的客人感到温暖和满意,就是河南最大的风俗习惯。
就先写到这,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讨论,码字不易,路过的小伙伴麻烦点个赞再走呗~
第一次去河南,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河南有种说法叫:一里不同俗(方言xu),十里改规矩。还有:不知者,不招(怪)罪。啥意思呢。
其一是说 ,河南境内,不同的地方 ,风俗习惯都不一样 ,哪怕隔个3、5里,甚至是隔壁村庄规矩都不一样。
其二是说,大度的河南人,对不懂本地规矩的外地人,是不会怪罪的。
因此 ,要来河南就不要有思想包袱。河南人会说:什么风俗规矩它都是人定的。活人还能叫尿憋死。这就是河南的为人!
怎么样?朋友们,带上你的家人,带上你的朋友,再带上你的好心情来河南做客。热情好客的河南人欢迎您!
第一次去河南,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一定要做好喝酒的准备,一定要做好喝酒的准备,一定要做好喝酒的准备,重要的话说三遍。
我曾经去过不少的地方,一比较就不难发现河南老乡真是热情似火,哪怕你在吃饭的时候稍微有点表示,比如自己渴了想喝点饮料,就会发现一箱一箱的饮料往桌子上堆。
说的可能有点夸张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和一个河南老乡去吃饭,在饭桌上我说这个肘子不错,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又香又有嚼劲。
那个老乡听到了,二话不说直接让服务员给我打包5个,让我带回家去吃,好家伙,那几天我几乎顿顿吃肘子,不为别的,就怕这个肘子坏了。
前两年的时候,我去河南出差和当地某一个业务老板签合同,说白了我是乙方,人家是甲方,我得看人家说话下菜碟儿,拍一下马屁都是必不可少的。
平日里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甲方也都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一套糊弄的事儿咱自然也是明白的。
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遇到这位甲方的时候,他并没有把我当做乙方,而是像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
拉着我的肩膀就说:小伙子来了,吃饭了没,没吃饭的话咱们先吃饭,合同的事不着急,下午我员工来了咱们再一块谈合同,先去吃饭吧。
吃饭的时候老板说实在是不好意思,下午要签合同,中午咱们就不喝酒了,等晚上我好好接待你,你想喝什么咱喝什么,只要饭店里面有的,在咱们承受范围之内的,该请客咱们是一点都落不下。
当时我听了之后也没往心里去,毕竟公司老板嘛,偶尔说几句客套话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只是点头应和着辛苦老板了。
可是没有想到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老板可是动了真格了。
等到下午签完合同,我刚想回家,老板就把我拉住了,说咱们不是说好了晚上吃顿饭吗?咱们这个合同签的得劲,我也舒服,这样晚上想吃什么吃什么,我带你去咱们这边比较高档的餐厅里面吃一顿。
就这样老板又拉了我去了饭店,我们一共有8个人点了有9盘菜,再想点菜的时候老板就说了,我不是说故意不给咱点菜,你说点多了之后吃不了也是浪费,这样咱们先吃,吃完了之后如果还想吃再继续点。
老板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嘱咐服务员要了几瓶好酒,基本都在500块钱以上,老板给我倒了一杯酒,刚喝了那么一点点,老板就问了,你感觉这酒怎么样,好喝不好喝?
我就说了两个字,好喝。
那应该是我最后悔的两个字,因为说完这两个字之后,老板两眼放光,非常满意地说来我们继续喝。
毫不夸张地讲那天晚上我是怎么回去的我都不记得了,唯一有印象的是等我回到酒店的时候,整个人的脑子是蒙圈的,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还是老板的助理把我送回来的。
等第2天见面的时候老板就说了昨天喝得不错,咱今天要不再喝一顿去?
一下子把我愣住了,不不不,可不能再喝酒了。
然后老板又问我:咱们昨天吃的都是特色菜,你有没有觉得哪些菜好吃?
我就随便说了两个,那个肘子不错,还有一个松花蛋也不错。
大家知道我说完这句话之后老板是怎么做的吗?老板二话不说立马给饭店打电话,要求那边再打包5份,直接冷链运送送到了我们公司。
以至于当我到公司的时候,我的快递已经到了公司,就连我们公司的老板都一脸吃惊,说这个河南老乡也太实在了吧,请客吃饭不说,还送了一大堆吃的过来。
除了热情好客之外,在河南还有一些特殊的礼仪,当然这些礼仪未必就是百分百准确的,毕竟我去过河南的次数也极其有限,拿我的一些经验来给大家简单讲一下。
第1点:吃饭看鱼头有那么几次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服务员把一盘鱼端过来问鱼头朝哪个位置,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就是随便指的,然后我说你随便放在桌子上就行,愿意朝哪个位置就朝哪个位置,无所谓的事情。
我这句话说完旁边的老乡就直接拦住了我说:不,不要这样,听我的,把鱼头朝你,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吃鱼在河南的饭桌上是有着不一样的习俗的。
但最开始的时候我没好意思问,也不知道具体代表着怎样的习俗,后来才明白鱼头一般朝着谁,就是谁比较尊贵,在这张饭桌上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客人。
而且鱼头要朝着谁的话,一般会自己给自己喝一杯酒,也算是对周边请客的人表示敬意。
第2点:真诚我们去和河南的一些朋友谈生意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基本上项目合同书都不会去看,直接去和对方谈条件,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什么什么,你们能不能做到?
如果能做到咱们就一块谈生意,只要能做到要求的基本就是好朋友了,他们会把我们当成好朋友那样对待大概率不会违背合约。
第3点:直率与真诚对应的还有直率,比如我们去签个合同,一般吃顿饭或者喝顿酒,在饭桌上把这件事情聊一聊,觉得合适那就直接签订合同,从来不拖泥带水。
之前和一些其他的小伙伴签合同的时候,可能一个小合同就需要两三天的功夫,但是到了河南这边发现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可能当天就签完合同了。
作为一个业务员来说,这样的感觉还是蛮爽的,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办公效率不说,办公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也不用去揣摩对方的意思。
因为对方大概率会把自己的诉求提出来,满足诉求即可。
第4点:河南话好听如果你真的有一位河南的朋友,你不妨让他给你说几句河南话,那种感觉真的是特别不错,迄今为止我认为语言类的比较好听的地方方言除了唐山话天津话东北话之外,可能就要数河南话好听了。
这一点我还真没吹,如果我们看过相声或者喜欢相声的话,在德云社里面有一个小伙子就是河南的,他就是岳云鹏,岳云鹏在表演相声节目的时候,偶尔也说一些方言,这些方言说的那叫一个地道,同时也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如果你真的有河南的合作伙伴或者河南的好朋友的话,听一听他们的方言,你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第5点:吃饭的时候比较忌讳3和5这一点是真是假还真不好说,只是听说过而已,什么意思呢?
如果请客吃饭,无论是和客户往来还是和朋友交流,饭桌上最好不要3个菜或者5个菜。
据说有一种老的说法,3个菜是敬鬼神的,而5个菜则代表着一无所有,属于谐音梗。
关于这件事情看开就好,反正一般我们跟客户吃饭的时候桌子上很少有低于5个菜的。
第6点:好客真的是好客,你可能很难想象,仅仅就是一个客户,刚聊了两天的功夫就拉着我去吃饭,而且恨不得顿顿都请我吃。
自己有公司二话不说就让我去他公司玩一玩转一转,去了公司之后想吃什么喝什么随便拿,来到公司之后也根本没有人接待你,因为所有的人都会把你当朋友看,愿意在哪玩就玩。
而且你要是去,他会认你这个朋友,你要是不去,他可能还认为你瞧不起他。
相对而言,河南的好客简直是好客到了骨子里。
第一次去河南,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河南去过,其实靠近河南的安徽阜阳这边规矩也差不多。特别是我这个远方的客人(浙江)[捂脸],被他们照顾的扶回去好几次,唉,酒量不好还不能说不行。既爱又恨,也怕。
我一近门小弟结婚三天回门,我随同一起前往(老家风俗,新媳妇回门必須由婆家一至二人陪同,并且能喝酒会办事。)刚上四个凉菜便开喝,娘家很多人轮番敬酒,一次性纸杯连喝六杯,且一口菜没吃。不一会儿便不知东西南北,更别说吃口热菜。从此不管谁家新媳妇回娘家来邀,便一概回绝。(酒风厉害到让你害怕)。
第一次去河南,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河南人很实在,我在兰州,有几个身边的朋友老哥就是河南人,去河南两次,一次是平顶山,一大桌人就要了一个菜,两份,大盘鸡,盆装的,根本吃不完,一人脚底一箱啤酒。
第二次焦作,老哥女儿出嫁,那边办席,我负责招呼一桌,开因为这桌有几个都是在兰州接待过,没有小酒杯,直接一套餐具里那个喝茶的杯子,第一杯提了,大家碰杯,我以为分几次喝完,结果一看都干了。。。然后我起身,每人碰一杯,一桌八个人,加上第一杯碰的,八杯,近乎一斤酒,别的人每人又是敬一圈,光敬的酒我喝了15杯,一斤半,后面又陆续进来几个人敬酒,都是一杯干,后面依稀记得我又陪老哥别的包厢敬了几杯,保底25杯下肚,吃的就记得一盆酸辣肚丝汤,直接放我面前,一人干完了。四月底啊!天真是热,怎么回的宾馆睡了一觉,没开空调,直接被子褥子湿透了,结果酒醒了,有些头晕别的都好。那次应该是我白天喝的最多晚上清醒的一次!
面叶子好吃!
第一次去河南,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女人到河南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叫对方舅,自己也不要叫母亲的同事为舅,河南骂人常骂丈人和小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