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唐庆谈判,本来就是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展现的是一种姿态是为了识破蒋介石的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的险棋。毛泽东与蒋介石不是双方的实际谈判者,但又是双方的最后决策者。毛主席到重庆的的使命已经完成,蔣介石挑起的内战己在部分国共接触点暴发,党中央需要毛主席回到延安掌握全局,审时度势作出迎接内战的到来。

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一、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本来就是蒋介石的阴谋,蒋介石赌的就是毛主席肯定不敢去。如果毛主席真的不去,蒋介石就会把破坏国共合作的罪名嫁祸给共产党,嫁祸给毛主席。去了,蒋介石也是有阴谋预案的。所以,蒋介石才左一封电报,右一封电报,咄咄逼人地邀请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居然如约而至。这令蔣介石措手不及,大为吃惊!同时,就凭这一点,就已经达到了毛主席赴重庆谈判的巨大效果!也就已经具备了毛主席提前离开重庆的理由。

二、毛主席刚到重庆就完全凝聚了极好的形象和气场,比如和国民党高级将领们的随意暢谈交流互动,自然而然地有利有礼有节地回击化解了国民党特务记者刁钻野蛮的提问,马不停蹄地会见了各路民主人士,发表了气吞山河的宏伟诗篇《沁园春.雪》。这对毛主席来说这一次重庆之旅那也就真可谓是不虚此行哪!更是超出了当初重庆之行的预期效果!因此,毛主席也有充足的理由提前离开重庆了。

三、要说作为共产党赴重庆谈判的具体实际核心成员早就在延安拟定好了,并不需要毛主席亲自主持,而是当时的党中央谈判高手副主席周恩来总理具体负责,具体实施人员跟毛主席党中央保持步调高度一致就行了。况且谈判期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靠战场上紧密有力地配合,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作为统管全局的毛主席,完全可以提前离开重庆。

四、就更有理由提前,并且越快越好地离开重庆了。因为邀请毛主席去重庆本身就是蒋介石、毛人凤、陈步雷等共同设计的一场阴谋,因此,毛主席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去的重庆,十分危险!为确保毛主席的安全,唯一的好办法就是让毛主席及早离开重庆才能使党和全国人民放心!

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谢若林说得很明白!双方都知道,谈判不可能成功,必须通过战争解决。因此,谈判本身只是一场戏而已。待各方面准备完成后,战斗就将打响。其实,后面渡江战役前的谈判也是一样,不可能谈判成功,只是为了战役准备争取时间,准备完成必然开打。

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因为所谓的重庆谈判,国民党政府根本就没有带任何诚意,是假借和谈,实则调兵准备进攻中原解放区,甚至在和谈期间,蒋介石有过扣押毛主席等人的想法。

随着1945年日本政府的全面投降,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掠夺胜利果实,但是,由于国民党的军事部署尚未到位,而且蒋介石不愿意承担先发动内战的历史骂名,于是,在1945年,日本政府投降之后,蒋介石曾多次邀请毛泽东来重庆商谈和平建国方针。虽然主席知道国民党所谓的和谈不过是一个幌子,但主席为了全国能够尽早实现和平还是同意与蒋介石和谈。

毛泽东回复蒋介石的电文

蒋介石先生勋鉴: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敬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1945年8月28日,主席乘坐专机飞达重庆,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看到共产党愿意和平,不愿意再内战的诚意。然而,尽管共产党拿出这么大的诚意,可是国民党政府依旧想一党专政,在谈判过程中,没有任何诚意,甚至多次进攻中原解放区。

主席在重庆经历了一个月的谈判,在此期间共产党不断退步,希望能够谋求和平建国,不愿再起内战的纠纷。然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非但拿不出任何诚意,反而进一步要求共产党放弃解放区,和谈期间的火药味十分浓重。再次期间,蒋介石甚至有过扣押毛主席的想法,见国民党政府拿不出诚意和谈,还危机到毛主席的人身安全。于是,1945年十月初,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经过协商决定,毛主席先返回延安。

周恩来向国民党代表提出,“毛泽东主席来重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在某些问题上国共双方短期很难达成一致,我方决定让毛主席先行返回延安。”

毛主席回到延安之后,周恩来继续在重庆协商,终于,在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签订了《双十协议》。

可随后不久,国民党政府就悍然撕毁《双十协议》公然进犯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就此打响!

在以毛主席为主的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广大一线指战员的努力下,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战役,最终实现了全国解放!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重庆谈判实际上是国共双方在演一场大戏,这场戏的观众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苏联,二是美国,三是国内民主党派。从苏联和美国来讲,他们是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想再扩大事端,制造冲突;从民主党派来讲,他们不希望打内战,从此走上和平建国的道路。

正是为了应对这几个方面的要求,蒋介石才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本想演演戏而已,他心里想毛泽东不敢来重庆。因为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怎么可能轻易和解呢?

可毛泽东就是毛泽东,行非常之事,创非常之业。来到重庆的毛泽东让蒋介石顿时傻了眼,连谈判方案都没有准备,只得仓促上阵,装模作样表演一番。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好在有美国在一旁催促,蒋介石也不得不认真对待。为了不让毛泽东签字,蒋介石抛出一系列苛刻的条件。但毛泽东就是不上蒋介石的当,因为他心里清楚,蒋介石就是做做样子给美国人看而已。对于蒋介石提出的条件,在不违反底线的情况下,先接受下来。总之,不能让共产党背负谈判破裂的骂名。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较量,双方终于签订了《双十协定》。到此,毛泽东的使命基本完成。与此同时,毛泽东通过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同美国方面、国民党高层还有民主党派人士进行交谈,宣传自身主张,了解各方态度,大大提高了共产党的影响力。

但是,由于蒋介石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扯皮,致使谈判难以进行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留在重庆,延安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呢。

再者,多留在重庆一天,危险就多一天。谁能完全保证毛泽东不会出任何安全事故呢?蒋介石出尔反尔的事情做得太多了,连张学良这样对他忠心耿耿的人都不放过。蒋介石固然不敢加害毛泽东,但以和平建国为由,把毛泽东软禁在重庆却是非常有可能的。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因此,为了安全考虑,毛泽东还是尽快地离开重庆为好。实际上,对于蒋介石来说,他也希望毛泽东能尽早离开。因为,毛泽东一日不走,他就一日不宁。短短几十天,重庆就刮起一股“毛泽东旋风”,大大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和毛泽东的个人影响力。如果毛泽东再呆下去,还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重庆谈判尚未结束,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前离开重庆?

国共双方能够达成一个双十协定,这已经是毛主席的预定目标了。因此这个协定一签完,他就可以回延安了,剩下的事由周恩来等人继续处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