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穷人”为何不把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

我表哥就在上海买了房子,他说在上海过得再穷也比回老家强,小地方的有钱人都愿意去上海这些大城市买房,上海的人怎么可能去三线城市。

我表哥从小学习就特别好,大学毕业就去了上海,工作十来年了,除了过年平时都不回来,在上海也买了房子,听说虽然只有90平米,但是花了小1000万,不过表哥赚得也多,一个月工资好几万,一个月赚得钱就顶我一年的收入了。

表哥的父母一直在老家,没有跟过去,也去待过一段时间,不过实在是不习惯,而且还嫌房子台太小,所以就回来了,他们其实也不想让表哥在上海定居,毕竟在哪里无亲无故的,而且他们就这一个孩子,也想他能在自己身边。

表哥家的经济条件其实挺好的,有两套房子,比他在上海买得大多了,一套是120平米,还有一套是150平米,为了能让表哥未来,家里给他介绍了不少相亲对象,其中不乏条件好的,有家里做生意的,还有当医生的,表哥就是不见,要么就是应付一下了事,总之就是铁了心了不回来,他还和我说过,让我有机会一定要多出去见见世面,像我这样在三线城市生活,表面上有吃有喝,但是就像是井底之蛙,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不过我一直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我也问过表哥,你的房子在上海不算什么,才90平米,但是卖掉的话能值1000多万,要是卖掉回老家,妥妥的算是有钱人,还上什么班,就是存在银行吃利息,什么都不敢都够了,买辆车,每天就玩就行了,多少人羡慕这样的生活都来不及。

表哥却说哪有我想的那么简单,还给我讲了很多职业规划和经济学方面的原因,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看看到底是留在上海好,还是回三线城市好。

上海的房产更保值

表哥说他买房子的时候其实也不值这么多钱,别看现在能卖1000多万,这几年就涨了不少,而且越往后还会越值钱,如果他回来三线城市,这么多钱买个十套八套没问题,但是这么多房子拿到手里,不仅不会升值,反而会让自己赔钱。

他说三线城市现在表面上看也是高楼林立,但是房价却一直掉,就是因为房子太多了,但是人口太少,有本事和有钱的人都去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了,这么多的房子卖不掉怎么办,要么烂尾,要么降价甩卖。

所以在三线城市,有再多的房子也没什么用,反而是累赘,将来总有一天会房价如葱,说的就是三线城市,不仅买房子会贬值,而且租都租不出去,人都没有,全是本地人,谁租房子?

但是房子买回来,物业暖气费这些都是钱,只要租不出去,就得自己再往里赔钱,想卖都卖不掉,明明上海的房子越来越值钱,但是卖掉回三线城市买,摆明了就是扔钱,现在值1000万,过个10年,恐怕就剩下几十万了,谁这么傻啊。

而且将来说不定还会交房产税,手里面房子多的人就麻烦了,卖不掉,租不出去,还得交税,这不就是砸手里了,要是不买房子,把钱放在银行里,那就更不行了,现在通货膨胀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银行给的那点利息,把钱放银行就等于扔钱。

想要自己手里钱保值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北上广买房子,那才是最靠谱的,况且说白了,能在上海买得起房子的,怎么可能是穷人呢?在上海照样能生活得很好,也不会缺卖房子那一点钱。

上海的教育资源更好

表哥说他当年别看学习还不错,那也是很不容易的,高考考了600多分上的一本,很多考了500多分的人却有可能都上不了一个好学校,还得去复读,但是他也是到了外面才知道,和他同班的不少本地人,可能也就考个四五百分,照样上重点大学。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比三线城市好太多了,一线城市可能有几十所大学,但是在三线省市,内陆省份也就是十几所大学,但是人口甚至反而更多,人多,但是好学校少,当然竞争就大,分数线也就越来越高。

但是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本地人,因为教育资源丰富,所以上好学校的门槛就更低,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大城市打拼,为的就是一张户口,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下一代,后天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起点也不能忽视,有的人出生就已经在终点了,你怎么能比得过呢?

上海的就业机会更多

表哥说他在上海一个月5万的工资 ,我认为很多,但是在上海真的不算什么,比他赚得多的人太多了,虽然竞争也不小,但是只要你有能力,就很容易找工作,有的人初中毕业就来大城市打拼,然后混了几年回家说大城市不温暖,赚钱太难,其实还是自己没本事 。

他工作10来年了,对他来说找份工作很容易,不少人看中了他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每次他跳槽换工作,工资都能有很大的提升。

之前他父母催他回来的时候,他也动摇过,毕竟父母年龄大了,也不愿意和他去上海,他也回来过一段时间,尝试过找工作,但是以他的能力,半个多月都没有一家公司肯用他。

也有公司比较中意他的,但是一个月工资才能给5000,这还是公司里能给出的最高工资了,虽然表哥也知道回老家工资会少一点,但是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他怎么也接受不了。

还有的公司压根就不用他,还说别看你在上海能赚那么多,还是什么重点大学毕业的,但是我们这里不需要,1800随便招个大学生一样能把工作干好,对我们来说和你也没什么区别,为什么还要花上万去雇你,这不是有钱没处花了。

最后没办法,表哥还是回了上海,所谓的人才,就是在有用的岗位上才行,小地方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回来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下。

在我们这样的三线城市,不会有什么大老板,也只能做点小生意,所谓的好工作也都是什么铁饭碗,老师,医生,还有公务员什么的,在小城市,稳定的工作才是最好的,不仅没有创业的环境,也没有创业的资源,表哥是做IT的,我们这里电脑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网吧了,让他回来那不是浪费人才。

上海有房子的人也不可能去外地

表哥说这个问题本来就是矛盾的,上海人在他看来都很傲,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就是因为外地人太多了,所以占用了本地人的资源,房价才会一直涨,所以上海本地人其实看外地人都是有有色眼镜的,他之所以着急买房,就是想融入,只有在上海有房子了,才算是正经的上海人,别看上海人很多,但是能买得起房子的却是没几个。

如此傲娇的上海人怎么可能会去外地生活呢?不光是上海人,就算是任何地方的人,都不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的老家,除非能去更好的城市发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更不可能从一线城市搬去三线城市了。

在自己熟悉的城市生活惯了,有自己的亲人,还有自己的交际圈,换个城市相当于从零开始,人都是有感情的,越有钱的人越注重亲情,要是只有自己,就算再有钱,或者也没有什么意思。

表哥虽然在上海只带了十年,但是已经喜欢了那里的生活,有了不少聊得来的朋友,他说有时候过年回来,见到以前的同学朋友,却没什么共同话题,也聊不到一起,他说的别人听不懂,别人张嘴就是钱,他也不想听,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生活质量相差太多了

表哥说在上海有钱那才是享受生活,在三线城市有钱都花不出去,一线城市各方面都比较发达,可以说什么都有,不怕你买不到,就怕你没钱,有一句话是那么说的,上海是有钱人的上海,就算拿着1000万,回到三线城市,也什么都享受不上,想买奢侈品也没有,就算你背个名牌包上街,别人肯定也不会 认为你是真的,说不定满大街都是。

不少小地方的有钱人就是因为钱花不出去,所以只有有时间就往大城市跑,还不是因为花钱方便,每个人对于富人生活的标准不一样,你觉得有钱,能吃好的喝好的就是富人了,但是富人就喜欢穿名牌,开游艇,三线城市真的满足不了。

而且小地方的医疗水平也不行,很多人本身问题不大,都是小病拖成了大病,要是在大城市就不会有这个问题,随便找个医院都是主任给你看病,小地方的医生态度不好就算了,技术也真不行。

写在最后

在上海有房子的人根本就算不上穷人,在上海这种城市生活惯了的人也不可能习惯三线城市的发展,而且人的生活习惯也很难改变,对于上海本地人来说,如果在市中心有房,卖掉换到郊区一点,环境更好的地方还差不多,三线城市还是算了吧。

上海“穷人”为何不把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

我国14亿人口,其中10亿人没去过上海,

只知道上海富裕,却不知道上海的具体情况,

1,在上海只要有房,就不是穷人,

上海249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是没有房子的,

在上海已经有房的人,两夫妻的月薪之和,大部分都超过1.3万人民币,

在上海最大的开支就是租房的费用,如果有房,不用付房租,

每个月正常过日子,5千左右就够了,每个月还能剩下8千,小日子舒坦得很,

虽然不是富人生活,但已经是中产家庭的生活了。

如果房子只付了首付,每个月房贷超过7千,那日子有很紧张了,

但这种房贷很高的家庭,即使把房子卖了,

得到的也只是部分房款,即使去三线城市,也过不上富人的生活。

2,上海的房子,可以分成10个层次,

因为我国10亿人没去过上海,不了解上海房地产的情况,

上海总共有800万套住宅,

其中400万套的价格低于500万,

只有160万套左右的房子,超过1千万,

所以只有把没有房贷的价格一千万以上的房子卖掉,才能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

上海还有将近200万套房子的价格低于300万人民币一套,

这些房子即使没有房贷卖掉后,去三线城市,也过不了富人生活。

300万的资金,在我国只能过中产家庭的生活。

上海“穷人”为何不把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

你这个问题,我09年去港澳旅游的时候,也问过当地的导游。导游在香港有一套小房子,当时大概能卖到500万左右。09年的500万,回到内地轻松买一套大别墅,还有富余再进行投资,可以说下半辈子是衣食无忧了。但导游说,已经习惯了香港的生活,酒吧,饮食,娱乐,各种最新的资讯,前沿的高科技,甚至是人的理念等等。在一个发达地区生活习惯之后,基本无法再适应欠发达地区的生活。

上海“穷人”为何不把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

我问过同事这个问题,我跟你是一样的想法,然后我问他以后,他说,就像在三线城市安居的人,为什么不把房子卖了搬去农村是一样的,在本地住惯了,换一个城市反而不习惯,而且上海是中国最好的几个城市之一,是不可能换个比他更差的城市的,有房生活至少没问题,换个城市反而不舒服,还有他们说有的人房子都是老破小,自己住没问题,卖是卖不掉的

上海“穷人”为何不把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

告诉你一个故事可以部分解答你的问题。同事宁波的亲戚有个老人,胃疼去当地医院去看病,全套检查下来说是胃炎,吃药吊针都没有治好。同事就让她来上海看看,一看已经胃癌三期,一年后就走了。医生说早点来治就不是绝症,宁波也算是大城市了吧…

上海“穷人”为何不把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

题主可能不太了解上海的实际情况,在大都市里生活贯的人,还是远在郊区的人,要去,也不会去三线城市过所谓的富人生活,那又是为什么呢?来,一起来“嘎嘎讪胡”。

以前有个笑话,除了上海老城区以外,都是乡下。就算当时的浦东,也不愿意去,目前浦东新区发展强劲,但新的临江开发区,也不是上海人的正选。上海人偏远的乡下房价再便宜也不愿意去。要说松江南佘山北,那是服从分配。

说上海“穷人”的,目前很少见,就算还住“老破小”那拆迁价值都很高,谁也不会忽视。就算拿退休金的,也在全国高位,所以没有实际中的贫穷,只有攀比中的“穷人”。

看看上海著名的三甲医院,上海的城市风光,三线城市是无法比拟的。那么就算所谓的“穷人”,也决不会卖掉房子,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那又是为什么?

上海有着根深蒂固的市井文化气息,特有的生活习惯,过去听人说,就算讨饭也要留在上海。上海人不是一份廉价的米粉,一杯讨巧的咖啡,和一桌异乡上佳的菜肴能够吸引住的。不说地理环境,他们早餐的“三件套”,也会分出高低,宁可舍近求远,去寻找适合自己习惯的口味。

那个尴尬的年代,再穷也会吃“麦乳精”,说上海人精致,其实都体现在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再说没有乡音的感觉,就仿佛是没有灵魂一样。老上海对根的观念,仿佛对待生命那样重要。

上海人喜欢里弄生活,热闹而有烟火气,以往相处一直相安无事。直至今日虽然有些搬迁去了郊外,也会时常来到老地方,上海人很怀旧。生于斯,养于斯,还会把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过富人生活?

说起生活在上海浦东郊区的人,让他们卖了房去三线城市过富裕生活,那就对牛弹琴了。反正我真的提也不敢提起,一定有人会说,这个人脑子那能“瓦特”了,穷到卖掉祖上留下的老房子,(就算是多余的拆迁房)也不应去该背井离乡。不是说老脑筋不开放,不是也有人定居泰国吗?可是多说了一定会被人说“十三点”,过后人设一定崩塌。

总结一下:上海人真正贫穷的已少见,前面已说过。会去江浙一带买房或养老可能现实些。如果开放,中产阶级们想去成都或重庆买房的大有人在,可那不是三线城市,扯远了,但是上海人一定会留下自己的根。那么所谓上海“穷人”也好,还是条件优越的人也好,请问:你会不会把上海的房子卖掉,去三线城市去过富裕人生活?

【在此感谢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