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夸日系低油耗质量稳,出租行业却很少有其身影,什么原因?
我们在不同时期会选择不同车系的经济车型作为出租用车。至于选择哪个车系、哪个型号的车子往往与油耗、耐用关系不大。如果把思路局限在只有省油、耐用的车子才能作为出租用车的选择,那么就没办法解释咱们这么多年来出租车行业的发展。
不可否认在很多年前,老捷达、老普桑的确成为过咱们出租用车的首选与主流,但如果借此来证明德系车比日系车更耐用在论据上是不足的。省油、耐用并不是衡量一款车是否有成为出租用车潜力的标准,当然耐用与省油对出租车的确很重要。相对而言出租用车需要有耐用、省油的优势,但省油、耐用的车子并不都适合作为出租用车。
我们不妨去思考,在咱们出租车行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最差的一款出租用车是哪一款车型?是当年第一代的夏利,很多朋友也称之为老夏利(如上图所示)。第一代夏利引进的是日本大发的原型车,配备1.0L三缸发动机,只有50匹马力。最大优势是价格非常便宜,对比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普桑16.8万的价格(老普桑是标准B级车),夏利价格区间为6-9万元。
除了便宜之外,老夏利几乎都是缺点。三缸发动机抖动严重,50匹的马力只要坐上两个成年人打开空调动力孱弱。各种质量问题不断,比如车门关不严,继而导致频繁的大力关车门,最终导致车门变形严重;车子正跑着呢某个卡扣会掉下来;因为出租用车的使用强度大,跑个两三年悬挂能跑塌;跑着跑着灯泡就能灭掉一个。总之高强度使用下的夏利非常不耐用,油耗由于是小马拉大车也并不省油。
只不过老夏利的零配件便宜,那个时期的油价也很低。所以不耐用、不省油的老夏利依然能成为出租用车的首选!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出什么?衡量出租用车的标准,省油与耐用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最关键的是低廉的车价以及维修费用。简单点说就是不怕不耐用,容易修、维修成本低即可。所以在上世纪90-00时期,夏利出租车的保有量并不比大众普桑、捷达以及神龙富康少。
不同时期的出租用车选择早期咱们生产汽车主要把精力放在商用车领域,比如卡车、小货车等。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咱们的乘用车领域几乎是空白,而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已经产生出租车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选择哪些车型跑出租?只能用进口车,所以那个时期的出租车有很多是波兰产的华沙轿车,别名“嘎斯”。为啥不用德系、日系的进口车?因为价格贵,这个时期的东欧汽车便宜。
可嘎斯轿车再便宜也是进口的,随着出租车数量的不断增大,都用嘎斯轿车显然是不现实的。天津汽车厂率先引进了日本大发的面包车,并在三年内实现了零部件国产率85%的成果,所以这款车成为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出的出租用车首选。也就是各位都听过的“面的”,还有个相当高大上的别名为“黄大发”。
这时候为啥用黄大发跑出租,而不用大众普桑呢?因为这时大众还没有实现国产,我们总不能拿进口大众车跑出租吧?即便是现如今开进口车代步的又有几个?而直到1985年之后上气大众才建厂,只不过那时的老普桑售价高达16.8万,想拿来跑出租车同样是很奢侈。直到1993年上海成立大众交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后,一次性采购500辆普桑,从此普桑才成为出租车。
说到底老普桑能成为出租车,并不是因为多耐用、多省油。上世纪90年代初上档次有排面、可用于出租用车的车型太少了,夏利与黄大发显然不符合上海身为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别的合资车还没有,直接用进口车跑出租有太奢侈,所以B级车老普桑是一个既有排面又能把成本压到最低的选择。之后各个大城市纷纷效仿,南普桑、北捷达就成了那个时期出租车的首选,之后神龙富康也加入了竞争,这就是当年最多的三款车。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段时间出租车为什么不用日系?一定会有朋友提出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候的日系车还处于进口状态,大贸的卡罗拉、思域当时的价格高达30多万,与十几万售价的普桑相比较,哪个更适合跑出租车?当然是普桑了,价格便宜、品质远超夏利,关键还是大一号的B级车。所以当时用大众普桑、捷达跑出租,主要原因并不是品质有多好、多省油,只是大众率先完成了国产化,压低了价格。
所以大众成为当年出租用车的首选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日系车在2000年后才逐渐完成国产化,国产卡罗拉上市是2005年之后的事情了,当时价格也接近20万,而老普桑、捷达的价格却越来越低,所以日系车在出租车领域还是竞争不过大众。直到2010年后至今日系车国产化程度提高,零配件本土化比例拉高,车价也降了下来。所以现如今用卡罗拉、日产轩逸当出租车的非常多,就拿本人的家乡沈阳为例,铃木出租车很多。
所以现如今日系车、韩系车、自主车都有被选作出租用车,反之用来跑出租的大众却越来越少。因为现如今的选择多了,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根本没有选择。所以各地出租用车的选择除了政策的推动,关键要看可以选择的余地有多大。上世纪90年代初,想选择有排面、实惠的车型作为出租车,可以选择的余地有多大?难不成选进口丰田皇冠?那成本可太高了,香港的出租车的确以丰田皇冠为主,但那是丰田特供的简配皇冠壳子罢了。
都夸日系低油耗质量稳,出租行业却很少有其身影,什么原因?
并没有这种情况,把日系车当出租车的很多,在广州经常都能看到出租车司机开着丰田雷凌双擎,当然部分地区会选择其他车系,比如大众捷达,这个就更加普遍了。
日系车一直都有省油、耐用的说法,所谓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但出租车却大部分都不开日系车,反而会选择大众,貌似省油和耐用这种情况对于出租车公司来说没什么优势。
其实出租车使用什么车,选择的不是司机,而是出租车公司的运营人员,如果说出租车都用本田车,估计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本田虽然在油耗和动力方面都很出色,但在同类型的车型中,本田的价格是最高的。
你觉得出租车公司会花费大价钱购买一批本田车吗?不可能的事情嘛,最好的选择就是大众捷达,捷达车堪称一款神车,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捷达都是非常出色的。
捷达属于老款车型了,但近几年的销量都是居高不下,价格方面也非常低廉,最重要的是耐用,保养维修价格也便宜,配件基本上是修理店都能找到,而且每一个修理工也都会修捷达车。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一直都是热门话题,但其造价不便宜而且续航能力有限,所以出租车公司都不会考虑新能源汽车,但油电混动的汽车却是出租车公司的考虑范围之内。
以前广州很多地方的出租车都是大众或者现代,近两年多了很多丰田的混动车型,一方面为了省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耐用。
其实出租车公司采购什么车型,完全是看车子的价格、油耗、耐用度这几个方面,毕竟车子一直出故障,那维修保养也是一大笔的费用,油耗的高低更是成为了主要的一方面。
Anywhere anytime,覆盖全国的移动互联网汽车救援网络平台,救援就在你身边,关键时刻显身手!回答车主各类养车用车急救问题,认为有用的请关注并点赞。当需要救援时,无论你在哪里,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CMCmotor,帮你找到最近的专业的救援人。
都夸日系低油耗质量稳,出租行业却很少有其身影,什么原因?
出租车由于频繁使用,使用的条件状况较差,平时无法正常保养,加上日系车皮薄不耐用,安全性极差,一个急刹车可能就散架,所以日系车不适合做出租车。夸奖日系车好的,有不少是被花钱雇佣的写手。
都夸日系低油耗质量稳,出租行业却很少有其身影,什么原因?
上次看过一篇出租车行老板的访谈,老板是这么说的:德系车小毛病的确比较多,但那怕跑到100万公里,车修理之后还是那个车,毛病还是那个毛病,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日本车不一样,在30万公里范围内毛病很少,超过30万公里之后,出了毛病修理之后就不再是那个车了,一切变得不可控,出租车开到100多万公里的很普遍,所以很少会用日本车。
但家庭用车很少会超过30万公里,所以日本车前期小毛病少的伏势就比较明显。但如果买二手车,那就要谨慎点了,免得前任吃肉,后任铲屎。
都夸日系低油耗质量稳,出租行业却很少有其身影,什么原因?
出租车的选择车型不在于司机,而是在于运营商。运营商和厂家之间的猫腻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这里我没有凭据不能乱说,但基本大家都知道。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系车一直不愿做为出租车,当年广州某些领导视察广汽本田时说你上一代车型已经停产,为何不发挥余热作为出租车?厂家明白表示雅阁的定位在于家用和商务,作为出租车会把雅阁整体形象压低不利于品牌的运营。据说当时某人脸都青了。是啊,大众的捷达可是祖先换代爷爷换代孙子都换代,不停的发挥余热。
现在也不是说日系车不做出租车了,有不少雷凌卡罗拉都定做出租车。而且口碑比其它车系要好很多。不过慢慢的很多城市出租车都要改纯电动,那可是比亚迪的天下了,你那时是不是又要问为何买比亚迪不买北汽之类的问题了。
最后普及一下出租车车型给你,能减配减到没办法再减,这就是出租车,不仅是你看到的座椅电子设备这些,包括刹车系统等方面都会不一样。而且采购出租车不是司机说了算,里面是运营商还有当地政府也掺合在里面。也不是每个车行都可以卖出租车,包括教练车也是指定销售的,等你搞清楚这些你就会明白为何出租车怎样怎样了。
最后一句,都是利益关系,而这个利益与出租车司机无关。你看看跑滴滴车的车型和出租车不一样你就明白了,滴滴车是自己买的。
都夸日系低油耗质量稳,出租行业却很少有其身影,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如果全面回答,恐怕先得做个调查,比如以各省会城市为样本,统计这些城市出租车车型,然后再取若干出租车公司为样本,问卷调查选取车型时的考虑因素。我觉得,只有得到了数据,才可能客观回答这个问题。
但如果只是在网上随便聊天,更多只是凭着每个人的主观印象,这样的答案闲得没事干时,看看解闷,倒也可以。
就拿北京来说,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出租车主要是日系车,车型主要是皇冠、公爵、蓝鸟,以及少量的马自达323。欧洲车很少,主要是沃尔沃与雪铁龙(型号忘了)。我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如果接触过那些车的话,往往会留下很深印象。
桑塔纳捷达与富康,是什么时候成为出租车的,我还真没注意过。反正后来这些车逐渐增多了。因为那些日本车都是进口的,国产车有了之后,减少进口,应该在情理之中。何况,当时我国汽车政策就是希望尽量国产,以减少外汇外流。
至于后来日系车国产也越来越多,为什么没有收复失地,这我就不知道了。
后来(90年代后期以及进入21世纪之后的头几年),大众车的口碑越来越好,不仅舒适性提高许多,内饰也越来越漂亮,更主要的是,保有量越来越大,维修保养的成本因此降低,出租车公司如果因此选择它,我认为是合理的。
此外,车厂对于集团采购的优惠措施会不会比较诱人,由此导致出租车公司对其产品有热情?当然,我这是瞎猜。
另一个问题,如果说日系车的品质与油耗,比大众车、雪铁龙车有绝对优势,恐怕也未必。以我本人接触的范围,品质方面确有一定优势,但算不上绝对。毕竟,大众车也有自身的优势。开上七八十万公里没修过车的,也不是没有。
最后,我觉得有些城市出于肥水不外流的心态,或者是地方主义心态,要求本地出租车尽量用本地车。比如,前些年,上海桑塔纳特多,长春捷达特多,北京伊兰特特多,等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