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荣登贵妃之位,果郡王贺礼为何送珊瑚手串?
在《甄嬛传》第六十一集中,甄嬛生下双生子,皇上封她为熹贵妃,并赐予协理六宫之权,前朝六宫,皆前来祝贺,送来的贺礼也都是一些首饰器皿等珍贵的物件,贺礼虽价值不菲,但对于甄嬛来说这些贺礼都缺乏新意,唯只有果郡王送来的珊瑚手钏她视若珍宝,爱不释手,直接戴在了手上:
果郡王送给甄嬛的珊瑚手钏
崔槿汐:娘娘这贺礼实在是太多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挑不出来。
甄嬛:你眼光好,只挑你看得上眼的告诉我。
崔槿汐:这晋康郡王府送来的是一幅十二把的泥金真丝绡麋竹扇,奇就奇在那竹骨触手生凉,跟玉似的,噢,还有这个,沛国公府送来的文犀辟毒筷,虽说银筷也能测毒,可远没有这个稀罕。
甄嬛:用毒之人最狠毒无比,防不胜防,到底是沛国公有心思,可是沛国孟家?
崔槿汐:是啊,他家的小姐孟静娴原是要指给十七爷的那一位,也不知出嫁了没有?
甄嬛与果郡王桐花台相遇
小允子:噢,还没呢!孟小姐一心思慕十七爷,至今都不愿出阁,都成老姑娘了。
浣碧:以为等成老姑娘便能嫁与十七爷了吗?天下仰慕王爷的女子那么多,恐怕王爷连她的眉毛鼻子都没看清过吧。
甄嬛:你何必动这么大的气,说话也忒刻薄了。
浣碧:奴婢就是看不惯她这副样子,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等着十七爷似的,叫王爷难堪。
甄嬛:这贺礼送来送去就是这些东西,把那些寻常玩意儿收起来,留着赏人。
崔槿汐:别的也就算了,这果郡王府送来的手钏,奴婢瞧着真是精致得不得了,
甄嬛: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浣碧:小主……
甄嬛:左右皇上今晚宿在敬妃那儿,眉姐姐身子不舒服,咱们去看看她吧!
果郡王给甄嬛种下满堂的合欢花
果郡王不只送了珊瑚手钏给甄嬛,他还送了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礼物:
苏培盛:十七爷说,娘娘册封之喜,旁的东西也就罢了,只把凝晖堂内所有的合欢花都赠予娘娘,王爷说合欢花最能安五脏和心志,娘娘日后折来赏玩也好,熬粥补身也好,总不辜负了就是,
甄嬛:王爷的心意本宫心领了,你替本宫谢过王爷。
苏培盛:哎。
玉娆:这位王爷心思倒也别致,不是寻常俗物,只懂些金啊玉啊的!
甄嬛与果郡王第一次见面
果郡王在甄嬛封妃时送的这两样礼物确实别出心裁,怎么看都像是男子送给心爱之人的礼物,并不是简单的姑嫂关系。他备的这两样礼物是费了一番心思的,绝对用心良苦。
作为皇帝的弟弟,而熹贵妃是她的皇嫂,为什么要挖空心思的送皇嫂这两样别具一格的礼物呢?手钏戴在手上是贴身之物,合欢花代表着忠贞不渝的爱情,皇弟送给皇嫂这两样礼物确实不大合适。
果郡王对甄嬛一见钟情
一、果郡王对甄嬛一见钟情果郡王与甄嬛的结缘要从第一次见面开始,飘逸的果郡王拿着一壶玫瑰醉喝着酒,见到正在湖边打着赤脚游玩的甄嬛,似醉非醉的果郡王就对甄嬛的赤脚进行了一番打趣调侃:
流珠:小心啊!
甄嬛:啊……
流珠:小主、小主、小主……
甄嬛:啊……你是谁?
浣碧:你走开!
果郡王:自己都成落汤鸡了,还顾别人。
流珠:谁呀?大胆无礼。
果郡王:(一直盯着甄嬛的脚看)李后主曾有言,缥色玉柔擎,来称赞佳人的皮肤白晳,所言果然不虚,可是我看不如用缥色玉纤纤,更见玉足的雪白纤细之妙。
果郡王打趣甄嬛
在古代对女子的要求非常的严苛,一些扼杀人性的道德标准规范着女性的各种行为,比如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性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表露给任何男子看,只有自己的丈夫可以欣赏,而果郡王却对甄嬛的脚看得很细致,并且就是要故意盯着看,甄嬛赶紧把自己的脚用衣服盖起来,并命流珠把鞋拿过来穿上,果郡王不只违背礼制的看了,还借着酒劲进行了一番打趣调侃,可见其对甄嬛一见钟情。
果郡王珍藏甄嬛剪纸小相
二、二见表露心迹七夕时,皇帝主持家宴,并邀后宫嫔妃和王爷等人去畅春园赏月,甄嬛在宴席上借酒醉之名偷偷地离开了宴席,不知不觉走到了桐花台下 ,说巧不巧,此时的果郡王也正在桐花台,两人进行了一番交谈,果郡王有意无意地表露了心迹,一句“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人间无数,如将此良夜奉与觥筹交错,实在是浪费了。”
果郡王相助甄嬛
果郡王在心里暗自庆幸能与莞贵人巧遇,并委婉地表达了和她的相遇是人间美好之事。果郡王把甄嬛的剪纸小像一直珍藏带在身上,甄嬛在第十九集时也发现了果郡王的心思。自此之后果郡王对甄嬛一路相助,甄嬛被华妃罚跪,导致流产,果郡王便前往相救。
此时在果郡王的心中并不是以臣弟的身份去救皇嫂,而是一种牵挂的情愫导引着他去营救甄嬛。
果郡王与甄嬛情定甘露侍
三、情定甘露侍甄嬛被皇后构陷,引导她穿了纯元皇后的衣服,并且被皇帝发现,这触及到了皇帝的底线,皇帝赐甄嬛“莞”字封号,正是因为纯元皇后的小名就叫“莞莞”,皇帝恼羞成怒,扇了甄嬛一巴掌,并将甄嬛囚禁于碎玉轩,甄嬛得知皇帝喜欢自己的真相是因为长的像纯元,从此之后彻底寒心,于是决定离宫,出家甘露侍。
果郡王与甄嬛心心相印
甄嬛负气选择出家甘露侍,这无疑给果郡王带来了机会,在甄嬛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果郡王一路扶持相助,默默地站在甄嬛身后,久而久之,甄嬛对果郡王也暗生情愫,两人在此定下一世一双人的誓言。甄嬛不再回到宫中,而是要和果郡王选择一处地方去过隐居的生活。
许下一世一双人的誓言
但事情并没有他们所期待的顺利,皇帝派果郡王出征打仗,甄嬛以为果郡王战死沙场,并怀疑是皇帝所为,于是她决定回宫复仇!也因为她的这个决定导致了她和果郡王从此各自天涯。
《甄嬛传》甄嬛荣登贵妃之位,果郡王贺礼为何送珊瑚手串?甄嬛回到宫中,果郡王却还活在世上,他们两个之间的感情从此暗无天日,果郡王对甄嬛的爱意却总是无法掩藏,对甄嬛的用心良苦流露出满满的爱意,他给甄嬛种下满堂的合欢花,这是对甄嬛最深情的告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果郡王将心爱之物送给甄嬛
珊瑚手钏是果郡王的珍藏之物,甄嬛在收到这件礼物时说:“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这一句用来形容她和果郡王的感情再合适不过了,再美好的爱情终究是短暂的,多么深刻,又多么珍贵,他终究只能把那一串珊瑚手钏送到她的身边, 守护着她,而自己却只能远远地站在一处看着。合欢花也好,珊瑚钏也好,这都表达着果郡王对甄嬛无限的爱意!
《甄嬛传》甄嬛荣登贵妃之位,果郡王贺礼为何送珊瑚手串?
甄嬛生育弘曕灵犀一对双生子后,被皇帝册封为熹贵妃,并授予协理六宫之权。一场宫廷欢庆之后,诸王公贵胄送去了各种奇珍异宝以表示庆贺。偏与甄嬛有情的果郡王,只是送去了一挂并不算贵重的红珊瑚手串。
对于其他珍宝,甄嬛基本上都没怎么看几眼,让崔槿溪挑了些好的报了一遍后,就让悉数收到库房里留着赏人。唯独果郡王送来的红珊瑚手串,甄嬛当即戴在了腕上。当时的甄嬛已经成为熹贵妃,成为继年世兰之后的第二位贵妃,虽然位分仅次于皇后,可其膝下有四个皇嗣儿女双全,在后宫中的地位已经是非同一般。而朝野上下也深知甄嬛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对甄嬛晋封贵妃之礼自然不敢怠慢。
而甄嬛向来看淡富贵,不喜豪奢之物,“送来送去的也就这些。”崔槿溪呈报贺礼单子的时候,甄嬛却是连头都没怎么抬。在她眼里,这些东西再贵重也只不过是身外的俗物。然而果郡王不一样,作为皇帝最看重的兄弟之一,果郡王却潇洒自在惯了,对于各种奇珍异宝也向来不在乎。反而果郡王向来别出心裁,当初甄嬛生日,果郡王替皇帝奉上的,是满湖的莲花与满天的风筝,而非寻常的金银珠翠。如今甄嬛晋封贵妃,他自然不会像旁人一样送些俗物,更何况甄嬛也不会稀罕。
“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甄嬛见到手串的时候不禁吟出此句。这两句诗所写正是当年清顺治帝与董鄂皇贵妃之间的故事,顺治帝对董鄂皇贵妃用情至深,两人却终究无法相守,以悲剧结尾。许许多多的美好事物,都无法得到。就好像是甄嬛与果郡王之间,终究也是有缘无分。甄嬛戴上手串,被叶澜依所拦住,而叶澜依一下子就看出了这珊瑚手串。“这是数年前,王爷从南海求得的心爱之物,从不示人,怎么会在你这儿。”从叶澜依的言语之中便知,此物虽不算名贵,却也是果郡王心头的珍爱之物。旁人连看都难看一眼的东西,却被果郡王送给了熹贵妃当做了贺礼,可见甄嬛在其心中分量。
也正因这珊瑚手串,叶澜依放过了甄嬛。当初因为一件纯元皇后的旧衣服,甄嬛发现了自己在皇帝心中只不过是个替身,骤然对皇帝心灰意冷。离宫后与果郡王之间生出情谊,原本以为觅得真心可以相守一生,没成想却天意弄人两人再次咫尺天涯。对果郡王而言,甄嬛与他心爱的珊瑚一般,“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终究都不能留在身边。
《甄嬛传》甄嬛荣登贵妃之位,果郡王贺礼为何送珊瑚手串?
甄嬛有惊无险的生下双生子弘曕和灵犀后,皇上进甄嬛为熹贵妃,还赐以协理六宫的权力,让她直逼皇后的地位。前朝后宫,各方前来祝贺,并送贺喜的礼物,左不过是一些首饰器皿等珍贵值钱的东西,只是都缺乏新意,只有他送去的东西与众不同,这个人便是果郡王了。果郡王送给甄嬛两样东西作为贺礼,一份是红珊瑚手串,一份是凝辉堂的所有合欢花,按照玉娆的说法,这礼物送的还是有点浪漫和新意的。这红珊瑚外观也是红色的宝石,和皇后送给祺嫔的那串红麝香珠相似,很多阴谋论的观众认为果郡王心胸狭隘,一直对甄嬛背叛抛弃他回宫追逐荣华富贵怀恨在心,所以送的不是珊瑚,和皇后一样送的是伤胎利器红麝香珠,不然甄嬛后面一个孩子为什么会保不住之类的说法,把果郡王此举定义成细思极恐!恰恰相反,我不认同这种危言耸听的结论,而且他送这个礼物是费一番心思的,绝对的用心良苦,只是你误会了。
我们且不说甄嬛是可以区分出红珊瑚和红麝香珠的,就果郡王对甄嬛真挚的情意,他也绝对不会去害甄嬛的,否则他后面冒死领兵出城救甄嬛,甘愿喝下毒酒,保全甄嬛和孩子的情节就完全不合理了啊!其实果郡王送甄嬛这红珊瑚有两个用意的,是想借着这红珊瑚来表达内心想要表达的话。我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种是表白,一种是自嘲!
叶澜依爱慕果郡王,知道甄嬛负了他回宫后,手持匕首趁甄嬛不注意挟持了她,又因为看到甄嬛手上的那串红珊瑚手串放了她,还成为了甄嬛进阶路上的强力助手。当时她问甄嬛:“这个红珊瑚手串哪里来的?这个可是王爷多年前从东海寻得的心爱宝贝,从不示人的。”甄嬛回答:“你问这珊瑚手串的主人就知道了”,叶澜依听后便放下匕首了。
由此可见这珊瑚手串是多么珍贵的物件,果郡王多么的爱惜,一个从不示人的宝贝却给了甄嬛,只能说明甄嬛在他心里比这手串重要珍贵的多。这不就是一个无声的告白吗?叶澜依一下子就明白了,甄嬛难道不懂吗?况且在古代,红珊瑚一直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贵与权势,因而称为“瑞宝”。红珊瑚是大海的精灵,大地之母,象征着幸福和永恒。它不仅是一种宝石,对人体有好处,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红珊瑚可促进血液运行,治疗妇科病,美容驻颜的功效,对于女士尤为合适,可令人面色红润。甄嬛刚生产过,还是难产,元气大伤,带红珊瑚正是调养可以身体的。果郡王正是知道它的作用,才特意送的,才不是使坏心眼。大家还记得甄嬛拿到这个手串时,嘴里念的这句“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的诗吗?不是随口说说,而是有感而发,这正是果郡王想表达的第二层意思,也是一种凄凉的自我嘲讽。这是清初诗人吴伟业基于清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有感而发创作的,全诗原文是:“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诗文的大致意思是:无论多美的珊瑚玉树,即使你怀在心间,护在掌上,终究也无法变成真正私人所有。最终会在更高的宫室里,养做向阳的花朵。 诗文衍生出的寓意是:有些东西虽然好,但却不是你所能拥有的,它注定有更好的归宿。这里果郡王是把甄嬛比作是自己手上珍贵的珊瑚,只是他却终究不能拥有,甄嬛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后宫来,回到皇上身边,曾经的畅想不过是自己的奢望与痴心妄想。可明知是黄粱一梦,依然像傻子一样无法自拔,内心充满无奈与自我嘲讽。
观众也许误会了果郡王送这个礼物的用意,但是甄嬛是清楚明白的,否则也不会摘下手上的玉镯,日日戴着这珊瑚手串,更不会念出这句诗文,只能说两人情意相通,心有灵犀!
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嬛走进雍正王朝,看尽后宫的纷繁复杂、尔虞我诈!
《甄嬛传》甄嬛荣登贵妃之位,果郡王贺礼为何送珊瑚手串?
甄嬛生下双生子后,晋封熹贵妃,贺礼堆积如山,甄嬛当然不稀罕这些身外之物,只对槿汐说,留着以后赏人吧!槿汐又捧起果郡王府送的贺礼递给甄嬛:“果郡王府送来的珊瑚手钏,当真是精致的不得了!”
甄嬛把手钏放在掌心念道:“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旋即把珊瑚手钏戴在腕上。
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这两句诗本是写给顺治帝与董鄂妃的,顺治帝与董鄂妃情深意重,可是美好的爱情却很短暂,也正好印证了果郡王与甄嬛的爱情:美好而短暂!
所以甄嬛毫不迟疑地戴上了这串手钏,而且甄嬛知道这是果郡王的心爱之物,从不离身,现在戴着他的贴身之物就如同果郡王还在身边,时刻感受他的气息。当然,甄嬛戴上这个手钏还有另一层目的,就是这个珊瑚手钏含有麝香,她看到祺贵人第一眼就发现了她脖子上的珊瑚琏有麝香,这个当然也能看出来,其实她第一个孩子流掉后,就对这些东西相当敏感留意。甄嬛看到这个手钏自然明白果郡王的意思,果郡王相信自己与甄嬛是真爱,甄嬛回宫有她的不得已,甄嬛肯定不愿再为皇上生孩子,那么送珊瑚手钏就能让甄嬛达成心愿,而且不显山露水。
这个珊瑚手钏最后发挥了两个重大作用:
①是叶澜依用匕首抵住甄嬛脖子时,发现了她腕上的珊瑚手钏,知道了甄嬛是果郡王的真爱、最爱,手钏救了甄嬛一命。
②是珊瑚手钏果然让甄嬛后来腹中胎儿不保,甄嬛利用这一胎扳倒了皇后。
《甄嬛传》甄嬛荣登贵妃之位,果郡王贺礼为何送珊瑚手串?
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出自清初诗人吴伟业的《古意》,写的是清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甄嬛在拿了这串珊瑚手镯之后说出来这样的话,其实就是在暗喻她和果郡王,哪怕郎情妾意,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在甄嬛出宫后,果郡王就对甄嬛展开强烈的攻势,直到在凌云峰两个人互相触碰真心,这才成就了一段姻缘。奈何朝中早就有人盯上果郡王,在他去滇藏的路上设计沉船,所有人都以为果郡王死了,甄嬛也这么想。但是甄嬛从果郡王“遗孀”的身份出发,决定要回宫,找出陷害果郡王的凶手,然后报仇。
更是为了给果郡王的孩子一个名分。
造化弄人,再见时我依旧是王爷,而你却是皇兄的宠妃。我从来都视你为掌上珍宝,纵然我如此珍贵,但也奈何不了你会有更好归宿的命运,你会在更高的位置,做一朵向阳的花朵,你有皇兄,有皇兄的孩子,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甄嬛和果郡王算是心意相通,这串珊瑚手镯就是“有些东西虽然好,但却不是你所能拥有的,因为其有更好的归宿”的意思,而甄嬛看了这个手镯,自然懂是什么意思,也懂果郡王对自己用情至深。
果郡王的母亲舒太妃是从宫斗中过来的人,果郡王当然懂这中间有多么凶险,他不愿意让甄嬛陷入这争斗之中,更不愿意因为他使甄嬛陷入这样的境地,因此他所甄嬛所有的爱意都会隐忍下来,就像那句诗: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他知道甄嬛回宫后自然会有更好的发展,是不用自己操心这一切的,他也只能把对甄嬛所有的喜欢和爱都化作深深的感情,他只能让甄嬛知道自己这份心思,别的却也什么都做不了。他这么做也是明白甄嬛的境地也并不是那么好,也不想给甄嬛添麻烦,告诉甄嬛自己能处理好这份感情。
既然你能处理好,在我看来就不该再对甄嬛说什么,要是真的爱甄嬛、对甄嬛好,就该把这样的感情自己咽下去,不再让甄嬛因为自己失控。自从甄嬛回宫后,两个人每次遇见都仿佛一眼万年,实在心酸的很。
甄嬛知道果郡王的心思,但是她还是把手镯戴在了手上,两个人暗戳戳的互相珍惜对方的情谊,也是有心了。
《甄嬛传》甄嬛荣登贵妃之位,果郡王贺礼为何送珊瑚手串?
《甄嬛传》里,甄嬛因怀有身孕,父亲病重在宁古塔,她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所以设计回宫。
甄嬛回宫后,生下龙凤胎,皇上高兴得不得了。当即册封甄嬛为熹贵妃,皇子满月时行册封礼,并赐协理六宫权。
熹贵妃册立贵妃时,许多人送来了贺礼。很多人给这位贵妃娘娘送的礼,可都是精挑细选的,都是奇珍异宝。
可是,这些东西都是俗物,谁的也比不上果郡王的心思!
甄嬛过生日的时候,皇上为了讨甄嬛欢心,让果郡王筹划。果郡王果然别出心裁,在天空中放了好多的风筝,多浪漫。
不仅如此,一池的莲花,还未到夏天就开了。这是为什么呢?果郡王在池中引入了温泉水,水温上去了,莲花也就开了。
所以,熹贵妃册封之日,果郡王送的礼物就更不免俗了。
南海求得的心爱之物,从不示人果郡王送了熹贵妃一个珊瑚手钏,这手钏非常漂亮。关键是,这手钏对果郡王来说,非常重要。
叶澜依在知道了果郡王与甄嬛在甘露寺的事情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她用匕首挟持了甄嬛。
叶澜依骂甄嬛负心,既然有甘露寺的缘分,又回来做什么。叶澜依气势汹汹,可惜看见甄嬛手上的珊瑚手钏时,叶澜依最终放下了匕首。
叶澜依说这手钏是多年前,王爷去南海求得的心爱之物,从来不轻易示人。
所以,浣碧告诉叶澜依,若是我家小主有什么闪失,便是要了王爷的命。可不,这样心爱的物品,就送给了甄嬛。
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这是写的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再美的珊瑚玉树,纵然你把它在心尖上,小心翼翼地放在手掌上,终于也无法真正变成私人所有。
最终会在更高的宫室里,养做向阳的花朵。 这个意思是东西再好,终究不能拥有。
这句话是甄嬛看见手钏时说的,这话用来形容她与果郡王之间的情,再合适不过了。
多么深刻,又多么珍贵,却终究只能远远地看着。
除了珊瑚手钏,果郡王送的还有凝晖堂的合欢花熹贵妃那天收下珊瑚已经是感动不已,心疼不已了。
果郡王还送了凝晖堂的合欢花给甄嬛。这便更是心意了。
合欢象征永远恩爱、两两相对、是夫妻好合,这对甄嬛和果郡王来说,只是期望了。
这合欢的传说也是关于忠贞不渝的爱情,所以合欢花也经常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这凝晖堂的合欢花不仅仅是果郡王的心意,更是他对甄嬛情感的表白和承诺。
后来,叶澜依为了保护凝晖堂的合欢花,告知皇上需要用合欢入药,才得以保住果郡王的这份心思。叶澜依也是真的爱果郡王。
珊瑚手钏,合欢花都是果郡王的心,果郡王的情还有他对甄嬛的承诺。
果然是个痴情的男子,这两样东西,胜过万千金银珠宝!
或许,这就是那晚在倚梅园里,皇上与果郡王这两兄弟同时与那个叫甄嬛的女子相遇的爱恨纠葛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