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家出过事,现在低价转让,这样的二手房普通人可以买吗?

房主家出过事,现在低价转让,这样的二手房普通人可以买吗?

去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低价买一套出过事故的房子。

现在想起来我都心疼得牙根直痒痒,那个时候买房子还是太看重这玩意儿了。

今天我们重点来讲一下,买房子的时候,如果这个房子里面出过事故,或者有一些人在这个房子里面不幸去世,那这套房子究竟能不能买?

我先不说最终结论,我说一下我的个人经历,看看能不能给你带来一点点触动。

去年的时候,家里人觉得我也老大不小了,也该结婚了。而结婚最起码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吧,思在想去决定先买套二手房吧。

我们那边比较特殊,不是说二手房比一手房好,而是因为一手房实在是太过抢手,以至于一些地段好或者环境好的房子都卖得差不多了,要不就只能买期房。

而期房呢大家也都知道,一来心里面觉得不踏实,二来就算是期房,一些地段好的房子卖得也都差不多了,而剩下一些位置不好的也要等个两三年甚至更久才能见到。

再装修一下,估计又得一年时间过去了,也就是说最起码得等四五年才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但那个时候我都30岁了。

所以思来想去索性就买套二手房吧,而且二手房里面也有很多的优质房源。

有一些房子环境好,周边的交通设施便利,更重要的是靠近市中心。

当时选来选去,选了有三五套,后来由于过年的原因导致买房的计划中断了。

再之后想买的时候也就失之交臂,无奈之下只能买了新房。

这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当时我们看中了一套质量比较不错的二手房,但是房主提的价格实在太高了,张口就要95万,我们寻思着与其花95万买套二手房,还不如直接买套新的呢。

中介也看出我们的想法,直接说:唉,可惜了,那边有一套70万的房子,比这套房子要便宜20来万,而且环境也不错。

中介这么一说,我几乎激动坏了,70万的房子意味着什么?砍砍价可能65万就能买得下来。

然而中介又说:那套房子别看了,那个不合适,我给推掉了。

当时我也特别好奇怎么就不合适了,是不是地理位置不合适?还是距离市中心特别远?

等到那天看房结束的时候,差不多下午3点,中介约我们喝茶,喝茶的时候我就问中介了:你给我们讲一下那套房子吧,为什么人家那边只卖70万?

中介听了之后说:你还记得之前你提过的要求吗?就是这个房子一定是不能出过事的,我一直也是按照这个标准选的。

现在确实有一套房子价格特别低只要70万,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是不是家里出过什么事啊?

一问果然出事了,原来是这家有个老太太,前不久刚走了,已经80岁了,而且还说得了什么病走掉的。

其实当时我也有点犹豫想着给你打电话问一下,这是当时不是过年了嘛,再加上你之前也说过这样的房子绝对不要,所以我就直接推掉了,你现在要是想要的话我再打电话问一问。

当时我心里还做了一点小的思想斗争,不过后来还是把自己给说服了,毕竟能省几十万,而且人家老太太都80多岁了才走掉,那说明这套房子是个好房子呀。

于是就跟中介说:打电话问问吧,抓紧时间问。

结果中介刚打通电话问了两句话,还没说完对方就把电话挂了。

中介告诉我,那套房子早就卖出去了,我问的第2天就有人直接全款买了,人家也不怕这个事,没有那么大的忌讳。

咱们就是考虑得有点多,结果错失了这个机会,没事,好房子还有的是,咱们再继续找。

话虽这么说,但是在像之前那种位置好价格又低的房子再也找不到了。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买房的时候始终避不开这个话题,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1点:买二手房时最大的诉求

大家和中介聊天的时候就会了解,对于普通人来说买二手房时,提出来的最大诉求就是这套房子里面可千万不要出什么事,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买二手房就是相中了二手房买完之后可以直接入住,更方便便捷。

也正因如此,也意味着很多人买房对于一些硬性条件要求也会无限度降低,但是有一点几乎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这套房子里面可千万不要出什么事。

与其说这个是迷信倒不如说是忌讳。

毕竟这件事情好说不好听,买了房子之后周边的邻居给你指指点点,然后阴阳怪调地说:这不是那一户吗,听说那一户家里的老人刚走,这马上就换新人了。

听邻居这么说,自己心里面也不舒服不痛快。

更重要的是,咱还不知道之前那个邻居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走的,所以就更容易做思想斗争。

第2点: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比较忌讳,所以不止一次地给中介叮嘱房子贵一点无所谓,但是这个房子里面可千万不要出什么事。

但这句话是在我们没有买房之前跟中介说的话,事实上当我真正开始买房的时候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或者绝对性因素。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的房子一般都有大利润。

就目前已知的行情来看,但凡是房子里面出过什么事,无论是家里的老人走掉了,还是年轻人不小心出什么意外了,只要发生了这种事情,除非房东故意隐瞒或者中介知情不报,大部分情况下便宜个3~5万块钱那都是常有的事。

如果运气好便宜个8万10万的,那简直不要太赚。

这笔钱省下来足够自己未来几年的房贷了。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开始对于这种房子的确是忌讳的,但只要价格到位,不要说忌讳了,你就是让他倒立他都愿意,因为利润在这摆着,成本在这摆着。

第3点:买房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很多人在买房时总会注意这些有的没的东西,比如这个房子里面可千万不要出什么事,这个房子里面可千万不要怎样怎样。

可是殊不知,任何一个房子,都不能保证在未来30年到50年的时间里面不出事。

所以单纯地看房子有没有出过事没有太大必要。

相对于某些房子里面出过什么事,我们更建议大家去看一下这个房子周边的邻居怎么样,好不好相处,是不是和气善良等。

如果是的话,那这套房子抓紧时间入手,还能捡个便宜。

但如果邻居是小肚鸡肠或者对你有很大的提防和排斥,那你就要考虑清楚了,这套房子就算是买了,也未必能够给我们带来多么大的幸福和快乐感。

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尤其是在城市里面,你和邻居打声招呼,能够认识到对方,本就属于不太容易的了。

如果对方还给你使绊子,那可想而知,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估计你都无法和邻居形成一个友好关系,一个倒霉邻居可比房子里出过事更加倒霉。

房主家出过事,现在低价转让,这样的二手房普通人可以买吗?

可以的,但前提是查清该房有无抵押和查封等权利限制情况,并且一手交房一手过户以免上述风险发生。

房主家出过事,现在低价转让,这样的二手房普通人可以买吗?

这要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来确定。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好,还是买新房。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差,这个房子卖得低,还是可以考虑买的。我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没有什么可怕的。

房主家出过事,现在低价转让,这样的二手房普通人可以买吗?

这要看房主家出过什么事,要是凶宅,或者是牵扯到债权债务之类的,我是坚决不买。

房主家出过事,现在低价转让,这样的二手房普通人可以买吗?

世间有没有鬼魂,我想是没有的。没有鬼魂,但并不等于人们没有害怕鬼魂的心理。特别是当你花掉了半生积蓄买来一套房子,本来想在这房子里好好地享受生活的,可当某一天,邻居们告诉你,你买的二手房里曾经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人的事故,你是什么感觉?愤怒,害怕,欲哭无泪……恐怕都有吧。

十多年前,我所在区的城市里的一条大街的农业银行上边的居民楼上发生了一场非常惨烈的凶杀案:男主人,女主人和他们的女儿被杀人凶手灭了门,鲜血染红了房间。当时这个案子令整个城市惶恐不安。公安部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案件侦破。事情发生后的大半年时间里,人们都害怕夜晚从这银行傍边经过,毕竟这灭门案太过血腥了。其实,最害怕的还是发生凶杀案的这栋大楼里的居民,大楼的人好长时间都是深居简出,夜晚更是根本不敢从楼梯间经过。这边对凶案熟悉的人还在害怕,那边竟然有不知情的外地人竟然把被害人的房子以较为便宜的价格买下了。买了两周多,买房人才从邻居口中得知,这房间曾经发生过如此惨烈的凶杀案。买房者想要找买房者退钱,可买房者早就外出躲避去了。买房者没有办法,只好再次降价把房子又卖给了另外的不知情的人。

还是我所居住的区的这座大城市,两年前的国庆节,,有一个在成都工作的未婚女孩,利用7天假日回到城里探望父母。父母有点事,回农村老家去了。这个女孩就独自留在了城市里的房子里。这女孩患有抑郁症,心情不好。加上爱情出了点问题,于是更加抑郁。在放假的第四天的晚上,她和她妈妈通过电话后,就在自家的阳台上上吊自杀了。也怪女孩的妈妈粗心,孩子打电话来本来就是和妈妈告别,可这妈妈竟然没有听出来。第二天早上醒来,这妈妈感觉前晚女儿的电话有些不正常,就立刻给女儿打去电话,无人接。打了好几次电话,仍然没有人接。这妈妈知道大事不好,立刻叫城里的朋友拿了钥匙(平时放了一把钥匙在朋友家)去家里看看女儿的情况。那朋友匆匆赶了过去,开门一看,这如花似玉的女孩已经在阳台上吊死几个小时了,舌台伸出老长。

忍着巨大的悲痛,黑发人送白发人,女孩的父母安葬了女儿。

女孩的父母当然不敢更是不忍住在这城里的家里了。于是以低价将自己的房子挂到了中介。很快,就有不知情的人把这房子买去了。买房人还以为捡了大漏,高兴坏了。听说,时至今日,这买房人还是不知道自己住的房子的阳台上曾经吊死过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

在这儿,特别告诫那些有心购买二手房的人,买房前一定要多方打听房子里是否发生过死人或非正常死人现象,也可以在购房过程中和卖房者签署合同,合同中约定如果事后发现有死人或非正常死人现象,可以退房退钱的条款。如果不弄清房屋的前世今生,购房者就去蒙受购房不慎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或去“享受”居住在这凶宅里的令人胆战心惊的恐怕生活吧!

房主家出过事,现在低价转让,这样的二手房普通人可以买吗?

我这边十几年前有一套房子里面发生了入室抢劫、三尸四命的案子,他家很有钱,男房主不在家他怀孕的老婆、岳母、保姆遇害。也低价出售了,现在买他房子的新主人住了很多年了,也什么问题都没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